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2418U -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2418U
CN209282418U CN201920126974.2U CN201920126974U CN209282418U CN 209282418 U CN209282418 U CN 209282418U CN 201920126974 U CN201920126974 U CN 201920126974U CN 209282418 U CN209282418 U CN 209282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ngements
elastomer
electric connection
parcel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69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世湖
吉圣平
谢长虹
殷向兵
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69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2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2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2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电连接装置,其包括导电包裹部和弹性体,所述导电包裹部包裹所述弹性体,且所述导电包裹部与所述弹性体粘接固定,所述弹性电连接装置开设有增强孔,所述增强孔至少自所述导电包裹部延伸至所述弹性体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上述方案解决目前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存在回弹性能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中的一些构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为有害因素,会对终端设备带来危害。为了实现静电的泄放,终端设备中在需要接地连通的两个构件之间设置弹性电连接装置。弹性电连接装置通过变形实现装配。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弹性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导电布101通过胶层102将弹性体103包裹在内部,然后导电布101的外部通过导电胶层104粘接固定在终端设备的一个构件上,导电布101在终端设备组装的过程中会与另一个构件弹性电接触,进而实现接地电连接。弹性体103提供弹性,胶层102起到成型连接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存在回弹性能较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例如,弹性体103本身回弹性能较差,再例如胶层102覆盖在导电布101的内侧表面上,在弹性电连接装置被压缩时,压缩会使得胶层102不同的部位接触,进而形成粘连处105,进而束缚弹性体103,导致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的无法回弹,如图2所示,最终导致弹性电连接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电连接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存在回弹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电连接装置,包括导电包裹部和弹性体,所述导电包裹部包裹所述弹性体,且所述导电包裹部与所述弹性体粘接固定,所述弹性电连接装置开设有增强孔,所述增强孔至少自所述导电包裹部延伸至所述弹性体上。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中,导电包裹部包裹在弹性体之外,而且导电包裹部与弹性体通过分散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粘接相连,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分散设置,能够确保弹性体与导电包裹部之间粘接相连的前提下,分散设置的第一胶连接部能够缓解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被压缩时之间的粘接现象,进而能够较好地解决弹性电连接装置回弹性能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弹性电连接装置无法回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导电布、102-胶层、103-弹性体、104-导电胶层、105-粘连处;
100-导电包裹部、110-电接触面、120-电接触面、130-侧面、140-侧面、200-弹性体、300-第一胶连接部、400-第一胶连接部、500-第二胶连接部、600-导电胶层、700-增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弹性电连接装置,所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导电包裹部100和弹性体200。
导电包裹部100为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外围包裹构件,导电包裹部100能够导电,而且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导电包裹部100可以为导电布。
当然,导电包裹部10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再例如,导电包裹部100包括弹性基体和设置在弹性基体的外侧表面上的导电层,导电层可以为导电图层。需要说明的是,外侧表面指的是,弹性基体包裹后弹性体200后背离弹性体200的表面。弹性基体可以为硅胶层。本实施例不限制导电包裹部100的具体材质和结构。
弹性体200为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弹性主体,主要决定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弹性性能。弹性体200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弹性体200可以为由泡棉材料制成的泡棉块。再例如,弹性体200为硅胶块。同理,本实施例不限制弹性体200的具体材质。
本实施例中,导电包裹部100包裹弹性体200,导电包裹部100与弹性体200粘接固定,弹性电连接装置开设有增强孔700,增强孔700至少自导电包裹部100延伸至弹性体20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中,弹性体200被导电包裹部100包裹,而且两者粘接固定,弹性电连接装置开设的增强孔700,增强孔700能够使得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形成孔隙结构,进而能够提高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回弹性能。
本实施例中,增强孔700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贯通孔。优选的方案中,增强孔700为贯通孔,贯通孔具有更优的形变能力,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回弹性能。增强孔700可以贯穿导电包裹部100。优选的方案中,增强孔700可以从弹性电连接装置的一侧,贯通至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另一侧,当然,此种情况下,增强孔700在导电包裹部100和弹性体200上均贯通。
请再次参考图3和图4,优选的方案中,导电包裹部100包括相背分布的两个电接触面,分别为电接触面110和电接触面120。在组装的过程中,电接触面110和电接触面120分别与终端设备的需要接地电连接的两个构件(例如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和中框支架)接触。导电包裹部100还包括位于电接触面110和电接触面120之间且相背分布的两个侧面,分别是侧面130和侧面140。增强孔700为贯通孔的前提下,增强孔700的两个端口可以分别位于侧面130和侧面140上。
如上文所述,导电包裹部100与弹性体200之间粘接固定。与背景技术类似,导电包裹部100可以设置有胶连接层,胶连接层包裹在所述弹性体200之外,且弹性体200与导电包裹部100通过胶连接层粘接固定。此种情况下,导电包裹部100的内侧表面铺设有一整层胶连接层。但是胶连接层在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受压后粘连。
基于此,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导电包裹部100上分散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第一胶连接部起到粘接的作用。导电包裹部100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与弹性体200粘接相连。具体的,第一胶连接部可以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胶连接部300和第一胶连接部400。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胶连接部的数量。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分散设置在导电包裹部100上,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第一胶连接部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存在能够缓解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被压时第一胶连接部之间的粘接现象。
导电包裹部100与弹性体200通过分散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例如第一胶连接部300和第一胶连接部400)粘接相连,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分散设置,能够确保弹性体200与导电包裹部100之间粘接相连的前提下,分散设置的第一胶连接部能够缓解整个弹性电连接装置被压缩时之间的粘接现象,进而能够较好地解决弹性电连接装置回弹性能较差的问题。
请再次参考图3,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胶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胶连接部分别为第一胶连接部300和第一胶连接部400。弹性体200相背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胶连接部300和第一胶连接部400与导电包裹部100粘接相连。当然,第一胶连接部30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布方式,不局限于分布在弹性体200的相背的两侧。第一胶连接部300和第一胶连接部400分别设置在弹性体200相背的两侧,能够实现较为均衡、稳定地粘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胶连接部可以为胶层。具体的,第一胶连接部可以为热熔胶。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胶连接部的种类。
导电包裹部100的两端可以对接,导电包裹部100的两端与弹性体200之间通过第一胶连接部粘接相连。为了增大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厚度,优选的方案中,导电包裹部100的两端可以叠置,导电包裹部100相叠置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二胶连接部500粘接相连。此种情况下,也有利于导电包裹部100对弹性体200的裹紧,进而能提高弹性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胶连接部500可以与第一胶连接部的结构和种类相同。
本实施例中,弹性体200的形状可以为立方体,也可以为球体。本实施例不限制弹性体200的具体形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弹性,优选的方案中,弹性体200可以为空腔弹性体。空腔弹性体的空腔结构,无疑能使得弹性更优。
为了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优选的方案中,导电包裹部100上相背分布的两个电接触面(即电接触面110和电接触面120)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导电胶层600。导电胶层600确保弹性电连接装置电连接,同时还能通过粘接的方式弹性预压在终端设备需要接地电连接的两个构件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增强孔700至少为两个,所述的至少两个增强孔700并排开设在弹性电连接装置上。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弹性电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
在终端设备之内,弹性电连接装置通过弹性变形装配在终端设备内需要接地电连接的两个构件之间。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构件可以分别为显示屏和中框支架,弹性电连接装置设置在显示屏与中框支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包裹部和弹性体,所述导电包裹部包裹所述弹性体,且所述导电包裹部与所述弹性体粘接固定,所述弹性电连接装置开设有增强孔,所述增强孔至少自所述导电包裹部延伸至所述弹性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孔为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孔贯穿所述导电包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孔从所述弹性电连接装置的一侧贯通至所述弹性电连接装置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裹部包括相背分布的两个电接触面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电接触面之间且相背分布的两个侧面,所述增强孔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裹部设置有胶连接层,所述胶连接层包裹在所述弹性体之外,且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导电包裹部通过所述胶连接层粘接固定;或者,
所述导电包裹部上分散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且所述导电包裹部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胶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体粘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裹部的两端叠置、且通过第二胶连接部粘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裹部为导电布,和/或,所述弹性体为泡棉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裹部包括相背分布的两个电接触面,两个所述电接触面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导电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形状为立方体或球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空腔弹性体。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电连接装置。
CN201920126974.2U 2019-01-25 2019-01-25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Active CN209282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6974.2U CN209282418U (zh) 2019-01-25 2019-01-25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6974.2U CN209282418U (zh) 2019-01-25 2019-01-25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2418U true CN209282418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6974.2U Active CN209282418U (zh) 2019-01-25 2019-01-25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2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52332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14153897A1 (zh) 透明导电膜
CN203415732U (zh) 卡连接器
CN209282418U (zh) 终端设备及弹性电连接装置
CN20850899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组件
CN209248959U (zh) 缓冲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07058134A1 (ja)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電子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CN208479770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039369U (zh) 一种贴片结构、柔性显示屏组件以及终端
CN105959883B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54585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9497019U (zh) 电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203720822U (zh) 一种新型柔性触摸屏与pcb的连接结构
CN202799027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6977877U (zh) 线路板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067460U (zh) 一种高机械稳定性小型光模块的结构
CN206301983U (zh) 多针连接器
CN1113412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284634U (zh) 天线用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75898A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297564A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4131827U (zh) 防射频干扰的fpc线路板
CN210155579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4278906U (zh) 一种具有高屏占比性能的液晶手写板
CN217414900U (zh) 一种手机贴膜定位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