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8439U -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8439U
CN207538439U CN201721652799.8U CN201721652799U CN207538439U CN 207538439 U CN207538439 U CN 207538439U CN 201721652799 U CN201721652799 U CN 201721652799U CN 207538439 U CN207538439 U CN 207538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girder
support
operating platform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27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元
丁剑强
华建民
崔强
谈超
刘小平
姚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27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8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8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8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顶部平台、轨道梁和主梁,支撑顶部平台设于支撑部件上方,轨道梁设于地面,两轨道梁之间形成轨道,支撑部件中设有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支撑架立柱之间设有转换梁,撑架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水平杆连接,中心临时支撑柱设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中心临时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平台横梁连接;支撑架立柱的顶部和中心临时支撑柱的顶部之间通过主梁连接,主梁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支撑顶部平台通过连接件与主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与站台更为贴合,配合的更为紧密,提高站台搭建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且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还是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在不断加快。对于建筑行业也是如此,随着动车、高铁、地铁的产生,每个站点都需要站台,当前大多数的建筑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然而其由于施工的特殊性,对天气以及外在的条件要求较为严重,因而促生了钢结构建筑的产生。
然而现有的钢结构建筑还只是停留在一些大型的场馆,并没有普及,且其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需要搭建平台,而对于站台的特殊性,其对于平台的要求也更高,当前很多的搭建平台不够匹配,严重的影响其施工的安全性,其在设计以及后期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储料量大并且应用灵活。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顶部平台、轨道梁和主梁,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设于支撑部件上方,所述的轨道梁设于地面,两轨道梁之间形成轨道,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中设有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所述支撑架立柱之间设有转换梁,所述的所述支撑架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水平杆连接,所述的中心临时支撑柱设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且所述中心临时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平台横梁连接;
所述的支撑架立柱的顶部和中心临时支撑柱的顶部之间通过主梁连接,所述的主梁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通过连接件与主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结构设计合理,与站台更为贴合,配合的更为紧密,大大的提高站台搭建的稳定性,同时,对于操作平台本身来说,其整个自身的设计,也更为稳定,通过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构起强大的支撑主力,并通过主梁对两者进行连接,大大的提高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换梁采用H型转换梁,所述的转换梁通过牵引耳板与埋件连接,牵引耳的设置,便于对搭建平台进行移动,让其能够根据施工的时间情况进行移动,给施工提供了诸多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梁中设有支撑梁柱、斜撑梁和横向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柱的下方穿过转换梁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斜撑梁设于支撑梁柱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撑梁穿于转换梁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梁和转换梁之间设有斜支撑,进一步提高主梁和转换梁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架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的雨棚柱节点,所述的雨棚柱节点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便于支撑架立柱与其他部件连接,当其高度或者需要多层建设时,能够酌情加高和降低,大大的提高其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雨棚柱节点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中间设有穿孔,且,所述的雨棚柱节点相侧相对设有连接耳,提供其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换梁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梁采用方管,且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让其与站台配合更为的紧密,提高其施工的稳定性,也有效的提高了其施工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次梁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板材,且临边设有安全绳,提高其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的拼装方法,具体的拼装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图纸将操作平台分成两个部分,并根据图纸在指定位置设置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并在每个操作平台的下部通过转换梁及桁架连接成整体;;
2):然后在转换梁的端部增设相应斜支撑以及斜撑加固杆;
3):在支撑架立柱的顶部以及中部水平杆纵向相连;
4):两操作平台之间通过转换梁将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连接,且转换梁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5):然后对撑顶部平台进行拼装,主梁一端与双拼H钢连接,另一端与中心临时支撑柱连接,主梁间距为4-8米,主梁且方管,在拼装的过程中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
6):然后在主梁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次梁的上方铺设木板,临边设置安全绳,在每个台阶间用安全网连接;
7):当操作平台需转移安装定位位置时,在支撑架立柱底部庄焕亮H型钢平台上焊接牵引耳板,通过卷扬机牵引,将操作平台滑移至定位位置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结构设计合理,与站台更为贴合,配合的更为紧密,大大的提高站台搭建的稳定性,同时,对于操作平台本身来说,其整个自身的设计,也更为稳定,通过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构起强大的支撑主力,并通过主梁对两者进行连接,大大的提高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换梁采用H型转换梁,所述的转换梁通过牵引耳板与埋件连接,牵引耳的设置,便于对搭建平台进行移动,让其能够根据施工的时间情况进行移动,给施工提供了诸多的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梁中设有支撑梁柱、斜撑梁和横向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柱的下方穿过转换梁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斜撑梁设于支撑梁柱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立柱和中心临时支撑柱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撑梁穿于转换梁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梁和转换梁之间设有斜支撑,进一步提高主梁和转换梁连接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架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的雨棚柱节点,所述的雨棚柱节点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便于支撑架立柱与其他部件连接,当其高度或者需要多层建设时,能够酌情加高和降低,大大的提高其适用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梁采用方管,且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让其与站台配合更为的紧密,提高其施工的稳定性,也有效的提高了其施工的质量。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次梁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板材,且临边设有安全绳,提高其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包括:支撑部件1、支撑顶部平台2、轨道梁3和主梁4,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设于支撑部件1上方,所述的轨道梁3设于地面,两轨道梁3之间形成轨道,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1中设有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所述支撑架立柱11之间设有转换梁13,所述的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之间通过水平杆14连接,所述的中心临时支撑柱12设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且所述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通过平台横梁15连接;
所述的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之间通过主梁4连接,所述的主梁4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5,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通过连接件与主梁4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梁13采用H型转换梁,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牵引耳板6与埋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梁4中设有支撑梁柱41、斜撑梁42和横向支撑梁43,所述支撑梁柱41的下方穿过转换梁13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斜撑梁42设于支撑梁柱41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撑梁43穿于转换梁1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梁4和转换梁13之间设有斜支撑7。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的雨棚柱节点16,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中间设有穿孔,且,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相侧相对设有连接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4采用方管,且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次梁5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板材,且临边设有安全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的拼装方法,具体的拼装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图纸将操作平台分成两个部分,并根据图纸在指定位置设置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并在每个操作平台的下部通过转换梁13及桁架连接成整体;;
2):然后在转换梁13的端部增设相应斜支撑7以及斜撑加固杆;
3):在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以及中部水平杆14纵向相连;
4):两操作平台之间通过转换梁13将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且转换梁13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5):然后对撑顶部平台2进行拼装,主梁4一端与双拼H钢连接,另一端与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主梁间距为4-8米,主梁且方管,在拼装的过程中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
6):然后在主梁4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5,次梁5的上方铺设木板,临边设置安全绳,在每个台阶间用安全网连接;
7):当操作平台需转移安装定位位置时,在支撑架立柱11底部庄焕亮H型钢平台上焊接牵引耳板6,通过卷扬机牵引,将操作平台滑移至定位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1)、支撑顶部平台(2)、轨道梁(3)和主梁(4),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设于支撑部件(1)上方,所述的轨道梁(3)设于地面,两轨道梁(3)之间形成轨道,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1)中设有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所述支撑架立柱(11)之间设有转换梁(13),所述的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之间通过水平杆(14)连接,所述的中心临时支撑柱(12)设于操作平台的中部,且所述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通过平台横梁(15)连接;
所述的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的顶部之间通过主梁(4)连接,所述的主梁(4)的纵向按节点部位设置纵向次梁(5),所述的支撑顶部平台(2)通过连接件与主梁(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梁(13)采用H型转换梁,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牵引耳板(6)与埋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4)中设有支撑梁柱(41)、斜撑梁(42)和横向支撑梁(43),所述支撑梁柱(41)的下方穿过转换梁(13)固定于地面,所述的斜撑梁(42)设于支撑梁柱(41)的顶部,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立柱(11)和中心临时支撑柱(12)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撑梁(43)穿于转换梁(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4)和转换梁(13)之间设有斜支撑(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立柱(11)的顶部设有用于连接的雨棚柱节点(16),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中间设有穿孔,且,所述的雨棚柱节点(16)相侧相对设有连接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梁(13)通过支撑柱或者滚轮与轨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4)采用方管,且按照网壳线型平台搭设成台阶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次梁(5)采用槽钢,所述槽钢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板材,且临边设有安全绳。
CN201721652799.8U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Active CN207538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2799.8U CN207538439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2799.8U CN207538439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8439U true CN207538439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6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2799.8U Active CN207538439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8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9034A (zh) * 2017-12-01 2018-04-20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及拼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9034A (zh) * 2017-12-01 2018-04-20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及拼装方法
CN107939034B (zh) * 2017-12-01 2023-09-08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及拼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6223A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站台雨棚站房及其安装方法
CN204753813U (zh) 一种钢结构转换桁架
CN207538522U (zh) 一种安全型站台雨棚站房
CN104532749A (zh)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塔上横梁施工的支架
CN115977407A (zh) 一种预应力大跨度张弦桁架滑移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49666B (zh) 一种超大平面多层钢桁架电子厂房钢结构的梯次安装方法
CN107939075A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站台柱雨棚及其安装方法
CN207538439U (zh) 一种稳定型操作平台
CN206233656U (zh) 钢框架厂房结构
CN205502223U (zh) 一种梁上起柱钢构件结构
CN206290016U (zh) 一种铁路站房及其站台雨棚结构
CN107419806A (zh) 一种大跨x型网格立体张弦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8814340U (zh) 一种大跨度张弦桁架高空滑移施工结构
CN105625732B (zh) 超高悬挑钢结构桁架无支撑施工方法
CN107604828A (zh) 双t型梁桥的架桥机
CN202899639U (zh) 一种混凝土柱结构
CN206127857U (zh) 一种连续空间异形拱梁组合桥梁结构
CN107939034A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操作平台及拼装方法
CN205116776U (zh) 支架通道结构
CN201301431Y (zh) 拱上钢管立柱接头构造
CN206846097U (zh) 一种门刚与框架分装式管道支架结构
CN203822326U (zh) 一种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加固体系
CN20737681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柱-预制带梁楼板钢结构
CN207538080U (zh) 一种用于地铁站内侧墙防水铺设、钢筋绑扎台车
CN201952103U (zh) 一种钢筋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200 Baijia village, Zhangzhu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00 Zhang Zhu Zhen Bai Jia Cu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UNING STEEL MECHANIS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