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5002U -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5002U
CN209285002U CN201821929062.0U CN201821929062U CN209285002U CN 209285002 U CN209285002 U CN 209285002U CN 201821929062 U CN201821929062 U CN 201821929062U CN 209285002 U CN209285002 U CN 209285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bar
exhaust valve
slideway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90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守才
范志铭
欧名利
谢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ip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290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5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5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杠杆、转动件、第一复位件、拉杆和锁止件。所述拉杆可沿锅盖本体的径向移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抵触锅体的锅牙,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拉杆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以使所述锁止件解除对所述转动件的锁止限位。转动件在没有锁止件的限位作用下,会在第一复位件的驱动下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复位位置,相应地,排气阀复位至密封状态。

Description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压力锅——包括但不限于电压力锅——是一种在工作过程中能为锅内提供压力的烹饪装置。现有技术中,在压力锅排气阀进行排气过程中,为了防止被排气阀释放的蒸汽所烫伤,一般会在锅盖上设有自动排气装置进行排气。但是,传统的自动排气装置在完成排气后,排气阀需要人工复位密封。若用户在完成排气后,忘记对排气阀进行复位,那么当再次进行煮食时,会存在排气阀未密封到位的缺陷,进而在排气阀没有密封到位情况下,不但会影响到起压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到煮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排气阀未密封到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它能够在排气阀完成排气后,锅盖打开时驱动排气阀复位至密封状态。
一种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包括杠杆、转动件、第一复位件、拉杆和锁止件,所述杠杆的第一端用于顶起所述排气阀,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件相抵;所述转动件具有排气位置和复位位置,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时,所述转动件驱动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下移,且所述锁止件对所述转动件进行锁止限位;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复位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从所述排气位置转动至所述复位位置;所述拉杆可沿锅盖本体的径向移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抵触锅体的锅牙,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拉杆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以使所述锁止件解除对所述转动件的锁止限位。
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使用过程为:当排气阀需要排气时,转动件转动至排气位置,则转动件驱动杠杆的第二端下移,相应地,杠杆的第一端翘起,从而顶起排气阀,实现排气阀排气,且此时锁止件对转动件进行锁止限位,使得排气阀能够持续排气。当排气阀排气完毕后,用户转动锅盖本体以打开锅盖组件时,拉杆的抵接部会随之锅盖本体转动从而抵触到锅体的锅牙,从而拉杆驱动锁止件移动,以使锁止件解除对转动件的锁止限位。转动件在没有锁止件的限位作用下,会在第一复位件的驱动下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复位位置,进而带动杠杆的第二端上移,相应地,杠杆的第一端下移,排气阀复位至密封状态。因此,用户只需转动一次转动件,即可打开排气阀,且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保证排气阀持续排气。用户打开锅盖本体时,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实现排气阀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设有单向闭合滑道,所述单向闭合滑道设有定位槽,所述锁止件包括转动盘、限位盘和锁扣杆,所述拉杆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限位盘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锁扣杆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限位盘,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单向闭合滑道内;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时,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滑动至所述定位槽内,以将所述转动件锁止限位;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拉杆带动所述锁止件转动,从而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离开所述定位槽,以解除对所述转动件的锁止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闭合滑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所述第三滑道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转动件从所述复位位置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过程中,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由所述第一滑道经所述第二滑道滑动至所述第三滑道的定位槽内;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由所述第三滑道的定位槽滑动至所述第四滑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限位盘连接,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转动件的上表面设有所述单向闭合通道,所述锁扣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杆、中间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一端露出于所述限位盘的上表面,所述中间杆位于所述限位盘和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竖杆的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单向闭合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还包括定位针,所述限位盘的侧部设有第一穿接孔,所述连杆设有与所述第一穿接孔相应的第二穿接孔,所述定位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穿接孔和所述第二穿接孔中,所述第二杆部抵触所述第一竖杆的露出部分,以保持所述第二竖杆位于所述单向闭合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设有卡槽,所述转动盘设有卡柱,所述转动盘通过所述卡柱装入所述卡槽内实现与所述拉杆联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给所述锁止件的第二复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杆,所述转动件设有向下倾斜的挤压斜面,所述活动杆的顶端抵触所述挤压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连接或相抵。
一种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排气阀和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所述锅盖本体具有安装腔,所述杠杆、第一复位件、拉杆和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上述锅盖组件使用时,用户只需转动一次转动件,即可打开排气阀,且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保证排气阀持续排气。用户打开锅盖本体时,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实现排气阀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
一种压力锅,包括上述锅盖组件。
上述压力锅使用时,用户只需转动一次转动件,即可打开排气阀,且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保证排气阀持续排气。用户打开锅盖本体时,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能够实现排气阀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述排气阀与所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中所述限位盘与所述转动件之间的分解视图;
图7为图6中所述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10、锅盖组件,100、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10、杠杆,120、转动件,121、单向闭合滑道,1211、第一滑道,1212、第二滑道,1213、第三滑道,1214、第四滑道,122、定位槽,123、挤压斜面,130、第一复位件,140、拉杆,141、抵接部,142、卡槽,150、锁止件,151、转动盘,1511、卡柱,152、限位盘,153、锁扣杆,1531、第一竖杆,1532、中间杆,1533、第二竖杆,156、连杆,157、定位针,1571、第一杆部,1572、第二杆部,160、第二复位件,170、活动杆,180、弹性件,200、排气阀,300、锅盖本体,310、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压力锅的技术方案。该压力锅包括锅体和锅盖组件10。锅盖组件10可拆卸地盖在锅体上。图1为该锅盖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锅盖组件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该锅盖组件10包括锅盖本体300、排气阀200和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
其中,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包括杠杆110、转动件120、第一复位件130、拉杆140和锁止件150。锅盖本体300具有安装腔310。杠杆110、第一复位件130、拉杆140和锁止件150安装于安装腔310内。杠杆110的第一端用于顶起排气阀200,杠杆110的第二端与转动件120相抵。转动件120具有排气位置和复位位置,转动件120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转动件120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且锁止件150对转动件120进行锁止限位。转动件120转动至复位位置时,转动件120带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上移。第一复位件130用于驱动转动件120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复位位置。
拉杆140可沿锅盖本体300的径向移动,拉杆14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141,抵接部141用于抵触锅体的锅牙,拉杆140的另一端用于驱动锁止件150移动。抵接部141抵触锅体的锅牙时,拉杆140驱动锁止件150移动,以使锁止件150解除对转动件120的锁止限位。需要说明的是,锅牙是压力锅的现有锅体侧边向外凸出所形成的结构。在旋转锅盖本体300时,抵接部141会随着锅盖本体300运动。当锅盖本体300旋转一定角度后,抵接部141会顶到锅牙的外边缘,从而抵接部141会受到锅牙的外边缘挤压而带动拉杆140沿锅盖本体300的径向向外侧移动。
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使用过程为:当排气阀200需要排气时,转动件120转动至排气位置,则转动件120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相应地,杠杆110的第一端翘起,从而顶起排气阀200,实现排气阀200排气,且此时锁止件150对转动件120进行锁止限位,使得排气阀200能够持续排气。当排气阀200排气完毕后,用户转动锅盖本体300以打开锅盖组件10时,拉杆140的抵接部141会随之锅盖本体300转动从而抵触到锅体的锅牙,从而拉杆140驱动锁止件150移动,以使锁止件150解除对转动件120的锁止限位。转动件120在没有锁止件150的限位作用下,会在第一复位件130的驱动下从排气位置转动至复位位置,进而带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上移,相应地,杠杆110的第一端下移,排气阀200复位至密封状态。因此,用户只需转动一次转动件120,即可打开排气阀200,且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能够保证排气阀200持续排气。用户打开锅盖本体300时,上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能够实现排气阀200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200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200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
相应地,上述锅盖组件10使用时,用户只需转动一次转动件120,即可打开排气阀200,且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能够保证排气阀200持续排气。用户打开锅盖本体300时,排气阀200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200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200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同理,上述压力锅使用时,在用户旋转打开锅盖本体300时,拉杆140的抵接部141会随之锅盖本体300转动而抵触到锅体的锅牙,从而触发排气阀200自动复位至密封状态,无需用户额外去进行密封排气阀200操作,也不存在因用户忘记对排气阀200复位而影响再次煮食效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锁止件150实现对转动件120进行锁止限位的方式很多,锁止件150可以采用电磁开关结构,也可以采用纯机械限位结构。比如,结合图4至图6,转动件120设有单向闭合滑道121。单向闭合滑道121设有定位槽122。锁止件150包括转动盘151、限位盘152和锁扣杆153。拉杆140用于驱动转动盘151转动,限位盘152与转动盘151连接,从而拉杆140能够驱动限位盘152转动。锁扣杆153的固定端连接于限位盘152,锁扣杆153的限位端活动设置于单向闭合滑道121内,从而锁扣杆153的限位端能够在单向闭合滑道121内进行单向循环运动。具体地,当转动件120转动——比如逆时针转动——至排气位置时,锁扣杆153的限位端滑动至定位槽122内,从而锁扣杆153的限位端能够阻止转动件120继续转动,也防止转动件120在第一复位件130的复位力作用下回复至复位位置,实现将转动件120锁止限位,即杠杆110能够保持持续顶起排气阀200,使得排气阀200持续排气。当用户旋开锅盖本体300时,抵接部141随着锅盖本体300旋转能够抵触到锅体的锅牙。由于锅牙的外边缘向外凸起,会推动抵接部141沿锅盖本体300的径向向外移动,进而拉杆140在沿锅盖本体300的径向向外移动的同时,带动锁止件150转动——比如顺时针,从而锁扣杆153的限位端离开定位槽122,以解除对转动件120的锁止限位,进而转动件120在第一复位件130作用下回到复位位置,杠杆110不再顶起排气阀200,排气阀200实现自动回到密封状态。
具体地,结合图6和图7,单向闭合滑道12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1211、第二滑道1212、第三滑道1213和第四滑道1214,第三滑道1213设有定位槽122。转动件120从复位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过程中,锁扣杆153的限位端由第一滑道1211经第二滑道1212滑动至第三滑道1213的定位槽122内。注意,这里是转动件120转动,即单向闭合滑道121旋转,锁扣杆153的限位端不动,从而锁扣杆153的限位端能够相对于单向闭合滑道121移动,进入到定位槽122内。当用户旋开锅盖本体300时,抵接部141抵触锅体的锅牙,进而拉杆140带动转动盘151、限位盘152及固定在限位盘152上的锁扣杆153,则锁扣杆153的限位端由第三滑道1213的定位槽122滑动至第四滑道1214。当锁扣杆153的限位端移出定位槽122后,转动件120便能够在第一复位件130的作用下回转到复位位置,进而杠杆110不再顶起排气阀200,排气阀200自动恢复至密封状态。
其中,单向闭合滑道121包括多个子滑道,便于设计锁扣杆153的限位端在不同阶段的移动距离。比如,根据转动件120从复位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的转动角度,对应得到锁扣杆153的限位端在这一阶段的移动距离,通过设计第一滑道1211、第二滑道1212和第三滑道1213的轨迹,使得当转动件120转至排气位置时,锁扣杆153的限位端滑入到定位槽122内。
具体地,结合图4至图6,锁止件150还包括连杆156。连杆156的底端与转动盘151连接,连杆156的顶端与限位盘152连接,转动件120可转动地套设在连杆156上。如此,限位盘152、转动件120和转动盘151沿连杆156的杆长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结构紧凑,便于相互配合。转动件120的上表面设有单向闭合通道,锁扣杆1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杆1531、中间杆1532和第二竖杆1533。第一竖杆1531的一端露出于限位盘152的上表面,中间杆1532位于限位盘152和转动件120之间,第二竖杆1533的端部活动设置于单向闭合通道内,则单向闭合通道和锁扣杆153基本位于限位盘152和转动件120之间,便于锁扣杆153与单向闭合通道之间相配合运动及对转动件120进行锁止限位,也避免其他结构件二者配合运动。其中,第一竖杆1531为锁扣杆153的固定端,第二竖杆1533为锁扣杆153的限位端。当用户旋开锅盖本体300时,抵接部141抵触锅体的锅牙,转动盘151转动,能够带动限位盘152及第一竖杆1531转动,进而驱动第二竖杆1533在单向闭合通道内移动。
可选地,第一复位件130为弹簧,弹簧套接在连杆156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锅盖本体300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动件120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6,锁止件150还包括定位针157,限位盘152的侧部设有第一穿接孔,连杆156设有与第一穿接孔相应的第二穿接孔,定位针15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1571和第二杆部1572,第一杆部1571穿设于第一穿接孔和第二穿接孔中,第二杆部1572抵触第一竖杆1531的露出部分,以保持第二竖杆1533位于单向闭合通道内。此外,第一杆部1571和第二杆部1572近似相互平行。第二杆部1572设有折弯凹位,以容纳第一竖杆1531的露出部分,更好地抵触并支撑第一竖杆1531。
前述提到,拉杆140能够驱动锁止件150移动,其实现方式很多。比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拉杆140设有卡槽142,转动盘151设有卡柱1511,转动盘151通过卡柱1511装入卡槽142内实现与拉杆140联动。
需要补充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还包括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给锁止件150的第二复位件160。前述提到,用户转动锅盖本体300以打开锅盖组件10时,拉杆140的抵接部141抵触到锅体的锅牙,从而拉杆140驱动锁止件150移动,以使锁止件150解除对转动件120的锁止限位。当锅盖本体300继续转动,拉杆140的抵接部141会离开锅牙,在没有锅牙的阻碍下,第二复位件160驱动锁止件150复位。
可选地,结合图4,根据前述具体实施例提到连杆156及转动盘151这些技术特征,第二复位件160可为弹簧,弹簧套接在连杆156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锅盖本体300上,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盘151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4,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还包括弹性件180,弹性件180用于提供一弹性力给抵接部141,以使抵接部141保持抵触锅体的外边缘。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杆170,转动件120设有向下倾斜的挤压斜面123,活动杆170的顶端抵触挤压斜面123,活动杆170的底端与杠杆110的第二端连接或相抵,从而实现转动件120能够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当转动件120由复位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挤压斜面123不断地挤压并推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从而排气阀200被杠杆110顶起。可以理解,转动件120能够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还包括滑块,滑块具有该挤压斜面123。如此,转动件120由复位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转动件120推动滑块滑动,从而滑块的挤压斜面123推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实现排气阀200被杠杆110顶起。再比如,该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100还包括用于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的驱动件。转动件120由复位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时,转动件120会触发驱动件,从而驱动件驱动杠杆110的第二端下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杠杆、转动件、第一复位件、拉杆和锁止件,所述杠杆的第一端用于顶起所述排气阀,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件相抵;
所述转动件具有排气位置和复位位置,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时,所述转动件驱动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下移,且所述锁止件对所述转动件进行锁止限位;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复位位置时,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杠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从所述排气位置转动至所述复位位置;
所述拉杆可沿锅盖本体的径向移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抵触锅体的锅牙,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拉杆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以使所述锁止件解除对所述转动件的锁止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有单向闭合滑道,所述单向闭合滑道设有定位槽,所述锁止件包括转动盘、限位盘和锁扣杆,所述拉杆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限位盘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锁扣杆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限位盘,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单向闭合滑道内;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时,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滑动至所述定位槽内,以将所述转动件锁止限位;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拉杆带动所述锁止件转动,从而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离开所述定位槽,以解除对所述转动件的锁止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闭合滑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所述第三滑道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转动件从所述复位位置转动至所述排气位置过程中,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由所述第一滑道经所述第二滑道滑动至所述第三滑道的定位槽内;所述抵接部抵触所述锅体的锅牙时,所述锁扣杆的限位端由所述第三滑道的定位槽滑动至所述第四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限位盘连接,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转动件的上表面设有所述单向闭合通道,所述锁扣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杆、中间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一端露出于所述限位盘的上表面,所述中间杆位于所述限位盘和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竖杆的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单向闭合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还包括定位针,所述限位盘的侧部设有第一穿接孔,所述连杆设有与所述第一穿接孔相应的第二穿接孔,所述定位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穿接孔和所述第二穿接孔中,所述第二杆部抵触所述第一竖杆的露出部分,以保持所述第二竖杆位于所述单向闭合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设有卡槽,所述转动盘设有卡柱,所述转动盘通过所述卡柱装入所述卡槽内实现与所述拉杆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给所述锁止件的第二复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杆,所述转动件设有向下倾斜的挤压斜面,所述活动杆的顶端抵触所述挤压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连接或相抵。
9.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排气阀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所述锅盖本体具有安装腔,所述杠杆、第一复位件、拉杆和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盖组件。
CN201821929062.0U 2018-11-22 2018-11-22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Active CN209285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9062.0U CN209285002U (zh) 2018-11-22 2018-11-22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9062.0U CN209285002U (zh) 2018-11-22 2018-11-22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5002U true CN209285002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9062.0U Active CN209285002U (zh) 2018-11-22 2018-11-22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50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056A (zh) * 2018-11-22 2019-02-12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056A (zh) * 2018-11-22 2019-02-12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CN109316056B (zh) * 2018-11-22 2024-04-12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6056A (zh)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CN106388566B (zh) 压力控制锅盖和电压力锅
CN104507367B (zh) 手柄互锁气密性蒸煮锅
CN103976642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106805754B (zh)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09285002U (zh)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用于排气阀的复位机构
CN104970694A (zh) 一种压力锅
CN103976645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203943506U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103976643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209285000U (zh) 压力锅及其定位排气装置
CN103976644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103976646B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209136267U (zh) 铰链联动装置及便于放置及取出烤盘、烤架的烹饪炉
CN207370548U (zh) 电压力锅
CN208192830U (zh) 一种方便排气的烹饪器具
CN206761377U (zh) 蒸汽阀及烹饪装置
CN203138056U (zh) 一种滚筒炒菜机
CN209285001U (zh)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
CN203524451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4931290U (zh) 一种压力锅
CN208447285U (zh) 一种压力锅
CN206785154U (zh) 一种带有童锁的烤箱
CN203828667U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CN203828664U (zh) 电压力锅的开盖装置和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200 Industrial Avenue, Songgang Pine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Yilip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51 Industrial Avenue West, Songgang Songxia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