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4476U -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4476U
CN209264476U CN201822035514.7U CN201822035514U CN209264476U CN 209264476 U CN209264476 U CN 209264476U CN 201822035514 U CN201822035514 U CN 201822035514U CN 209264476 U CN209264476 U CN 209264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movable plate
fixed plate
cylinder
abrasion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55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达
刘家强
黄千益
胡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ob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lob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lob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Glob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20355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4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4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4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链条耐磨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驱动装置、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固定组件及张紧组件;主动链轮机构的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固定板上;主动链轮机构的主动轴插设在第一轴承座内,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链轮,且两个第一链轮沿着垂直于主动轴的轴向方向的投影相重合;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轴转动;活动板能够相对固定板滑动;张紧组件用于调节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固定组件用于将活动板固定在固定板上;从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二轴承座、从动轴及第二链轮。本试验装置能模拟链条的真实运行情况,在节能的同时达到在链条上施加较大扭矩的目的。

Description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链条耐磨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链条耐磨试验台其用于试验链条在试验条件下及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链条伸长。现有的链条耐磨试验机通过对每组链轮中的两个链轮施加反向扭矩,使得挂设在每组链轮上的链条的一部分处于张紧状态,另一部分处于松弛状态,进而模拟出链条实际的运行状况,虽然真实模拟链条实际运行状况,但增加一套液压扭矩加载系统,结构复杂,增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对链条耐磨试验机的每组链轮中的两个链轮施加反向扭矩,模仿链条的实际运行情况,由于增加一套液压扭矩加载系统,结构复杂,增加能耗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驱动装置、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固定组件以及张紧组件;其中,所述主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主动轴;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主动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链轮,且两个所述第一链轮沿着垂直于所述主动轴的轴向方向的投影相重合;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链轮转动;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滑动;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且所述张紧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活动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从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二轴承座以及从动轴;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从动轴插设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且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链轮,且两个所述第二链轮沿着垂直于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错齿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双节油缸以及耳轴座;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双节油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关于所述双节油缸的缸体对称设置;所述耳轴座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双节油缸的油杆设置在所述耳轴座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加强筋;其中,所述支撑板为L型结构,且两个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L型结构的开口内,且两个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紧液压缸架以及油缸;所述夹紧液压缸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油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夹紧液压缸架上,所述油缸的缸杆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滑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为T型槽结构,且所述缸杆的端部为T型块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液压缸架包括固定筒以及固定环;其中,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且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与其中另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活动板的中心的两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链条耐磨试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的端面设置有燕尾台,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台插设在所述燕尾槽内,且所述燕尾台能够沿着所述燕尾槽滑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轴上套设有两个传感器链轴套;还包括传感器架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架上,且所述传感器位于两个所述传感器链轴套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链条耐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条的型号,通过双节油缸初次调节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中心距,再将所述第一链条套设在其中一个第一链轮以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链轮上,再将第二链条套设在其中另一个第一链轮以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链轮上;
通过所述双节油缸再次调节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的中心距离,再将固定组件的油缸的缸杆上提,所述缸杆的端部与固定板的滑道的顶壁面相抵,使得活动板相对所述固定板静止,驱动驱动装置对所述第一链条以及所述第二链条进行耐磨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驱动装置、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固定组件以及张紧组件;其中,主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主动轴;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固定板上;主动轴插设在第一轴承座内,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链轮,且两个第一链轮沿着垂直于主动轴的轴向方向错齿排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动轴带动第一链轮转动;活动板设置在固定板上,且活动板能够相对固定板滑动;固定组件用于将活动板固定在固定板上;张紧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且张紧组件用于调节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从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二轴承座以及从动轴;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活动板上;从动轴插设在第二轴承座内,且从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链轮。
可见,两个第一链轮沿着主动轴的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两个第二链轮沿着从动轴的轴线方向的投影错齿排布,使得位于同一侧的一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设有第一链条,另一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套设有第二链条时,其中一个链条为被测链条,另一个链条为第二链条,当然也可均为被测试的链条,当启动驱动装置后,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轴带动两个第一链轮同步转动,两个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两个第二链轮转动,使得位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端的第一链条与位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下端的第一链条处于松弛相反的状态,即第一链条的其中一段处于张紧,另一段处于松弛,同理对于第二链条其也具有一段张紧部分以及一段松弛部分,且第二链条其位于第一链轮以及第二链轮上端的部分与第一链条上端的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同理第二链条下端的部分也与第一链条下端的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可举例如下:第一链条的上端部分为绷紧状态,第一链条的下端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下端为绷紧状态,当然,不仅限于此,可见,更符合链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模拟测试结果更准确,且由于错齿安装,无需像以往再设置额外的扭矩加载装置,减少了能耗,且结构更加简单,且两根链条之间形成大扭矩以及力的传递,且减少了外界的能量输入,即减少了能耗。此外,由于设置了张紧组件可调节活动板距离固定板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的中心距,进而调节套设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的松紧程度;当调节好第一链轮以及第二链轮之间的距离后,可利用固定组件使得活动板相对固定板不动,保证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的中心距,以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方法,将被测试的链条以及第二链条分别挂设在两组链轮上,并通过两个第一链轮沿着主动轴的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两个第二链轮沿着从动轴的轴线方向的投影错齿排布,当启动驱动装置后,使得其中一个链条的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同理,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的松弛状态也相反,且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处于松弛状态相反的状态,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下端部分处于松弛状态相反的状态,可举例如下:第一链条的上端部分为绷紧状态,第一链条的下端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下端为绷紧状态,当然,不仅限于此,符合链条实际的运行状态,且在节能的同时达到在链条上施加较大扭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板,101-滑道,102-燕尾槽,2-活动板,201-燕尾台,3- 驱动装置,4-主动链轮机构,401-第一轴承座,402-主动轴,403-第一链轮,5-从动链轮机构,501-第二轴承座,502-从动轴,503-第二链轮,6-固定组件,601-夹紧液压缸架,6011-固定筒,6012-固定环,602-油缸,7-张紧组件,701-第一支架,7011-支撑板,7012-加强筋, 702-第二支架,703-双节油缸,704-耳轴座,8-支撑架,9-传感器链轴套,10-传感器架,11-传感器,1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及链条耐磨试验方法。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板1、活动板2、驱动装置3、主动链轮机构4、从动链轮机构5、固定组件6以及张紧组件7;其中,主动链轮机构4 包括第一轴承座401以及主动轴402;第一轴承座401设置在固定板 1上;主动轴402插设在第一轴承座401内,主动轴402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链轮403,且两个第一链轮403沿着垂直于主动轴402的轴向方向的投影相重合;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主动轴402带动第一链轮 403转动;活动板2设置在固定板1上,且活动板2能够相对固定板 1滑动;张紧组件7设置在固定板1与活动板2之间,且张紧组件7 用于调节活动板2与固定板1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组件6用于将所述活动板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上;从动链轮机构5包括第二轴承座501以及从动轴502;第二轴承座501设置在活动板2上;从动轴502 插设在第二轴承座501内,且从动轴502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链轮 503,且两个第二链轮503沿着垂直于从动轴502的轴向方向错齿排布。
本申请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中,两个第一链轮403沿着主动轴402的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两个第二链轮503沿着从动轴502 的轴线方向的投影错齿排布,使得位于同一侧的一组第一链轮403 和第二链轮503上套设有第一链条,另一组第一链轮403和第二链轮 503上套设有第二链条时,其中一个链条为被测链条,另一个链条为第二链条,当然也可均为被测试的链条,当启动驱动装置3后,驱动装置3驱动主动轴402带动两个第一链轮403同步转动,两个第一链轮403通过链条带动两个第二链轮503转动,使得位于第一链轮403和第二链轮503上端的第一链条与位于第一链轮403和第二链轮503 下端的第一链条处于松弛相反的状态,即第一链条的其中一段处于张紧,另一段处于松弛,同理对于第二链条其也具有一段张紧部分以及一段松弛部分,且第二链条其位于第一链轮403以及第二链轮503上端的部分与第一链条上端的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同理第二链条下端的部分也与第一链条下端的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可举例如下:第一链条的上端部分为绷紧状态,第一链条的下端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下端为绷紧状态,当然,不仅限于此,可见,更符合链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模拟测试结果更准确,且由于错齿安装,无需像以往再设置额外的扭矩加载装置,减少了能耗,且结构更加简单,且两根链条之间形成大扭矩以及力的传递,且减少了外界的能量输入,即减少了能耗。此外,由于设置了张紧组件7可调节活动板2距离固定板1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链轮 503与第一链轮403的中心距,进而调节套设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的松紧程度;当调节好第一链轮403以及第二链轮503之间的距离后,可利用固定组件6使得活动板2相对固定板1不动,保证第一链轮 403与第二链轮503之间的中心距,以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此外,目前国内链条行业的最大磨损试验台的试验功率为400kW,本申请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的试验功率为600kW,最大扭矩为 60000NM,因而能够对大规格的链条进行大扭矩的试验,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链条耐磨试验装置,以适应不同的试验需求。
其中,可选地,第一轴承座401以及第二轴承座501的数量均为两个,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张紧组件7包括第一支架701、第二支架702、双节油缸703以及耳轴座704;其中,第一支架701与第二支架70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双节油缸 703的缸体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第一支架701与第二支架702关于双节油缸703的缸体对称设置;耳轴座704设置在活动板2上,且双节油缸703的油杆设置在耳轴座704内。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板1上的第一支架701以及第二支架702 用于支撑双节油缸703的缸体,双节油缸703的缸杆插设在耳轴座 704内,且缸杆与活动板2上的耳轴座704通过销轴相连接,因而实现了活动板2与双节油缸703的连接,双节油缸703能驱动活动板2 相对固定板1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架701包括支撑板7011以及两个加强筋7012;其中,支撑板7011 为L型结构,且两个加强筋7012设置在L型结构的开口内,且两个加强筋7012均与支撑板7011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加强筋7012设置在支撑板7011的L型开口内,两个加强筋7012间隔设置,且两个加强筋7012均与支撑板7011 相连接,两个加强筋7012起到加固支撑板7011的作用,使得第一支架701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损坏。同理,第二支架702的结构与第一支架70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其中,可选地,两个加强筋7012的高度以及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板 1上开设有滑道101,活动板2上开设有通孔;固定组件6包括夹紧液压缸架601以及油缸602;夹紧液压缸架601设置在活动板2上;油缸602的缸体设置在夹紧液压缸架601上,油缸602的缸杆穿过通孔位于滑道101内。
在该实施例中,预使得活动板2相对于固定板1不动时,可将油缸602的缸杆上提,使得缸杆与滑道101的顶壁面相抵、相干涉,使得活动板2能够相对固定板1固定不动;预使得活动板2相对于固定板1运动时,可将插设在滑道101内的缸杆向下运动,使得缸杆脱离滑道101的顶壁面,此时,由于滑道101对缸杆没有干涉,因而活动板2可相对固定板1移动。可见,以上操作简单、方便。
其中,滑道为T型槽结构,且缸杆的端部为T型块的结构,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夹紧液压缸架601包括固定筒6011以及固定环6012;其中,固定环6012 设置在活动板2上;固定筒6011设置在固定环6012内,且油缸602 设置在固定筒6011上。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环6012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活动板2上,固定筒6011插设在固定环6012内,从而实现了将夹紧液缸架整体固定在活动板2上,其中,固定筒6011为油缸602提供了支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组件6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中两个固定组件6与其中另两个固定组件6 对称分布于活动板2的中心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其中两个固定组件6与其中另两个固定组件6 对称分布于活动板2的中心的两侧,保证活动板2相对固定板1不动时的稳定性,固定效果更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链条耐磨试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8,支撑架8设置在固定板1的一侧,且驱动装置3设置在支撑架8上。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8用于支撑驱动装置3,使得驱动装置3 相对于主动链轮机构4处于合适的位置处。其中,可选地,支撑架8 包括平板以及两个支撑脚,平板设置在两个支撑脚的顶端,驱动装置 3设置在平板上,驱动装置可通过紧固件如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在平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活动板 2朝向固定板1的端面设置有燕尾台201,固定板1朝向活动板2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102,燕尾台201插设在燕尾槽102内,且燕尾台 201能够沿着燕尾槽102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燕尾台201插设在燕尾槽102内,且燕尾台201 能够带动活动板2沿着固定板1上的燕尾槽102滑动,起到活动导向的作用,避免了活动板2相对固定板1偏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驱动装置3通过皮带12以及带轮与主动轴4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主动轴402以及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带轮,两个带轮之间通过皮带12相连接,进行传动,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从动轴 502上套设有两个传感器链轴套9;还包括传感器架10以及传感器11;传感器11设置在传感器架10上,且传感器11位于两个传感器链轴套9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11能够检测从动轴502的扭矩,进而便于试验者随时观察以及调整。其中,传感器链轴套9用于防止传感器 11窜动,保证传感器11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可选地,两个传感器链轴套9均设置在两个第二轴承座 501之间,且两个传感器链轴套9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安装传感器11。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条耐磨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条的型号,通过双节油缸703初次调节第一链轮403与第二链轮503之间的中心距,再将所述第一链条套设在其中一个第一链轮403以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链轮503上,再将第二链条套设在其中另一个第一链轮403以及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链轮 503上;
通过所述双节油缸703再次调节第二链轮503与第一链轮403 的中心距离,再将固定组件6的油缸的的缸杆上提,缸杆的端部与固定板1的滑道101的顶壁面相抵,使得活动板2相对所述固定板1 静止,驱动驱动装置3对所述第一链条以及所述第二链条进行耐磨测试。
本申请提供的链条耐磨试验方法,两个第一链轮403沿着主动轴 402的轴线方向的投影相重合,两个第二链轮503沿着从动轴502的轴线方向的投影错齿排布,使得其中一个链条的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松弛状态相反,同理,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的松弛状态也相反,且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处于松弛状态相反的状态,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下端部分处于松弛状态相反的状态,可举例如下:第一链条的上端部分为绷紧状态,第一链条的下端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上端部分为松弛状态,第二链条的下端为绷紧状态,当然,不仅限于此,由于错齿安装,无需像以往再设置额外的扭矩加载装置,减少了能耗,且结构更加简单,且两根链条之间形成大扭矩以及力的传递,且减少了外界的能量输入,即减少了能耗。此外,由于设置了张紧组件7可调节活动板2距离固定板1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链轮 503与第一链轮403的中心距,进而调节套设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的松紧程度;当调节好第一链轮403以及第二链轮503之间的距离后,可利用固定组件6使得活动板2相对固定板1不动,保证第一链轮 403与第二链轮503之间的中心距,以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其中,第一链条可为待试验链条,第二链条可为样条,或者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条均为待试验链条,当然,不仅限于此。
其中,具体的试验过程可包括:
(1)试验前准备:按需要安装主驱动电机及变频器,同时安装对应皮带12;按需要安装、调整扭矩传感器11;
(2)总电源开启,系统上电;
(3)自动运行前准备:点动操作启动双节张紧油缸602,根据第一链条信息,初调链轮中心距;安装链条;安装链条托板、张紧轮;安装链轮罩上罩、密封装置;在系统中设置被试链条链号和规格信息(唯一标识)
(4)点击自动运行按钮,系统开始自动测试。
a)若为新试验链条,则进行系统参数设定:1)试验参数,包括功率W、试验扭矩N(包括扭矩公差T)、试验转速n;2)主动链轮分度圆直径(自动转换链条单边张紧力F);3)被试链条信息。否则直接进行下面过程;
b)设定张紧系统溢流阀压力初值,启动双节张紧油缸602,并给定溢流阀压力目标值(根据目标张紧力、系统参数等计算得出);
c)使用PID方法调节张紧系统溢流阀压力值,使其稳定达到目标值;
d)一定时间后(保证已达设定油压值,张紧油缸602提供了预计推力),启动夹紧油缸602;
e)给定时间后,释放双节张紧油缸602;
f)启动主驱动电机及其变频器;
g)判断主动轴402转速与设定值的差值;
h)判断此时的主动轴402扭矩值与设定值差值;
(5)若扭矩差值不在设定公差范围内,则停止主驱动电机及变频器;启动双节张紧油缸602(预先施加原有的推力,消除链条张紧力的影响);释放夹紧油缸602;调整溢流阀压力目标值,跳转到步骤4-c);若扭矩差值在设定公差范围内,开始记录则继续进行;h)判断此时的主动轴402扭矩值与设定值差值;此外,判断试验链条温度,若温度超过设定值,调节喷淋系统流量;若一定时间内该温度仍然超过设定值,则报警,并停机;
j)实时采集所需系统信息,包括转速、扭矩、功率等,并显示、保存测量结果;
k)跳转到步骤4-g),循环运行;
(6)用户点击停止按钮,系统停止测试:停止主驱动电机及变频器;设置张紧系统溢流阀压力值,启动双节张紧油缸602;松开夹紧油缸602;关闭双节张紧油缸602;关闭喷淋系统;关闭油缸602 泵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活动板、驱动装置、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固定组件以及张紧组件;
其中,所述主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主动轴;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主动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链轮,且两个所述第一链轮沿着垂直于所述主动轴的轴向方向的投影相重合;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链轮转动;
所述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板滑动;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且所述张紧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活动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从动链轮机构包括第二轴承座以及从动轴;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从动轴插设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且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链轮,且两个所述第二链轮沿着垂直于所述从动轴的轴向方向错齿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双节油缸以及耳轴座;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双节油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关于所述双节油缸的缸体对称设置;所述耳轴座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且所述双节油缸的油杆设置在所述耳轴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加强筋;其中,所述支撑板为L型结构,且两个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L型结构的开口内,且两个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紧液压缸架以及油缸;所述夹紧液压缸架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油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夹紧液压缸架上,所述油缸的缸杆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滑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液压缸架包括固定筒以及固定环;其中,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且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T型槽结构,且所述缸杆的端部为T型块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中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与其中另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活动板的中心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的端面设置有燕尾台,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台插设在所述燕尾槽内,且所述燕尾台能够沿着所述燕尾槽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上套设有两个传感器链轴套;还包括传感器架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架上,且所述传感器位于两个所述传感器链轴套之间。
CN201822035514.7U 2018-12-05 2018-12-05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Active CN209264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514.7U CN209264476U (zh) 2018-12-05 2018-12-05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514.7U CN209264476U (zh) 2018-12-05 2018-12-05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4476U true CN209264476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5514.7U Active CN209264476U (zh) 2018-12-05 2018-12-05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44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7447A (zh) * 2018-12-05 2019-02-26 苏州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及链条耐磨试验方法
CN110672444A (zh) * 2019-11-06 2020-01-10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线缆磨损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7447A (zh) * 2018-12-05 2019-02-26 苏州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及链条耐磨试验方法
CN110672444A (zh) * 2019-11-06 2020-01-10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线缆磨损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4476U (zh)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
CN104912873B (zh) 一种模拟工况的液压缸侧向力加载装置
CN109387447A (zh) 链条耐磨试验装置及链条耐磨试验方法
JP2004219304A (ja) 荷重負荷試験機
US20110167922A1 (en) Transverse load apparatus
RU2728216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знос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автомата перекоса вертолета
CN207850664U (zh) 一种三轴弹性衬套疲劳试验机
CN201697780U (zh) 单柄双控水嘴阀芯寿命测试机
CN106226229A (zh) 一种测试多边形建筑薄膜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07449341B (zh) 一种高度测量装置
CN205300824U (zh) 一种立式潜液电机性能测试平台
CN108414250B (zh) 一种模拟实车运行工况下液压转向系统工作的测试台
CN206114281U (zh) 一种活塞环疲劳试验装置
CN106872285B (zh) 测试引拔棒热态抗压强度的装置
KR20200082159A (ko) 체인 시험기 및 체인 시험방법
CN109916344A (zh) 气浮式连杆测量仪
CN107907322A (zh) 一种三轴弹性衬套疲劳试验机
CN113758716A (zh)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榫接结构的检测工艺
CN209094909U (zh) 一种轴系拆装平台
CN107782637B (zh) 发动机缸孔磨损模拟试验装置
RU2624892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дизельной топливной аппаратуры
CN207689092U (zh) 高频振动脉冲试验台
CN109724879A (zh) 一种柔性纤维增强薄膜双轴向应力疲劳加载试验装置
RU220096U1 (ru) Самонатяжной ременный привод
RU2105963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напряженно-деформированн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основных деталей двигателей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