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571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5718U
CN209235718U CN201821097795.2U CN201821097795U CN209235718U CN 209235718 U CN209235718 U CN 209235718U CN 201821097795 U CN201821097795 U CN 201821097795U CN 209235718 U CN209235718 U CN 209235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ot
cover
insulation board
cooking apparatus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77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华
李泽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77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5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5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5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煲体中,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可拆卸地连接至外盖的内盖,盖体可盖合至煲体,当盖体盖合至煲体时,内盖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外盖和内盖之间,保温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05~0.25W/cm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密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实现保温过程中温度的均匀一致性,从而可防止内盖上冷凝水的产生。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煲体、内锅、盖体,且普遍在盖体的内盖上设置加热装置,来去除在保温过程中聚集在内盖上的水珠,解决米饭保温过程中的滴白现象。由于内锅口部尺寸通常较小,因此加热装置的加热和散热面积也较小。然而部分烹饪器具为了尽量增加其内锅的加热面积,将内锅的形状改变为广口锅的形式,即增加内锅的底面积,并且降低内锅的侧壁高度,以此来降低煮水的厚度,达到烹饪食物时使温度均匀的目的。因此,当内锅的口部尺寸变大时,现有的保温板上的加热装置在内盖上的布局会造成加热温度的不均匀,从而带来在内盖上有蒸汽水珠产生和冷凝水去除不完全的不良影响。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改进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外盖的内盖,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内盖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05~0.25W/cm2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1~0.2W/cm2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以多段折回式弯曲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保温板上,使得所述发热丝包括多个大致平行的直线段和连接多个所述直线段的曲线段。
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30mm。
优选地,所述发热丝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间距均彼此相等。
优选地,所述盖体中设置有测温装置以及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蒸汽通道,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蒸汽通道通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测温装置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发热丝的所述直线段设置为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连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通过将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实现保温板在保温过程中温度的均匀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内盖上冷凝水的产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保温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在保温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以下,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的截面示意图。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20,煲体110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3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30的清洗。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设置在内锅130的底部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160。内锅130包括锅壁和上部开口,锅壁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括侧壁和与侧壁连接的底壁。内锅130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内腔的回转体形状。如图1所示,内锅130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D/H可以为2.5或3。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内锅的直径、高度等尺寸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内锅130的宽度整体较宽,并使内锅130的高度相对较低,从而可有效降低内锅130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130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尤其是在内锅130中的液体尚未沸腾时。
继续参考图1,盖体120包括外盖122和可拆卸地连接至外盖122的内盖123。盖体120通过转轴121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10,且盖体120能够盖合在煲体110上,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内盖123和内锅13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测温装置140,测温装置140设置在盖体120中,用于在烹饪过程中测量内锅130顶部的温度。盖体120中还设置有连通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蒸汽通道150。
烹饪器具100还包括保温板170,保温板170设置在外盖122和内盖123之间,保温板170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80,以对内盖123进行加热,从而去除或减少内盖123上的冷凝水。优选地,保温板170可以接触内盖123,以更好的实现保温效果。加热装置180可以为任何形式的加热器,例如电热膜、电磁加热装置等,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180为发热丝。加热装置180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05~0.25W/cm2,进一步优化地,加热装置180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1~0.2W/cm2,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加热装置180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设置为0.15W/cm2。本方案通过将加热装置180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更好地实现保温板170保温效果的均匀一致性,并更有效地防止内盖123上冷凝水的产生。
如图2所示,发热丝180以多段折回式弯曲的方式布置在保温板170上,也就是说,发热丝180包括多个大致平行的直线段181和连接多个直线段181的曲线段182。发热丝180的相邻的两个直线段181之间存在间距L,且最大间距小于30mm。优选地,发热丝180的相邻的两个直线段181之间的间距均彼此相等。该优选的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温板170保温效果的均匀一致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板170上设置有供蒸汽通道150通过的第一通孔151和供测温装置140通过的第二通孔1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热丝180的多个直线段181设置为平行于第一通孔151的中心和第二通孔141的中心的连线P1。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发热丝180的多个直线段181设置为垂直于第一通孔151的中心和第二通孔141的中心的连线P1。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示出了发热丝180在保温板170上的优选的布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发热丝布置成其他形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00,内锅130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通过将加热装置180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更好地实现保温板170在保温过程中温度的均匀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内盖123上冷凝水的产生。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内锅的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2≤D/H≤4;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外盖的内盖,所述盖体可盖合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至所述煲体时,所述内盖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05~0.25W/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的密度范围为0.1~0.2W/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以多段折回式弯曲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保温板上,使得所述发热丝包括多个大致平行的直线段和连接多个所述直线段的曲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间距均彼此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设置有测温装置以及连通所述烹饪空间与外界的蒸汽通道,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蒸汽通道通过的第一通孔和供所述测温装置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发热丝的所述直线段设置为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连线。
CN201821097795.2U 2018-07-11 2018-07-1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235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7795.2U CN209235718U (zh) 2018-07-11 2018-07-1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7795.2U CN209235718U (zh) 2018-07-11 2018-07-1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5718U true CN209235718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7795.2U Active CN209235718U (zh) 2018-07-11 2018-07-1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57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2947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保温组件、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2947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保温组件、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23500109A (ja) * 2020-04-24 2023-01-04 佛山市▲順▼▲徳▼区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保温アセンブリ、鍋蓋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2789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饭煲
CN209235718U (zh) 烹饪器具
CN107319914A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JP3182088U (ja) 電熱式蒸煮装置
CN208808155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CN205758358U (zh) 一种提高内腔热均匀性的烤箱
CN206062870U (zh) 适于电磁加热的锅具
CN206896243U (zh) 压力锅及其锅盖组件
CN209235741U (zh) 烹饪器具
CN20754486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105708304A (zh) 煲体和电饭煲
CN202551604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07640148U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106937831A (zh) 一种带高频加热产生蒸汽的蒸烤炉
CN208435286U (zh) 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
CN207492651U (zh) 一种带高频加热产生蒸汽的蒸烤炉
CN208625401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CN102647892B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08524510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CN103900127A (zh) 家用微波炉
CN219962611U (zh) 烹饪容器及烹饪厨具
CN205548295U (zh) 一种多用电热锅
CN208676996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CN208625297U (zh) 内锅和电热煮饭器
CN201070274Y (zh) 一种烹饪锅强制循环鼓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