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0897U -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0897U
CN209270897U CN201821870821.0U CN201821870821U CN209270897U CN 209270897 U CN209270897 U CN 209270897U CN 201821870821 U CN201821870821 U CN 201821870821U CN 209270897 U CN209270897 U CN 209270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ft tube
central draft
pond body
guide shell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0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ongfang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ongfang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ongfang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ongfang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70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0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0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0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侧壁上部设有溢流结构,还包括中心导流筒,竖直设于池体内部,在中心导流筒的外周套设有外围导流筒,其顶部和底部均敞口,外围导流筒的顶部低于中心导流筒的顶部;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依次穿过池体、外围导流筒和中心导流筒的侧壁,使得进水管的出口端位于中心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出口端向上倾斜;一反射板,设于外围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反射板位于中心导流筒的下方,用于将从中心导流筒流出的液体导入中心导流筒和外围导流筒之间的环形区域;在中心导流筒内还设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位于进水管的出口端上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强污水与药剂的混合程度,减小水流搅动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是一种常用的废水物理处理方法,一般的混凝沉淀池需要至少两个处理单元,一是混合反应区,二是沉淀区,其管路流程复杂,占地面积较大,资金投入大,后期的运行费用也大;不仅如此,这种混凝沉淀池的装置简单,废水和药剂的混合完全依靠搅拌器,使得废水和药剂的混合效果差。
公告号为CN2064863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反应器,改变了传统混凝沉淀分建模式,其在反应器中设置了导流筒,污水与药剂在导流筒内完成混合和初步沉淀过程,并通过导流筒外部的斜管沉淀区完成二次沉淀,这种技术方案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其进水管从池体的顶部伸入,其水流方向向下,不利于污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而且向下的水流方向,容易搅动下方沉淀区的水流,使得沉淀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以增强污水与药剂的混合程度,减小水流搅动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池体,在该池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溢流结构,还包括一中心导流筒,其底部敞口,竖直设于所述池体内部,该中心导流筒的顶部高于池体内的溢流液面;一外围导流筒,其顶部和底部均敞口,套设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外周,该外围导流筒的顶部低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顶部;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依次穿过所述池体的侧壁、外围导流筒的侧壁和中心导流筒的侧壁,使得进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出口端向上倾斜设置;一反射板,设于所述外围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反射板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用于将从中心导流筒流出的液体导入所述中心导流筒和外围导流筒之间的环形区域;其中,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还设置有一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位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污水从进水管处进入中心导流筒内部,操作人员可以定时将混凝剂从池体的顶部投入中心导流筒内,为了增强污水与混凝剂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进水管的出口端向上倾斜设置,以使得从出口端排出的污水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从而延缓了污水向下运动的趋势,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污水与混凝剂的混合更加充分,初步混合后的污水向下运动,大部分的污水在反射板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经由外围导流筒和中心导流筒之间的环形区域进入到外围导流筒与池体之间的外部环形区域,在此过程中,污水和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混合均匀,且外部环形区域内的污水受中心导流筒内的水流搅动的影响较小,可以实现高效地沉淀;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设置中心导流筒、外围导流筒和反射板,可以将大部分的污水的沉淀过程转移至外部环形区域内进行,而少部分的污水沉淀过程在外围导流筒内部进行,增强沉淀效果,且反射板的设置不仅可以改变污水的流动反向,还可以防止后期进入的污水对外围导流筒内部的沉淀过程造成影响。
优选地,所述池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段和上大下小的锥形段,所述外围导流筒的底部与所述锥形段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则在外部环形区域内沉淀的污泥可以经由外围导流筒的底部与锥形段侧壁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到外围导流筒的内部底部,与外围导流筒内沉淀的污泥一起集中堆积在锥形段的下部,以便于集中处理沉淀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外围导流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导流板和上小下大的锥形导流板,所述锥形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柱形导流板的底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在外部环形区域的底部形成漏斗形的结构,以便于污泥的沉淀和转移。
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其底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底部的外周尺寸。
优选地,所述溢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池体顶部内周的出水堰板。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的排泥管,以便于将堆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排除。
优选地,所中心导流筒内还设置有一加药管,该加药管的顶部进口端伸出所述池体的顶部,以便于定期向中心导流筒内投入混凝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池体;2-中心导流筒;3-外围导流筒;4-反射板;5-进水管;6-搅拌装置;7-加药管;8-排泥管;9-出水堰板;10-中心混凝区;11-中心沉淀区;12-外围沉淀区;13-储泥区;14-清水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池体1,在该池体1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溢流结构,还包括中心导流筒2,其顶部和底部均敞口,竖直设于池体1内部,该中心导流筒2的顶部高于池体1内的溢流液面,在中心导流筒2的外周套设有一外围导流筒3,该外围导流筒3、中心导流筒2和池体1同轴布置,外围导流筒3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口,其顶部低于中心导流筒2的顶部,在外围导流筒3的内周设有一反射板4;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还包括一进水管5,该进水管5次穿过池体1的侧壁、外围导流筒3的侧壁和中心导流筒2的侧壁,使得进水管5的出口端位于中心导流筒2的内周,且该出口端向上倾斜设置;在中心导流筒2内还设置有一搅拌装置6和一加药管7,其中,搅拌装置6位于进水管5的出口端的上方,加药管7的底部高于池体1内的溢流液面,顶部进口端伸出池体1的顶部,以便于定期向中心导流筒内投入混凝剂。
在实际中,可以先在池体1、中心导流筒2和外围导流筒3上的相应位置开设通孔,以便于进水管5穿过,然后将进水管5的外周与池体1、中心导流筒2和外围导流筒3上的通孔焊接,以防止漏水。
具体地,上述池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段和上大下小的锥形段,并在池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池体1内部连通的排泥管8;外围导流筒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导流板和上小下大的锥形导流板,锥形导流板的顶部与柱形导流板的底部连接,且外围导流筒3的底部与池体1的锥形段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
具体地,上述反射板4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其底部的外周尺寸大于中心导流筒2的底部的外周尺寸。
本实施例的池体1的顶部敞口,在其顶部内周设置有出水堰板9,该出水堰板9形成上述溢流结构。
本实施例中,上述中心导流筒2和外围导流筒3均通过水平设置的槽钢(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于池体1的侧壁上,而反射板4可以固定连接在外围导流筒3的侧壁上,也可以固定连接在中心导流筒2的底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满足反射板4相对于中心导流筒2的位置固定且能保证污水的正常流动即可;上述搅拌装置6为由电机驱动的叶片,该电机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现场的安装条件进行合理设计,电机的固定结构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在此不做赘述;此外,图中仅示出了加药管7的部分结构,在实际中,加药管7的进口端可以延伸至池体1的外周,以便于添加混凝剂,其相对于池体1固定设置,其固定方式可以为与池体1焊接。
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通过设置中心导流筒2、反射板4和外围导流筒3,将池体1内部划分为中心混凝区10、中心沉淀区11、外围沉淀区12、储泥区13和清水区14,其中,中心混凝区10位于中心导流筒2的内部以及外围导流筒3的内部上方,中心沉淀区11位于外围导流筒3的内部下方,外围沉淀区12位于外围导流筒3与池体1的侧壁之间的外部环形区域的下方,储泥区13位于池体1的底部,清水区14位于外围导流筒3与池体1的侧壁之间的外部环形区域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污水混凝沉淀过程如下:污水从进水管5处进入中心导流筒2内部,在搅拌装置6的作用下,与加药管7中流出的混凝剂初步混合,然后污水向下运动;大部分的污水在反射板4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经由外围导流筒3和中心导流筒2之间的环形区域进入到外围导流筒3与池体1之间的外部环形区域(在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池体1内的液面始终保持在其溢流液面,高于反射板4的位置,则在向下运动的污水接触到反射板4的表面后,会被轻易地改变流动方向,只有少部分的污水会从反射板4与外围导流筒3之间的缝隙处进入中心沉淀区11),进入该外部环形区域内的污水受水流搅动的影响较小,可以实现高效地沉淀,污泥等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围沉淀区12移动,从而使得外部环形区域的上部形成了清水区14,当清水区14的液面高于溢流液面时,即可从出水堰板溢流出去;而外围沉淀区12的底部和中心沉淀区11的底部连通,污泥等固体颗粒会集中沉积在储泥区13处,当开启排泥管8后,即可将储泥区13内的污泥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混凝剂与传统的混凝沉淀装置所用的混凝剂相同,具体可以参考CN206486333U。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池体,在该池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溢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中心导流筒,其底部敞口,竖直设于所述池体内部,该中心导流筒的顶部高于池体内的溢流液面;
一外围导流筒,其顶部和底部均敞口,套设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外周,该外围导流筒的顶部低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顶部;
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依次穿过所述池体的侧壁、外围导流筒的侧壁和中心导流筒的侧壁,使得进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出口端向上倾斜设置;
一反射板,设于所述外围导流筒的内周,且该反射板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用于将从中心导流筒流出的液体导入所述中心导流筒和外围导流筒之间的环形区域;
其中,在所述中心导流筒内还设置有一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位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段和上大下小的锥形段,所述外围导流筒的底部与所述锥形段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导流筒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柱形导流板和上小下大的锥形导流板,所述锥形导流板的顶部与所述柱形导流板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板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其底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底部的外周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池体顶部内周的出水堰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所述池体内部连通的排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中心导流筒内还设置有一加药管,该加药管的顶部进口端伸出所述池体的顶部。
CN201821870821.0U 2018-11-13 2018-11-13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Active CN209270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0821.0U CN20927089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0821.0U CN20927089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0897U true CN209270897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0821.0U Active CN20927089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0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5222A (zh) * 2022-05-20 2022-08-0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合搅拌装置及混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5222A (zh) * 2022-05-20 2022-08-0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合搅拌装置及混合方法
CN114835222B (zh) * 2022-05-20 2023-03-14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合搅拌装置及混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4337B2 (en) Composite ozone flotation integrated device
CN209652027U (zh) 一种带螺旋导流筒的新型加砂沉淀池
CN104787966B (zh) 废油回收加工废水臭气处理系统
CN203609931U (zh) 一种锥形沉淀池
CN212334700U (zh) 一种高效澄清分离装置
CN109368875B (zh) 一种去除水体悬浮物的污水过滤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7980515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浓度方便清理的浓密机
CN209270897U (zh) 一体化混凝沉淀装置
CN206395896U (zh) 污水处理沉淀反应器
CN208327488U (zh) 一种盘管式混凝沉淀装置
CN108946988A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地表径流悬浮物脱除的双螺旋沉淀池
CN209468260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及过硫酸钠催化氧化的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CN210796003U (zh) 旋流污水净化设备
CN204111475U (zh) 一种污水过滤器
CN209635957U (zh) 一体化混凝沉淀设备
CN107244724A (zh) 一种适用于分散污水排水特性的小型混凝沉淀池及方法
CN209423023U (zh) 一种沉降池中心导流筒结构
CN206308168U (zh) 卧式承压式一体化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CN216639004U (zh)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CN200980969Y (zh) 沉淀池出水口的稳流扩散器
CN209481425U (zh) 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7297091A (zh) 一种具备自动排泥功能的沉淀装置
CN210796005U (zh) 污水净化设备
CN203392905U (zh) 混凝反应器
CN209383596U (zh) 一种复合式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f-a, building A1, No.2, Zidong Road, Maqun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Patentee after: Tongfang Water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E-351, Building 1, Zidong Road, Maqun Street,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TONGFANG WAT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