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4790U -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4790U
CN209294790U CN201821856149.XU CN201821856149U CN209294790U CN 209294790 U CN209294790 U CN 209294790U CN 201821856149 U CN201821856149 U CN 201821856149U CN 209294790 U CN209294790 U CN 209294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ealing end
tube
end flang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61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伯运
陈如木
陈莹
郭晶晶
邱金水
王式耀
尹浩
杨亮
梁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Original Assignee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filed Critica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to CN2018218561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4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4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4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气体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待充装高压气体进行冷却的装置。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端法兰以及后封端法兰;在靠近前封端法兰的壳体侧壁处设有冷却气体出口,在靠近后封端法兰的壳体侧壁处设有冷却气体入口;翅片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高温气体入口管以及气体出口管;翅片螺旋管置于壳体内,高温气体入口管从前封端法兰向外伸出,气体出口管从后封端法兰向外伸出;高温气体入口管与前封端法兰、气体出口管与后封端法兰间均进行密封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为船舶消防充气站中经气驱增压泵加压的高温空气进行降温处理,使得充装后的气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气体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待充装高压气体进行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上所使用的消防呼吸气瓶都是可重复充装重复使用的,为节省充装时间、保障救火效率,往往使用高压充气装置(消防充气站)对气瓶进行重复充装,但在其增压充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包括气源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过滤时产生的热量、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等。而由于气瓶中的空气要求直接用于消防员救火时的呼吸气源,大多数紧急情况下消防呼吸气瓶在现场充装完毕后就立刻投入使用的,因此需要在空气增压系统末端设计一套紧凑、轻巧、高效并小型化的空气冷却装置,用来降低气源温度,使得充装后的气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为消防员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提供重要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使得充装后的气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提供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翅片螺旋管;
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端法兰以及后封端法兰;在前封端法兰所在端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冷却气体出口,在后封端法兰所在端的壳体侧壁上设有冷却气体入口;
翅片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高温气体入口管以及气体出口管;翅片螺旋管置于壳体内,高温气体入口管从前封端法兰向外伸出,气体出口管从后封端法兰向外伸出;高温气体入口管与前封端法兰、气体出口管与后封端法兰间均进行密封处理。
在增压充气过程中,高温高压气体从高温气体入口管通入翅片螺旋管内,冷却气体从冷却气体入口通入壳体内部空腔,对翅片螺旋管内气体进行冷却,高温气体与冷却气体的流动方式为逆向流动。
进一步的,将低压气源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气驱增压泵加压后转换为高温高压气体通入高温气体入口管,高温高压气体经冷却装置冷却后转化为常温高压气体,可直接对与气体出口管相连的充气组件进行充气操作,充气完毕后的呼气气瓶即可立即投入使用;另一路的低压气源作为气驱增压泵的驱动气体,根据焦耳-汤姆逊效应,驱动气体经气驱增压泵做功后排出转换为低温废气,即是理想的冷却气体,将低温废气通入冷却气体入口,对翅片螺旋管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冷却,之后经冷却气体出口向外排出,无需增设额外的冷却源。
进一步的,为减少船舶上的噪音来源,在冷却气体出口处设置排气消音器。
进一步的,冷却装置为整体可拆卸式:前封端法兰与后封端法兰分别与壳体的前后两端通过螺纹连接;高温气体入口管以及气体出口管分别从前封端法兰、后封端法兰的中心处向外伸出,在前封端法兰、后封端法兰的中心凹槽处安装密封圈,并利用压紧螺母对密封圈进行压紧,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冷却气体沿高温气体入口管以及气体出口管泄露至冷却装置外部,影响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为增强翅片螺旋管内高温气体与管外冷却气体的换热性能,提高高温气体的冷却效率,翅片螺旋管采用高导热性能材料,如铜;而壳体、前封端法兰、后封端法兰采用低导热性能材料,如钢,其目的在于降低壳体内冷却气体与壳体外自然空气之间的换热性能,以避免壳体内冷却气温温度因外界换热而升高。
进一步的,为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大高温气体与冷却气体的接触面积,达到极好的传热效果,使冷却装置轻巧、高效并小型化,翅片螺旋管由螺旋基管以及等间距分布在螺旋基管外壁上的翅片组成。翅片螺旋管与高温气体入口管以及气体出口管可以采用焊接和胀接等方式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为船舶消防充气站中经气驱增压泵加压的高温空气进行降温处理,使得充装后的气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效率高、使用简单,符合且适用于船舶空间有限、环境复杂等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冷却装置的气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中翅片螺旋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述冷却装置的气路原理图。
其中:1-高温气体入口管、2-前封端法兰、3-壳体、4-翅片螺旋管、5-冷却气体入口、6-后封端法兰、7-压紧螺母、8-气体出口管、9-密封圈、10-冷却气体出口、11-排气消音器、12-低压气源、13-气驱增压泵、13.1-高温高压气体、13.2-低温废气、15-充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船舶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参见附图1,包括:壳体3以及翅片螺旋管4;
壳体3为圆筒形壳体,壳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端法兰2以及后封端法兰6;在靠近前封端法兰2的圆筒壳体3侧壁处设有冷却气体出口10,在靠近后封端法兰6的圆筒壳体3侧壁处设有冷却气体入口5;高温气体与冷却气体的流动方式为逆向流动,以增大高温气体与冷却气体之间的平均温差,进而提高冷却装置的传热效率;
翅片螺旋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气体出口管8;翅片螺旋管4置于圆筒壳体3内,高温气体入口管1从前封端法兰2向外伸出,气体出口管8从后封端法兰6向外伸出;高温气体入口管1与前封端法兰2、气体出口管8与后封端法兰6间均进行密封处理。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从冷却气体入口5向圆筒壳体3内通入冷却气体,低压气源12经气驱增压泵13加压后转换为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温气体入口管1通入翅片螺旋管4,圆筒壳体3内的冷却气体对翅片螺旋管4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冷却,冷却后转化为常温高压气体,可直接对与气体出口管8相连的充气组件15(即高压气瓶)进行充气操作,充气完毕后的呼气气瓶即可立即投入使用。同时冷却气体从冷却气体出口10排出,保证冷却气体能够在圆筒壳体3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为减少船舶上的噪音来源,在冷却气体出口10处设置排气消音器11。
进一步的,为方便后期维护和清洗,冷却装置为整体可拆卸式:前封端法兰2与后封端法兰6分别与圆筒壳体3的前后两端通过螺纹连接;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气体出口管8分别从前封端法兰2、后封端法兰6的中心处向外伸出,在前封端法兰2、后封端法兰6的中心凹槽处安装密封圈9,并利用压紧螺母7对密封圈9进行压紧,形成密封结构,防止冷却气体沿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气体出口管8泄露至冷却装置外部,影响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为增强翅片螺旋管4内高温气体与管外冷却气体的换热性能,提高高温气体的冷却效率,翅片螺旋管4采用高导热性能材料,本例中选用T2紫铜(导热系数λ=380W/m2℃);而圆筒壳体3、前封端法兰2、后封端法兰6采用低导热性能材料,如钢(导热系数λ=45W/m2℃),其目的在于降低圆筒壳体3内冷却气体与壳体外自然空气之间的换热性能,以避免壳体内冷却气温温度因外界换热而升高。
实施例2:
参见附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大高温气体与冷却气体的接触面积,达到极好的传热效果,使冷却装置轻巧、高效并小型化,翅片螺旋管4由螺旋基管41以及等间距分布在螺旋基管41外壁上的翅片42组成,基管采用螺旋式可减少管内流动高压气体的压降损失,而螺旋基管41外表面设置矩形的翅片42,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性能。翅片螺旋管4与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气体出口管8可以采用焊接和胀接等方式连接。
实施例3:
参见附图4,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将低压气源12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气驱增压泵13加压后转换为高温高压气体13.1通入高温气体入口管1,高温高压气体13.1经冷却装置冷却后转化为常温高压气体,可直接对与气体出口管8相连的充气组件15进行充气操作,充气完毕后的呼气气瓶即可立即投入使用;另一路的低压气源12作为气驱增压泵13的驱动气体,根据焦耳-汤姆逊效应,气驱增压泵13具有自冷功能,驱动气体经气驱增压泵13做功后排出转换为低温废气13.2,即是理想的冷却气体,将低温废气13.2通过冷却气体入口5通入圆筒壳体3内部,对翅片螺旋管4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冷却,之后经冷却气体出口10向外排出,无需增设额外的冷却源。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以及翅片螺旋管(4);
所述壳体(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封端法兰(2)以及后封端法兰(6);在所述前封端法兰(2)所在端的壳体(3)侧壁上设有冷却气体出口(10),在所述后封端法兰(6)所在端的壳体(3)侧壁上设有冷却气体入口(5);
所述翅片螺旋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气体出口管(8);所述翅片螺旋管(4)置于所述壳体(3)内,所述高温气体入口管(1)从所述前封端法兰(2)向外伸出,所述气体出口管(8)从所述后封端法兰(6)向外伸出;所述高温气体入口管(1)与所述前封端法兰(2)、所述气体出口管(8)与所述后封端法兰(6)间均进行密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低压气源(12)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气驱增压泵(13)加压后转换为高温高压气体(13.1)通入所述高温气体入口管(1),经所述翅片螺旋管(4)冷却后转化为常温高压气体,经气体出口管(8)通入充气组件(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气源(12)另一路作为所述气驱增压泵(13)的驱动气体,经气驱增压泵(13)做功后排出转换为低温废气(13.2)经所述冷却气体入口(5)通入所述壳体(3)内部,起到冷却功能后经所述冷却气体出口(10)排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螺旋管(4)由螺旋基管(41)以及沿周向分布在所述螺旋基管(41)外壁上的两个以上翅片(42)组成。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气体出口(10)处设置排气消音器(11)。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封端法兰(2)与所述后封端法兰(6)分别与所述壳体(3)的前后两端通过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气体入口管(1)以及所述气体出口管(8)分别从所述前封端法兰(2)、所述后封端法兰(6)的中心处向外伸出,在所述前封端法兰(2)、所述后封端法兰(6)的中心凹槽处安装密封圈(9),并利用压紧螺母(7)对所述密封圈(9)进行压紧。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螺旋管(4)采用高导热性能材料,所述壳体(3)、所述前封端法兰(2)及所述后封端法兰(6)采用低导热性能材料。
CN201821856149.X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Active CN209294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149.XU CN20929479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149.XU CN20929479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4790U true CN209294790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6149.XU Active CN209294790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4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7151A (zh)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IL183988A0 (en) Heat exchanger
CN209294790U (zh) 一种高压气瓶充装气体冷却装置
CN207315594U (zh) 一种多功能的散热效果好的空气压缩机
CN107917545A (zh) 一种集中制冷机组
CN210858916U (zh) 一种为密闭发电机组空间提供冷却的散热系统
CN208400423U (zh) 一种led数码管保护套
CN213627739U (zh) 一种干式防爆柴油机尾气冷却装置
CN210807052U (zh) 一种矿用隔爆高压变频器的水冷系统
CN108115314B (zh) 一种钎焊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977690U (zh) 空压机的输气管道系统
CN208413851U (zh) 一种超氧发生装置
CN21009228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装置
CN207166522U (zh) 一种能快速散热的大功率路由器
CN106523172A (zh) 一种摩托车气缸的降温装置
CN209212506U (zh) 一种压缩机的水冷式冷却器
CN206917749U (zh) 摩托车风水冷气缸头
CN206055193U (zh) 一种气驱高压二氧化碳充装装置
CN109322711A (zh) 一种与膨胀透平相连的空气增压压缩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2523963U (zh) 气体激光管冷却结构
CN211202165U (zh) 一种柴油机的进气装置
CN220418167U (zh) 一种空压站热管理机组热交换管
CN109334434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用热交换器
CN210468989U (zh) 一种灭火排烟机器人的电机冷却系统
CN213073146U (zh) 一种防爆型加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