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097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0975U
CN209250975U CN201821493720.6U CN201821493720U CN209250975U CN 209250975 U CN209250975 U CN 209250975U CN 201821493720 U CN201821493720 U CN 201821493720U CN 209250975 U CN209250975 U CN 209250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cabinet
electronic equipment
functional module
mix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37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荣
王宏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937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0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0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0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机箱和功能模块。其中,功能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和施力端,插入端用于与机箱可插拔地配合,施力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插入端插入或拔出机箱。机箱上设置有第一防混结构,插入端上设置有第二防混结构,第一防混结构用于当功能模块插入机箱时与第二防混结构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有效防止功能模块误插入不匹配的机箱中,改善由于功能模块误插造成的连接器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两个不同的业务板拉手条模块一般其后部连接器是不同的,两个模块在装配到对应机箱时如果弄混,而装配到对方机箱,会造成连接器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有效防止功能模块误插入不匹配的机箱中,改善由于功能模块误插造成的连接器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箱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和施力端,所述插入端用于与所述机箱可插拔地配合,所述施力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插入端插入或拔出所述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第一防混结构,所述插入端上设置有第二防混结构,所述第一防混结构用于当所述功能模块插入所述机箱时与所述第二防混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混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机箱的防混凸起,所述第二防混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插入端的防混槽,所述防混凸起与所述防混槽可解除地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端相对的两侧壁沿所述功能模块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防混结构设置区,多个所述防混结构设置区中的至少任意两个设置有所述第二防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混结构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的尺寸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混结构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的形状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和可拆卸防混结构,所述插入端与所述箱体可插拔地配合,所述可拆卸防混结构包括防混结构本体,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混结构设置于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防混结构本体容置于所述装配凹槽内,所述第一防混结构凸出所述箱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防混结构本体的定位凸起,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对所述防混结构本体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伸入孔和卡合孔,所述伸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卡合孔的孔径,所述定位凸起用于伸入所述伸入孔并滑动至所述卡合孔,以卡持于所述卡合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当功能模块(例如拉手条)插入机箱时,第一防混结构与第二防混结构配合,这样,与机箱相匹配的功能模块才能插入机箱,而与机箱不匹配的功能模块则无法插入该机箱。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有效防止不匹配的功能模块误插入机箱中,从而改善由于功能模块误插造成的连接器损伤的问题。并且,第二防混结构设置于插入端,便于结构设置,不会影响施力端和机箱前部的结构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功能模块插入机箱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机箱与背板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功能模块的防混结构设置区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机箱的箱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箱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可拆卸防混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可拆卸防混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IX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DC功能模块插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机箱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X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电子设备;10-机箱;110-箱体;111-装配凹槽;112-第二定位结构;113-定位孔;1131-伸入孔;1132-卡合孔;114-固定件;120-可拆卸防混结构;121-防混结构本体;1211-第一定位结构;1212-定位凸起;1213-第一表面;1214-第二表面;1215-固定孔;122-第一防混结构;1221-连接板;1222-凸出部;20-功能模块;210-第一连接器;220-功能模块本体;221-插入端;2211-防混结构设置区;222-施力端;230-第二防混结构;30-背板;310-第二连接器;2002-DC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该电子设备1可以是通讯设备、服务器或者存储设备等。该电子设备1包括功能模块20、背板30及机箱10,该机箱10与功能模块20可插拔地配合,功能模块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210,背板3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310,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内时,第一连接器210与第二连接器310可解除地插接。
请参阅图3,功能模块20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221和施力端222,插入端221用于插入机箱10,施力端222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插入端221插入机箱10。插入端221上设置有第二防混结构230。机箱10上设置有第一防混结构122。第一防混结构122用于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时与第二防混结构230配合。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该机箱10包括箱体110及可拆卸防混结构120,箱体110与功能模块20可插拔地配合。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包括防混结构本体121,第一防混结构122设置于防混结构本体121上。防混结构本体121与箱体110可拆卸连接。功能模块20包括功能模块本体220,第二防混结构230设置于功能模块本体220上。并且,第一连接器210设置于功能模块本体220上。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时,第一防混结构122与第二防混结构230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1为通讯设备时,功能模块20可以为拉手条模块,当电子设备1为服务器或存储设备时,功能模块20可以为存储节点或计算节点。
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时,第一防混结构122与第二防混结构230配合,这样,与箱体110相匹配的功能模块20才能插入箱体110,而与箱体110不匹配的功能模块20则无法插入该箱体110。因此,该机箱10能够有效防止不匹配的功能模块20误插入该机箱10中,从而改善由于功能模块20误插造成的连接器损伤的问题,特别是改善不同产品相同形状及尺寸的功能模块20的防混问题;第二防混结构230设置于插入端221,便于设置,不会影响施力端222和机箱10前部的结构布置。另外,由于防混结构本体121与箱体110可拆卸连接,箱体110不需要修改,箱体110作为其它电子设备1的箱体110时,只需要对应地修改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及功能模块20的第二防混结构230即可,因此,能够提高箱体110的通用性,节约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插入端221和施力端222设置于功能模块本体220相对设置的两端。另外,第一连接器210设置于插入端221。
第二防混结构230可以为设置于插入端221的防混槽,第一防混结构122可以为设置于机箱10的防混凸起,防混凸起与防混槽可解除地配合。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混结构230也可以是凸起结构,而第一防混结构122采用与该凸起结构配合的槽或孔的结构。
另外,第一防混结构122和第二防混结构230的数量、尺寸和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防混结构122和第二防混结构230的数量、尺寸和形状相互匹配。以下仅以第二防混结构230作具体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混结构230的数量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230的尺寸各不相同,例如,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230均采用防混槽,其深度各不相同,从而进一步起到防混作用。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混结构230的数量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230的形状各不相同,例如,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230均采用防混槽,防混槽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或半圆形等。
本实施例中,插入端221相对的两侧壁沿功能模块20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多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中的至少任意两个设置有第二防混结构23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混结构230可以是开设于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的防混槽。
应当理解,插入端221在沿功能模块20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每个侧壁沿功能模块20厚度方向均可以设置多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每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均用于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防混结构230。在实际设计时,所有设置的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中,可以在其中的至少任意两个上设置第二防混结构230。当然,也可以仅在其中任意一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上设置第二防混结构230。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每个侧壁沿功能模块20厚度方向均设置四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两个侧壁共计设置有八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为了方便理解,附图中每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均开设了防混槽,应当理解,实际产品的功能模块20上,在八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中只需选择至少任意两个开设防混槽即可。为了方便说明,其中一个侧壁上的四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上对应设置的防混槽由功能模块20的底部至顶部依次以A、B、C、D表示,另一个侧壁上的四个防混结构设置区2211上对应设置的防混槽由功能模块20的底部至顶部依次以E、F、G、H表示。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两个侧壁上防混槽的组合方式如下表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采用AE组合。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上表中的任一组合,也可以采用未在上表中出现的组合例如,BC、CD、EF、G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设置。
请参阅图5和图6,另外,箱体110的内壁上设置有装配凹槽111,用于容置防混结构本体121,当防混结构本体121安装于装配凹槽111内后,第一防混结构122凸出箱体110的内壁。这样,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内时,第一防混结构122嵌入防混槽内,以与功能模块20相互避让,从而使第一连接器210与第二连接器310插接。
进一步地,箱体11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112,用于与防混结构本体121配合,以对防混结构本体121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112设置于装配凹槽111的底壁上。可选地,第二定位结构112包括设置于箱体110上的定位孔113。定位孔113包括相互连通的伸入孔1131和卡合孔1132,伸入孔1131的孔径大于卡合孔1132的孔径,伸入孔1131用于供防混结构本体121伸入,卡合孔1132用于与防混结构本体121滑动配合。
另外,箱体110上设置有固定件114,机箱1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图未示),连接件穿过防混结构本体121并与固定件114配合,以将防混结构本体121固定于箱体110上。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4设置于装配凹槽111的底壁上,固定件114采用压铆螺母,压铆螺母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采用螺钉。
请参阅图7和图8,另外,防混结构本体121为长条形板状结构。防混结构本体1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1211,用于与第二定位结构112配合,以使第二定位结构112对防混结构本体121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1211包括凸设于防混结构本体121的定位凸起1212,定位凸起1212用于与定位孔113配合。进一步地,定位凸起1212用于伸入伸入孔1131并滑动至卡合孔1132,以卡持于卡合孔1132内。可选地,定位凸起1212采用蘑菇头结构。
进一步地,防混结构本体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13和第二表面1214,定位凸起1212凸设于第二表面1214。
另外,防混结构本体121上设置有固定孔1215,固定孔1215由第一表面1213贯穿至第二表面1214。连接件穿过固定孔1215并与固定件114配合。
第一防混结构122凸设于第一表面1213。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混结构122包括连接板1221及凸出部1222,凸出部1222大致呈“几”字形,其具有开口的一端与连接板1221连接,连接板1221连接于第一表面1213上,可选地,连接板1221与防混结构本体121铆接。
在将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安装于箱体110上时,将防混结构本体121嵌入装配凹槽111内,使定位凸起1212伸入伸入孔1131内,并使定位凸起1212沿卡合孔1132滑动,直至卡合于卡合孔1132远离伸入孔1131的一端,从而将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定位于箱体110上,再将连接件穿过固定孔1215并与固定件114配合,从而将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固定于箱体110上,此时,凸出部1222凸出于箱体110的内壁。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可拆卸防混结构120与箱体110先进行定位,再通过连接件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拆卸防混结构120与箱体1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防混结构本体121设置卡持结构,箱体110上设置与该卡持结构相配合的卡槽,当然,也可以再用螺钉等将防混结构本体121与箱体110连接。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采用路由器(简称CR)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原理:
本实施例中,机箱10为CR机箱,功能模块20为CR功能模块。其中,CR功能模块采用AE组合的防混槽。当CR功能模块插入CR机箱内时,第一防混结构122嵌入防混槽内,以与CR功能模块相互避让,从而使第一连接器210与第二连接器310插接。
请参阅图10和图11,当电子设备1采用数据中心(简称DC)时,其采用DC功能模块2002,DC功能模块2002虽然形状和尺寸与CR功能模块相同,但是DC功能模块2002不具有AE组合的防混槽,与CR机箱中的第一防混结构122不匹配。当DC功能模块2002插入CR机箱内时,DC功能模块2002抵持于第一防混结构122,而无法与防混槽形成相互避让,因此,DC功能模块2002的第一连接器210无法与CR机箱内的第二连接器310插接,从而避免不匹配的连接器接触而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当功能模块20插入箱体110时,第一防混结构122与第二防混结构230配合,这样,与箱体110相匹配的功能模块20才能插入箱体110,而与箱体110不匹配的功能模块20则无法插入该箱体11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10及电子设备1能够有效防止不匹配的功能模块20误插入该机箱10中,从而改善由于功能模块20误插造成的连接器损伤的问题,特别是改善不同产品相同形状及尺寸的功能模块20的防混问题;另外,由于防混结构本体121与箱体110可拆卸连接,箱体110不需要修改,箱体110作为其它电子设备1的箱体110时,只需要对应地修改可拆卸防混结构120及功能模块20的第二防混结构230即可,因此,能够提高箱体110的通用性,节约成本。并且,第一防混结构122可以采用多种组合方式,可以供多种产品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插入端和施力端,所述插入端用于与所述机箱可插拔地配合,所述施力端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插入端插入或拔出所述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第一防混结构,所述插入端上设置有第二防混结构,所述第一防混结构用于当所述功能模块插入所述机箱时与所述第二防混结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混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机箱的防混凸起,所述第二防混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插入端的防混槽,所述防混凸起与所述防混槽可解除地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相对的两侧壁沿所述功能模块的厚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防混结构设置区,多个所述防混结构设置区中的至少任意两个设置有所述第二防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混结构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的尺寸各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混结构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防混结构的形状各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和可拆卸防混结构,所述插入端与所述箱体可插拔地配合,所述可拆卸防混结构包括防混结构本体,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混结构设置于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防混结构本体容置于所述装配凹槽内,所述第一防混结构凸出所述箱体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防混结构本体的定位凸起,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对所述防混结构本体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伸入孔和卡合孔,所述伸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卡合孔的孔径,所述定位凸起用于伸入所述伸入孔并滑动至所述卡合孔,以卡持于所述卡合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防混结构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CN201821493720.6U 2018-09-12 2018-09-12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250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3720.6U CN209250975U (zh) 2018-09-12 2018-09-1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3720.6U CN209250975U (zh) 2018-09-12 2018-09-1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0975U true CN209250975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7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3720.6U Active CN209250975U (zh) 2018-09-12 2018-09-1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0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6230B2 (en) Server enclosure with transfer card module
US20120020034A1 (en) Chip card hol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2052402A1 (zh) 展台充电接头
US10474204B2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expansion card and computer case
US7813136B2 (en) Server enclosure
CN209250975U (zh) 电子设备
US6705878B2 (en) Portable universal coupler for computer facility
EP0596574B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 removable connector on a fixed connector and a locking element therefor
US20030151903A1 (en) Card guide with changeable end face portion
US7566233B2 (en) Card connector
US9448600B2 (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80180897A1 (en) Expansion card carri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7272013B1 (en) Interchangeable design support system
US76799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with transfer card
US7121836B2 (en) Integrated socket
CN109561627A (zh) 一种端面自密封盒式插件单元
CN208317111U (zh) 主板、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US8033852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upling circuit boards
CN205960328U (zh) 手机主板上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211151006U (zh) 转接器与电子设备
CN209643188U (zh) 一种端面自密封盒式插件单元
US20210034097A1 (en) Universal Bracket for Multiple Form Factors of PCIe Cards in OCP Sled Environments
US20050013112A1 (en) Industry computer structure with two expansive forms
CN215072384U (zh) Sim卡、电子卡及电子设备
CN213545165U (zh) 扩充卡的转接器组件以及计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