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2465U - I型梁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I型梁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2465U
CN209242465U CN201821625639.9U CN201821625639U CN209242465U CN 209242465 U CN209242465 U CN 209242465U CN 201821625639 U CN201821625639 U CN 201821625639U CN 209242465 U CN209242465 U CN 209242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rrier
groups
deckle board
hanging apparatus
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56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乐荣
刘泽颖
邹建青
曹其斌
杨伟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FEB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56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2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2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2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包括:用于沿I型梁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I型梁两端的两组锁具,及连接于各锁具上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锁具包括:分设于I型梁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两组主承载架用于相对靠拢以卡紧I型梁,两组主承载架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拉杆锁紧装置用于将两组主承载架相对拉紧以锁紧I型梁。吊绳呈人字形分别与对应设置的锁具套接。本实用新型的I型梁吊装装置不仅提高吊装效率,降低吊装所需成本及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无需较宽敞的场地,并解决梁体重心易偏位失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并锁具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操作工序和时间,提高安装拆卸效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I型梁上选取合适的起吊生根点。

Description

I型梁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简支梁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简支梁桥上部构造主要采用跨度分别为20m、30m的预应力I形梁,I型梁的断面结构如附图图1所示,其下窄上宽,梁体较高,翼缘板及腹板较薄,且梁体中没有预埋吊装销,施工过程中需I型梁共317片,每片梁重约38T、68T。
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台履带吊进行吊装,受结构形式限制(I型梁下窄上宽,梁体较高,翼缘板及腹板较薄),且梁体中没有预埋吊装销,故而采用单台履带吊吊装时,吊装过程中极易造成梁体重心偏位失稳,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且吊索与梁体接触位置易出现滑移,磨损梁体并引发安全事故;采用架桥机时,造价高、周转慢;采用双台吊车吊梁时,功率低下、场地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的I型梁吊装时存在的重心易偏位失稳、吊索与梁体接触滑移磨损梁体并引发安全事故、吊装成本高、吊装效率低及场地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包括:用于沿I型梁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I型梁两端的两组锁具,及连接于各锁具上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锁具包括:分设于I型梁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两组主承载架用于相对靠拢以卡紧I型梁,两组主承载架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拉杆锁紧装置用于将两组主承载架相对拉紧以锁紧I型梁;吊绳呈人字形分别与对应设置的锁具套接。
进一步地,主承载架呈半框状,呈半框状的主承载架用于由I型梁的一侧卡住I型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拉杆锁紧装置位于I型梁上翼板的上方,且拉杆锁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组主承载架锁紧连接。
进一步地,呈半框状的主承载架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承载杆、连接于主承载杆上端的上框板及连接于主承载杆下端的下框板;下框板用于与I型梁的底部抵接以兜底I型梁;相对布设的两组主承载架的上框板用于分别与拉杆锁紧装置的两端相连,以使拉杆锁紧装置将两组主承载架相对拉紧。
进一步地,下框板的长度大于1/4倍的下翼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上框板和下框板均水平设置,且上框板和下框板在空间平面内相对错位布置,以使连接上框板和下框板的主承载杆与水平面之间具有30°~70°的夹角,并上框板靠近I型梁的中部,下框板远离I型梁的中部。
进一步地,主承载架还包括用于补充主承载杆与下翼板侧壁之间间距以确保处于I型梁同侧的主承载杆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间距补充块;间距补充块与主承载杆底端的侧壁固定且用于抵顶下翼板的侧壁,以防吊装设备起吊I型梁时主承载架的底端向外张开。
进一步地,主承载架还包括与主承载杆顶端的外侧壁固定的耳板,耳板上开设有供吊绳穿射的吊装孔。
进一步地,I型梁吊装设备还包括用于防止吊装过程中主承载架磨损I型梁的垫块,垫块锁紧固定于上翼板上表面与主承载架之间。
进一步地,上框板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拉杆锁紧装置包括拉板和两组锁紧件,拉板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二连接孔;锁紧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拉板上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后将拉板与上框板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两块相对设置的上框板上各设有对应设置并沿上框板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拉杆锁紧装置包括拉杆和两组锁紧件;拉杆用于穿射于相对设置的两块上框板的安装孔中,且两端分别伸出对应设置的上框板;锁紧件用于在拉杆穿出上框板后锁紧拉杆,以使拉杆相对拉紧相对设置的两块上框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I型梁吊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锁具,每组锁具连接有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从而启用一台吊装设备即可实现I型梁的吊装,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台吊装设备共同吊装,不仅提高吊装效率,降低吊装所需成本及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无需较宽敞的场地,并解决采用单台吊车吊装时存在的梁体重心易偏位失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每组锁具包括分设于I型梁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且两组主承载架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拉杆锁紧装置用于将两组主承载架相对拉紧以锁紧I型梁,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操作工序和时间,提高安装拆卸效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I型梁上选取合适的起吊生根点,可沿I型梁的长度方向调整起吊位置,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架桥机架梁时存在的造价高、周转慢的技术问题;又两组主承载架在拉杆锁紧装置的作用下锁紧I型梁,从而锁具相对I型梁梁体不会出现滑移,吊装时安全性高,且锁紧也不会因滑移磨损梁体。吊绳直接作用于I型梁吊装装置上,吊装位置不会产生改变,即力学性能稳定,不容易产生倾覆现象;同时能够消除吊绳吊装时经过I型梁吊装装置传递作用力,对I型梁表面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破坏,从而降低I型梁表面,特别是I型梁底部及底部转角这些收拉位置产生破损及裂纹的几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待吊装的I型梁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I型梁吊装装置吊装I型梁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主承载架;11、主承载杆;12、上框板;13、下框板;14、间距补充块;15、耳板;150、吊装孔;20、拉杆锁紧装置;21、拉板;22、锁紧件;23、拉杆;30、I型梁;31、上翼板;32、下翼板;4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包括:用于沿I型梁30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I型梁30两端的两组锁具,及连接于各锁具上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图未示),锁具包括:分设于I型梁30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10,两组主承载架10用于相对靠拢以卡紧I型梁30,两组主承载架10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20,拉杆锁紧装置20用于将两组主承载架10相对拉紧以锁紧I型梁30。吊绳呈人字形分别与对应设置的锁具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I型梁吊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锁具,每组锁具连接有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从而启用一台吊装设备即可实现I型梁的吊装,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台吊装设备共同吊装,不仅提高吊装效率,降低吊装所需成本及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无需较宽敞的场地,并解决采用单台吊车吊装时存在的梁体重心易偏位失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每组锁具包括分设于I型梁30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10,且两组主承载架10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20,拉杆锁紧装置20用于将两组主承载架10相对拉紧以锁紧I型梁30,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操作工序和时间,提高安装拆卸效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I型梁30上选取合适的起吊生根点,可沿I型梁30的长度方向调整起吊位置,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架桥机架梁时存在的造价高、周转慢的技术问题;又两组主承载架10在拉杆锁紧装置20的作用下锁紧I型梁30,从而锁具相对I型梁梁体不会出现滑移,吊装时安全性高,且锁紧也不会因滑移磨损梁体。吊绳直接作用于I型梁吊装装置上,吊装位置不会产生改变,即力学性能稳定,不容易产生倾覆现象;同时能够消除吊绳吊装时经过I型梁吊装装置传递作用力,对I型梁30表面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破坏,从而降低I型梁30表面,特别是I型梁30底部及底部转角这些收拉位置产生破损及裂纹的几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主承载架10呈半框状,呈半框状的主承载架10用于由I型梁30的一侧卡住I型梁30的上翼板31和下翼板32。拉杆锁紧装置20位于I型梁30上翼板31的上方,且拉杆锁紧装置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组主承载架10锁紧连接。
本可选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呈半框状的主承载架10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承载杆11、连接于主承载杆11上端的上框板12及连接于主承载杆11下端的下框板13。下框板13用于与I型梁30的底部抵接以兜底I型梁30。相对布设的两组主承载架10的两块上框板12用于分别与拉杆锁紧装置20的两端相连,以使拉杆锁紧装置20将两组主承载架10相对拉紧。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下框板13的长度大于1/4倍的下翼板32的宽度,以使主承载架10更稳定的兜底I型梁30,防止I型梁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出锁具。进一步地,下框板13的长度可根据载重量延长,甚至采用拉杆锁紧装置(20)彼此锁紧两块相对设置的下框板13。
优选地,如图4所示,上框板12和下框板13均水平设置,以便更稳定的兜底I型梁30,且上框板12和下框板13在空间平面内相对错位布置,以使连接上框板12和下框板13的主承载杆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30°~70°的夹角,并上框板12靠近I型梁30的中部,下框板13远离I型梁30的中部。由于I型梁长度较长,为防止I型梁吊装时重心偏位失稳,实际吊装时,两个锁具之间相隔距离较远,而与两个锁具分别相连的两根吊绳又同时与吊装设备的同一吊钩相连,故设置连接上框板12和下框板13的主承载杆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30°~70°的夹角,且上框板12靠近I型梁30的中部,下框板13远离I型梁30的中部,从而有效缩短与两个锁具分别相连的两根吊绳之间的距离,进而有效防止I型梁吊装时由于重心偏位失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具体地,连接上框板12和下框板13的主承载杆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60°夹角。
可选地,如图3所示,由于I型梁30的上翼板31的宽度大于其下翼板32的宽度,为防止吊装设备起吊I型梁30时主承载架10的底端向外张开,本实用新型中,主承载架10还包括用于补充主承载杆11与下翼板32侧壁之间间距以确保处于I型梁30同侧的主承载杆11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间距补充块14。间距补充块14与主承载杆11底端的侧壁固定且用于抵顶下翼板32的侧壁,以防吊装设备起吊I型梁30时主承载架10的底端向外张开。在其它实施例中,间距补充块14为单独的块,其不与主承载杆11固定,间距补充块14可以为木块,也可为橡胶块、塑料块等。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主承载架10还包括与主承载杆11顶端的外侧壁固定的耳板15,耳板15上开设有供吊绳穿射的吊装孔150。实际吊装时,吊绳穿过吊装孔150后反向固定于下框板上,避免吊绳与梁体接触,进而防止吊绳磨损梁体。
可选地,如图3所示,I型梁30吊装设备还包括用于防止吊装过程中主承载架10磨损I型梁30的垫块40,垫块40锁紧固定于上翼板31上表面与主承载架10之间。实际吊装时,每组主承载架10的上框板12与I型梁30的上翼板31的上表面之间都锁紧固定有垫块40。垫块40可以为木块,也可以为塑料块、橡胶块等。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上框板12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拉杆锁紧装置20包括拉板21和两组锁紧件22,拉板21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二连接孔。锁紧件22穿过第一连接孔和拉板21上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后将拉板21与上框板12拆卸连接。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未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两块相对设置的上框板12上各设有对应设置并沿上框板12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拉杆锁紧装置20包括拉杆23和两组锁紧件22。拉杆23用于穿射于相对设置的两块上框板12的安装孔中,且两端分别伸出对应设置的上框板12。锁紧件22用于在拉杆23穿出上框板12后锁紧拉杆23,以使拉杆23相对拉紧相对设置的两块上框板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沿I型梁(30)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I型梁(30)两端的两组锁具,及连接于各所述锁具上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的吊绳,所述锁具包括:
分设于所述I型梁(30)两侧的两组主承载架(10),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用于相对靠拢以卡紧所述I型梁(30),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之间连接有拉杆锁紧装置(20),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用于将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相对拉紧以锁紧所述I型梁(30);
所述吊绳呈人字形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锁具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承载架(10)呈半框状,呈半框状的所述主承载架(10)用于由所述I型梁(30)的一侧卡住所述I型梁(30)的上翼板(31)和下翼板(32);
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位于所述I型梁(30)上翼板(31)的上方,且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呈半框状的所述主承载架(10)包括位于中间的主承载杆(11)、连接于所述主承载杆(11)上端的上框板(12)及连接于所述主承载杆(11)下端的下框板(13);
所述下框板(13)用于与所述I型梁(30)的底部抵接以兜底所述I型梁(30);
相对布设的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的所述上框板(12)用于分别与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的两端相连,以使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将两组所述主承载架(10)相对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框板(13)的长度大于1/4倍的所述下翼板(3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板(12)和所述下框板(13)均水平设置,且所述上框板(12)和所述下框板(13)在空间平面内相对错位布置,以使连接所述上框板(12)和所述下框板(13)的所述主承载杆(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30°~70°的夹角,并所述上框板(12)靠近所述I型梁(30)的中部,所述下框板(13)远离所述I型梁(30)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承载架(10)还包括用于补充所述主承载杆(11)与所述下翼板(32)侧壁之间间距以确保处于所述I型梁(30)同侧的所述主承载杆(11)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间距补充块(14);
所述间距补充块(14)与所述主承载杆(11)底端的侧壁固定且用于抵顶所述下翼板(32)的侧壁,以防所述吊装设备起吊所述I型梁(30)时所述主承载架(10)的底端向外张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承载架(10)还包括与所述主承载杆(11)顶端的外侧壁固定的耳板(15),所述耳板(15)上开设有供所述吊绳穿射的吊装孔(15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I型梁(30)吊装设备还包括用于防止吊装过程中所述主承载架(10)磨损所述I型梁(30)的垫块(40),所述垫块(40)锁紧固定于所述上翼板(31)上表面与所述主承载架(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板(12)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包括拉板(21)和两组锁紧件(22),所述拉板(21)上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锁紧件(22)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拉板(21)上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后将所述拉板(21)与所述上框板(12)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型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块相对设置的所述上框板(12)上各设有对应设置并沿所述上框板(12)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拉杆锁紧装置(20)包括拉杆(23)和两组锁紧件(22);
所述拉杆(23)用于穿射于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上框板(12)的所述安装孔中,且两端分别伸出对应设置的所述上框板(12);
所述锁紧件(22)用于在所述拉杆(23)穿出所述上框板(12)后锁紧所述拉杆(23),以使所述拉杆(23)相对拉紧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上框板(12)。
CN201821625639.9U 2018-10-08 2018-10-08 I型梁吊装装置 Active CN209242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5639.9U CN209242465U (zh) 2018-10-08 2018-10-08 I型梁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5639.9U CN209242465U (zh) 2018-10-08 2018-10-08 I型梁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2465U true CN209242465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5639.9U Active CN209242465U (zh) 2018-10-08 2018-10-08 I型梁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2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1069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升降装置
CN201943007U (zh) 活动支架不变幅架梁吊机
CN103882811A (zh) 斜拉索桥桥面吊机
CN106938820A (zh) 一种箱型扁担梁吊具及其制作方法
CN20411224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吊杆更换专用工具吊杆系统
CN209242465U (zh) I型梁吊装装置
CN205576744U (zh) 一种斜拉桥无索区大吨位钢箱梁节段架设专用起重吊具
CN107419665B (zh) 一种大跨度钢梁吊装吊具及其吊装钢梁的方法
CN105645275A (zh) 缆索吊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74761A (zh) 桁架臂臂节、桁架臂和起重机
CN205500579U (zh) 船闸用移动模架
CN204778268U (zh) 一种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吊装的专用吊具
CN104514199B (zh) 大吨位架桥机的起升系统
CN103738852B (zh) 起重机试重装置
CN203781677U (zh) 起重机试重装置
CN206289544U (zh) 一种简易电动吊篮装置
CN205662256U (zh) 一种高起升花架侧挂半门式起重机
CN205328482U (zh) 一种双吊点多用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US10029892B2 (en) Hoisting rope arrangement in crane trolley
CN203781656U (zh) 起重机吊具梁结构
CN202296798U (zh) 用于大型行车验收的吊装用吊具
CN202358822U (zh) 一种油田橇块吊装结构
CN202465115U (zh) 一种双主梁龙门起重机
CN103058083B (zh) 螺栓球桁架提升机
CN208250893U (zh) 一种快速构建大跨度轻量化应急桥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