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5049U - 煮水容器 - Google Patents

煮水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5049U
CN209285049U CN201822135026.3U CN201822135026U CN209285049U CN 209285049 U CN209285049 U CN 209285049U CN 201822135026 U CN201822135026 U CN 201822135026U CN 209285049 U CN209285049 U CN 209285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dy
stirring rod
rotating cap
motor
water b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50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栋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50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5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煮水容器,包括壶身,搅拌组件,置于所述壶身侧壁,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连接在所述壶身侧壁,所述搅拌杆的转轴垂直于所述壶身的轴线;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叶置于所述壶身底部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壶身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煮水容器通过简单的结构配合,在煮食食物需要搅拌时,使食物上下翻动,避免糊底的现象。

Description

煮水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煮水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养生壶,煮食有些有粘性的食物时,很容易出现糊底现象,而一般养生壶大多没有搅拌功能,煮食食物时不能翻滚,使食物受热不均,造成煮食生熟不均,会出现糊底问题;即使有部分设计的养生壶具有搅拌功能,也只是在底部设计搅拌杆,搅拌也只以底部转动,上部的食材不能很好的搅动,食物翻滚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水容器,通过简单的结构配合,在煮食食物需要搅拌时,使食物上下翻动,避免糊底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煮水容器,壶身,所述壶身具有底面;
搅拌组件,置于所述壶身侧壁,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搅拌杆,连接在所述壶身侧壁,所述搅拌杆的转轴近似垂直于所述壶身的轴线;
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所述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叶置于所述底面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置于所述壶身外侧壁;
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转动帽,连接在所述电机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转动帽磁铁,固定在所述转动帽上;
其中,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叶的一端设有搅拌杆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壶身侧壁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壶身内腔,所述转动帽置于所述壶身内腔且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电机轴与所述壶身侧壁配合部分通过密封垫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动帽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电机轴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转动帽上设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转动帽的螺纹旋紧方向与所述电机驱动搅拌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端部设有凹槽,所述搅拌杆磁铁置于所述凹槽内,连接所述转动帽磁铁的所述转动帽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搅拌杆磁铁相互吸合。
进一步的,所述壶身侧壁设有侧平面,所述搅拌杆和所述转动帽分别置于所述壶身的内外两侧,且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搅拌杆磁铁和所述转动帽磁铁在所述侧平面上相互吸合。
进一步的,沿所述搅拌杆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侧平面至少覆盖所述转动帽。
进一步的,所述壶身外壁设有把手,所述电机被包覆在所述把手的空腔内。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搅拌叶沿所述搅拌杆转轴的周向均匀排布,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具有高温区,所述搅拌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高温区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煮水容器,该煮水容器包括壶身,壶身具有底面;搅拌组件,置于壶身侧壁,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连接在壶身侧壁,搅拌杆的转轴垂直于壶身的轴线;搅拌叶,搅拌叶与搅拌杆连接,搅拌叶置于底面的上方,且靠近底面。通过此种简单结构的配合,将搅拌组件置于壶身侧壁,保证搅拌杆的转轴与壶身的轴线垂直,通过搅拌叶实现对靠近壶底部分的食物进行搅拌,在搅拌时,搅拌叶转动,在煮食的食物较多时,所有的搅拌叶置于食物内,每一部分的搅拌叶都能对食物进行搅拌,产生滚动的效果,能够使内部的食物搅拌更加充分,在煮食的食物较少时,搅拌叶转动时,不同的搅拌叶在靠近或远离底面时与食物接触进行搅拌,能够达到翻滚的效果,食物的流动性较大,避免糊锅,此种结构的搅拌组件在搅拌时形成立体的搅拌形式,搅拌叶的利用率更高,搅拌更充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一种搅拌组件配合的煮水容器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组件未配合搅拌杆的煮水容器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组件的搅拌杆和搅拌叶部分剖面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另一种搅拌组件配合的煮水容器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搅拌组件未配合搅拌杆的煮水容器剖面主视图。
图标:
1-壶身;
11-底面;
111-高温区;
12-侧平面
2-壶盖;
3-搅拌组件;
31-电机;
32-电机轴;
33-密封垫;
34-搅拌杆;
35-搅拌叶;
36-转动帽;
37-转动帽磁铁;
38-搅拌杆磁铁;
39-凹槽;
4-发热盘;
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煮水容器,该煮水容器包括:壶身1,壶身1具有底面11,壶身1内部用于盛放待煮食的食物,在壶身1的侧壁设有搅拌组件3,该搅拌组件3用于对壶身1内部煮食的食物进行上下翻滚的搅拌,具体的,搅拌组件3包括,连接在壶身1侧壁的搅拌杆34,搅拌杆34的转轴近似垂直于壶身1的轴线,我们都知道,一般的壶身1是以轴线为轴环绕而成的薄壁结构,将搅拌杆34的轴线设为与壶身1轴线近似垂直来达到更好的翻滚效果,因此在搅拌杆34的端部设计搅拌叶35,以达到更好的翻滚效果,搅拌叶35与搅拌杆34连接,搅拌叶35置于底面11的上方,且靠近底面11,在搅拌时,搅拌叶35转动,在煮食的食物较多时,所有的搅拌叶35置于食物内,每一部分的搅拌叶35都能对食物进行搅拌,产生滚动的效果,能够使内部的食物搅拌更加充分,在煮食的食物较少时,搅拌叶35转动,不同的搅拌叶35在靠近或远离底面时与食物接触进行搅拌,能够达到翻滚的效果,食物的流动性较大,避免糊锅,此种结构的搅拌组件3在搅拌时形成立体的搅拌形式,搅拌叶35的利用率更高,搅拌更充分。
作为优选,搅拌杆34从壶身1侧壁伸出,在搅拌杆34上配合以搅拌叶35,搅拌中的转轴是垂直于壶身1的轴线的,搅拌时产生翻滚的效果,在此种工作过程中,搅拌叶35起的作用是使翻滚的效果更好,搅拌叶35可以为一个,此时搅拌叶35可以直接与搅拌杆34连接,搅拌叶35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叶35沿搅拌杆34转轴的周向均匀排布,连接在搅拌杆34的端部,在本实用新型中,图示搅拌叶35设计为两片,均是通过实际需求而设计,只需要保证搅拌叶35在随着搅拌杆34转动时,从配合结构的壶身1横截面上看,任一搅拌杆34处于与底面11的最小距离时,搅拌杆34长度方向上的外壁形成的直线与底面11的直线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较小,为了达到较好的翻滚效果,与底面11的距离越小越好,但是要大于极限距离2mm,以防止搅拌叶35在非正常工作下对底面11损伤。
继续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搅拌组件3还包括电机31,电机31置于壶身1外侧壁,电机轴32与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转动帽36连接在电机轴32远离电机31的一端,转动帽磁铁37固定在转动帽36上,搅拌杆34远离搅拌叶35的一端设有搅拌杆磁铁38,通过转动帽磁铁37和搅拌杆磁铁38的相互吸合,实现搅拌杆34和电机轴32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电机31驱动搅拌杆34转动。具体的,搅拌杆34采用电机31驱动,为了保证电机31的稳定性,其设在壶身1的外壁,与控制板电连接,以控制电机31的启闭,并且,通过在电机轴32和搅拌杆34上分别设计相互吸合的转动帽磁铁37和搅拌杆磁铁38,来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可拆卸连接的形式能够使用户根据煮食食物的粘度自行判断是否安装搅拌杆34,另一方面,此种磁铁吸合的可拆卸配合能够防止因食物太重搅拌受阻时,电机31受损,此种情况下,搅拌杆34不会对电机轴32有较大的阻力,甚至能够自行脱落,以保护电机31不受损。
进一步的,壶身1外壁设有把手5,电机31被包覆在把手5的空腔内。提高把手5部分结构的利用率,避免在壶身1外壁增加额外的体积,同时能够对电机31进行保护,防止碰撞时损伤电机31,提高其使用寿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组件3及基于此种搅拌组件3与壶身1配合的形式,壶身1的侧壁开有通孔,电机轴32穿过通孔至少部分伸入壶身1内腔,转动帽36连接在伸入壶身1内腔部分的电机轴32端部,电机轴32和通孔配合部分通过密封垫33密封。电机轴32和转动帽3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电机轴32的端部设有螺纹,转动帽36上设有与螺纹配合的螺孔,转动帽36的螺纹旋紧方向与电机31驱动搅拌杆34转动的方向相反。具体的,电机轴32穿过壶身1侧壁与置于壶身1内部的搅拌杆34可拆卸配合,为了保证壶身1内部的液体不会从通孔与电机轴32的缝隙露出,在其配合的部分设置密封垫33,以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在壶身1内部通过转动帽36螺纹连接电机轴32,以此将配合的转动帽磁铁37置于电机轴32上,而转动帽36的螺纹旋紧方向与电机31驱动搅拌杆34转动的方向设计为相反的目的在于,防止在电机31转动时,由于内部粘稠食物的阻挡,具有方向的力时,使转动帽36从电机轴32上旋开,从而导致搅拌杆34脱落,影响搅拌性能,同时在壶身1内部可拆卸连接的形式,能够方便用户安装或取下。
作为优选,搅拌杆34端部设有凹槽39,搅拌杆磁铁38置于凹槽39内,连接转动帽磁铁37的转动帽36伸入凹槽39内与搅拌杆磁铁38相互吸合。通过凹槽39的设计,将配合全部置于凹槽39内,凹槽39对内部的配合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粘稠的食物进入内部配合的磁铁缝隙,影响磁吸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搅拌组件3及基于此种搅拌组件3与壶身1配合的形式,壶身1侧壁设有侧平面12,搅拌杆34和转动帽36分别置于壶身1的内外两侧,搅拌杆34和转动帽36通过搅拌杆磁铁38和转动帽磁铁37在侧平面12上相互吸合,实现搅拌杆34和电机轴32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电机31驱动搅拌杆34转动。沿搅拌杆34轴线的方向上看,侧平面12至少覆盖转动帽36。通过连接在壶身1侧壁的侧平面12,将此部分的壶身1侧壁设置为平面结构,壶身1内放置搅拌杆34,搅拌杆34端部为搅拌杆磁铁38,电机轴32端部为置于转动帽36上的转动帽磁铁37,转动帽磁铁37与侧平面12接触,并且不影响电机轴32带动转动帽磁铁37转动,在使用搅拌杆34进行搅拌食物时,只需将搅拌杆磁铁38贴合在侧平面12上,即可实现与转动帽磁铁37的吸合,在搅拌时,由于具有吸力,转动帽磁铁37的转动能够带动搅拌杆34的转动,产生联动效应,以达到滚动搅拌的效果,同时,没有伸入壶身1侧壁驱动搅拌杆34转动的结构,一方面。不用担心密封垫33失效时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壶身1侧壁整体较为光滑,方便使用后用户对内部的清洗。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搅拌杆34搅拌食物的安全性,搅拌杆磁铁38被搅拌杆34延伸出来的薄壁包裹,然后再与转动帽磁铁37配合,薄壁的结构不会过多影响磁吸效果,如果担心通过侧平面12或薄壁使两个磁铁吸合效果变差,为了提高吸合力,可以选择磁吸力更大的磁铁,均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图4所示,该煮水容器还包括发热盘4,发热盘4置于壶身1的底部,发热盘4的轴线与壶身1的轴线重合,并且,壶身1的底部设有底盖,底盖形成的容纳腔把发热盘4包裹在其内,对其进行保护,壶身1的壶口处通过壶盖2盖和,同时,发热盘4通过底部连接的连接器穿过底盖连接底座(图中未显示)内的控制板,同样,电机31也是通过连接器与底座上的控制板电连接,在使用时,通电后,控制板控制发热盘4发热,发热盘4对底面加热且使底面形成高温区111,从近似垂直于底面的方向看,搅拌叶35至少置于高温区111内,由于高温区111对应部分的食物容易糊在锅底,所以要保证搅拌叶35至少对高温区111部分的食物翻滚搅拌,达到较好的搅拌效果,防止糊锅,发热盘4上连接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壶身1内部液体的温度,以控制发热盘4的启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1),所述壶身(1)具有底面(11);
搅拌组件(3),置于所述壶身(1)侧壁,
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
搅拌杆(34),连接在所述壶身(1)侧壁,所述搅拌杆(34)的转轴近似垂直于所述壶身(1)的轴线;
搅拌叶(35),所述搅拌叶(35)与所述搅拌杆(34)连接,所述搅拌叶(35)置于所述底面(11)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底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还包括,
电机(31),所述电机(31)置于所述壶身(1)外侧壁;
电机轴(32),所述电机轴(32)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
转动帽(36),连接在所述电机轴(32)远离所述电机(31)的一端;
转动帽磁铁(37),固定在所述转动帽(36)上;
其中,所述搅拌杆(34)远离所述搅拌叶(35)的一端设有搅拌杆磁铁(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32)穿过所述壶身(1)侧壁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壶身(1)内腔,所述转动帽(36)置于所述壶身(1)内腔且与所述电机轴(32)连接,所述电机轴(32)与所述壶身(1)侧壁配合部分通过密封垫(33)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32)和所述转动帽(3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电机轴(32)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转动帽(36)上设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转动帽(36)的螺纹旋紧方向与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搅拌杆(34)转动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4)端部设有凹槽(39),所述搅拌杆磁铁(38)置于所述凹槽(39)内,连接所述转动帽磁铁(37)的所述转动帽(36)伸入所述凹槽(39)内与所述搅拌杆磁铁(38)相互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侧壁设有侧平面(12),所述搅拌杆(34)和所述转动帽(36)分别置于所述壶身(1)的内外两侧,且分别通过其上的所述搅拌杆磁铁(38)和所述转动帽磁铁(37)在所述侧平面(12)上相互吸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杆(34)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侧平面(12)至少覆盖所述转动帽(3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外壁设有把手(5),所述电机(31)被包覆在所述把手(5)的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叶(35)沿所述搅拌杆(34)转轴的周向均匀排布,连接在所述搅拌杆(34)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1)具有高温区(111),所述搅拌叶(35)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高温区(111)内。
CN201822135026.3U 2018-12-19 2018-12-19 煮水容器 Active CN209285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5026.3U CN209285049U (zh) 2018-12-19 2018-12-19 煮水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5026.3U CN209285049U (zh) 2018-12-19 2018-12-19 煮水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5049U true CN209285049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5026.3U Active CN209285049U (zh) 2018-12-19 2018-12-19 煮水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5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823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258974A1 (zh) 一种带加热搅拌功能的烹饪机
CN207341595U (zh) 一种电饭煲
CN210540836U (zh) 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
EP3302197B1 (en) Blender with a sealing gasket comprising ribs
CN201628268U (zh) 一种多功能炒炉
CN209285049U (zh) 煮水容器
CN2418792Y (zh) 自动搅拌烹煮机
CN20948988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286839U (zh) 烹饪器具
CN209377296U (zh) 烹饪器具
CN103330510B (zh) 一种面包馒头加工机
CN206284900U (zh)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盖体
CN206324651U (zh) 自动断电机构和电加热容器
CN209547762U (zh) 锅体主动式搅拌加热烹饪一体锅
CN211130651U (zh) 烹饪器具
CN208128571U (zh)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CN204071732U (zh) 一种全自动煮粥锅
CN104000488B (zh) 一种全自动煮粥锅
CN209377303U (zh) 烹饪器具
CN107536476A (zh) 一种淘米装置及可淘米电饭煲
CN207784927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电饭锅
CN208286882U (zh) 烹饪器具
CN208425937U (zh) 电水壶
CN110946465A (zh) 一种倾转沥汤式电饭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