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0150U -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0150U
CN209260150U CN201821707451.9U CN201821707451U CN209260150U CN 209260150 U CN209260150 U CN 209260150U CN 201821707451 U CN201821707451 U CN 201821707451U CN 209260150 U CN209260150 U CN 209260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shunting
cooling
quenching tank
shun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74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海军
张春宝
陈云
汪凤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074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0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0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0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零件在进行淬火冷却时,冷却不均匀导致组织差异性大以及冷却过快导致零件变形或开裂,冷却过慢导致零件组织不合格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包括淬火槽以及与淬火槽连接的动力输出设备,淬火槽至少设置有分流设备,淬火槽包括底部、开口的顶部以及连接底部和顶部的侧壁,分流设备与侧壁连接,通过在原设备底部,搅拌导流口处添加油分流装置(导流缝),根据缝隙控制各个区域淬火液流量已达到在淬火时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有效,从而提高零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箱式多用炉生产中,零件在进行淬火冷却时,冷却不均匀导致组织差异性大,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一个难题,冷却过快导致零件变形或开裂,冷却过慢导致零件组织不合格。特别是在箱式多用炉中,现象更加明显,因其零件采用,由上而下淬火,油的循环采用搅拌器导流板引流到淬火槽中,导致淬火后每个区间的冷却液量不同,导致零件冷却效果有差异。通过在原设备底部,搅拌导流口处添加油分流装置(导流缝),通过缝隙控制各个区域淬火液达到在淬火时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有效,从而提高零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包括淬火槽以及与所述淬火槽连接的动力输出设备,所述淬火槽至少设置有分流设备,所述淬火槽包括底部、开口的顶部以及连接所述底部和顶部的侧壁,所述分流设备与所述侧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分流设备包括分流层以及开设在所述分流层上的多个导流缝,多个所述导流缝相互平行设置。
由此,所述导流缝即为淬火冷却液的通道口,淬火冷却从所述动力输出设备中进入到所述淬火槽中必将经过设置在所述淬火槽内的所述分流设备以及所述分流设备中的所述分流层上,所述分流层通过多个所述导流缝实现对淬火冷却液的限流已达到控制流速的效果,从而使得位于所述分流层另一侧的淬火区内的淬火冷却液的流速均匀,从而平均化工件表面被带走的热量,提高工件的热处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分流层包括第一分流层和第二分流层,所述第二分流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层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分流层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分流层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增大。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动力输出设备包括搅拌电机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的入口以及与所述淬火槽连接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底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动力输出设备的数量为一且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一侧,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底部的几何中心处且出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面积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分流设备与所述侧壁的其中两个面连接,与另外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分流层与所述底部平行。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二分流层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之间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呈等差数列增大。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动力输出设备的数量为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淬火槽的两侧,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几何中心的两侧。
由此,此处的所述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几何中心的两侧即可以表示所述出口关于所述底部任何一条对面中心连线对称分布,也可以表示所述出口关于所述底部几何中心点实现中心对称,以保证淬火冷却液进入所述淬火槽中时体积相同的两部分实现流量的平均化,并且比起只有一个动力输出设备来说流量更大,效率更快,但是会使得流量的稳定性比起置有一个所述动力输出设备来说相对较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原设备底部,搅拌导流口处添加油分流装置(导流缝),根据缝隙控制各个区域淬火液流量已达到在淬火时零件的冷却更加均匀有效,从而提高零件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淬火槽、11-底部、12-顶部、13-侧壁、2-动力输出设备、21-搅拌电机、22-导流板、3-分流设备、31-分流层、311-第一分流层、312-第二分流层、32-导流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防眩光窄光束的LED灯具,包括淬火槽1以及与所述淬火槽1连接的动力输出设备2,所述淬火槽1至少设置有分流设备3,所述淬火槽1包括底部11、开口的顶部12以及连接所述底部11和顶部12的侧壁13,所述分流设备3与所述侧壁1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设备3包括分流层31以及开设在所述分流层31上的多个导流缝32,多个所述导流缝3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导流缝32即为淬火冷却液的通道口,淬火冷却从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中进入到所述淬火槽1中必将经过设置在所述淬火槽1内的所述分流设备3以及所述分流设备3中的所述分流层31上,所述分流层31通过多个所述导流缝32实现对淬火冷却液的限流已达到控制流速的效果,从而使得位于所述分流层31另一侧的淬火区内的淬火冷却液的流速均匀,从而平均化工件表面被带走的热量,提高工件的热处理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层31包括第一分流层311和第二分流层312,所述第二分流层312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层311与所述底部11之间,所述第一分流层311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分流层312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增大,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包括搅拌电机21和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包括与所述搅拌电机21连接的入口以及与所述淬火槽1连接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底部1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和所述导流板22与所述淬火槽1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的数量为一且设置在所述淬火槽1的一侧,所述导流板22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底部11的几何中心处且出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11面积的三分之二。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的数量为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淬火槽1的两侧,所述导流板22的所述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11几何中心的两侧,此处的所述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11几何中心的两侧即可以表示所述出口关于所述底部11任何一条对面中心连线对称分布,也可以表示所述出口关于所述底部11几何中心点实现中心对称,以保证淬火冷却液进入所述淬火槽1中时体积相同的两部分实现流量的平均化,并且比起只有一个动力输出设备2来说流量更大,效率更快,但是会使得流量的稳定性比起置有一个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来说相对较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设备3与所述侧壁13的其中两个面连接,与另外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分流层31与所述底部11平行,所述第二分流层312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之间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呈等差数列增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9)

1.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1)以及与所述淬火槽(1)连接的动力输出设备(2),所述淬火槽(1)至少设置有分流设备(3),所述淬火槽(1)包括底部(11)、开口的顶部(12)以及连接所述底部(11)和顶部(12)的侧壁(13),所述分流设备(3)与所述侧壁(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设备(3)包括分流层(31)以及开设在所述分流层(31)上的多个导流缝(32),多个所述导流缝(32)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层(31)包括第一分流层(311)和第二分流层(312),所述第二分流层(312)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层(311)与所述底部(11)之间,所述第一分流层(311)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分流层(312)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包括搅拌电机(21)和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包括与所述搅拌电机(21)连接的入口以及与所述淬火槽(1)连接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底部(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的数量为一且设置在所述淬火槽(1)的一侧,所述导流板(22)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底部(11)的几何中心处且出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11)面积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设备(3)与所述侧壁(13)的其中两个面连接,与另外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层(31)与所述底部(11)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层(312)上的多个所述导流缝(32)之间的间距由中间向两侧依次呈等差数列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设备(2)的数量为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淬火槽(1)的两侧,所述导流板(22)的所述出口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11)几何中心的两侧。
CN201821707451.9U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Active CN209260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7451.9U CN209260150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7451.9U CN209260150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0150U true CN209260150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7451.9U Active CN209260150U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01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2720A (zh) * 2018-10-22 2018-12-18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2720A (zh) * 2018-10-22 2018-12-18 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0150U (zh)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RO106124B1 (ro) Cuva pentru topirea sticlei
CN109830778A (zh) 一种均温液冷板
CN109022720A (zh) 一种改善淬火冷却的装置
CN103541804B (zh) 一种带水室整流罩的汽车散热器
CN203614202U (zh) 一种分流板式水箱散热器
CN102925641A (zh) 大型筒形工件淬火水槽内的流场调控方法
CN110315042B (zh) 一种用于水平连铸精密白铜合金管的搅拌装置
CN207437355U (zh) 一种组合式空压机冷却系统
CN217895797U (zh) 半导体工艺腔室的进风装置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CN208776772U (zh) 一种用于铜线生产加工的连续退火冷却装置
CN208517470U (zh) 一种钢丝铅浴循环冷却系统
CN205959723U (zh) 一种变压器强迫油循环导向结构
CN208414228U (zh)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冷却组件
CN207103806U (zh) 一种改进型的铸件空气冷却装置
CN106011407B (zh) 一种适用于真空水冷热处理的淬火水槽
KR20110020035A (ko) 냉각수가 상하층으로 구분되어 흐르는 급속열처리장치의 히터블록
CN202595217U (zh) 一种带钢冷却系统
CN205546369U (zh) 一种新型电气控制系统水冷装置
CN111306937A (zh) 流槽和真空感应熔炼炉
CN206279248U (zh) 均匀加热式低温炉
CN205641029U (zh) 电磁炉
CN104190887B (zh) 组合铸嘴装置
CN205437420U (zh) 一种可均衡降温的冷热一体式载台
CN205020785U (zh) 一种铝铸件生产用冷却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298, Fangjiashan Road, H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z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98, Fangjiashan Road, H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8+1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ISHANG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