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8902U -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8902U
CN209238902U CN201821900958.6U CN201821900958U CN209238902U CN 209238902 U CN209238902 U CN 209238902U CN 201821900958 U CN201821900958 U CN 201821900958U CN 209238902 U CN209238902 U CN 209238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gusset
reinforcing bar
side wall
anch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09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海京
赵继刚
苏钿
彭宇
马明
许洪超
刘玉彬
王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BO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09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8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8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8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包括弯折管和钢筋限位机构,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左主板和右主板,左主板开设有左凹槽,右主板开设有右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对接构成钢筋过孔;左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右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第一半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对接构成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横截面积呈等边三角形的钢筋通道;钢筋过孔位于钢筋通道的区域范围内;左主板和右主板于钢筋通道的一侧铰接、另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其自重轻,弯折方便,减少用弯折管在水平面上沿三个方向分开的弯曲步骤,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钢筋弯曲操作时间较短,且避免漏电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弯曲机具,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背景技术
在钢筋下料过程中,通常采用钢筋弯曲机,将钢筋进行90°或135°弯钩。但是要对抗浮锚杆中的竖向钢筋进行弯曲,就不能用钢筋弯曲机了。我们采用自制焊接的钢筋弯曲扳手,通常一个人用自制的钢筋弯曲扳手固定,另外一个人用钢筋弯曲扳手进行煨弯。此方法对钢筋直径较小时,效果明显,但对于直径φ≥16mm的钢筋,用此方法就不容易将钢筋弯曲成90°。我们知道,利用液压弯曲原理,可以产生较大的力,液压弯曲机应运而生。液压弯曲机是利用杠杆原理和液压原理对直径φ≥16mm的钢筋等进行90°~135°弯曲和调直,效果很好。
由于抗浮锚杆竖向钢筋在顶部要锚固到基础筏板上层钢筋网片下,因此需要对抗浮锚杆竖向φ18mm的钢筋进行弯曲,可以采用液压弯曲机达到弯曲90°的效果,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钢筋弯曲方法。抗浮锚杆的竖向φ18mm的钢筋弯曲包括两大步骤:a. 工人在施工时,首先要将三根钢筋用φ48的弯折管在水平面上沿着三个方向分开,给液压弯曲机留出工作空间;b.工人手持上述液压弯曲机分别对每根钢筋进行弯曲90°。
但是,液压弯曲机自重太大,可重达到15Kg,搬运十分费劲且对工人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如:液压弯曲机自重太大,可重达到15Kg,搬运十分费劲且对工人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如:延庆新城03街区项目,14#地块,地下车库部位,共设计抗浮锚杆980根;11#地块,地下车库部位,共设计抗浮锚杆585根,而每组抗浮锚杆又是由三根直径为18mm的三级钢钢筋组成,工人要用液压弯曲机对近4695根直径为φ18的三级钢抗浮锚杆端部进行弯曲90°处理,工人的工作强度很大,尤其对工人的腰部产生损害,且液压弯曲机工作时,需要通过电机(包括控制挡杆、压力表和电机)与电源连接,增大了漏电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自重轻,弯折方便,减少了用弯折管在水平面上沿着三个方向分开的弯曲步骤,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单个工人可实现抗浮锚杆钢筋弯曲操作,钢筋弯曲操作时间较短,且避免漏电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包括弯折管和钢筋限位机构,弯折管套设于钢筋上;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左主板和右主板,左主板和右主板对接构成安装平面;左主板于靠近右主板处的板边开设有左凹槽,右主板于靠近左主板处的板边开设有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对接构成钢筋过孔;所述左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所述右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所述第一半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对接构成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横截面积呈等边三角形的钢筋通道;
所述钢筋过孔位于钢筋通道的区域范围内;所述左主板和右主板于钢筋通道的一侧铰接,所述左主板和右主板于钢筋通道的另一侧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浮锚杆限位于钢筋过孔和钢筋通道内,且三根钢筋分别位于钢筋通道的三个角处,然后左主板和右主板对接并固定连接,之后,弯折管套设于钢筋上且弯折管的端部抵触于钢筋通道的上端,最后工人按压弯折管对钢筋进行弯折。本实用新型自重轻,弯折方便,减少了用弯折管在水平面上沿着三个方向分开的弯曲步骤,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钢筋弯曲操作时间较短,且避免漏电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和第三角板;所述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角板的一外侧面和第二角板的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板的另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角板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角板和第三角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角板的侧边和第三角板的侧边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侧壁和第二半侧壁连接在一起,且使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固设有第一连接角板,所述第一连接角板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角板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左主板固设有第二连接角板,所述第二连接角板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三角板的两个内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不仅实现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固定连接于左主板,而且增强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一侧壁和第一半侧壁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和第三角板的下端和左主板有一定距离,不仅节省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和第三角板的用料,而且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降低工人一定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主板的上方设置有第四角板、第五角板和第六角板;所述第四角板和第五角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角板的一外侧面和第五角板的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角板的另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五角板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五角板和第六角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五角板的侧边和第六角板的侧边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连接在一起,且使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主板固设有第三连接角板,所述第三连接角板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四角板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右主板固设有第四连接角板,所述第四连接角板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六角板的两个内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不仅实现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固定连接于右主板,而且增强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保证第二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第四角板、第五角板和第六角板的下端和右主板有一定距离,不仅节省第四角板、第五角板和第六角板的用料,而且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降低工人一定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的上表面固设有左L型板,所述右主板的上表面固设有右L型板,所述左L型板的一外侧面和右L型板的一外侧面相贴合,所述左L型板的另一外侧面固设有左铰接管,所述右L型板的另一外侧面固设有右铰接管,所述左铰接管和右铰接管内穿设有铰接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左主板和右主板的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角板和第六角板卡接于U型卡件的卡口内,或者第二连接角板和第四连接角板卡接于U型卡件的卡口内,从而实现左主板和右主板相对于铰接点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安装有至少两个左万向轮,所述右主板安装有至少两个右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节省工人搬运该机具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移动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或/和所述右主板设置有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位移,可节省工人搬运该机具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移动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主板和右主板均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安装平面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材料,节约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本实用新型具通过拉杆牵引至待弯折的抗浮锚杆处,并抗浮锚杆限位于钢筋过孔和钢筋通道内,且抗浮锚杆的三根钢筋分别位于钢筋通道的三个角处,然后左主板和右主板对接并通过U型卡件实现两者的固定,之后,弯折管套设于钢筋上且弯折管的端部抵触于钢筋通道的上端,最后工人按压弯折管对钢筋进行弯折。本实用新型,其自重轻,弯折方便,减少了用弯折管在水平面上沿着三个方向分开的弯曲步骤,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单个工人可实现抗浮锚杆钢筋弯曲操作,钢筋弯曲操作时间较短,且避免漏电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钢筋限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实施例中钢筋限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实施例中钢筋限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弯折管;2、钢筋限位机构;21、左主板;211、左凹槽;212、第一连接角板;213、第二连接角板;22、右主板;221、右凹槽;222、第三连接角板;223、第四连接角板;23、钢筋过孔;24、第一侧壁;241、第一角板;242、第二角板;25、第二侧壁;251、第四角板;252、第五角板;26、第三侧壁;261、第三角板;262、第六角板;27、钢筋通道;281、左L型板;282、左铰接管;283、铰接轴;284、右铰接管;285、右L型板; 29、U型卡件;3、左万向轮;4、右万向轮;5、拉杆;6、垫层;7、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包括弯折管1和钢筋限位机构2,弯折管1套设于钢筋7上;抗浮锚杆包括三根钢筋7,抗浮锚杆在水平面上沿着三个方向外扩。
参照2、3和4所示,钢筋限位机构2包括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均呈直角三角形设置。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对接构成安装平面,该安装平面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左主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侧壁24和第一半侧壁,右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侧壁25和第二半侧壁,第一半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对接构成第三侧壁26,第一侧壁24、第二侧壁25和第三侧壁26围成横截面积呈等边三角形的钢筋通道27。
左主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角板241、第二角板242和第三角板261,第一角板241和第二角板242呈对称设置,第一角板241的一外侧面和第二角板242的一外侧面焊接,第一角板241的另一外侧面和第二角板242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第一侧壁24;第二角板242和第三角板261呈对称设置,第二角板242的侧边和第三角板261的侧边焊接。
左主板21固设有第一连接角板212,第一连接角板212的两个外侧面分别焊接于第一角板241的两个内侧面上,第一连接角板212的下端焊接于左主板21的上表面;左主板21固设有第二连接角板213,第二连接角板21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焊接于第三角板261的两个内侧面上,第二连接角板213的下端焊接于左主板21的上表面。
右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第四角板251、第五角板252和第六角板262;第四角板251和第五角板252呈对称设置,第四角板251的一外侧面和第五角板252的一外侧面焊接,第四角板251的另一外侧面和第五角板252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第一侧壁24;第五角板252和第六角板262呈对称设置,第五角板252的侧边和第六角板262的侧边焊接。
右主板22固设有第三连接角板222,第三连接角板222的两个外侧面分别焊接于第四角板251的两个内侧面上,第三连接角板222的下端焊接于右主板22的上表面;右主板22固设有第四连接角板223,第四连接角板22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焊接于第六角板262的两个内侧面上,第四连接角板223的下端焊接于右主板22的上表面。
左主板21于靠近右主板22处的板边开设有左凹槽211,右主板22于靠近左主板21处的板边开设有右凹槽221,左凹槽211和右凹槽221对接构成钢筋过孔23。
钢筋过孔23位于钢筋通道27的区域范围内,且钢筋过孔23的中心线和钢筋通道27的中心线重合。
左主板21于其直角处的上表面焊接有竖向设置的左L型板281,右主板22于其直角处的上表面焊接有竖向设置的右L型板285,左L型板281的一侧边和右L型板285的一侧边相贴合,左L型板281的另一侧边焊接有左铰接管282,右L型板285的另一侧边焊接有右铰接管284,左铰接管282的轴线和右铰接管284的轴线重合,左铰接管282和右铰接管284内穿设有铰接轴283。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在上述安装平面内左右开合。
在上述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对接构成安装平面内,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于钢筋通道27远离铰接点的一侧通过U型卡件 29实现两者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三角板261和第六角板262卡接于U型卡件 29的卡口内,或者第二连接角板213和第四连接角板223卡接于U型卡件 29的卡口内。
为了节省工人搬运该夹具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移动速度,在左主板21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左万向轮3,两个左万向轮3分布于左主板21的两个锐角处;同样地,右主板22的下表面安装有两个右万向轮4,两个右万向轮4分布于右主板22的两个锐角处。进一步地,左主板21或/和右主板22设置有拉杆5,在本实施例中拉杆5设置于右主板22的上表面。由于本实施例除左万向轮3和右万向轮4之外均为刚性件,所以拉杆5可焊接于右主板22的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垫层6上设置有抗浮锚杆,将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7弯曲夹具通过拉杆5牵引至待弯折的抗浮锚杆处,并抗浮锚杆限位于钢筋过孔23和钢筋通道27内,且三根钢筋7分别位于钢筋通道27的三个角处,然后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对接并通过U型卡件 29实现两者的固定,之后,弯折管1套设于钢筋7上且弯折管1的端部抵触于钢筋通道27的上端,最后工人按压弯折管1对钢筋7进行弯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管(1)和钢筋限位机构(2),弯折管(1)套设于钢筋(7)上;
钢筋限位机构(2)包括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对接构成安装平面;
左主板(21)于靠近右主板(22)处的板边开设有左凹槽(211),右主板(22)于靠近左主板(21)处的板边开设有右凹槽(221),所述左凹槽(211)和右凹槽(221)对接构成钢筋过孔(23);
所述左主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侧壁(24)和第一半侧壁,所述右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侧壁(25)和第二半侧壁,所述第一半侧壁和第二半侧壁对接构成第三侧壁(26),所述第一侧壁(24)、第二侧壁(25)和第三侧壁(26)围成横截面积呈等边三角形的钢筋通道(27);
所述钢筋过孔(23)位于钢筋通道(27)的区域范围内;
所述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于钢筋通道(27)的一侧铰接,所述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于钢筋通道(27)的另一侧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角板(241)、第二角板(242)和第三角板(261);所述第一角板(241)和第二角板(242)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角板(241)的一外侧面和第二角板(242)的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板(241)的另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角板(242)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所述第一侧壁(24);所述第二角板(242)和第三角板(261)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角板(242)的侧边和第三角板(261)的侧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固设有第一连接角板(212),所述第一连接角板(212)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角板(241)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左主板(21)固设有第二连接角板(213),所述第二连接角板(21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三角板(261)的两个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主板(22)的上方设置有第四角板(251)、第五角板(252)和第六角板(262);所述第四角板(251)和第五角板(252)呈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角板(251)的一外侧面和第五角板(252)的一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角板(251)的另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五角板(252)的另一外侧面对接构成所述第一侧壁(24);所述第五角板(252)和第六角板(262)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五角板(252)的侧边和第六角板(262)的侧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主板(22)固设有第三连接角板(222),所述第三连接角板(222)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四角板(251)的两个内侧面上;所述右主板(22)固设有第四连接角板(223),所述第四连接角板(223)的两个外侧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六角板(262)的两个内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的上表面固设有左L型板(281),所述右主板(22)的上表面固设有右L型板(285),所述左L型板(281)的一外侧面和右L型板(285)的一外侧面相贴合,所述左L型板(281)的另一外侧面固设有左铰接管(282),所述右L型板(285)的另一外侧面固设有右铰接管(284),所述左铰接管(282)和右铰接管(284)内穿设有铰接轴(28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卡件(2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安装有至少两个左万向轮(3),所述右主板(22)安装有至少两个右万向轮(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或/和所述右主板(22)设置有拉杆(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板(21)和右主板(22)均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安装平面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CN201821900958.6U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Active CN209238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0958.6U CN209238902U (zh)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0958.6U CN209238902U (zh)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8902U true CN209238902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0958.6U Active CN209238902U (zh)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89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66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多杆件固定结构的端部分离装置和张拉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660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多杆件固定结构的端部分离装置和张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8039B (zh) 隧道多功能作业台车
CN206144172U (zh) 一种组装制式悬挑卸料平台
CN209238902U (zh) 一种施工现场抗浮锚杆用的钢筋弯曲夹具
CN204815441U (zh) 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生命线系统
CN203679102U (zh) 一种全自动液压折网器
CN102785243B (zh) 多向调节机械手
CN202668552U (zh) 多向调节机械手
CN205114905U (zh) 高强度中部焊接轻型起重臂
CN204040437U (zh) 悬挑三角架及单排悬挑防护架体系
CN206957175U (zh) 一种平面尺寸及高度可调的操作平台
CN207633226U (zh) 便于拆装的高稳定性桥梁支撑固定架
CN207846219U (zh) 一种扣塔抗风剪力撑装置
CN203795605U (zh) 桁架杆件的连接装置
CN207435906U (zh) 用于桥梁施工的托架
CN202575768U (zh) 一种建筑塔吊扶墙装置
CN207974502U (zh) 一种组合式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CN206951863U (zh) 一种手动千斤顶水平弯管装置
CN203701365U (zh) 一种局部加厚的幕墙立柱连接装置
CN208701696U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钢支撑防坠落保护装置
CN209100781U (zh) 钢结构用可旋转式型钢底座及具有该底座的连接结构
CN207419481U (zh) 一种桩基钢筋笼下放定位检测器
CN207794304U (zh) 一种加强型梁柱节点
CN206636191U (zh) 一种自锁的挂钩式脚踏板
CN207003990U (zh) 脚手架的拆装工具
CN220612741U (zh) 一种用于后浇湿接缝处钢筋焊渣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