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9855U -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9855U
CN209289855U CN201821999475.6U CN201821999475U CN209289855U CN 209289855 U CN209289855 U CN 209289855U CN 201821999475 U CN201821999475 U CN 201821999475U CN 209289855 U CN209289855 U CN 209289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bag
pinch roll
vacuum cups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94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994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9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9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9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包括机架、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和内膜输送机构,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及内膜输送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编织袋输送机构包括位移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真空吸头和抽气泵,各个真空吸头并排安装在位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抽气泵通过抽气管与各个真空吸头的抽气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编织袋输送机构还包括吸吹气转换装置,吸吹气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真空吸头与所述抽气泵之间的抽气管上。这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能够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往上吹,确保真空吸头在往回退时不会被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阻挡住,精准吸住相应的编织袋,保证编织袋顺畅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包装袋的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以塑料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包装袋,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盛装和包装用,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制作编织袋的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由于编织袋是经纬编织而成,其防潮、防漏等效果差,其内盛装的货物特别容易变质、损坏,在编织袋内套一层内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一般包括机架、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和内膜输送机构,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及内膜输送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编织袋输送机构包括位移驱动机构、气室主管及鼓风机,气室主管安装在位移驱动机构上,气室主管上设有若干吸孔,气室主管一端与鼓风机通过软气管连接、另一端封闭。目前在编织袋内套一层内膜(内袋)之前,需要利用编织袋输送机构将编织袋移动到袋口撑开工位上,在袋口撑开工位上将编织袋的排气孔打开。工作时,启动鼓风机对气室主管进行抽气,使气室主管内的气体产生负压,气室主管上的吸孔将处于其上方的编织袋进行负压吸附,然后通过位移驱动机构驱使气室主管带动编织袋移至袋口撑开工位上,为了将编织袋预先逐个分开并提高工作效率,通常在袋体送入工位与袋体撑开工位之间设置一个袋体预备工位,而由于在袋体撑开工位处的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因此,编织袋输送机构往往设置在袋体送入工位、袋体预备工位、袋口撑开工位的下方,在下方对编织袋进行移动,而在一个编织袋移动到袋口撑开工位后,位移驱动机构往回退时,气室主管会随位移驱动机构的移动而移动,处于位移驱动机构上的编织袋因自身重力而向下垂落,气室主管会被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阻挡住,无法有效吸住相应的编织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这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能够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往上吹,精准吸住相应的编织袋,保证编织袋顺畅输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包括机架、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和内膜输送机构,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及内膜输送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编织袋输送机构包括位移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真空吸头和抽气泵,各个真空吸头并排安装在位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抽气泵通过抽气管与各个真空吸头的抽气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编织袋输送机构还包括吸吹气转换装置,吸吹气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真空吸头与所述抽气泵之间的抽气管上。
工作时,先将各个真空吸头都吸附上一个编织袋,第一个真空吸头处的编织袋处于袋口撑开工位上,第二个真空吸头处的编织袋处于袋体预备工位上,第三个真空吸头处的编织袋处于袋体送入工位上;然后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将编织袋口撑开,同时内膜通过内膜输送机构的作用下,将内膜输送入编织袋内,从而完成一次内膜套入编织袋内的任务;接着将袋口撑开工位上的套好内膜的编织袋移开;再接着由位移驱动机构带动各个真空吸头往回进行移动,袋体预备工位上的真空吸头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向上吹起,悬浮在真空吸头上方;紧接着第一个真空吸头立即退回到袋体预备工位处并开启抽气泵,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吸吹气转换装置对真空吸头内部抽气,在真空吸头内部形成负压,将悬浮在真空吸头上的编织袋向下吸附在真空吸头上,使得袋体预备工位上的编织袋立即吸附在第一个真空吸头上,同理,第二个真空吸头退回到袋体送入工位处,将袋体送入工位上的编织袋立即吸附在第二个真空吸头上;最后由位移驱动机构继续将第一个真空吸头的编织袋移动到袋口撑开工位上,第二个真空吸头处的编织袋移动到袋体预备工位上,第三个真空吸头移动到袋体送入工位上,由人工将编织袋放在第三个真空吸头上。这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能够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往上吹,确保真空吸头在往回退时不会被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阻挡住,精准吸住相应的编织袋,保证编织袋顺畅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吹气转换装置包括换气室、吹气装置、至少两个第一开关和至少两个第二开关,换气室设有负压吸气口和至少两个排气孔,各个第一开关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气孔上,所述抽气管包括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第一抽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抽气口连接,第一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孔连接,第二抽气管的一端与负压吸气口连接,第二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连接,各条第一抽气管与排气孔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吹气孔,各个第二开关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吹气孔上,各个吹气孔分别通过吹气管与吹气装置连接。吹气时,第一开关关闭排气孔,防止第一抽气管的气流进入换气室内,然后各吹气孔接通吹气装置后,第二开关打开吹气孔,气流经过吹气管、吹气孔、第一抽气管从真空吸头向上喷出,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往上吹,使得编织袋的边缘会悬浮在真空吸头上方。吸气时,断开吹气装置,第二开关关闭吹气孔后,第一开关打开排气孔,使得各第一抽气管的一端与换气室的腔体连通,然后开启抽气泵,抽气泵通过第二抽气管、换气室、第一抽气管对真空吸头内部抽气,在真空吸头内部形成负压,将悬浮在真空吸头上的编织袋吸附在真空吸头上。上述抽气管一般采用软管。上述吹气装置一般为第一鼓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关包括挡块和位置切换机构,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换气室的一侧壁上,位置切换机构安装在换气室的另一侧壁上,挡块安装在位置切换机构上,并且各挡块处于换气室的腔体中,挡块朝向换气室的对应排气孔方向并与对应排气孔相互配合。吹气时,位置切换机构驱动挡块向换气室的排气孔方向移动,使挡块遮盖住排气孔,堵住排气孔防止第一抽气管的气流进入换气室内,然后各吹气孔接入鼓风机并启动鼓风机鼓风,气流经过第一抽气管从真空吸头向上喷出,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往上吹,使得编织袋的边缘会悬浮在真空吸头上方。吸气时,鼓风机停止鼓风,位置切换机构驱动挡块往回移动,从排气孔上移开挡块,使得各第一抽气管的进气口与换气室的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位置切换机构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换气室的侧壁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挡块连接。吹气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挡块向换气室的排气孔方向移动,使挡块遮盖住排气孔;吸气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驱动挡块往回移动,从排气孔上移开挡块。这种位置切换机构利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控制挡块的移动,结构简单、动作迅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向阀。当启动鼓风机鼓风时,单向阀因气流的流动往下移动,气流从吹气孔进入到第一抽气管中;当鼓风机停止鼓风时,单向阀往上复位,关闭吹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真空吸头包括吸头座和长条管,吸头座设有喷气通道,长条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长条管安装在吸头座上,吸头座通过喷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抽气管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位移驱动机构包括输送支架、环形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和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电机,电机安装在输送支架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安装在输送支架上并共同张紧环形输送带,主动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各个所述真空吸头并排安装在环形输送带上。上述环形输送带还可以为环形链条或同步带,相应配合的传动轮为链轮或同步带轮。上述位移驱动机构均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包括上吸附板、下吸附板和用于驱动上吸附板上下运动的上吸附板驱动装置,上吸附板驱动装置和下吸附板均安装在机架上,上吸附板与上吸附板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下吸附板设置在上吸附板的正下方;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均呈长条形状。当编织袋的袋口处于呈长条形状的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之间时,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将编织袋的袋口吸附撑开,编织袋的袋口呈矩形状,相比现有的圆筒形编织袋袋口,矩形状的编织袋袋口的长度比圆筒形编织袋袋口的直径长,使得内膜更容易进入矩形状的编织袋袋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吸附板驱动装置包括吸附电机、偏心轮、偏心轮连杆、动力杆、吊板和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机架上设有两个导套,导杆穿过相应的导套,吊板安装在导杆的下端,上吸附板安装在吊板上;吸附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偏心轮的转轴与吸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轮连杆的上端与偏心轮铰接,偏心轮连杆的下端与动力杆的上端铰接,动力杆的下端与吊板连接。吸附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随着偏心轮转动时其高点和低点的变化,偏心轮连杆也产生上下的运动,带动动力杆及其吊板和上吸附板进行升降运动。采用吸附电机驱动能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膜输送机构包括内膜放卷装置、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夹送装置和剪切装置,内膜放卷装置、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夹送装置、剪切装置和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沿内膜的输送方向自后至前依次排列设置;夹送装置包括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和用于驱动上夹送辊转动的夹送电机,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相互平行且相切,上夹送辊与夹送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上夹送辊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上环形槽,下夹送辊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下环形槽;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包括送气装置、上条形吹气头、下条形吹气头、多个并排的上吹气管和多个并排的下吹气管,送气装置设置在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后方,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相互平行,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设置在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前方且处于剪切装置的后方;各个上吹气管分别穿过相应的上环形槽,各个下吹气管分别穿过相应的下环形槽,且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均处于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之间,各个上吹气管的一端和各个下吹气管的一端均与送气装置连接,各个上吹气管的另一端均与上条形吹气头连接,各个下吹气管的另一端均与下条形吹气头连接。
上述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处于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之间的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内,使得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在转动时不会夹到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不会压扁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另外,内膜吹气输送装置设置在夹送装置的后方,改变了现有内膜吹气输送装置设置在夹送装置与剪切装置之间的方式,缩短了夹送装置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之间的距离,使得内膜更加容易送进编织袋内,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上述前是指内膜的输送方向为前。上述内膜放卷装置一般包括放卷电机和放卷轴,放卷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放卷轴与放卷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上述送气装置一般为第二鼓风机。
内膜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内膜放卷机构对内膜进行放卷,内膜经过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之间进行输送到内膜剪切工位上,由剪切装置对内膜进行切断,然后启动送气装置,气流经过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分别从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向前喷出,上条形吹气头的气流吹向内膜的上表面,下条形吹气头的气流吹向内膜的下表面,将切断的内膜往前吹进编织袋内,内膜通过夹送机构与内膜吹气输送装置的配合,将内膜输送入编织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条形吹气头和所述下条形吹气头均设有多个扁平状吹气口,扁平状吹气口朝向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所在的方向。通过设置扁平状吹气口,多个扁平状吹气口除了将内膜送入编织袋之外,更重要的是,多个扁平状吹气口吹出的气流构成一个气流面,能够更好将内膜的上下表面展平,而且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的扁平状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延续更长,能够吹入编织袋内部更深位置,将编织袋鼓起,使得内膜更容易进入编织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剪切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和用于驱动上切刀上下运动的上切刀驱动装置,上切刀驱动装置和下切刀均安装在机架上,上切刀与上切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下切刀设置在上切刀的正下方。上述上切刀驱动装置包括剪切气缸、剪切连杆、滑块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轨,剪切气缸安装在机架上,导轨设置在机架上,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所述上切刀安装在滑块上,剪切连杆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剪切连杆的另一端与剪切气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这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能够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往上吹,确保真空吸头在往回退时不会被向下垂落的编织袋边缘阻挡住,精准吸住相应的编织袋,保证编织袋顺畅输送;加之采用长条形状的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将编织袋的袋口吸附撑开,编织袋的袋口呈矩形状,使得内膜更容易于进入矩形状的编织袋袋口内;另外,内膜吹气输送装置设置在夹送装置的后方,改变了现有内膜吹气输送装置设置在夹送装置与剪切装置之间的方式,缩短了夹送装置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之间的距离,使得内膜更加容易送进编织袋内,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编织袋输送机构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真空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内膜输送机构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编织袋口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B向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扁平状吹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包括机架1、编织袋输送机构2、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和内膜输送机构4,编织袋输送机构2、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及内膜输送机构4均安装在机架1上;编织袋输送机构2包括位移驱动机构21、三个真空吸头22和抽气泵23,各个真空吸头22并排安装在位移驱动机构21的动力输出端上,抽气泵23通过抽气管24与各个真空吸头22的抽气口223连接。这种编织袋输送机构2还包括吸吹气转换装置25,吸吹气转换装置25连接在真空吸头22与抽气泵23之间的抽气管24上。抽气管24一般采用软管。
吸吹气转换装置25包括换气室251、吹气装置252、三个第一开关253和三个第二开关254,换气室251设有负压吸气口2511和三个排气孔2512,各个第一开关253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气孔2512上,抽气管24包括第一抽气管241和第二抽气管242,第一抽气管241的一端与真空吸头22的抽气口223连接,第一抽气管241的另一端与排气孔2512连接,第二抽气管242的一端与负压吸气口2511连接,第二抽气管242的另一端与抽气泵23连接,各条第一抽气管241与排气孔2512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吹气孔2411,各个第二开关254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吹气孔2411上,各个吹气孔2411分别通过吹气管255与吹气装置252连接。
吹气时,第一开关253先关闭排气孔2512,防止第一抽气管241的气流进入换气室251内,然后各吹气孔2411接通吹气装置252后,第二开关254打开吹气孔2411,气流经过吹气管255、吹气孔2411、第一抽气管241从真空吸头22向上喷出,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6往上吹,使得编织袋6的边缘会悬浮在真空吸头22上方。吸气时,断开吹气装置252,第二开关254关闭吹气孔2411后,第一开关253打开排气孔2512,使得各第一抽气管241的一端与换气室251的腔体连通,然后开启抽气泵23,抽气泵23通过第二抽气管242、换气室251、第一抽气管241对真空吸头22内部抽气,在真空吸头22内部形成负压,将悬浮在真空吸头22上的编织袋6吸附在真空吸头22上。吹气装置252为第一鼓风机。
第一开关253包括挡块2531和位置切换机构2532,排气孔2512设置在换气室251的一侧壁上,位置切换机构2532安装在换气室251的另一侧壁上,挡块2531安装在位置切换机构2532上,并且各挡块2531处于换气室251的腔体中,挡块2531朝向换气室251的对应排气孔2512方向并与对应排气孔2512相互配合。吹气时,位置切换机构2532驱动挡块2531向换气室251的排气孔2512方向移动,使挡块2531遮盖住排气孔2512,堵住排气孔2512防止第一抽气管241的气流进入换气室251内,然后各吹气孔2411接入鼓风机并启动鼓风机鼓风,气流经过第一抽气管241从真空吸头22向上喷出,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往上吹,使得编织袋的边缘会悬浮在真空吸头22上方。吸气时,鼓风机停止鼓风,位置切换机构2532驱动挡块2531往回移动,从排气孔2512上移开挡块2531,使得各第一抽气管241的进气口与换气室251的腔体连通。
位置切换机构2532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换气室251的侧壁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挡块2531连接。吹气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挡块2531向换气室251的排气孔2512方向移动,使挡块2531遮盖住排气孔2512;吸气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驱动挡块2531往回移动,从排气孔2512上移开挡块2531。这种位置切换机构2532利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控制挡块2531的移动,结构简单、动作迅捷。
如图3所示,第二开关254为单向阀。当启动鼓风机鼓风时,单向阀因气流的流动往下移动,气流从吹气孔2411进入到第一抽气管241中;当鼓风机停止鼓风时,单向阀往上复位,关闭吹气孔2411。
如图4所示,真空吸头22包括吸头座221和长条管222,吸头座221设有喷气通道2211,长条管222上设有多个通气孔2221,长条管222安装在吸头座221上,吸头座221通过喷气通道2211与第一抽气管241的一端连接。
位移驱动机构21包括输送支架211、环形输送带212、主动轮213、从动轮214和用于驱动主动轮213转动的电机215,电机215安装在输送支架211上,主动轮213和从动轮214均安装在输送支架211上并共同张紧环形输送带212,主动轮213与电机215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各个真空吸头22安装在环形输送带212的动力输出端上。上述环形输送带还可以为环形链条或同步带,相应配合的传动轮为链轮或同步带轮。上述位移驱动机构21均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如图6-7所示,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包括上吸附板31、下吸附板32和用于驱动上吸附板31上下运动的上吸附板驱动装置33,上吸附板驱动装置33和下吸附板32均安装在机架1上,上吸附板31与上吸附板驱动装置3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下吸附板32设置在上吸附板31的正下方;上吸附板31和下吸附板32均呈长条形状。当编织袋6的袋口处于呈长条形状的上吸附板31和下吸附板32之间时,上吸附板31和下吸附板32将编织袋6的袋口吸附撑开,编织袋6的袋口呈矩形状,相比现有的圆筒形编织袋袋口,矩形状的编织袋6袋口的长度比圆筒形编织袋袋口的直径长,使得内膜更容易进入矩形状的编织袋6袋口内。
上吸附板驱动装置33包括吸附电机331、偏心轮332、偏心轮连杆333、动力杆334、吊板335和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336,机架1上设有两个导套11,导杆336穿过相应的导套11,吊板335安装在导杆336的下端,上吸附板31安装在吊板335上;吸附电机331安装在机架1上,偏心轮332的转轴与吸附电机33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轮连杆333的上端与偏心轮332铰接,偏心轮连杆333的下端与动力杆334的上端铰接,动力杆334的下端与吊板335连接。吸附电机331驱动偏心轮332转动,随着偏心轮332转动时其高点和低点的变化,偏心轮连杆333也产生上下的运动,带动动力杆334及其吊板335和上吸附板31进行升降运动。采用吸附电机331驱动能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高。
如图5所示,内膜输送机构4包括内膜放卷装置41、内膜吹气输送装置42、夹送装置43和剪切装置44,内膜放卷装置41、内膜吹气输送装置42、夹送装置43、剪切装置44和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沿内膜5的输送方向自后至前依次排列设置;夹送装置43包括上夹送辊431、下夹送辊432和用于驱动上夹送辊431转动的夹送电机433,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相互平行且相切,上夹送辊431与夹送电机433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上夹送辊431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上环形槽4311,下夹送辊432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下环形槽4321;内膜吹气输送装置42包括送气装置421、上条形吹气头422、下条形吹气头423、多个并排的上吹气管424和多个并排的下吹气管425,送气装置421设置在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的后方,上条形吹气头422和下条形吹气头423相互平行,上条形吹气头422和下条形吹气头423设置在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的前方且处于剪切装置44的后方;各个上吹气管424分别穿过相应的上环形槽4311,各个下吹气管425分别穿过相应的下环形槽4321,且上吹气管424和下吹气管425均处于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之间,各个上吹气管424的一端和各个下吹气管425的一端均与送气装置421连接,各个上吹气管424的另一端均与上条形吹气头422连接,各个下吹气管425的另一端均与下条形吹气头423连接。
上述上吹气管424和下吹气管425处于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之间的上环形槽4311和下环形槽4321内,使得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在转动时不会夹到上吹气管424和下吹气管425,不会压扁上吹气管424和下吹气管425。另外,内膜吹气输送装置42设置在夹送装置43的后方,改变了现有内膜吹气输送装置设置在夹送装置43与剪切装置44之间的方式,缩短了夹送装置43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之间的距离,使得内膜5更加容易送进编织袋6内,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上述前是指内膜5的输送方向为前。上述内膜放卷装置41一般包括放卷电机411和放卷轴412,放卷电机411安装在机架1上,放卷轴412与放卷电机41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上述送气装置421一般为第二鼓风机。
内膜输送机构4的工作原理:内膜放卷机构41对内膜5进行放卷,内膜5经过上夹送辊431与下夹送辊432之间进行输送到内膜剪切工位上,由剪切装置44对内膜5进行切断,然后启动送气装置421,气流经过上吹气管424和下吹气管425分别从上条形吹气头422和下条形吹气头423向前喷出,上条形吹气头422的气流吹向内膜5的上表面,下条形吹气头423的气流吹向内膜5的下表面,将切断的内膜5往前吹进编织袋6内,内膜5通过夹送机构与内膜吹气输送装置42的配合,将内膜5输送入编织袋6内。
如图8所示,上条形吹气头422和下条形吹气头423均设有多个扁平状吹气口426,扁平状吹气口426朝向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所在的方向。通过设置扁平状吹气口426,多个扁平状吹气口426除了将内膜5送入编织袋6之外,更重要的是,多个扁平状吹气口426吹出的气流构成一个气流面,能够更好将内膜5的上下表面展平,而且上条形吹气头422和下条形吹气头423的扁平状吹气口426吹出的气流延续更长,能够吹入编织袋6内部更深位置,将编织袋6鼓起,使得内膜5更容易进入编织袋6内。
剪切装置44包括上切刀441、下切刀442和用于驱动上切刀441上下运动的上切刀驱动装置443,上切刀驱动装置443和下切刀442均安装在机架上,上切刀441与上切刀驱动装置44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下切刀442设置在上切刀441的正下方。上述上切刀驱动装置443包括剪切气缸4431、剪切连杆4432、滑块4433和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导轨4434,剪切气缸4431安装在机架1上,导轨4434设置在机架1上,滑块4433安装在导轨4434上,上切刀441安装在滑块4433上,剪切连杆4432的一端与滑块4433连接,剪切连杆4432的另一端与剪切气缸4431的活塞杆传动连接。
工作时,先将各个真空吸头22都吸附上一个编织袋6,第一个真空吸头22处的编织袋6处于袋口撑开工位上,第二个真空吸头22处的编织袋6处于袋体预备工位上,第三个真空吸头22处的编织袋6处于袋体送入工位上;然后编织袋口撑开机构3将编织袋口撑开,同时内膜5通过内膜输送机构4的作用下,将内膜5输送入编织袋6内,从而完成一次内膜5套入编织袋6内的任务;接着将袋口撑开工位上的套好内膜5的编织袋6移开;再接着由位移驱动机构21带动各个真空吸头22往回进行移动,袋体预备工位上的真空吸头22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6向上吹起,悬浮在真空吸头22上方;紧接着第一个真空吸头22立即退回到袋体预备工位处并开启抽气泵,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吸吹气转换装置对真空吸头22内部抽气,在真空吸头22内部形成负压,将悬浮在真空吸头22上的编织袋6向下吸附在真空吸头22上,使得袋体预备工位上的编织袋6立即吸附在第一个真空吸头22上,同理,第二个真空吸头22退回到袋体送入工位处,将袋体送入工位上的编织袋6立即吸附在第二个真空吸头22上;最后由位移驱动机构21继续将第一个真空吸头22的编织袋6移动到袋口撑开工位上,第二个真空吸头22处的编织袋6移动到袋体预备工位上,第三个真空吸头22移动到袋体送入工位上,由人工将编织袋6放在第三个真空吸头22上。这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能够将向下垂落的编织袋6边缘往上吹,确保真空吸头22在往回退时不会被向下垂落的编织袋6边缘阻挡住,精准吸住相应的编织袋6,保证编织袋6顺畅输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包括机架、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和内膜输送机构,编织袋输送机构、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及内膜输送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编织袋输送机构包括位移驱动机构、至少两个真空吸头和抽气泵,各个真空吸头并排安装在位移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抽气泵通过抽气管与各个真空吸头的抽气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编织袋输送机构还包括吸吹气转换装置,吸吹气转换装置连接在所述真空吸头与所述抽气泵之间的抽气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吹气转换装置包括换气室、吹气装置、至少两个第一开关和至少两个第二开关,换气室设有负压吸气口和至少两个排气孔,各个第一开关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气孔上,所述抽气管包括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第一抽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吸头的抽气口连接,第一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孔连接,第二抽气管的一端与负压吸气口连接,第二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连接,各条第一抽气管与排气孔连接的端部均设有吹气孔,各个第二开关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吹气孔上,各个吹气孔分别通过吹气管与吹气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关包括挡块和位置切换机构,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换气室的一侧壁上,位置切换机构安装在换气室的另一侧壁上,挡块安装在位置切换机构上,并且各挡块处于换气室的腔体中,挡块朝向换气室的对应排气孔方向并与对应排气孔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开关为单向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吸头包括吸头座和长条管,吸头座设有喷气通道,长条管上设有多个通气孔,长条管安装在吸头座上,吸头座通过喷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抽气管的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移驱动机构包括输送支架、环形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和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电机,电机安装在输送支架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安装在输送支架上并共同张紧环形输送带,主动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各个所述真空吸头并排安装在环形输送带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包括上吸附板、下吸附板和用于驱动上吸附板上下运动的上吸附板驱动装置,上吸附板驱动装置和下吸附板均安装在机架上,上吸附板与上吸附板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下吸附板设置在上吸附板的正下方;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均呈长条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吸附板驱动装置包括吸附电机、偏心轮、偏心轮连杆、动力杆、吊板和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机架上设有两个导套,导杆穿过相应的导套,吊板安装在导杆的下端,上吸附板安装在吊板上;吸附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偏心轮的转轴与吸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轮连杆的上端与偏心轮铰接,偏心轮连杆的下端与动力杆的上端铰接,动力杆的下端与吊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膜输送机构包括内膜放卷装置、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夹送装置和剪切装置,内膜放卷装置、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夹送装置、剪切装置和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沿内膜的输送方向自后至前依次排列设置;夹送装置包括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和用于驱动上夹送辊转动的夹送电机,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相互平行且相切,上夹送辊与夹送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上夹送辊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上环形槽,下夹送辊的辊面开设有多个下环形槽;内膜吹气输送装置包括送气装置、上条形吹气头、下条形吹气头、多个并排的上吹气管和多个并排的下吹气管,送气装置设置在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后方,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相互平行,上条形吹气头和下条形吹气头设置在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的前方且处于剪切装置的后方;各个上吹气管分别穿过相应的上环形槽,各个下吹气管分别穿过相应的下环形槽,且上吹气管和下吹气管均处于上夹送辊与下夹送辊之间,各个上吹气管的一端和各个下吹气管的一端均与送气装置连接,各个上吹气管的另一端均与上条形吹气头连接,各个下吹气管的另一端均与下条形吹气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袋套内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条形吹气头和所述下条形吹气头均设有多个扁平状吹气口,扁平状吹气口朝向所述编织袋口撑开机构所在的方向。
CN201821999475.6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Active CN209289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9475.6U CN20928985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9475.6U CN20928985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9855U true CN209289855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6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9475.6U Active CN209289855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9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3310A (zh) 压缩空气驱动的负压发生器或负压夹具
CN201833630U (zh) 筒状片材开口折角成型机构
CN109911321A (zh) 一种油墨自动装袋机构
CN108439071A (zh) 一种纱管生头装置及生头方法
CN111386969A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栽培用套袋装置
CN205466434U (zh) 一种编织袋或网眼袋商标纸自动裁切输送装置
CN209289855U (zh) 一种编织袋套内袋装置
CN110642043B (zh) 一种利用负压吸附的面膜纸分离设备
CN209289847U (zh) 一种编织袋输送机构
CN208544481U (zh) 口哨棒棒糖包装机的袋口撑开装置
CN201040379Y (zh) 一种机械手
CN107653578B (zh) 一种基于圆环形负压腔自动打开袜口并套袜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416126U (zh)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CN209142507U (zh) 一种包装箱撑开机构及使用该撑开机构的包装箱成形装置
CN207417257U (zh) 一种玻璃纤维卷毡打包机
CN111960362B (zh) 一种水泵式灌装设备
CN110386303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灌装封口设备、封口方法及取袋套袋部
CN108750204A (zh) 全自动真空机械气动仿生全能开袋抓手及开袋方法
CN208665623U (zh) 一种真空包装机
CN204527801U (zh) 一种双工位包装袋套袋机
CN204168739U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218263038U (zh) 一种袋状物料的负压开口机构
CN215551367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自动化吹套内袋装置
CN111962782A (zh) 一种自清理落叶园林台阶及其清理方法
CN213785522U (zh) 一种便捷式口罩封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