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3289U -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3289U
CN209243289U CN201821330639.6U CN201821330639U CN209243289U CN 209243289 U CN209243289 U CN 209243289U CN 201821330639 U CN201821330639 U CN 201821330639U CN 209243289 U CN209243289 U CN 209243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ylinder
fixedly installed
fibrinogen
movably inst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0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angshan Kanghu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angshan Kang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angshan Kanghu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angshan Kang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0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3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3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3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壳体的下端外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居中位置活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位于底盘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缠绕筒,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后端位置设有导线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位于导线圈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加捻罗拉,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位于加捻罗拉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牵伸罗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设有连接轴和固定槽,首先能够方便人们更换缠绕筒,增加整个工作效率,且能够方便人们更换原纤维筒,使用更加方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粗纱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是一种将两根或者多根细小的纤维线通过加捻罗拉进行捻成一股比较粗的啥,彩段就是指两根或者多根细小的纤维是带有不同颜色的,当不同颜色的原纤维被捻成一根粗纱后就会形成多种颜色相间的粗纱;现有的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原料的取放时,传统的利用螺栓进行串联,在更换原料时需要进行拆卸多组螺栓,更换非常麻烦,而且浪费时间,且在拿取成品后的粗纱时,同样也比较麻烦,装置工作速度较快,成品速度也较快,如果成品后的粗纱筒更换麻烦的话会影响整个工作流程,使用不够方便,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壳体的下端外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下端居中位置活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位于底盘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缠绕筒,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后端位置设有导线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位于导线圈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加捻罗拉,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位于加捻罗拉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牵伸罗拉,所述壳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壳体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导线孔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呈料架,所述呈料架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原纤维筒,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位于第一原纤维筒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原纤维筒,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原纤维筒的一侧远离第一原纤维筒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三原纤维筒,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有凸块,所述电机的上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输出轴,且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与加捻罗拉的一端同样设有电机,所述导线圈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壳体和导线圈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外表面拐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垫。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的前端外表面位于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底部为弧形,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端盖的直接大于固定槽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加捻罗拉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加捻纹路,牵伸罗拉与壳体之间设有活动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外表设有凸块,缠绕筒的内表面设有凹槽,在工作时人们只需要将缠绕筒的凹槽对准凸块插入即可,并且有着底盘跟着转动所以不会影响缠绕筒的转动,跟换非常方便,通过设置的固定槽,能够方便人们更换原纤维筒,并且固定轴的两端设有端盖,能够保证固定轴不会左右偏移,比较实用,整个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的连接轴和缠绕筒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的电机与连接轴的分解图。
图中:1、壳体;2、控制箱;3、电机;4、连接轴;5、底盘;6、缠绕筒;7、导线圈;8、加捻罗拉;9、牵伸罗拉;10、导线孔;11、呈料架;12、固定槽;13、固定轴;14、第一原纤维筒;15、第二原纤维筒;16、第三原纤维筒;17、凸块;18、输出轴;19、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2,壳体1的下端外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3,壳体1的内部下端居中位置活动安装有连接轴4,且连接轴4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盘5,连接轴4的外表面位于底盘5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缠绕筒6,壳体1的内部靠近后端位置设有导线圈7,壳体1的内表面位于导线圈7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加捻罗拉8,壳体1的内表面位于加捻罗拉8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牵伸罗拉9,壳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导线孔10,壳体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导线孔10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呈料架11,呈料架1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的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原纤维筒14,固定轴13的外表面位于第一原纤维筒14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原纤维筒15,固定轴13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原纤维筒15的一侧远离第一原纤维筒14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三原纤维筒16,连接轴4的外表面设有凸块17,电机3的上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输出轴18,且输出轴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套19;
控制箱2的内部与加捻罗拉8的一端同样设有电机3,导线圈7与壳体1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壳体1和导线圈7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方式,连接块能够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壳体1的下端外表面拐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垫,支撑腿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地垫能够起到扩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的作用;控制箱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控制箱2的前端外表面位于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显示屏与控制面板能够起到配合操作的作用;固定槽12的底部为弧形,固定轴1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端盖的直接大于固定槽12的直径,端盖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加捻罗拉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加捻纹路,牵伸罗拉9与壳体1之间设有活动槽,活动槽能够起到提供活动空间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原纤维筒14、第二原纤维筒15和第三原纤维筒16的三种颜色的原细线分别经过导线孔10,然后通过牵伸罗拉9进入到加捻罗拉8,加捻罗拉8通过控制箱2内部的电机3带动转动,对三组原纤维进行加捻,然后在经过导线圈7,因连接轴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并且连接套19的内表面同样设有螺纹,电机3在工作时输出轴18开始转动,因输出轴18与连接轴4被连接套19所固定,所以电机3工作时通过输出轴18带动连接轴4转动,因连接轴4与缠绕筒6之间设有凸块17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带动缠绕筒6开始转动,同时配合加捻罗拉8的放线速度将成品后的粗纱进行缠绕,因第一原纤维筒14、第二原纤维筒15和第三原纤维筒16为三组颜色,所以被捻成品后的粗纱既为三种颜色相间的段彩状,在工作一段时间需要更换缠绕筒6时,人们只需将粗纱剪短然后将缠绕好的缠绕筒6垂直向上取出,然后在将新的缠绕筒6对准凸块17与凹槽的位置插入即可再次进行使用,更换非常方便,并且有着底盘5跟着转动所以不会影响缠绕筒6的转动,在长时间使用后第一原纤维筒14、第二原纤维筒15和第三原纤维筒16的原料用完后,可以将固定轴13垂直向上取出固定槽12,然后跟换新的原纤维筒,再将固定轴13放置在固定槽12内,同时固定轴13两端的端盖比固定槽12的尺寸大,能够保证固定轴13不会脱落,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壳体(1)的下端外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端居中位置活动安装有连接轴(4),且连接轴(4)的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底盘(5),所述连接轴(4)的外表面位于底盘(5)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缠绕筒(6),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后端位置设有导线圈(7),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位于导线圈(7)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加捻罗拉(8),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位于加捻罗拉(8)的上方位置活动安装有牵伸罗拉(9),所述壳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导线孔(10),所述壳体(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导线孔(10)的一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呈料架(11),所述呈料架(1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的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原纤维筒(14),所述固定轴(13)的外表面位于第一原纤维筒(14)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原纤维筒(15),所述固定轴(13)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原纤维筒(15)的一侧远离第一原纤维筒(14)的一侧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三原纤维筒(16),所述连接轴(4)的外表面设有凸块(17),所述电机(3)的上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输出轴(18),且输出轴(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与加捻罗拉(8)的一端同样设有电机(3),所述导线圈(7)与壳体(1)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壳体(1)和导线圈(7)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外表面拐角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地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2)的前端外表面位于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2)的底部为弧形,所述固定轴(1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盖,端盖的直接大于固定槽(1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罗拉(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加捻纹路,牵伸罗拉(9)与壳体(1)之间设有活动槽。
CN201821330639.6U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Active CN209243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0639.6U CN209243289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0639.6U CN209243289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3289U true CN20924328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0639.6U Active CN209243289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3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25922U (zh) 一种线缆框绞机
CN112251858A (zh) 一种用于丙纶fdy加捻设备
CN209353021U (zh) 一种防缠绕的整经机
CN209243289U (zh) 一种生产段彩粗纱的装置
CN205711155U (zh) 一种纺纱专用的低噪音提示预警灯捻线装置
CN203583074U (zh) 一种涡流纺包芯纱芯丝喂入装置
CN212151119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色纺纱绕线装置
CN204980598U (zh) 一种改进后的并线机
CN109576836A (zh) 一种并捻机导纱部件
CN201817616U (zh) 初捻机环形升降传动系统
CN204999398U (zh) 一种并线设备
CN105155056B (zh) 一种牵伸捻线机
CN211284666U (zh) 一种纺纱加工用加捻装置
CN209238771U (zh) 一种发电机机座加工用折弯机
CN210973325U (zh) 一种纺纱用具有导向结构的纱线收卷装置
CN201538845U (zh) 一种复合捻线机的稳定机构
CN206232858U (zh) 一种连续纺丝机
CN205275825U (zh) 可调式赛络纺喂纱器
CN211920446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过线器
CN216998740U (zh) 一种用于纺织纱线的牵伸装置
CN205046248U (zh) 一种并入氨纶丝的并线装置
CN218262896U (zh) 一种纱线初捻并丝复捻设备
CN208309050U (zh) 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
CN219314245U (zh) 一种过丝装置
CN208829819U (zh) 一种叶子板可升降的细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Boshang Textile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Changshan Kanghui Textile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3000056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evice for producing segment colored rov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8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