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7915U -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7915U
CN209277915U CN201821676170.1U CN201821676170U CN209277915U CN 209277915 U CN209277915 U CN 209277915U CN 201821676170 U CN201821676170 U CN 201821676170U CN 209277915 U CN209277915 U CN 209277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plate
center pillar
exempts
mid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61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星
雷崇
李文彪
毛良根
许俊超
王一博
胡正波
杨宗元
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61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7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7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79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包括顶板(1)、中板(2)、底板(3)和侧墙(4),且顶板(1)、中板(2)和底板(3)一侧分别设置顶板梁(101)、中板梁(2)和底板梁(301),顶板(1)与所述中板(2)之间及中板(2)与侧墙(4)之间形成无中柱的作业空间,顶板(1)抬高设置,顶板(1)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顶板型钢梁(102),中板(2)的中部设有将其分割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中板型钢梁(202)。本实用新型免设中柱避免对盾构机掉头产生干扰,且加强了顶板、中板和底板的强度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端头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为一条长条形框架结构,通过在顶板、中板、底板结合柱子设置通长纵梁形成受力体系,车站端头井因为盾构作业的需求,一般比车站标准段要深,普遍多在18m以上。
地铁车站端头井作为盾构工作井往往需要满足盾构施工的要求,而端头井中的中柱位于端头井的中部,因此成为盾构中的障碍,盾构机掉头时往往会受到中柱的影响,增加掉头的难度。传统技术中,端头井的中柱一般会在盾构掉头后再进行浇筑施工。
传统做法有以下缺点:中柱后浇往往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需要设置临时型钢支撑,该方案施工繁琐,工序复杂,施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去掉了传统方案中的中柱结构,避免对盾构机掉头的阻碍,同时省去了盾构机掉头后再施工中柱的补救性施工工序,直接由顶板、中板和底板形成盾构机掉头的空间;通过将顶板抬高,减小荷载,并在顶板、中板和底板中部分别增设顶板型钢梁、中板型钢梁和暗梁,以在提供支撑加固的同时将各板分成两块双向板分散受力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包括顶板、中板、底板和侧墙,且所述顶板、中板和底板一侧分别设置顶板梁、中板梁和底板梁,所述顶板与所述中板之间及所述中板与所述侧墙之间形成无中柱的作业空间,以供盾构机掉头;
所述顶板抬高设置,以减小其上的覆土荷载,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顶板型钢梁,所述中板的中部设有将其分割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中板型钢梁,以增强顶板和中板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上或所述顶板梁和中板梁之间或所述中板梁和底板梁之间设有分布在所述作业空间四周的框架型钢柱。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不向底板外突出的并将其分隔成两块双向板的暗梁。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在一条直线上的抗拔桩。
进一步地,所述暗梁的正下方分布有为其提供支撑的所述抗拔桩。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型钢柱和所述抗拔桩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梁和/或所述中板梁为上翻梁,或者下翻梁。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去掉了传统方案中的中柱结构,避免对盾构机掉头的阻碍,同时省去了盾构机掉头后再施工中柱的补救性施工工序,直接由顶板、中板和底板形成盾构机掉头的空间;通过将顶板抬高,减小荷载,并在顶板、中板和底板中部分别增设顶板型钢梁、中板型钢梁和暗梁,以在提供支撑加固的同时将各板分成两块双向板分散受力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2)本实用新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底板的底部设有若干抗拔桩,侧墙上或顶板梁与中板梁之间或中板梁与底板梁之间设有在掉头空间侧边的框架型钢柱,以提供稳固支撑,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且框架型钢柱与抗拔桩位于同一直线上,以替代原有的中柱提供中部的支撑。
(3)本实用新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中板的厚度增加,且中板中的配筋加大,以提高其结构的牢固性,顶板梁101、中板梁201和底板梁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以加大支撑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中底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中中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中底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4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图1的B-B面剖视图。
所有的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同一结构或零件,其中:1-顶板、2-中板、3-底板、4-侧墙、5-框架型钢柱、101-顶板梁、102- 顶板型钢梁、201-中板梁、202-中板型钢梁、301-底板梁、302-暗梁、303-抗拔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本方案的端头井包括顶板1、中板2、底板3和侧墙4,顶板1、侧墙4和底板3围成端头井的作业空间,以供盾构机始发、到达以及横向移动掉头;所述作业空间中不设中柱,即所述顶板1和中板2之间,所述中板2和底板3之间不设中间支撑结构,以避免成为盾构机掉头时的障碍,降低掉头的难度。同时免去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盾构机掉头后施工中柱的工序,降低施工难度。
顶板1抬高设置,其高度高于传统端头井中顶板的高度,以减小顶板覆土荷载,保证顶板1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的稳固性;顶板1的一侧设有顶板梁101,顶板1的中部设有顶板型钢梁102,一方面为顶板提供支撑以加强顶板1的强度;另一方面顶板型钢梁102将顶板1分割成两块双向板(一块现浇楼板在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荷载效应,同时要把荷载传递给梁或墙,其传递路径是尽量寻短途的,只在一个或主要在一个方向上弯曲的为单向板,在两个方向都存在弯曲的为双向板),以将顶板受力进行分散,使其在没有中柱的情况下为顶板1保证顶板1结构的稳定性。
中板2的一侧设有中板梁201,中板2的中部设有中板型钢梁 202,中板型钢梁202用于加强中板2的强度,中板型钢梁202将中板分成两块双向板,从而将中板2上的力分散开,保证去掉中柱支撑后的中板2的强度。
优选地,中板2中板板厚增加,其厚度大于设有中柱的传统端头井中中板的厚度;其中,中板2中增大配筋,以增强中板2的强度。
底板3中包括侧边的底板梁301、不向底板外突出的暗梁302,暗梁302将底板分隔呈两块双向板,底板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抗拔桩 303,抗拔桩303用于支撑底板3和暗梁303,以保证底板3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顶板梁101、中板梁201和底板梁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以加大支撑力度;
优选地,所述暗梁302的正下方设有抗拔桩303,以直接对暗梁 302提供支撑。
如图1-3所示,与抗拔桩30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侧墙上或顶板梁 101和中板梁201之间或中板梁201和底板梁301之间设有框架型钢柱5,以在侧墙等四周的框架处提供支撑,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顶板梁101和/或中板梁201为上翻梁,或者下翻梁。
进一步地,中板2为一层或两层,即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两层或三层地下车站,避免在盾构机掉头后还需施工中柱,提高盾构机掉头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抗拔桩303,间隔施工若干抗拔桩303,优选地,抗拔桩 303沿一条直线施工;
S2于抗拔桩303的顶部施工底板3,于底板3的中部施工暗梁 302;
施工框架型钢柱5,使得框架型钢柱5与抗拔桩303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其中,框架型钢柱5可根据受力要求增加柱截面尺寸;
S3施工侧墙4,中板2,中板梁201;其中,中板梁201可根据实际受力要求选择性采用型钢梁;
S4施工顶板1,顶板梁101;其中,顶板梁101可根据实际受力要求选择性采用型钢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包括顶板(1)、中板(2)、底板(3)和侧墙(4),且所述顶板(1)、中板(2)和底板(3)一侧分别设置顶板梁(101)、中板梁(201)和底板梁(30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中板(2)之间及所述中板(2)与所述侧墙(4)之间形成无中柱的作业空间,以供盾构机掉头;
所述顶板(1)抬高设置,以减小其上的覆土荷载,所述顶板(1)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顶板型钢梁(102),所述中板(2)的中部设有将其分割成两块双向板并为其提供支撑的中板型钢梁(202),以增强顶板(1)和中板(2)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4)上或所述顶板梁(101)和中板梁(201)之间或所述中板梁(201)和底板梁(301)之间设有分布在所述作业空间四周的框架型钢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中部设有不向底板外突出的并将其分隔成两块双向板的暗梁(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在一条直线上的抗拔桩(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302)的正下方分布有为其提供支撑的所述抗拔桩(30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型钢柱(5)和所述抗拔桩(303)位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梁(101)和/或所述中板梁(201)为上翻梁,或者下翻梁。
CN201821676170.1U 2018-10-16 2018-10-16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77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6170.1U CN2092779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6170.1U CN2092779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7915U true CN209277915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6170.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77915U (zh) 2018-10-16 2018-10-16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7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832A (zh) * 2018-10-16 2019-02-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832A (zh) * 2018-10-16 2019-02-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39832B (zh) * 2018-10-16 2023-12-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9906U (zh) 一种带半封闭槽开孔板的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
CN205224363U (zh) 楼板和钢梁的连接结构
CN106013432B (zh) 一种高延性装配整体式框架中节点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85553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CN209277915U (zh)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
CN109441134A (zh) 建筑物砖混结构托换成框架结构
CN106906933A (zh) 一种双向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CN204609123U (zh)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构造
CN107587606A (zh) 高性能混凝土链式组合结构
CN209556422U (zh) 防辐射混凝土楼板结构施工缝的加固结构
CN104294752A (zh) 一种带端横梁的空心板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80454U (zh) 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109339832A (zh) 地铁车站端头井免设中柱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43927U (zh)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板的节点
CN205576737U (zh) 一种开孔钢管钢混组合梁桥结构
CN105568838B (zh) 一种磁悬浮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CN202707093U (zh) 隧道施工临时支撑系统
CN207553405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板
CN108035716B (zh) 一种侧墙开洞的施工方法
CN106121077B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抗震连接结构
CN207538439U (zh)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CN207959532U (zh) 一种墙板与连梁连接的结构
CN208088108U (zh) 一种简支变连续桥梁结构构造
CN206408803U (zh) 一种吊装式楼板
CN204646265U (zh)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桁架式模板加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