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5812U -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5812U
CN209265812U CN201822036637.2U CN201822036637U CN209265812U CN 209265812 U CN209265812 U CN 209265812U CN 201822036637 U CN201822036637 U CN 201822036637U CN 209265812 U CN209265812 U CN 209265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simulation
sheath
plugging cap
auxilia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66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瑞
李旭辉
王端
贾卓凡
贾怡珍
李宗禹
刘益萌
安子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8220366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5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5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5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模拟穿刺鞘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封堵帽,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用于连接体外模拟系统的第二端,第二管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一管体的周壁连接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第四端朝向远离第一管体且靠近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封堵帽用于选择性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端或者第四端。此模拟穿刺系统通过将封堵帽连接在第四端,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的过程,将封堵帽连接在第一端,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过程,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使医生能够快速进行支架手术,缩短医生的培养周期,医生通过使用模拟设备进行培养。现有技术的手术模拟设备不能够进行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和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双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穿刺鞘管,通过体外模拟系统的操作,能够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的过程或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过程,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穿刺系统,使用上述模拟穿刺鞘管,通过体外模拟系统的操作,能够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的过程或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过程,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封堵帽,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用于连接体外模拟系统的第二端,第二管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一管体的周壁连接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第四端朝向远离第一管体且靠近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封堵帽用于选择性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端或者第四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和第四端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封堵帽设置有盲孔,盲孔的孔壁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可拆卸插设于盲孔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第二配合部为凹槽,凸起过盈配合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配合部为楔形凸起,第二配合部为楔形凹槽,楔形凸起可拆卸设置于楔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为弹性配合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封堵帽为橡胶封堵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第二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30°-40°。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第二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35°。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拟穿刺系统,包括体外模拟系统和上述模拟穿刺鞘管,穿刺鞘管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于体外模拟系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端设置有凸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鞘管的有益效果包括:
由于第三端与第一管体的周壁连接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连通,第四端朝向远离第一管体且靠近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形成夹角且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第二管体的轴线不垂直,封堵帽用于选择性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端或者第四端,当封堵帽连接在第四端,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的过程,将封堵帽连接在第一端,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过程,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使用上述模拟穿刺鞘管,当封堵帽连接在第四端,通过操作体外穿刺系统,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的过程,将封堵帽连接在第一端,通过操作体外穿刺系统,模拟医生手术过程中穿刺鞘管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过程,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鞘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鞘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鞘管中封堵帽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鞘管中封堵帽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第一管体;120-第二管体;130-封堵帽;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1-第三端;122-第四端;1121-凸纹;1111-第一配合部;131-盲孔;132-第二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
模拟穿刺系统包括体外模拟系统和模拟穿刺鞘管。体外模拟系统与模拟穿刺鞘管连接,通过操作体外模拟系统,能够模拟穿刺鞘管从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或者从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能够辅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手术训练。
本实施例中,体外模拟系统包括主动脉模型(其中,主动脉模型包括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总动脉和腋下直插入的锁骨下动脉)、脉动泵、箱体、输送器以及与输送器连接的手柄。
主动脉模型和箱体之间通过脉动泵连接,箱体中装放有模拟血液,通过脉动泵产生与人体血液流动速度、流动方向以及流量一致的血流,传输到主动脉模型中。通过将输送器穿过模拟穿刺鞘管,进入主动脉模型,进行支架的植入。
本实施例中,输送器、与输送器连接的手柄、箱体、脉动泵以及主动脉模型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体外模拟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模拟穿刺鞘管。请参阅图1和图2,模拟穿刺鞘管包括第一管体110、第二管体120和封堵帽130,第一管体110具有第一端111和用于连接体外模拟系统的第二端112,第二管体120具有第三端121和第四端122,第三端121与第一管体110的周壁连接且第一管体110与第二管体120连通,第四端122朝向远离第一管体110且靠近第一端111的方向延伸,封堵帽130用于选择性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端111或者第四端122。
体外模拟系统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管体110的第二端112,需要对模拟穿刺鞘管进行操作的时候,将体外模拟系统连接在第二端112和第一端111或第二端112和第四端122上,模拟穿刺鞘管使用完毕,将体外模拟系统拆卸下来。
第二端112连接在主动脉模型上,可选地,第二端112设置有凸纹1121,主动脉模型的管壁为软管,通过凸纹1121的设置,可以增加主动脉模型与第二端112直接的摩擦力,避免第二端112从主动脉模型上脱落。
在进行模拟穿刺鞘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将封堵帽130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端111或将封堵帽130可拆卸连接在第四端122。例如:当需要对大腿皮肤斜插入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进行模拟穿刺的时候,将第二端112连接在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上。第四端122上连接封堵帽130,封堵帽130由可刺破的材料制成,第一端111连接箱体,血流通过动脉泵在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与箱体之间循环流动。输送器穿过封堵帽130,经过第二管体120进入到第一管体110内,再穿过第二端112进入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内,并将支架输送至主动脉模型的病灶部位并释放。
当需要对腋下直插入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进行模拟穿刺的时候,将第二端112连接在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上。第一端111上连接封堵帽130,封堵帽130由橡胶制成,第四端122连接箱体,血流通过动脉泵在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与箱体之间循环流动。输送器穿过封堵帽130,进入到第一管体110内,再穿过第二端112进入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内,并将支架输送至主动脉模型的病灶部位并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端122连接封堵帽130进行穿刺的时候,模拟穿刺鞘管“立式”放置,当第一端111连接封堵帽130进行穿刺的时候,模拟穿刺鞘管“躺式”放置。其中,“立式”和“躺式”可以解释为:以第一管体110的轴线与第二管体120的轴线所在的面为操作平面,如果在使用模拟穿刺鞘管的时候,操作平面垂直于水平面,则为“立式”,操作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则为“躺式”。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1和第四端122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部1111,封堵帽130设置有盲孔131,盲孔131的孔壁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111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32,第一配合部1111可拆卸插设于盲孔131内。
可选地,第一端111的第一配合部1111与第一管体110一体成型,第四端122的第一配合部1111与第二管体120一体成型。第一管体110的远离第二端112的端部形成第一配合部1111,第二管体120的远离第一管体110的端部形成第二配合部132,从而对封堵帽130进行安装。
第一端111和第四端122的结构一致,通过第一配合部1111与第二配合部132的配合,使封堵帽130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端111或者第四端122可拆卸连接,使用更加广泛。且由于封堵帽130设置的是盲孔131,封堵帽130能够完全包覆第一端111的端部或者第四端122的端部,封堵效果更好。
第一配合部1111为凸起,第二配合部132为凹槽,凸起过盈配合于凹槽内。通过凸起与凹槽的过盈配合,在将凸起卡设在凹槽内以后,凸起不易从凹槽内脱落,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够使凸起脱离凹槽,进行封堵帽130的拆卸,连接更加牢固,且由于过盈配合的作用,使封堵帽130与第一端111或第四端12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1111为楔形凸起,第二配合部132为楔形凹槽,楔形凸起可拆卸设置于楔形凹槽内。如图所以,由于楔形凸起和楔形凹槽的设置,在封堵帽130从第一端111或者第四端122的端部插入封堵帽130内的时候,由于楔形结构,使其方便插入,且插入以后,封堵帽130不易发生脱落。
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111和第二配合部132均为弹性配合部,在安装封堵帽130的过程中,第一配合部1111或/和第二配合部132都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方便封堵帽130的安装,并且在不受外力或者外力较小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封堵帽130脱落,使血流的封堵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封堵帽130的盲孔的底壁处使用弹性可变形的材料制成,能够被输送器刺破,且取出输送器以后,刺破的底壁能够恢复形状,刺破的孔被封堵,起到封堵的作用。
封堵帽130为橡胶封堵帽130,输送器刺破封堵帽130的盲孔131的底壁,也就是刺破封堵帽130,从而通过模拟穿刺鞘管将支架输送至主动脉模型内,然后释放支架。
可选地,第一管体110的轴线与第二管体120的轴线的夹角为30°-40°,进一步地,第一管体110的轴线与第二管体120的轴线的夹角为35°。能够适应大腿皮肤斜插入的髂动脉和腋下直插入锁骨下动脉的结构,与人体的构造更加契合,方便医生的学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拟穿刺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
当需要对大腿皮肤斜插入主动脉模型的髂动脉分支进行模拟穿刺的时候,将第二端112的凸纹1121处连接在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上且第一管体110与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连通。第四端122的楔形凸起插设在橡胶封堵帽130的楔形凹槽内,第一端111连接箱体使第一管体110以及箱体连通,血流通过脉动泵在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第一管体110以及箱体之间循环流动。输送器穿过橡胶封堵帽130,经过第二管体120进入到第一管体110内,再穿过第二端112进入主动脉模型的髂总动脉分支内,并将支架释放在主动脉模型的病灶部位。释放完成以后,抽出输送器,由于封堵帽130是橡胶制成,封堵帽130闭合,避免血流从第四端122流出。
当需要对腋下直插入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进行模拟穿刺的时候,将第二端112的凸纹1121连接在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上且第一管体110与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连通。第一端111的楔形凸起插设在橡胶封堵帽130的楔形凹槽内,第四端122连接箱体使第一管体110、第二管体120与箱体之间连通,血流通过脉动泵在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第一管体110、第二管体120与箱体之间循环流动。输送器穿过封堵帽130,进入到第一管体110内,再穿过第二端112进入主动脉模型的锁骨下动脉分支,并将支架释放在主动脉模型的病灶部位。释放完成以后,抽出输送器,由于封堵帽130是橡胶制成,封堵帽130闭合,避免血流从第一端111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封堵帽,所述第一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用于连接体外模拟系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周壁连接且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第四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管体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封堵帽用于选择性的可拆卸连接于第一端或者第四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第四端均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封堵帽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孔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可拆卸插设于所述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凹槽,所述凸起过盈配合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楔形凸起,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凸起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楔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弹性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帽为橡胶封堵帽。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35°。
9.一种模拟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模拟系统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拟穿刺鞘管,所述模拟穿刺鞘管的所述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体外模拟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拟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凸纹。
CN201822036637.2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Active CN209265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6637.2U CN20926581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6637.2U CN20926581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5812U true CN209265812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6637.2U Active CN209265812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5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438B (zh) 手术操作模拟器
JP2006317635A (ja) 血管注射シミュレータ
CN203966425U (zh) 一种自制股静脉及股动脉模型
CN108283756A (zh) 动静脉内瘘标记穿刺及其固定装置
CN203276696U (zh) 一种用于动静脉穿刺及血管内治疗的模拟装置
CN101710462A (zh) 用于医学血管内介入治疗操作练习的人体血管系统模型
CN209265812U (zh) 一种模拟穿刺鞘管及模拟穿刺系统
US7083419B2 (en) Doll for demonstrating a medical procedure
CN207613843U (zh) 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
CN201397604Y (zh) 股动脉及股静脉穿刺模拟装置
CN207473925U (zh) 一种ptcd训练模型
CN103413485A (zh) 一种用于骨髓穿刺术教学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75705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5131387U (zh) 一种护眼型医用冷敷贴
CN205411231U (zh) 先心病腋下微创封堵术用探条
CN208524992U (zh) 一种微创胸腔手术专用穿刺器
CN204270584U (zh) 一种用于深静脉置管模型
CN209253744U (zh)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导管
CN209187893U (zh) 软痂贴装置
CN209253821U (zh) 便捷式留置针用固定装置
CN205903493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CN210330644U (zh) 一种止血装置
CN206642170U (zh) 留置针固定装置
CN109509394A (zh) 一种临床外科技能教学用人体模型
CN216817658U (zh) 静脉穿刺模拟训练用教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Duanduan

Inventor after: Li Xuhui

Inventor after: Wang Duan

Inventor after: Jia Zhuofan

Inventor after: Jia Yizhen

Inventor after: Li Zongyu

Inventor after: Liu Yimeng

Inventor after: An Zijun

Inventor before: Chen Ruirui

Inventor before: Li Xuhui

Inventor before: Wang Duan

Inventor before: Jia Zhuofan

Inventor before: Jia Yizhen

Inventor before: Li Zongyu

Inventor before: Liu Yimeng

Inventor before: An Zi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