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3585U -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3585U
CN209283585U CN201821605794.4U CN201821605794U CN209283585U CN 209283585 U CN209283585 U CN 209283585U CN 201821605794 U CN201821605794 U CN 201821605794U CN 209283585 U CN209283585 U CN 209283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ar
frame
gripping block
smt
righ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57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勇
王琳涛
谭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57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3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3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3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T多功能模具,包括矩形的边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夹紧块,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交错、滑动设置于边框上,第一滑杆位于第二滑杆下侧,夹紧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杆上,夹紧块为矩形,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PCB板,夹紧块的一侧、第二滑杆的两侧和边框的内侧均设置有直角卡槽,所有的直角卡槽的底面以及支撑块的顶面均共面,直角卡槽用于夹紧PCB板,边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夹紧块的上表面均不高于PCB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能将各种不同形状的不能直接上机贴装的PCB板夹在模具上,完成上机丝印、贴装和焊接,大大降低了PCB板加工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大了实用推广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面向制造强国目标的宏伟愿景,作为SMT制造型企业,多品种小批量仍是生产中的主流业务,提升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成为其必经之路。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印制PCB板,PCB板的外型、尺寸和设计千差万别,往往无法满足现有生产设备的制程要求而影响生产效率或是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实际生产时,在PCB板经过丝印机、贴片机、回流炉等加工工序过程中,有些PCB板由于异形,导致在生产线传送带传输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特别是由一个设备转到另一个设备的加工过程中,即由一个传送带转送到另一个传送带上时,出现卡板或掉板现象;有些PCB板尺寸小于机器加工的最小尺寸,导致无法使用机器直接加工生产;有些物料靠近PCB板边沿,无法使用贴片机贴装,导致大量手工补装物料。目前的处理办法是制作专有模具或手工焊接。
目前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PCB板不断的定制专用模具,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但是制造专用模具会造成额外的加工成本。一般模具的制作时间为3-5天,一套模具的成本约300元左右。显然专用模具成本高,制造周期长,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专用模具的储存占用空间,一但改型又需要重新制作模具。而手工焊接需要专门培训一批相关专业人员,工作量不稳定,且焊接质量没有机器好,无形中增加了生产工序,这样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且影响焊接质量,延误交货日期,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MT多功能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异形PCB板经过模具装夹后满足机械生产加工的需求,提高生产质量且无需专用模具,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T多功能模具,包括边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夹紧块,所述边框为矩形,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交错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能够在所述边框上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杆下侧,所述夹紧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夹紧块为矩形,所述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PCB板,所述夹紧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杆的两侧和所述边框的内侧均设置有直角卡槽,所有的所述直角卡槽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均共面,所述直角卡槽用于夹紧PCB板,所述边框、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夹紧块的上表面均不高于所述PCB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边框的四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矩形台阶通槽,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所述边框活动连接,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相匹配,所述第一螺栓嵌入所述矩形台阶通槽中,所述第一螺栓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矩形台阶通槽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上也设置所述滑槽,所述夹紧块内镶嵌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夹紧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滑槽后连接有第二螺母。
优选的,所述边框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一端或两端均呈“凸”字形。
优选的,所述边框的四边上设置有刻度值。
优选的,所述边框、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夹紧块的材质均为合成石材料。
优选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为0.5-2.5mm。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二滑杆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块,位于所述第二滑杆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和所述第二夹紧块相异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直角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的一侧与所述边框相邻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均相等,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的一侧与所述边框其余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均相等,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不等。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SMT多功能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成本,能够将异形PCB板、尺寸过小的PCB板和物料过于靠边的PCB板等不能上机贴装或上机贴容易出问题的PCB板放在该模具上,完成上机丝印、贴装和焊接,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的PCB板。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PCB板的装夹,节省了制造专用模具的费用,大大降低了PCB板加工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大了实用推广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第一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SMT多功能模具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边框,2-滑槽,3-刻度值,4-第一滑杆,5-第二滑杆,6-支撑块,7-夹紧块,8-直角卡槽,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MT多功能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异形PCB板经过模具装夹后满足机械生产加工的需求,提高生产质量且无需专用模具,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MT多功能模具,包括边框1、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和夹紧块7。边框1为矩形,边框1的四边上设置有滑槽2,滑槽2为矩形台阶通槽,保障第一螺栓9完全卡接入滑槽2中,使边框1上表面不会产生凸出面,满足机器加工的需求。边框1的四边上设置有刻度值3,可以使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的两端在同一刻度上,充分保障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交错设置于边框1上,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能够在边框1上滑动,其中,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与边框1活动连接,滑槽2与第一螺栓9和第一螺母相匹配,第一螺栓9嵌入矩形台阶通槽中,第一螺栓9的上表面不高于矩形台阶通槽的上表面。第一滑杆4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与一连接板相连,或者可以在第一滑杆4的两端部设置一断凹槽用于容纳边框1的边沿。
第一滑杆4位于第二滑杆5下侧,夹紧块7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杆4上,夹紧块7为矩形,第二滑杆5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块6,支撑块6用于支撑PCB板,边框1上设有若干个支撑块6。支撑块6的一端或两端均呈“凸”字形。“凸”字形端部的厚度可以根据PCB板型号的厚度预制出各种型号。“凸”字形的设置是为了支撑块6的尖部可以插入PCB板上的器件之间起支撑作用。每个支撑块6和夹紧块7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可以防止其加紧或支撑过程中产生松动或转动。
夹紧块7的一侧、第二滑杆5的两侧和边框1的内侧均设置有直角卡槽8,所有的直角卡槽8的底面以及支撑块6的顶面均共面,直角卡槽8用于夹紧PCB板,边框1、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和夹紧块7的上表面均不高于PCB板的上表面,不产生凸出面,满足机器加工的需求。
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上也设置滑槽2,夹紧块7内镶嵌有第二螺栓10,第二螺栓10的上表面不高于夹紧块7的上表面,第二螺栓10穿过滑槽2后连接有第二螺母。位于第二滑杆5一侧的第一滑杆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块7,位于第二滑杆5另一侧的第一滑杆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块7,第一夹紧块7和第二夹紧块7相异的一侧分别设有一直角卡槽8。由于支撑块6和夹紧块7均是可拆卸的,所以可以根据PCB板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减,甚至对于有大缺口或形状不规则的异形板夹持时,可以增加支撑块6的长度。
第二滑杆5的一侧、第一夹紧块7的一侧与边框1相邻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的直角卡槽8的深度均相等,第二滑杆5的另一侧、第二夹紧块7的一侧与边框1其余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内的直角卡槽8的深度均相等,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内的直角卡槽8的深度不等。这样,一个SMT多功能模具,在不拆卸支撑块6和夹紧块7的情况下,就可以组装出两种型号的PCB板的夹持区域(对角区域)。
其中,直角卡槽8的深度为0.5-2.5mm,边框1、第二滑杆5、支撑块6和夹紧块7上的直角卡槽8均可以根据PCB板型号的厚度预制出各种型号。边框1、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支撑块6和夹紧块7的材质均为合成石材料。使用合成石材料制作模具,能够满足工件过回流炉时的高温350℃并且不变形的要求,合成石材料具有热传导率低,膨胀度小的特点,在回流炉中使用时还能够吸附炉油。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PCB板型号的厚度,选择出带有相应的直角卡槽8深度的边框1、第二滑杆5、支撑块6和夹紧块7,再进行组装,将夹持区域的直角卡槽8的底面调整至共面。或者预先组装出几种常用的模具,从中直接选择带有相应深度直角卡槽8的模具即可。然后将PCB板放至夹持区域,推动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使其与PCB板的边沿贴合,先将第二滑杆5两端的螺栓分别锁紧,再调整第一滑杆4上的夹紧块7,使之与PCB板的边沿贴合后,将夹紧块7锁紧在第一滑杆4上,再将第一滑杆4两端的螺栓分别锁紧。之后,调整支撑块6的位置并锁紧,用其“凸”字形支撑起PCB板的边沿。
从首次使用本实施例中的SMT多功能模具到目前为止,共减少了82种专用模具的制作,其中有26种是异型PCB板和不满足机器加工尺寸的PCB板。平均每个产品使用5个专用模具,每个模具的加工价格约300元,共计节约:26*5*300=39000元。使用本实施例的SMT多功能模具,降低机器运输中的卡板、掉板等风险,并减少专用模具制作,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其余56种产品(约1500块板卡)是工艺边设计不当,物料靠近板边,导致大量手工补装料。使用本实施例的SMT多功能模具后最显著的效果便是:降低专用模具制作成本、减少手工补装时间和料的数量,间接降低人员和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规避掉质量风险。
本实施例的SMT多功能模具结构简单、拆卸和组装方便,能够将异形PCB板、尺寸过小的PCB板和物料过于靠边的PCB板等不能上机贴装或上机贴容易出问题的PCB板放在该模具上,完成上机丝印、贴装和焊接,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的PCB板;且能够实现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PCB板的装夹,节省了制造专用模具的费用,大大降低了PCB板加工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手工补料数量,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实用推广。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夹紧块,所述边框为矩形,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交错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能够在所述边框上滑动,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杆下侧,所述夹紧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夹紧块为矩形,所述第二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支撑PCB板,所述夹紧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杆的两侧和所述边框的内侧均设置有直角卡槽,所有的所述直角卡槽的底面以及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均共面,所述直角卡槽用于夹紧PCB板,所述边框、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夹紧块的上表面均不高于所述PCB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四边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矩形台阶通槽,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所述边框活动连接,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相匹配,所述第一螺栓嵌入所述矩形台阶通槽中,所述第一螺栓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矩形台阶通槽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上也设置所述滑槽,所述夹紧块内镶嵌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夹紧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滑槽后连接有第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一端或两端均呈“凸”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四边上设置有刻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夹紧块的材质均为合成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为0.5-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滑杆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块,位于所述第二滑杆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和所述第二夹紧块相异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直角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MT多功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的一侧与所述边框相邻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均相等,
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的一侧与所述边框其余的一组直角边构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均相等,
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直角卡槽的深度不等。
CN201821605794.4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Active CN209283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5794.4U CN20928358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5794.4U CN20928358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3585U true CN209283585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5794.4U Active CN209283585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35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529A (zh) * 2018-09-30 2018-12-07 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N114051329A (zh) * 2021-11-15 2022-02-15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电路板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529A (zh) * 2018-09-30 2018-12-07 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N108966529B (zh) * 2018-09-30 2024-04-16 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N114051329A (zh) * 2021-11-15 2022-02-15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电路板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3585U (zh)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N108966529A (zh) 一种smt多功能模具
CN207770673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
CN207783446U (zh) 一种pcb板贴片治具
CN207118089U (zh) 一种多功能分板治具
CN105537996B (zh) 一种钩尾框尾部内弯角加工方法
CN107696246A (zh) 混凝土预制用组合式模板
CN205380589U (zh) 正反面加工互换板
CN205021453U (zh) 一种可调式胶合板用定位装置
CN210351781U (zh) Pcb拼板
CN209062747U (zh) 用于数控平面磨的不锈钢零件磨削工装
CN202297825U (zh) 一种pcb手动电镀线夹板装置
CN205213149U (zh) 锣板模具
CN205437900U (zh) 一种用于方形零件端面铣槽的专用夹具
CN208434195U (zh) 一种fpc贴装夹具
CN206883228U (zh) 卧式加工中心的通用型夹具
CN217116822U (zh) 一种ai插件机
CN202127552U (zh) Pcb成品小板喷锡夹具
CN207333347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气动固定装置
CN213731886U (zh) 一种液晶屏支架切削工装
CN205648206U (zh) 一种pcb板的固定装置
CN204095016U (zh) 一种用于加工usb数据线接口的成型模具
CN207401943U (zh) 高精度钣金折弯结构
CN204725377U (zh) 一种电动固定夹具
CN209964359U (zh) 一种进行smt贴装时配合机械手夹取的pcb拼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