CN209305324U -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5324U
CN209305324U CN201821854093.4U CN201821854093U CN209305324U CN 209305324 U CN209305324 U CN 209305324U CN 201821854093 U CN201821854093 U CN 201821854093U CN 209305324 U CN209305324 U CN 209305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rubber block
connecting plate
electronic assembly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40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柱
牛俊
胡珊
代洋洋
王友明
王强
付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40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5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5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5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属于电动动力总成悬置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点布设悬置总成将电动总成与车架螺栓连接,在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前后悬置通过交叉布置将电动总成很好的进行限位,在保证其应有的刚度和抗扭能力的同时,还解决电动总成与车架的共振问题,为驾驶者提供良好的驾驶环境和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动力总成悬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电机悬置作为衔接动力总成和车架部分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动力总成、减少动力总成的震动对整车的影响、限制动总的抖动量,对整车NVH性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市场上的纯电动载货汽车的电动总成的悬置装置大多采用五点悬置固定、四点悬置固定和三点悬置固定方式。但是在采用三点悬置时,大多采用单预埋螺栓橡胶方块的连接方式,造成在电动总成输出大扭矩时对其压力过大,不到预期效果,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目前市场大多采用水平安装或倾斜安装其橡胶块,但是在倾斜安装时未考虑电动总成的重力和扭矩的问题,任然使用垂直安装面的方法,在后期造成橡胶的位移过大,导致传动效率过低和车架的共振增大,增大噪音,影响驾驶的操作性和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使用传统垂直安装面的方法,后期橡胶块位移增大,造成传动效率过低和影响操作性和舒适度,故提出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用于解决车架与电动总成和车架的共振问题,增大橡胶块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提高驾驶的操作性和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由于衔接电动总成和左右车架,包括前悬置总成、后悬置总成和横梁,所述前悬置总成包括前连接板和前安装板,所述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的前端螺栓连接,所述前连接板与前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前悬橡胶块;所述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中部;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支架与车架螺栓连接为整体;所述后悬置总成设有两个,分别以电动总成的中心线对称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悬置总成均包括后安装板和后连接板;两个所述后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总成的后端两侧;两个所述后连接板与对应的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后悬橡胶块;两个所述后安装板通过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支架与车架后端两侧螺栓连接为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悬橡胶块和后悬橡胶块均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前悬橡胶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后悬橡胶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橡胶块相邻加劲板的两侧面与顶面呈87-89°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以前悬橡胶块的中心线纵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螺栓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均以后悬橡胶块的中心线横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三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螺栓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板和前安装板、后连接板和后安装板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所述前连接板为直角板,所述前安装板为水平板;所述后连接板与后安装板为钝角三角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所述后连接板的顶部设有翻边与后悬橡胶块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中部设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高度低于电动总成的底部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前连接板和前安装板、后连接板和后安装板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使其增强前连接板的抗拉强度,提高前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由于前连接板主要承受电动总成的重力,前连接板为直角板,前安装板为水平板。后悬置总成主要承受电动总成较大的扭矩和一部分电动总成的重力,故此后连接板与后安装板为钝角三角板。后悬置总成设有两个,分别以电动总成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的两侧,对称分布可以将后端电动总成的重力进行均匀划分,避免由于划分不均导致装置后期出现偏置,进而影响车辆的传动效率和驾驶操作性。
2、本实用新型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由于连接螺栓与前悬置橡胶块之间的距离较小,为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连接螺栓与前悬置橡胶块发生不断地接触,进而破坏前悬橡胶块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严重者造成车辆破坏以及人身安全,故在前连接板与电动总成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加前悬橡胶块的使用寿命,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减速、刹车或者提速时对前置橡胶块和第三横梁施加巨大压力,长此以往会降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使用寿命,故均以前悬橡胶块的中心线纵向对称设有两个。后悬置总成倾斜设置两个,且后悬橡胶块横向设置为两个,可以有效的增强后悬置总成的抗扭强度,增强后悬置总成的受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将电动总成和车架的共振问题有效解决,达到提高车辆操作性和良好的操作环境。
4、本实用新型两个第一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螺栓之间的间距,两个第三螺栓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螺栓之间的间距,由于上端靠近电动总成会承受前悬橡胶块和后悬橡胶块缓冲之前大扭矩,故选择横向距离更大的结构,使其前悬橡胶块的受力面积更大,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又不失其应有刚度。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三横梁的中部;第三横梁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前连接支架与车架螺栓连接为整体,此种设计可以降低电动总成1输出大扭矩工况下的力臂,进而降低与车架的共振和破坏。为防止地面的路障破坏电动总成,故在第三横梁的中部设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高度低于电动总成的底部高度,保护电动总成。
5、本实用新型由于后悬置总成均为倾斜设置,所以在设计后悬橡胶块时考虑到须具有应有的刚度和抗扭限位能力,还有电总成的重力和较大扭矩问题的影响,长次以往后悬块后发生微小变形;同时还有装配精度误差的影响,故此在后悬橡胶块相邻加劲板的两侧面与顶面呈87-89°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自动补偿其安装精度。后连接板的顶部设有翻边与后悬橡胶块匹配,有效的地增大后悬置总成的缓冲扭矩和电动总成的重力的接触面积,使其拥有更好的隔震性能,同时还可以将后悬橡胶块的自动补偿至刚需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连接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连接板的右侧图和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安装板的右侧图和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橡胶块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悬橡胶块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连接支架的左视图和主视图。
图中:1、电动总成,2、前连接支架,3、横梁,4、后连接支架,5、安装板,6、连接板,7、前悬橡胶块,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凹槽,11、前连接板,12、后悬橡胶块,13、第三螺栓,14、第四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7,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用于衔接电动总成1和左右车架,包括前悬置总成、后悬置总成和横梁3。前悬置总成包括前连接板11和前安装板,前连接板11和前安装板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使其增强前连接板11的抗拉强度,提高前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前连接板11为直角板,前安装板为水平板。前连接板11与电动总成1的前端螺栓连接,前连接板11与电动总成1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10,由于连接螺栓与前悬置橡胶块7之间的距离较小,为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连接螺栓与前悬置橡胶块4发生不断地接触,进而破坏前悬橡胶块7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严重者造成车辆破坏以及人身安全,故在前连接板11与电动总成1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10,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前连接板11与前安装板之间匹配有方形的前悬橡胶块7,与后者不同的使相邻加强板的两侧均为竖直状态,由于前者在z轴上主要承受电动总成1的重力故选择竖直状态。前悬橡胶块7由天然橡胶制成,且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为了增加前悬橡胶块4的使用寿命,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减速、刹车或者提速时对前置橡胶块7和横梁3施加巨大压力,长此以往会降低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的使用寿命,故均以前悬橡胶块7的中心线纵向对称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螺栓8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螺栓9之间的间距,由于上端靠近电动总成1会承受前悬置橡胶块7缓冲之前大扭矩,故选择横向距离更大的结构,使其前悬橡胶块7的受力面积更大,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又不失其应有刚度。前安装板螺栓连接在横梁3的中部;横梁3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前连接支架2与车架螺栓连接为整体,此种设计可以降低电动总成1输出大扭矩工况下的力臂,进而降低与车架的共振和破坏。为防止地面的路障破坏电动总成1,固在横梁3的中部设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高度低于电动总成1的底部高度,进而防止电机总成1被破坏。由于前悬置总成固接在电动总成的前端主要承受电机的重力,将其在输出大扭矩的工况下,使其震动利用前悬橡胶块7的缓冲能力进行抵消,进而降低与第三横梁3之间的共振,解决尤其共振导致驾驶室里噪音的问题。使其车辆保持良好的顺从性,使驾驶者拥有一个良好的驾驶环境。
后悬置总成设有两个,分别以电动总成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1的两侧,对称分布可以将后端电动总成1的重力进行均匀划分,避免由于划分不均导致装置后期出现偏置,进而影响车辆的传动效率和驾驶操作性。两个后悬置总成均包括后安装板5和后连接板6,后连接板6和后安装板5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两个后连接板6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总成1的后端两侧,后连接板6与后安装板5为钝角三角板。后悬橡胶块12由天然橡胶制成,在车辆输出大扭矩的工况下,后悬置总成承受较大的扭矩。均以后悬橡胶块12的中心线横向对称设有两个,可以有效的增强后悬置总成的抗扭强度,增强后悬置总成的受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将电动总成1和车架的共振问题有效解决,达到提高车辆操作性和良好的操作环境。且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三螺栓13与后连接板6匹配和第四螺栓14与后安装板5匹配,且两个第三螺栓13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螺栓14之间的间距,原因同上,在此不做赘述。由于后悬置总成均为倾斜设置,所以在设计后悬橡胶块12时考虑到须具有应有的刚度和抗扭限位能力,还有电动总成1的重力和较大扭矩问题的影响,长次以往后悬橡胶块12后发生微小变形;同时还有装配精度误差的影响,故此在后悬橡胶块12相邻加劲板的两侧面与顶面呈87-89°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自动补偿其安装精度。后连接板6的顶部设有翻边与后悬橡胶块12匹配,有效的地增大后悬置总成的缓冲扭矩和电动总成1的重力的接触面积,使其拥有更好的隔震性能,同时还可以将后悬橡胶块12的自动补偿至刚需位置。两个后安装板5通过螺栓连接有后连接支架4与车架后端两侧螺栓连接为整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这样实现,吊装工具将电动总成1吊起,分别将前连接板11和两个后连接板6分别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1的前端和后端的对称两侧;后将前连接支架2和后连接支架4分别螺栓连接在车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再将第三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前连接支架2分别螺栓连接,将前安装板螺栓连接在横梁3的中部,两个后安装板5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后连接支架4进行螺栓连接。分别在前安装板纵向匹配第二螺栓9,在后安装板5上横向匹配第四螺栓14。最后将电动总成1下落,使前悬橡胶块7的第一螺栓8与前连接板11匹配,第三螺栓13与后连接板6匹配,最后完成整装置的安装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用于衔接电动总成(1)和左右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置总成、后悬置总成和横梁(3),所述前悬置总成包括前连接板(11)和前安装板,所述前连接板(11)与电动总成(1)的前端螺栓连接,所述前连接板(11)与前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前悬橡胶块(7);所述前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横梁(3)的中部;所述横梁(3)的两端通过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支架(2)与车架螺栓连接为整体;所述后悬置总成设有两个,分别以电动总成(1)的中心线对称螺栓连接在电动总成(1)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悬置总成均包括后安装板(5)和后连接板(6);两个所述后连接板(6)分别固定连接在电动总成(1)的后端两侧;两个所述后连接板(6)与对应的后安装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后悬橡胶块(12);两个所述后安装板(5)通过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支架(4)与车架后端两侧螺栓连接为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橡胶块(7)和后悬橡胶块(12)均由天然橡胶制成;所述前悬橡胶块(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所述后悬橡胶块(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螺栓(13)和第四螺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橡胶块(12)相邻加劲板的两侧面与顶面呈87-89°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均以前悬橡胶块(7)的中心线纵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螺栓(8)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螺栓(9)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三螺栓(13)和第四螺栓(14)均以后悬橡胶块(12)的中心线横向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两个第三螺栓(13)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螺栓(14)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板(11)和前安装板、后连接板(6)和后安装板(5)均平行设置且均设有加劲板;所述前连接板(11)为直角板,所述前安装板为水平板;所述后连接板(6)与后安装板(5)为钝角三角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板(11)与电动总成(1)的前端螺栓连接的一侧内壁开设有螺栓凹槽(10);所述后连接板(6)的顶部设有翻边与后悬橡胶块(12)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的中部设为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高度低于电动总成(1)的底部高度。
CN201821854093.4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Active CN209305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4093.4U CN209305324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4093.4U CN209305324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5324U true CN209305324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4093.4U Active CN209305324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53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8460A (zh) * 2019-11-27 2020-02-07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驱动物流车的电机及物流车
CN111896276A (zh) * 2020-07-24 2020-11-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振动的试验台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8460A (zh) * 2019-11-27 2020-02-07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驱动物流车的电机及物流车
CN111896276A (zh) * 2020-07-24 2020-11-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振动的试验台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05324U (zh) 一种纯电动载货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N203713552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装置
CN110925527B (zh) 一种电机底座减震设备
CN209795065U (zh) 一种悬挂式电动车后桥总成
CN20930532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悬置装置
CN10343438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CN209290254U (zh) 一种管件运输装置
CN209176787U (zh)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前悬架多功能横梁总成
CN218507334U (zh) 一种货梯防倾翻装置
CN215666473U (zh) 一种曳引机防倾覆结构
CN203020421U (zh) 驾驶室前翻锁止机构及设有该锁止机构的汽车
CN101844724B (zh) 门架式起重机刚性腿车轮的悬挂驱动系统
CN109435821A (zh) 一种管件运输装置
CN214003749U (zh) 一种带减震的无机房电梯曳引机机架
CN201264478Y (zh) 一种防震脚轮
CN107719095A (zh)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胶垫
CN201132475Y (zh) 重型汽车橡胶支座和板簧支架总成
CN202863114U (zh) 减震抗剪型悬挂总成
CN208530720U (zh) 一种连接支架
CN109532372A (zh) 一种新材料后钢板弹簧后支架
CN213411056U (zh) 一种桥壳装配支撑装置
CN206108818U (zh) 一种前移式叉车的门架总成
CN213035644U (zh) 一种电动轻卡用电机减速器总成悬置结构
CN20181644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限位减震垫
CN217623152U (zh) 一种新型的矿用车用的电涡流缓速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