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0321U - 涤纶扁绳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涤纶扁绳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0321U
CN209260321U CN201821378878.9U CN201821378878U CN209260321U CN 209260321 U CN209260321 U CN 209260321U CN 201821378878 U CN201821378878 U CN 201821378878U CN 209260321 U CN209260321 U CN 209260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ylene
cutter
rollover stand
rope
flat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88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剑平
赵国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nghai Ribb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anghai Ribb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anghai Ribb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anghai Ribb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88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0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0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0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下的缠线装置、设于缠线装置上并通过缠线装置带动进行8字形环绕运动的多个进料装置和对缠线完成的涤纶扁绳进行压紧的张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张紧装置上传递下来的涤纶绳进行收卷的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设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架、下方铰接于支架内的翻转架、带动翻转架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设于翻转架上部的切刀和带动切刀进行摆动的摆动组件,所述切刀内设有电热丝。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在收卷装置在对一捆绳收卷好之后对涤纶绳进行自动切割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涤纶扁绳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子编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
背景技术
一般工厂用的编织机有立式编织机和卧式编织机;其都是由多个拨盘在工作台上通过齿轮相互啮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圆环;相邻拨盘反向旋转带动锭子沿上盘的8字跑道移动,锭子相互交错形成编织品,编出的产品由收线装置牵出。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173588U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编织机。该编织机在框架内的下部有机架,在机架连接有上盘和下盘,在上盘、下盘之间连接有换轨装置;在上盘上有内圈跑道和外圈跑道构成的二个“8”字环形跑道;外圈跑道拨盘和内圈跑道拨盘分别位于二个“8”字环形跑道上;在外圈跑道拨盘和内圈跑道拨盘上连接有锭子;在框架的上端连接有牵引轮和穿线板,锭子的纱线通过穿线板引入到牵引轮上;所述的控制器是PLC控制器。
该对比文件能够实现内外层编制的功能,在加工涤纶扁绳时,需要两个张紧辊上下对编好的涤纶扁绳进行挤压以挤压成扁绳,加工完成的涤纶绳在收卷的过程中,如果一个收卷辊上收卷完成之后,需要将绳子切下才能将收卷辊取下,并且由于绳子的最末端可能位于收卷辊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处,这就需要人拿着热切刀对绳子的末端进行切割,较为费时并且人容易发生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其通过在收卷装置与张紧装置之间设置支架,在支架上设置可翻转的翻转架,并在翻转架上设置进行可摆动的切刀,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切割时,翻转架向下翻转,同时切刀也向下翻转,切刀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以对下方的涤纶扁绳进行热切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下的缠线装置、设于缠线装置上并通过缠线装置带动进行8字形环绕运动的多个进料装置和对缠线完成的涤纶扁绳进行压紧的张紧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张紧装置上传递下来的涤纶绳进行收卷的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设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架、下方铰接于支架内的翻转架、带动翻转架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设于翻转架上部的切刀和带动切刀进行摆动的摆动组件;涤纶扁绳从翻转架中部穿过,所述支架和翻转架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出料方向设置,所述切刀呈长条形并沿着翻转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切刀内设有电热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筒先套设在进料装置上,而后纱线通过进料装置引出,并从连接套的下端穿入到连接套内,而后从其上端引出并进入到环形收卷套内,多根纱线在环形收卷套和限位盘之间的位置处接触,同时进料装置由缠线装置带动进行作往复性的多个8字运动从而缠绕成涤纶绳,当一捆涤纶绳收卷完成之后,翻转组件带动向下翻转架向下翻转,同时摆动组件带动切刀向下翻转,切刀在下压之前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当切刀碰触到涤纶扁绳的时候通过热力和下压力将其切断,而后切刀和翻转架反向转动并回到原位,由于切刀呈长条形,故而当涤纶扁绳出现在翻转架内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时切刀均能够对其切割,并且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被烫伤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架的中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杆和下压杆,所述上压杆和下压杆的中部为涤纶绳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高度略大于涤纶绳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压杆和下压杆对涤纶绳进行限位,同时对涤纶扁绳进行一定的张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设于翻转架与支架之间的翻转气缸和固设在翻转气缸活塞杆上的下铰接套;翻转架的侧壁中部固设有沿翻转架的长度方向的水平设置的第一铰接杆,所述翻转气缸位于第一铰接杆的侧上方,所述翻转气缸的底部与支架的内侧壁进行铰接,所述下铰接套与第一铰接杆进行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伸张时,活塞杆推动翻转架在支架内摆动,同时翻转气缸跟随着翻转架进行转动,实现翻转架的下压,当切刀切割完成之后,翻转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活塞杆带动翻转架向上翻转并回到原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与翻转架之间的摆动气缸、设于摆动气缸活塞杆上的上铰接套和设于摆动气缸上方的U形的铰接块;所述翻转架的上部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水平设置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切刀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与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内固设有与第一铰接杆平行的水平设置的第二铰接杆,所述上铰接套与第二铰接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张时,活塞杆推动铰接块摆动进行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切刀的翻转,在切刀向下翻转并对涤纶扁绳进行切割,当切刀切割完成之后,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并带动转动柱反向旋转,切刀向上翻转并回到原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热丝在切刀内呈反复折叠的蛇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呈蛇形分布保证对切刀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均匀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柱、固设于支撑柱底部的锭子、设于支撑柱一侧的竖直设置的两个转动杆和竖直套设在转动杆上的升降块,两个转动杆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两个转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转动杆的一侧与支撑柱进行铰接并能绕支撑柱进行水平转动,所述升降块位于锭子的上方并且其下方靠近锭子的一侧固设有卡块,卡块能够卡入锭子上部的槽内,所述支撑柱上缠有纱线,所述升降块远离锭子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套,设于支撑柱上的纱线从支撑柱下方引出并绕过升降块的下方进入到升降套内,而后纱线从升降套的一侧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筒竖直套设在支撑柱上,纱线筒上的纱线从下方引出,从升降块的底部绕过并穿入到升降套中,并从升降套的另一侧穿出,这样如果纱线在限位盘上缠绕时缠绕速度过快,纱线较紧时,纱线会带动升降套向上提升,进而升降套带动升降块向上提升,卡块与锭子脱离配合,纱线能够带动转动杆绕着支撑柱进行转动,从而纱线能够更加快速地从纱线筒上脱出,纱线出线速度更快,以满足缠线的需求,当纱线较松时,升降块自动回落并且卡块卡入锭子上的槽内,纱线出线速度变慢以保证缠线的紧密度合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上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配合套,配合套的上部设有封板,配合套顶部两侧均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杆,所述封板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铰接板并分别与两个铰接杆进行铰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块,所述顶块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并且顶块的顶端为圆弧形的尖端,所述封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封口并插设在顶块上,所述封板能够与套设在支撑柱上的纱线筒相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纱线筒放到支撑柱上时,向上翻动封板将封板与顶块分离,纱线筒套设在支撑柱上,然后向下翻动封板将封板插设在顶块上,这样封板对纱线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纱线筒上下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进料装置呈圆形分布,并且工作台对应进料装置圆心的位置处固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设有圆柱形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外环面能够与纱线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穿入到环形收卷套下方进行缠绕时,其先绕过限位盘的外边缘然后再穿入到环形收卷套的下方,这样限位盘对纱线进行张紧以保证纱线缠线的紧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架、水平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多个张紧辊、固设在张紧辊一侧的张紧齿轮和设于张紧辊下方并带动张紧辊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多个张紧辊呈上下对应排布,所述相邻张紧辊上的张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张紧辊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拨齿,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的距离为将涤纶绳压扁之后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绳从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穿过,而后通过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压紧成扁状,并且涤纶绳从下方穿过,而后呈波浪形依次穿过上部的相邻两个张紧辊之间的缝隙。驱动组件工作带动最下方的张紧辊进行转动,下方的张紧辊带动上方与其相邻的张紧辊反向转动,从而多个张紧辊同时带动涤纶绳向上移动并进行张紧,拨齿能够保证涤纶扁绳在张紧辊之间不会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对应最下方张紧辊的位置处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张紧辊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设于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轮和设于连接柱外环面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而后第一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下张紧辊的转动,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从而实现驱动组件的减速运动,从而保证下张紧辊能够对涤纶扁绳进行稳定张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卷装置与张紧装置之间设置支架、翻转架和切刀,并且翻转组件带动翻转架翻转,摆动组件带动切刀翻转以对涤纶扁绳进行自动切割;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压杆和下压杆对涤纶扁绳进行限位和导向;
3.本实用新型通过翻转气缸活塞杆的收缩和伸张带动翻转架进行翻转,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凸显封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张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凸显翻转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凸显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撑杆;12、限位盘;13、环形收卷套;2、缠线装置;21、拨盘;3、进料装置;31、支撑柱;311、顶块;32、锭子;33、转动杆;34、升降块;341、卡块;342、升降套;343、配合套;3431、开口;344、铰接杆;35、支撑板;36、封板;361、封口;362、铰接板;4、张紧装置;41、支撑架;411、支杆;412、连接柱;42、张紧辊;421、拨齿;43、张紧齿轮;44、驱动组件;441、驱动电机;442、第一齿轮;443、第二齿轮;5、收卷装置;51、连接架;52、动力电机;53、收卷辊;6、切割装置;61、支架;62、翻转架;621、铰接柱;622、转动柱;623、第一铰接杆;624、上压杆;625、下压杆;63、翻转组件;631、翻转气缸;6311、连接杆;632、下铰接套;64、切刀;641、电热丝;65、摆动组件;651、摆动气缸;652、上铰接套;653、铰接块;654、第二铰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缠线装置2、进料装置3、张紧装置4、收卷装置5和切割装置6。工作台1的下部引出四根支脚并放置在地面上,缠线装置2设于工作台1的下部并且拨盘21设于工作台1上,缠线装置2为现有技术,其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八个拨盘21进行转动,进料装置3共有8对并分别设于八个拨盘21内,缠线装置2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八个拨盘21转动,相邻两个拨盘2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而反向转动,每个进料装置3均在八个拨盘21之间做8字形的循环往复运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料装置3包括支撑柱31、锭子32、转动杆33、升降块34、支撑板35和封板36。支撑柱31竖直设置并且与下端与拨盘21的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锭子32水平固设于支撑柱31的下部,转动杆33共有两个并竖直设于支撑杆12的一侧,支撑板35呈L形并水平设置,支撑板35的上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33固定连接,支撑板35的水平端位于锭子32的下方并且其靠近支撑柱31的一侧与支撑柱31铰接。
升降块34位于锭子32的上方并且其下方靠近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卡块341,卡块341能够卡入锭子32上部的槽内,支撑柱31上缠有纱线,升降块34远离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套342,转动杆33的上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配合套343,配合套343的上部设有封板36,配合套343顶部两侧均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杆344,封板36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铰接板362并分别与两个铰接杆344进行铰接,支撑柱31的顶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块311,顶块311的直径小于支撑柱31的直径并且顶块311的顶端为圆弧形的尖端,封板36的另一侧开设有封口361并插设在顶块311上,封板36能够与套设在支撑柱31上的纱线筒相贴,配合套343远离支撑柱31的一侧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口3431,纱线从升降块34上引出处从开口3431的下方向上穿插出去,这样开口3431对纱线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纱线筒竖直套设在支撑柱31上,纱线筒上的纱线从下方引出,从升降块34的底部绕过并穿入到升降套342中,并从升降套342的另一侧穿出,这样如果纱线在限位盘13上缠绕时缠绕速度过快,纱线较紧时,纱线会带动升降套342向上提升,进而升降套342带动升降块34向上提升,卡块341与锭子32脱离配合,纱线能够带动转动杆33绕着支撑柱31进行转动,从而纱线能够更加快速地从纱线筒上脱出,纱线出线速度更快,以满足缠线的需求,当纱线较松时,升降块34自动回落并且卡块341卡入锭子32上的槽内,纱线出线速度变慢以保证缠线的紧密度合适。
在纱线筒放到支撑柱31上时,向上翻动封板36将封板36与顶块311分离,纱线筒套设在支撑柱31上,然后向下翻动封板36将封板36插设在顶块311上,这样封板36对纱线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纱线筒上下晃动。
8对进料装置3呈圆形设置,在进料装置3的圆心位置处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下端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支撑杆11的顶端固设有圆柱形的限位盘12,限位盘12的正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圆环形的环形收卷套13,当纱线进行缠绕时,纱线从限位盘12的一侧沿着限位盘12的外边缘然后再穿入到环形收卷套13的下方,这样限位盘12对纱线进行张紧以保证纱线缠线的紧密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张紧装置4包括支撑架41、张紧辊42、张紧齿轮43和驱动组件44。支撑架41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工作台1上,支撑架41对应环形收卷套13的位置处固设有L形的支杆411,支杆411与环形收卷套13固定连接,张紧辊42共有三个并均水平设于支撑架41内,张紧辊42的两端与支撑架41的侧壁转动连接,三个张紧辊42呈上下对应设置并且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的距离为将涤纶绳压扁之后的宽度。
张紧齿轮43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张紧辊42一侧的外环面上,相邻两个张紧齿轮43之间相互啮合,驱动组件44设于支撑架41上并且位于最下方的张紧辊42的下方。支撑架41对应多个张紧辊42的位置处设有分别与其同轴设置的连接柱412,连接柱412与张紧辊42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4包括驱动电机441、第一齿轮442和第二齿轮443。
驱动电机441水平设置并且固设在支撑架4141的侧壁上,第一齿轮442竖直设置并且与驱动电机44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443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最下方连接柱413的外环面上,第一齿轮442和第二齿轮443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4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43的直径。
驱动电机441工作,带动第一齿轮442转动,而后第一齿轮44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44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下张紧辊42的转动,第一齿轮44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43的直径从而实现驱动组件44的减速运动,从而保证下张紧辊42能够对涤纶扁绳进行稳定张紧。
涤纶绳从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穿过,而后通过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压紧成扁状,并且涤纶绳从下方穿过,而后呈波浪形依次穿过上部的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的缝隙。驱动组件44工作带动最下方的张紧辊42进行转动,下方的张紧辊42带动上方与其相邻的张紧辊42反向转动,从而多个张紧辊42同时带动涤纶绳向上移动并进行张紧,拨齿421能够保证涤纶扁绳在张紧辊42之间不会打滑。
如图6所示,收卷装置5设于工作台1上,收卷装置5包括连接架51、动力电机52和收卷辊53。连接架51固设在工作台1上,动力电机52水平固设在连接架51上,收卷辊53水平设置并且两端分别与机架41转动连接,动力电机52的转轴与收卷辊53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当涤纶扁绳传递到此处时,动力电机52工作,带动收卷辊53转动,这样缠绕在收卷辊53上的涤纶扁绳通过驱动辊的转动进行收卷。
如图7和图8所示,切割装置6(参考图1)设于收卷装置5与张紧装置4之间,切割装置6包括支架61、翻转架62、翻转组件63、切刀64和摆动组件65。支架61竖直设于地面上,翻转架62竖直设置支架61内,支架61和翻转架62均沿着收卷辊53(参考图6)的长度方向设置,翻转架62的两侧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柱621,支架61两侧对应铰接柱621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口3431并且铰接柱621转动连接在开口3431内。
翻转组件63共有两组并分别设于翻转架62的两侧,翻转组件63位于翻转架62的中部,翻转组件63包括翻转气缸631和下铰接套632。翻转气缸631倾斜设置并且倒置设置,翻转气缸631的底座设有水平的连接杆6311并与支架61的侧壁铰接,下铰接套632与翻转气缸631下侧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翻转架62的侧壁中部固设有沿翻转架62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铰接杆623,翻转气缸631位于第一铰接杆623的侧上方,翻转气缸631的底部与支架61的内侧壁进行铰接,下铰接套632与第一铰接杆623进行铰接。
如图9所示,摆动组件65包括摆动气缸651、上铰接套652和铰接块653。摆动气缸651倾斜设置并且其底座同样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6311,翻转架62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3431,连接杆6311转动连接在开口3431内。上铰接套652固设在摆动气缸651的活塞杆上,翻转架62的上部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水平设置的转动柱622,转动柱622与切刀64的上部固定连接,铰接块653与转动柱622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块653内固设有与第一铰接杆623平行的水平设置的第二铰接杆654,上铰接套652与第二铰接杆654铰接。
切刀64呈长条形并水平设于翻转架62的上部,切刀64沿翻转架6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切刀64内设有电热丝641,电热丝641沿切刀64的宽度方向并在切刀64内呈反复折叠的蛇形,电热丝641的两端位于切刀64的一侧。
纱线筒先套设在进料装置3上,而后纱线通过进料装置3引出,并从连接套的下端穿入到连接套内,而后从其上端引出并进入到环形收卷套13内,多根纱线在环形收卷套13和限位盘12之间的位置处接触,同时进料装置3由缠线装置2带动进行作往复性的多个8字运动从而缠绕成涤纶绳,当一捆涤纶绳收卷完成之后,翻转气缸631的活塞杆伸张,活塞杆推动翻转架62在支架61内摆动,同时翻转气缸631跟随着翻转架62进行转动,实现翻转架62的下压,当切刀64切割完成之后,翻转气缸631的活塞杆收缩,其活塞杆带动翻转架62向上翻转并回到原位。同时摆动气缸651的活塞杆伸张,其活塞杆推动铰接块653摆动进行带动转动柱622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切刀64的翻转,在切刀64向下翻转并对涤纶扁绳进行切割,切刀64在下压之前通过电热丝641进行加热,当切刀64碰触到涤纶扁绳的时候通过热力和下压力将其切断。
当切刀64切割完成之后,翻转气缸631的活塞杆收缩,活塞杆带动翻转架62向上翻转同时摆动气缸651的活塞杆伸缩并带动转动柱622反向旋转,带动切刀64和翻转架62向上翻转并回到原位。
由于切刀64呈长条形,故而当涤纶扁绳出现在翻转架62内长度方向的各个位置时切刀64均能够对其切割,并且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被烫伤的危险。电热丝641呈蛇形分布保证对切刀64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均匀加热。
翻转架62的中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与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的中部为涤纶绳通过的通道,通道的高度略大于涤纶绳的直径。这样通过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对涤纶绳进行限位,同时对涤纶扁绳进行一定的张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涤纶扁绳编织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设于工作台(1)下的缠线装置(2)、设于缠线装置(2)上并通过缠线装置(2)带动进行8字形环绕运动的多个进料装置(3)和对缠线完成的涤纶扁绳进行压紧的张紧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对张紧装置(4)上传递下来的涤纶绳进行收卷的收卷装置(5),所述收卷装置(5)与收卷装置(5)之间设有切割装置(6);所述切割装置(6)包括固设在工作台(1)上的支架(61)、下方铰接于支架(61)内的翻转架(62)、带动翻转架(62)进行翻转的翻转组件(63)、设于翻转架(62)上部的切刀(64)和带动切刀(64)进行摆动的摆动组件(65);涤纶扁绳从翻转架(62)中部穿过,所述支架(61)和翻转架(6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出料方向设置,所述切刀(64)呈长条形并沿着翻转架(6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切刀(64)内设有电热丝(6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62)的中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所述上压杆(624)和下压杆(625)的中部为涤纶绳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高度略大于涤纶绳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63)包括设于翻转架(62)与支架(61)之间的翻转气缸(631)和固设在翻转气缸(631)活塞杆上的下铰接套(632);翻转架(62)的侧壁中部固设有沿翻转架(62)的长度方向的水平设置的第一铰接杆(623),所述翻转气缸(631)位于第一铰接杆(623)的侧上方,所述翻转气缸(631)的底部与支架(61)的内侧壁进行铰接,所述下铰接套(632)与第一铰接杆(623)进行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65)包括设于支架(61)与翻转架(62)之间的摆动气缸(651)、设于摆动气缸(651)活塞杆上的上铰接套(652)和设于摆动气缸(651)上方的U形的铰接块(653);所述翻转架(62)的上部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水平设置的转动柱(622),所述转动柱(622)与切刀(64)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653)与转动柱(6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653)内固设有与第一铰接杆(623)平行的水平设置的第二铰接杆(654),所述上铰接套(652)与第二铰接杆(65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641)在切刀(64)内呈反复折叠的蛇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柱(31)、固设于支撑柱(31)底部的锭子(32)、设于支撑柱(31)一侧的竖直设置的两个转动杆(33)和竖直套设在转动杆(33)上的升降块(34);两个转动杆(33)的下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35),支撑板(35)与两个转动杆(3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5)远离转动杆(33)的一侧与支撑柱(31)进行铰接并能绕支撑柱(31)进行水平转动,所述升降块(34)位于锭子(32)的上方并且其下方靠近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卡块(341),卡块(341)能够卡入锭子(32)上部的槽内,所述支撑柱(31)上缠有纱线,所述升降块(34)远离锭子(32)的一侧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升降套(342),设于支撑柱(31)上的纱线从支撑柱(31)下方引出并绕过升降块(34)的下方进入到升降套(342)内,而后纱线从升降套(342)的一侧穿入并从另一侧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3)的上部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配合套(343),配合套(343)的上部设有封板(36),配合套(343)顶部两侧均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铰接杆(344),所述封板(36)的一侧固设有两个铰接板(362)并分别与两个铰接杆(344)进行铰接,所述支撑柱(31)的顶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顶块(311),所述顶块(311)的直径小于支撑柱(31)的直径并且顶块(311)的顶端为圆弧形的尖端,所述封板(36)的另一侧开设有封口(361)并插设在顶块(311)上,所述封板(36)能够与套设在支撑柱(31)上的纱线筒相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多个进料装置(3)呈圆形分布,并且工作台(1)对应进料装置(3)圆心的位置处固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部固设有圆柱形的限位盘(12),所述限位盘(12)的外环面能够与纱线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4)包括竖直固设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架(41)、水平转动连接在支撑架(41)上的多个张紧辊(42)、固设在张紧辊(42)一侧的张紧齿轮(43)和设于张紧辊(42)下方并带动张紧辊(42)进行转动的驱动组件(44),多个张紧辊(42)呈上下对应排布,所述相邻张紧辊(42)上的张紧齿轮(43)相互啮合,所述张紧辊(42)的外环面上固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拨齿(421),相邻两个张紧辊(42)之间的距离为将涤纶绳压扁之后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涤纶扁绳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1)对应最下方张紧辊(42)的位置处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柱(412),所述连接柱(412)的一端与张紧辊(4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驱动电机(441)、设于驱动电机(441)上的第一齿轮(442)和设于连接柱(412)外环面上的第二齿轮(443);所述第一齿轮(442)和第二齿轮(44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4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443)的直径。
CN201821378878.9U 2018-08-24 2018-08-24 涤纶扁绳编织机 Active CN209260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878.9U CN209260321U (zh) 2018-08-24 2018-08-24 涤纶扁绳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878.9U CN209260321U (zh) 2018-08-24 2018-08-24 涤纶扁绳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0321U true CN209260321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8878.9U Active CN209260321U (zh) 2018-08-24 2018-08-24 涤纶扁绳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03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9130A (zh) * 2021-07-09 2021-11-23 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9130A (zh) * 2021-07-09 2021-11-23 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0321U (zh) 涤纶扁绳编织机
CN101342791B (zh) 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圈包布缠绕机
CN107044049A (zh) 枕芯套自动生产线
CN209227276U (zh) 便于收卷的尼龙扁绳编织机
CN102616396B (zh) 一种缠绕裹丝机
CN209024734U (zh) 尼龙绳编织机
CN209227175U (zh) 丙纶绳编织机
CN207943664U (zh) 一种电线电缆收线器
CN209227273U (zh) 方便引线的涤纶扁绳编织机
CN107440154B (zh) 一种绕线捆绑式自动编烟机
CN206606815U (zh) 一种分卷机上料装置
CN206586294U (zh) 一种简易茶叶揉压机
CN209291646U (zh)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张紧装置
CN209307632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布料提拉装置
CN207918084U (zh) 一种带自动预紧装置的切缝机上卷机构
CN209955415U (zh) 一种多位置控制环保纸袋提手制造机
CN108987098B (zh) 一种卧式绕线机
KR100938741B1 (ko) 라셀 편직물 적재장치
CN205966806U (zh) 一种防止线材打结的放线架
CN201869765U (zh) 一种烟叶编杆机
CN209349860U (zh) 装配式建筑矩形钢管立式组装生产线
CN206821467U (zh) 一种大棚被自动生产线
CN212335633U (zh) 一种布料绳状起皱装置
CN209259240U (zh) 一种用于成品卷材基布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08413232U (zh) 蟹笼自动抓取及旋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