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7189U - 夹线电磁铁 - Google Patents

夹线电磁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7189U
CN209227189U CN201821953400.4U CN201821953400U CN209227189U CN 209227189 U CN209227189 U CN 209227189U CN 201821953400 U CN201821953400 U CN 201821953400U CN 209227189 U CN209227189 U CN 209227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armature
sleeve
shell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3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宗团
张益招
宋宗鸿
王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O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3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7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7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71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电磁铁,包括:线圈、衔铁、芯轴、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其中,线圈用于驱动衔铁,衔铁可往复移动地设置,衔铁设置于芯轴上,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均设置于芯轴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夹持和放松,衔铁和芯轴的移动可以实现两种压紧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机械结构可靠。衔铁封闭于外壳内,其运动带来的噪音小。同时,本实用新型功能全但结构小,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夹线电磁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线电磁铁。
背景技术
夹线电磁铁是针织缝纫等生产领域常用的装置,夹线电磁铁需要实现快速地夹住线和松开线的交替动作。原有的夹线电磁铁体积大、噪音大,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生产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夹线电磁铁的结构,使之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夹线电磁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夹线电磁铁,包括:线圈、衔铁、芯轴、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其中,线圈用于驱动衔铁,衔铁可往复移动地设置,衔铁设置于芯轴上,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均设置于芯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容腔,衔铁可于容腔内往复移动地设置,外壳允许芯轴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线圈驱动衔铁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弹性复位装置产生弹性形变力,该弹性形变力使得衔铁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衔铁和外壳的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芯轴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单向限位于外壳的一外端面,第二端穿过外壳和衔铁并延伸至外壳的另一外端面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夹线架与芯轴相连,第二夹线架套设于芯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夹线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支架和第一压板,第一套筒套接于芯轴上,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相连,第一支架的另一端抵顶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套设于第一套筒上,第一套筒、第一支架和第一压板均位于外壳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支架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支架设置凸出,凸出抵顶第一压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夹线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支架和第二压板,第二套筒套设于芯轴上且可于芯轴上滑动地设置,第二套筒有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套筒的第三端相连,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抵顶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套设于第一套筒上,第二支架位于外壳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套筒与外壳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芯轴与衔铁相连,芯轴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芯轴的第一端与外壳之间为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二套筒的第四端伸入外壳内部并与衔铁相对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衔铁与芯轴之间设置滑动轴承,衔铁与芯轴之间为滑动设置,芯轴的第一端与外壳为螺纹连接,芯轴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互相反方向弯曲地设置,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为面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外壳包括外套和端板,外套设有容腔,外套的一端开第一孔,第一孔允许芯轴的第二端穿过,外套的另一端开口,端板设置于开口处,端板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允许芯轴穿过或者允许芯轴和第二套筒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衔铁与外套之间设置铜垫。铜垫用于减弱衔铁和外套之间的冲击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夹持和放松,衔铁和芯轴的移动可以实现两种压紧方式。并且一个装置同时具有夹线和松线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机械结构可靠。衔铁封闭于外壳内,其运动带来的噪音小。同时,本实用新型功能全但结构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图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夹线电磁铁,包括:线圈1、衔铁2、芯轴3、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其中,线圈1用于驱动衔铁2,衔铁2可往复移动地设置,衔铁2设置于芯轴3上,本实施例衔铁2套在芯轴3上,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均设置于芯轴3上。
本实施例还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容腔,衔铁2容纳于容腔内,且可于容腔内往复移动地设置,外壳允许芯轴3穿过。
本实施例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4,线圈1驱动衔铁2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弹性复位装置4产生弹性形变力,该弹性形变力使得衔铁2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4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衔铁2和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的芯轴3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于外壳的一外端面,第二端穿过外壳和衔铁2并延伸至外壳的另一外端面的外部。
所述的第一夹线架与芯轴3相连,第二夹线架套设于芯轴3上。第二夹线架可于芯轴3上滑动,也可没有相对的滑动。所述的第一夹线架包括第一套筒6、第一支架7和第一压板8,第一套筒6套接于芯轴3上,第一支架7的一端与第一套筒6相连,第一支架7的另一端抵顶第一压板8,第一压板8套设于第一套筒6上,第一套筒6、第一支架7和第一压板8均位于外壳的外部。第一套筒6和第一支架7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支架7设置凸出,凸出抵顶第一压板8。
所述的第二夹线架包括第二套筒9、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板11,第二套筒9套设于芯轴3上且可于芯轴3上滑动地设置,第二套筒9有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支架10的一端与第二套筒9的第三端相连,第二支架10的另一端抵顶第二压板11,第二压板11套设于第一套筒6上,第二支架10位于外壳的外部。第二支架10和第二套筒9为一体结构,第二支架10为锥形体。
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板11可以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本实施例里没有相对滑动,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板11压紧时夹紧线,而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板11接触但不压紧时,线可脱出第二支架10和第二压板11之间。
所述的第二套筒9的第四端伸入外壳内部并与衔铁2相对地设置。所述的衔铁2与芯轴3之间设置滑动轴承12,衔铁2与芯轴3之间为滑动设置。所述的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相互相反方向弯曲地设置,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为面接触。
所述的外壳包括外套13和端板14,外套13设有容腔,外套13的一端开第一孔,第一孔允许芯轴3的第一端穿过,芯轴3的第一端与外套13为螺纹连接,芯轴3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5,开口挡圈5抵顶外胎13的外端面,此时,开口挡圈5用于芯轴3螺纹连接的止滑;开口挡圈5的端面与外套13的外端面紧贴后,能增加芯轴3的垂直度。外套13的另一端开口,端板14设置于开口处,端板14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允许芯轴3和第二套筒9穿过。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衔铁2和端板14的内表面。所述的衔铁2与外套13之间设置铜垫15。
使用时,线圈1通过电线16通电,线圈1驱动衔铁2由附图4所示的右侧向左侧移动,芯轴3不移动。衔铁2与芯轴3之间设置的滑动轴承12有助于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衔铁2压缩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产生弹性变形力。衔铁2移动推动第二套筒9,第二套筒9推动第二支架10,第一套筒6和第一支架7设置于芯轴3上不会向左移动,因此第二支架10向左施力,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压紧,夹紧线,完成一次夹线,附图4所示为衔铁2移动到位、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压紧的状态。线圈1失电时,压缩弹簧推动衔铁2向右移动,第二套筒9上的推力消失,第二套筒9对第二支架10的推力消失,第二支架10对第二压板11没有压力,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可以接触但不压紧,放松对线的夹持,线可于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之间自由出入,完成一次松线。
实施例2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套筒9与外壳相连。也就是第二套筒9与端板14相连。第二套筒9可以伸入端板14之内,也可以设置于端板14外部,只要第二套筒9与端板14连接即可。所述的芯轴3与衔铁2相连,芯轴3的第一端与外套13为滑动配合,芯轴3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5,开口挡圈5抵顶外胎13的外端面,开口挡圈5限制芯轴3向左的移动。端板14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允许芯轴3穿过。
使用时,压缩弹簧支撑衔铁2和端板14间隔设置,衔铁2带着芯轴3位于附图5的右侧,芯轴3的第一端,因为开口挡圈5只能限制芯轴3从右到左的移动,不能限制从左到右的移动,所以芯轴3可以向右伸出一定长度。第二套筒9于端板14处不移动,芯轴3带着第一套筒6和第一支架7向第二套筒9和第二支架10靠拢,于是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压紧,夹持线,完成一次夹线。线圈1通电时,线圈1驱动衔铁2从右向左移动,衔铁2带着芯轴3向左移动,压缩弹簧被压缩,第二套筒9不动,第一套筒6和第一支架7随芯轴3向左移动,远离第二套筒9和第二支架10,因此,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之间的压紧力消失,完成一次松线。附图5所示为线圈线圈1通电时的状态。另外,第二压板11与第二支架10之间可以连接,这样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10相互远离时,第二压板11会随着第二支架10与第一压板8相互远离。但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板11仍是套设于第一套筒6上的,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11之间没有相对的移动,而第二压板11与第二支架10之间会相对远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衔铁、芯轴、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其中,线圈用于驱动衔铁,衔铁可往复移动地设置,衔铁设置于芯轴上,第一夹线架和第二夹线架均设置于芯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容腔,衔铁可于容腔内往复移动地设置,外壳允许芯轴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线圈驱动衔铁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弹性复位装置产生弹性形变力,该弹性形变力使得衔铁有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衔铁和外壳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有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单向限位于外壳的一外端面,第二端穿过外壳和衔铁并延伸至外壳的另一外端面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线架与芯轴相连,第二夹线架套设于芯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线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支架和第一压板,第一套筒套接于芯轴上,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相连,第一支架的另一端抵顶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套设于第一套筒上,第一套筒、第一支架和第一压板均位于外壳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筒和第一支架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支架设置凸出,凸出抵顶第一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夹线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支架和第二压板,第二套筒套设于芯轴上且可于芯轴上滑动地设置,第二套筒有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二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套筒的第三端相连,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抵顶第二压板,第二压板套设于第一套筒上,第二支架位于外壳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套筒与外壳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与衔铁相连,芯轴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芯轴的第一端与外壳之间为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套筒的第四端伸入外壳内部并与衔铁相对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与芯轴之间设置滑动轴承,衔铁与芯轴之间为滑动设置,芯轴的第一端与外壳为螺纹连接,芯轴的第一端设置开口挡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互相反方向弯曲地设置,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为面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外套和端板,外套设有容腔,外套的一端开第一孔,第一孔允许芯轴的第二端穿过,外套的另一端开口,端板设置于开口处,端板设有第二孔,第二孔允许芯轴穿过或者允许芯轴和第二套筒穿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夹线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与外套之间设置铜垫。
CN201821953400.4U 2018-11-26 2018-11-26 夹线电磁铁 Active CN209227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3400.4U CN209227189U (zh) 2018-11-26 2018-11-26 夹线电磁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3400.4U CN209227189U (zh) 2018-11-26 2018-11-26 夹线电磁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7189U true CN209227189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3400.4U Active CN209227189U (zh) 2018-11-26 2018-11-26 夹线电磁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7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0116B1 (en) Novel flexible holding head, and flexible holder and flexible holding pen thereof
CN204123343U (zh) 弹性销压装器
CN103707313A (zh) 一种电动机械手手爪
CN209227189U (zh) 夹线电磁铁
CN204711892U (zh) 一种弹簧柔性压紧装置
JP5795092B2 (ja) 挟み具の構造
CN206349315U (zh) 塑壳断路器的辅助开关
CN107143487B (zh) 美法气嘴通用接头
CN209961806U (zh) 一种探针结构及自动化针板机构
WO2023071652A1 (zh) 探针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3483358U (zh) 一种伸缩管
CN209537779U (zh) 电磁夹线器
CN108273916A (zh) 一种拉延模具用活动压料块机构
CN212420357U (zh) 一种小型快换工具
CN107102176B (zh) 电池端测试装置
CN205047901U (zh) 一种带有机械弹簧回复装置的阀
CN209023962U (zh) 一种改进型夹线机构
CN207303396U (zh) 端子台组件及其配线把手
CN104001819A (zh) 钣金件卷边模具
CN204530152U (zh) 一种缝纫机的松线装置
CN205928673U (zh) 一种用于内衣自动压模系统的机械手
CN209073664U (zh) 一种升降固定装置
CN220816120U (zh) 一种液压器组件及动作放大装置
CN211136394U (zh) 一种汽车变速壳体折弯定位用气动夹紧装置
CN205436781U (zh) 钩爪快速止动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