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1068U - 一种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1068U
CN209261068U CN201821291317.5U CN201821291317U CN209261068U CN 209261068 U CN209261068 U CN 209261068U CN 201821291317 U CN201821291317 U CN 201821291317U CN 209261068 U CN209261068 U CN 209261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
keel
roof
roof board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913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夏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DI International Shenzhen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DI International Shenzhen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DI International Shenzhen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DI International Shenzhen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913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1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1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1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系统,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和长条形的水槽龙骨,水槽龙骨包括:支座和位于支座的顶端、且沿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槽,其中,沿着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水槽的长度与屋面板的长度相适应,相邻的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分别搭接在水槽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相邻的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在搭接的位置处均与水槽固定连接,支座的底部具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系统,用于解决分段布置的支座和多个防风夹在配合连接时,可能出现防风夹和支座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屋面板发生松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环境中,风荷载对于建筑物屋面影响巨大,屋面迎风面会产生正风压,屋面和侧面会产生负风压,超过风压值则会产生风揭破坏,尤其是当自然风从屋面吹过时,受负风压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向上拉扯力,使得屋面板松脱,连接失败,进而造成风揭破坏。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立锁边屋面系统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屋面系统包括多个防风夹01、屋面板02、分段布置的多个支座03、保温棉04、钢丝网05及檀条06。其中,檀条06上设置有钢丝网05,钢丝网0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座03,并通过紧固件将支座03固定在钢丝网05上,屋面板02设置于钢丝网05的上方,并且在屋面板02与钢丝网05之间填充有保温棉04,屋面板02设置有卷边,两个相邻的屋面板02的卷边设于支座03的顶端,并通过防风夹01将两个相邻的屋面板02的卷边咬紧。
可见,上述直立锁边屋面系统通过分段布置的多个支座03以及和每个支座03咬合的防风夹01,将两个相邻的屋面板02连接,一般而言每个支座03的长度与每个防风夹01的长度(“长度”为图1中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的长度),在二者对齐时咬合能力最强。然而,由于支座03分段布置,在安装防风夹01时,会出现防风夹01和支座03错位的情况,或者在大风天气,防风夹01受到风力作用后,固定螺栓会发生松动,防风夹01相对支座03会偏移原始位置,从而导致二者的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屋面板02发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系统,用于解决分段布置的支座和多个防风夹在配合连接时,可能出现防风夹和支座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屋面板发生松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和长条形的水槽龙骨,所述水槽龙骨包括:支座和位于所述支座的顶端、且沿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槽,其中,沿着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所述水槽的长度与所述屋面板的长度相适应,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所述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在搭接的位置处均与所述水槽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具有连接部。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盖板,所述盖板扣在所述水槽上,用于遮挡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且与所述水槽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夹设在所述水槽和所述盖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沿所述水槽龙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密封件,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夹设在所述水槽和所述密封件之间。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拱形。
可选的,所述水槽龙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槽内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件为插板,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两个夹板,所述插板可插入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并被两个所述夹板夹紧。
可选的,所述水槽龙骨包括多段子龙骨,所述子龙骨包括:子支座和位于所述子支座的顶端、且沿所述子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子水槽,相邻两个所述子水槽的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子水槽沿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中空腔,所述水槽龙骨还包括套芯,所述套芯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子水槽的相互靠近的端部的中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屋面板包括:主体板、搭接在所述水槽上的边沿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边沿之间的连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板,所述连接板向上弯折。
可选的,所述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包括:相连接的搭接部和折边,所述搭接部位于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的边沿上,所述折边超出所述水槽的边沿、并朝所述水槽内的底部伸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屋面系统,通过设置长条形的水槽龙骨,并且沿着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水槽的长度与屋面板的长度相适应,即水槽是连续通长的;通过设置相邻的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搭接在水槽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相邻的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在搭接的位置处均与水槽固定连接。由于水槽是连续通长的,在使用防风夹固定屋面板和水槽时,防风夹错位后,防风夹与屋面板和水槽的接触面积也不会发生改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防风夹和支座错位,而导致二者的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屋面板发生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立锁边屋面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屋面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屋面系统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屋面系统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子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子龙骨和套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屋面系统包括屋面板和支座,分段布置的支座和多个防风夹在配合连接时,可能出现防风夹和支座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二者的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屋面板发生松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系统为了防止屋面板发生松动,对屋面板和支座分别做了改进。其中,在支座的顶端设置长条形的水槽,并且水槽的长度与屋面板的长度相适应(含义是指:水槽的长度与屋面板的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是指:水槽与屋面板的长度之差远远小于水槽的长度或屋面的长度,也可以说,水槽与屋面板的长度之差小于一阀值),即水槽是连续通长的,相邻的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搭接在水槽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与水槽固定连接;这样一来,由于水槽是连续通长的,在固定屋面板和水槽时,即使使用防风夹,防风夹错位后,防风夹与屋面板和水槽的接触面积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咬合能力不会下降,况且改进后的屋面板和支座不需要使用防风夹固定。
参见图2和3示出的屋面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系统包括盖板1、屋面板2、长条形的水槽龙骨3、密封件4、保温棉7、钢丝网8以及主檀条9。屋面板2位于盖板1的下方,盖板1与屋面板2之间夹设有密封件4,屋面板2的边沿23搭接在水槽龙骨3的顶端301上,并且与水槽龙骨3的顶端301固定连接,水槽龙骨3的底部322固定在钢丝网8的上表面上,屋面板2的下表面和钢丝网8(钢丝网的上表面上通常会设置有防水透气膜)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棉7,主檀条9设置于钢丝网8的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屋面板2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屋面板2指向盖板1的一侧为上表面,指向相反方向的一侧为下表面;钢丝网8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钢丝网8指向盖板1的一侧为上表面,指向相反方向的一侧为下表面。
参见图2、3和4示出的屋面系统。盖板1包括: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可选的,盖板1的上表面11的形状为拱形,该拱形指盖板1的上表面的横截面是拱形(横截面为垂直于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具体的,该拱形可以是圆、抛物线、椭圆的一部分,其中,在该拱形可以是圆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该盖板1的上表面11可视为将圆柱体沿其轴截面分割形成的一部分,或者将圆柱体沿平行于其轴截面的平面分割形成的一部分,该拱形也可视为将球体沿其球心所在平面分割形成的一部分,或者将球体沿平行于其球心所在平面分割形成的一部分。盖板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上表面长度小于下表面长度的梯形,该梯形指盖板1的上表面11的横截面是梯形(横截面为垂直于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的截面),该盖板1的上表面11可视为棱台。拱形的上表面由于顶部为光滑的曲线,水或杂物落在盖板的上表面时,容易滑落,不会使水或杂物堆积在盖板的顶部,棱台形的上表面由于顶部为平面,水或杂物落在盖板的上表面时,不容易滑落,会使水或杂物堆积在盖板顶部,过多的堆积物会使得盖板的负重增大,容易损坏盖板。因此本实施例选用上表面形状为拱形的盖板1。
示例的,参见图3所示,盖板1的下表面12没有开口,盖板1在垂直于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封闭的整体。
另一示例的,参见图5所示,盖板1的下表面12沿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开口,盖板1在垂直于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是不封闭的。
参见图3和4示出的屋面系统。水槽龙骨3包括:支座32和位于支座32的顶端、且沿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槽31,其中,沿着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水槽31的长度与屋面板2的长度相适应,相邻的屋面板2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分别搭接在水槽32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301上,且相邻的屋面板2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23在搭接的位置处均与水槽32固定连接,支座32的底部具有连接部322。屋面板2与水槽31的长度相适应,说明水槽龙骨3是连续通长的,屋面板2的边沿可以完全搭接在水槽的边沿,用螺钉就可以将屋面板2牢固的固定在水槽32的边沿,如果采用防风夹固定,由于水槽龙骨3是连续通长的,在安装防风夹时,防风夹和水槽32的边沿错位时,防风夹与屋面板2和水槽32的接触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防风夹安装在水槽32的任意位置处,都不会使咬合能力大幅下降。设置水槽32,使得从盖板1上流下来的水,会通过水槽32排出,不会从盖板1和屋面板2之间的缝隙流到室内。
示例的,参见图3所示,屋面板2包括:主体板21、搭接在水槽31上的边沿301以及连接主体板21和边沿301之间的连接板22,相对于主体板21,连接板22向上弯折。设置向上弯折的连接板22,使得从盖板1流下的水由于重力作用会顺着连接板22流至主体板21上,并从主体板21排出。
示例的,参见图3所示,相邻的屋面板2中两个相互靠近边沿23包括:相连接的搭接部和折边24,搭接部位于水槽31的顶端开口的边沿301上,折边24超出水槽31的边沿301、并朝水槽31内的底部伸出,设置折边24使得流到搭接部的水,可以顺着折边24流入水槽21内部,折边24起到了导流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水槽31有相对的顶端和底部,和屋面板2固定连接的一端为顶端,另一端则为底部。
参见图3、6和7所示,长条形的水槽龙骨3包括多段子龙骨003,子龙骨003包括:子支座0032和位于子支座0032的顶端、且沿子龙骨0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子水槽0031,相邻两个子水槽0031的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两个子水槽0031相互连接时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子水槽0031沿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中空腔,水槽龙骨3还包括套芯302,套芯302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在相邻两个子水槽0031的相互靠近的端部的中空腔内,套芯302与中空腔之间的缝隙处涂上耐候胶密封;第二种,子水槽0031包括内层304和外层303,内层303和外层304之间都是空心的,相邻两个子水槽0031中的相互靠近的端部的内层304和外层303之间设置有套芯302,套芯302沿水槽龙骨3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的子水槽0031通过套芯302连接,且套芯302与相邻的子水槽0031的套设位置用螺钉6固定连接;第三种,相邻两个子水槽0031中的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搭接,在搭接位置处用螺钉6固定。本实用新型选用第一种方案,因为套芯302套设在中空腔内时,套芯302的厚度与中空腔的厚度是相适应的,套芯302与中空腔过盈配合,这两者本身就可以连接,不需要借助螺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固定,节省了零件成本,并且借助螺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固定时,需要在套芯302和子水槽0031上设孔,孔的存在会使水从孔和螺钉接触的地方流出来,从而导致漏水;相邻的两个子水槽0031只在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中空腔而不是将子水槽0031整个做成空心的,这样做方便加工;设置套芯302可以将两个子水槽0031连接,保证了水槽龙骨3是连续通长的,并且在子水槽0031接触的地方套芯302可以接水,将水引入子水槽0031中。
参见图2、3和5示出的屋面系统。盖板1扣在水槽3上,用于遮挡(这里的遮挡是指盖板1的上表面11沿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水槽31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301对齐)水槽3的顶端开口,且与水槽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盖板1与水槽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参见图3所示,在水槽3内设置支撑件52,在支撑件52的顶端设置第一卡接件51,盖板1的下表面12在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的对称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卡接件13,第一卡接件51与第二卡接件13卡接;第二种,参见图5所示,在水槽3内设置支撑件5,在支撑件52的顶端设置第一卡接件51,盖板1的上表面11沿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的对称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件130,连接件130朝水槽31内的底部伸出,连接件13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卡接件13,第一卡接件51与第二卡接件13卡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130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和盖板1的上表面11连接的一端为顶端,远离盖板1的上表面的一端为底端。可选的,第一卡接件51为插板,第二卡接件13包括两个夹板,插板可插入至两个夹板之间,并被两个夹板夹紧。
参见图3和图5示出的屋面系统。相邻的屋面板2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23夹设在水槽31和盖板1之间,这样设置时盖板1位于屋面板2的上方,当水落下时,水会从盖板1流到屋面板2上,并顺着屋面板2排出。盖板1的下表面12沿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密封件4。可选的,密封件为橡胶垫。相邻的屋面板2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23夹设在水槽31和密封件4之间,设置密封件4使得盖板1上流下的水不会从盖板1和屋面板2接触的缝隙流入水槽31,而是通过屋面板2排出,起到了密封作用。示例的,密封件4与盖板1之间通过固定部14连接,固定部14设置于盖板1的下表面12沿水槽龙骨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部14包括第一固定板141和第二固定板142,第一固定板141和第二固定板142相对设置,第一固定板141的形状为方形或L形,该方形指第一固定板141的横截面是方形(横截面为垂直于水槽龙骨长度方向的截面)或L形,第二固定板142的形状为方形或以L形的长边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板和长条形的水槽龙骨,所述水槽龙骨包括:支座和位于所述支座的顶端、且沿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槽,其中,沿着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所述水槽的长度与所述屋面板的长度相适应,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所述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在搭接的位置处均与所述水槽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具有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扣在所述水槽上,用于遮挡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且与所述水槽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夹设在所述水槽和所述盖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沿所述水槽龙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密封件,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夹设在所述水槽和所述密封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拱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龙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槽内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为插板,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两个夹板,所述插板可插入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并被两个所述夹板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龙骨包括多段子龙骨,所述子龙骨包括:子支座和位于所述子支座的顶端、且沿所述子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子水槽,相邻两个所述子水槽的相互靠近的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水槽沿所述水槽龙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中空腔,所述水槽龙骨还包括套芯,所述套芯的相对两端分别套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子水槽的相互靠近的端部的中空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包括:主体板、搭接在所述水槽上的边沿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边沿之间的连接板;相对于所述主体板,所述连接板向上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所述屋面板中两个相互靠近的边沿包括:相连接的搭接部和折边,所述搭接部位于所述水槽的顶端开口的边沿上,所述折边超出所述水槽的边沿、并朝所述水槽内的底部伸出。
CN201821291317.5U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屋面系统 Active CN209261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1317.5U CN209261068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91317.5U CN209261068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1068U true CN209261068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91317.5U Active CN209261068U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10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4435A (zh) * 2018-08-10 2018-11-27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系统
CN112095935A (zh) * 2020-09-01 2020-12-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结构厂房出屋面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4435A (zh) * 2018-08-10 2018-11-27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系统
CN112095935A (zh) * 2020-09-01 2020-12-1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结构厂房出屋面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9646B2 (en) Low profile slate-style solar roofing system
CN209261068U (zh) 一种屋面系统
JP200900213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外装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108894435A (zh) 一种屋面系统
CN113235830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抗风金属板系统
CN209748097U (zh) 一种耐腐蚀型电缆桥架
WO2020228185A1 (zh) 一种压块及包含其的屋顶光伏系统
CN211605990U (zh) 一种锁紧结构及电缆桥架
CN215406985U (zh) 光伏屋顶和紧固体
CN201681952U (zh) 一种太阳能折叠板
CN210459784U (zh) 用于建筑屋面的夹具
CN104104317A (zh) 一体化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
CN208352898U (zh) 可以快速组合的管装单扣支架
CN211341440U (zh) 一种抗风夹具及角驰型屋面板
CN101118094A (zh) 建筑一体化屋脊屋面瓦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3970775U (zh) 一种双玻组件的夹具支撑机构
CN211850393U (zh) 一种屋面收边板及屋面系统
CN209805754U (zh) 一种防雨太阳能板
CN210238801U (zh) 建筑钣金件结构单元
CN216921035U (zh) 一种具有抗风性能的屋面板及屋面系统
CN211499493U (zh) 一种金属暗扣一体板
CN21830132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夹具及屋面结构
CN107816171B (zh) 一种屋面底板固定结构
JP2002194858A (ja) ソーラー屋根板及びそのソーラー屋根
CN217711401U (zh) 一种建筑光伏一体化抗风屋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