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0526U -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0526U
CN209290526U CN201821941785.2U CN201821941785U CN209290526U CN 209290526 U CN209290526 U CN 209290526U CN 201821941785 U CN201821941785 U CN 201821941785U CN 209290526 U CN209290526 U CN 209290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back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beam
side beam
bea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17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武
杨宏
李玄霜
陈东
耿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17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0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0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0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该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后地板前侧梁、多个用以连接两侧后地板前侧梁的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与后地板前侧梁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所述后地板前侧梁采用正Z型槽,所述横梁采用反Z型槽,所述正Z型槽与反Z型槽上下面扣住并连接形成腔体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纵梁结构及车辆,通过多个横梁与后地板前侧梁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从而能提高后纵梁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全铝或钢铝混合车身中,为了提高前后地板接头的强度刚度,以满足车身抗弯抗扭和底盘件的安装强度等性能,后纵梁承担与其他重要梁架的连接。而后纵梁与门槛和横梁的连接方式差异较大。
整体而言,目前后纵梁与门槛和横梁的连接方式有如下缺陷:
1、后纵梁与横梁的搭接结构受力不完整,只与横梁一面搭接;
2、后纵梁与门槛后端连接不完整,或只采用结构胶连接,工艺性差,结构较弱;
3、内部筋条只是做简单展开设计,筋条高度一致,未采用最佳传力路径做主筋,其余辅助筋设计,导致整体重量偏重,不利于轻量化和性能最优化设计;
4、后纵梁采用冲压结构,强度不能满足性能要求。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高的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纵梁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后地板前侧梁、多个用以连接两侧后地板前侧梁的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与后地板前侧梁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前侧梁采用正Z型槽,所述横梁采用反Z型槽,所述正Z型槽与反Z型槽上下面扣住并连接形成腔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前侧梁包括纵向贯通的主加强筋以及环绕于所述主加强筋周边且低于所述主加强筋的辅助加强筋。
进一步地,还包括后地板后侧梁,所述后地板后侧梁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包括竖直设置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弯折以用于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连接的水平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门槛梁,所述门槛梁后端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以与所述门槛梁上表面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以与所述门槛梁内侧面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设有搭接筋,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设于所述搭接筋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后纵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纵梁结构及车辆,通过多个横梁与后地板前侧梁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从而能提高后纵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纵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纵梁结构中后地板前侧梁与封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1后纵梁结构中后地板前侧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后纵梁结构中后地板前侧梁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为图1后纵梁结构中封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3后地板前侧梁与封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图3后地板前侧梁与横梁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图3后地板前侧梁在与门槛梁连接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3后地板前侧梁与门槛梁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后纵梁结构包括后地板前侧梁1、封板2、后地板后侧梁3、多个横梁4、门槛梁5。
如图3、图4所示,后地板前侧梁1为铝合金铸件,包括纵向贯通的主加强筋11以及多条环绕于主加强筋11周边且低于主加强筋11的辅助加强筋12。主加强筋11贯通后地板前侧梁1后部至门槛梁搭接位置,辅助加强筋12呈交叉布置,在最轻量化设计情况下保证了碰撞能量的传递,提升了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抗弯曲性能,良好的控制了结构的变形模式。另外,后地板前侧梁1在门槛梁5后端接头处设计较密的加强筋,保证力传递至门槛,为载荷传递提供了通道。
后地板后侧梁3与后地板前侧梁1通过SPR铆接和热熔自攻丝连接FDS自攻钉连接形成后纵梁。
如图5、图6所示,封板2可为铝板或钢板,呈L型,包括竖直设置的主体部21以及从主体部21弯折以用于与后地板前侧梁1连接的水平部22。封板2通过锁铆SPR和热熔自攻丝FDS连接于后地板前侧梁1,以形成完整的后纵梁总成。封板2通过采用L型设计,与后纵梁连接,可最大空间避让底盘悬架包络,也可实现与上车体钢或铝连接。
如图1、图7所示,多个横梁4连接左右两侧的后地板前侧梁1,与后地板前侧梁1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后地板前侧梁1采用正Z型槽,横梁4采用反Z型槽,正Z型槽与反Z型槽上下面扣住并用FDS连接形成牢固的腔体通道。
如图8、图9所示,门槛梁5后端与后地板前侧梁1通过螺栓连接。后地板前侧梁1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以与门槛梁5上表面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13、一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以与门槛梁5内侧面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孔14。后地板前侧梁1设有搭接筋15,第一螺栓安装孔13设于搭接筋15上。因此,后纵梁与门槛梁5后端通过设计螺栓安装结构,两者实现3个且多方向的安装点连接,增强门槛梁5后端的传力。
因此,本实施例后纵梁结构的设计,结构集成度高,精度高,满足底盘副车架等零件的安装,与横梁搭接的接头结构能保证力的传递,更好的加强零件以及整个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后纵梁结构。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后地板前侧梁、多个用以连接两侧后地板前侧梁的横梁,所述多个横梁与后地板前侧梁的连接采用封闭型腔搭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采用正Z型槽,所述横梁采用反Z型槽,所述正Z型槽与反Z型槽上下面扣住并连接形成腔体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包括纵向贯通的主加强筋以及环绕于所述主加强筋周边且低于所述主加强筋的辅助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结构还包括后地板后侧梁,所述后地板后侧梁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结构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连接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包括竖直设置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弯折以用于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连接的水平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结构还包括门槛梁,所述门槛梁后端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通过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用以与所述门槛梁上表面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孔、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以与所述门槛梁内侧面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前侧梁设有搭接筋,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设于所述搭接筋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后纵梁结构。
CN201821941785.2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09290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1785.2U CN209290526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1785.2U CN209290526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0526U true CN209290526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1785.2U Active CN209290526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05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947A (zh) * 2020-06-10 2021-12-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纵梁结构、总成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947A (zh) * 2020-06-10 2021-12-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纵梁结构、总成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1064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CN105984505B (zh) 车身结构
CN204998609U (zh)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104786773B (zh) 车桥
CN104108426B (zh) 用于连接侧面结构和车顶纵梁的结构和方法
CN204846085U (zh) 皮卡后挡板撞针支撑托架组件、卡车车箱和皮卡
CN204605957U (zh)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CN209739183U (zh) 一种汽车门槛及车身侧碰加强结构
CN209290526U (zh)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06307134U (zh) 一种汽车b柱内板与顶盖横梁的连接结构
CN206885185U (zh) 连接板及车辆框架结构
CN104999928B (zh)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加强结构
CN205098311U (zh) 汽车后地板前横梁的外板及汽车
CN208085804U (zh) 一种无副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轻量化车架及车辆
CN106275097B (zh) 一种座椅及加强结构
CN214451319U (zh) 扭力盒结构及车辆
CN205345040U (zh) 纵梁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316258A (zh) 前地板结构、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09634569U (zh) 车用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2125295U (zh) 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07031728A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717837A (zh) 活动顶汽车的a柱及活动顶汽车
CN205098313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结构
CN218616873U (zh) 后地板中横梁、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2473679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