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0420U - 血管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管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0420U
CN209220420U CN201821919754.7U CN201821919754U CN209220420U CN 209220420 U CN209220420 U CN 209220420U CN 201821919754 U CN201821919754 U CN 201821919754U CN 209220420 U CN209220420 U CN 209220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conduit
handle
bolt bracket
suppor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97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陈宇
刘洪泽
王英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197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0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0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04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取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取栓装置不适用于外周血管血栓治疗的问题。包括导向头、取栓支架、导管、鞘管、手柄及接头。所述取栓支架套接于导管外,导管穿过取栓支架后导管的一端与导向头相连。一鞘管套装于导管及取栓支架外、可于导管前后移动;鞘管向前移动时,取栓支架被约束于鞘管内,鞘管向后移动时,取栓支架露出鞘管外。套有鞘管的导管的另一端。穿出手柄、与固定于手柄外端的接头相连;鞘管的长度小于导管长度,导管伸出手柄时,鞘管的一部分留置在手柄内;且限位于手柄内,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可使鞘管前后移动的调节装置。

Description

血管取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血管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罹患血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是由血管血栓原位形成或栓子脱落堵塞下游血管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目前临床上对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和机械取栓。其中溶栓是通过静脉或动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解血栓,以恢复血流畅通。但是溶栓治疗对时间窗具有严格的限制,往往在发现血栓时已经错过了溶栓最佳时机,因此溶栓效果不理想。新近出现的机械取栓术是一种基于经皮介入治疗的取栓技术,其具体方法是:在医疗影像设备的监视下,经导管将血管取栓装置释放到血栓发生部位,血管取栓装置在释放后,其自带的取栓支架会与血栓嵌合,之后回撤血管取栓装置,将血栓带出。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10148870.4、201210148890.1、201310056463.5、201310100143.5和201610270870.X中描述的血管取栓装置的共同特点是,用于捕获血栓的取栓支架均连接了一个推拉导丝或推送杆,并通过推拉导丝或推送杆来实现取栓支架在导管或鞘管内的推送与撤回。然而,由于取栓支架为自扩张网状结构,在推送时会与约束其外径的导管产生摩擦,形成摩擦力,而且推拉导丝或推送杆可传递的力有限,当取栓支架的长度超过阈值时,施加在推拉导丝或推送杆上的推送力会无法抵消取栓支架的摩擦力,导致取栓支架无法推送至预定部位,因此取栓支架的长度受到严格限制以减少摩擦力,其长度通常为40mm以下,然而,人体某些外周血管(例如下肢血管)的血栓长度可能会超过40mm,上述血管取栓装置无法完全覆盖整个血栓,因此并不适用于外周血管的治疗。
基于上述理由,临床上需要一种新型的血管取栓装置,其可以高效的捕获与取出外周血管血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血管取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血管取栓装置不适用于外周血管血栓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导向头、取栓支架、导管、鞘管、手柄及接头。
所述取栓支架套接于导管外,导管穿过取栓支架后导管的一端(导管的远端)与导向头相连。
一鞘管套装于导管及取栓支架外、可于导管前后移动;鞘管向前移动时,取栓支架被约束于鞘管内,鞘管向后移动时,取栓支架露出鞘管外。
套有鞘管的导管的另一端(导管的近端)穿出手柄、与固定于手柄外端的接头相连;鞘管的长度小于导管长度,导管伸出手柄时,鞘管的一部分留置在手柄内;且限位于手柄内,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
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可使鞘管前后移动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与导管通过粘结方式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栓支架上设置有在X射线下可视的显影标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取栓支架通过热缩管与导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取栓支架在无约束状态下,呈自动扩张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管为单层管状结构,其包括导丝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鞘管为三层管状结构,其内层和外层为聚合物层,中层为金属编织层,鞘管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包括卡接连接为一整体的两部分:应力消除管及支撑壳;套有鞘管的导管从前至后依次穿过应力消除管和支撑壳,并与接头固定相连后由支撑壳近端穿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一大一小两滚轮,其中,大齿轮部分露出于支撑壳外;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壳内、排布于鞘管两侧的两齿轮,两齿轮相对而设,一齿轮设置于鞘管一侧,另一齿轮设置于鞘管另一侧;两齿轮通过设置于鞘管外的齿条与鞘管啮合传动连接;小滚轮与两齿轮其中的一齿轮相啮合;手动转动大滚轮,大滚轮带动同轴连接的小滚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小滚轮啮合的齿轮转动,再通过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实现鞘管向前或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应力消除管为锥形结构,用以防止导管和鞘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或损坏;且支撑壳内设置有限位套管,该限位套管横向贯通支撑壳;套有鞘管的导管穿过限位套管,且鞘管外壁上、齿条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挡块,鞘管于限位套管内前后移动时,限位挡块起到使鞘管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上还设置有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螺杆;支撑壳上设置有螺孔,该螺杆通过螺孔与支撑壳螺纹连接且螺杆垂直于鞘管,当螺杆沿螺孔旋进支撑壳时,螺杆顶住鞘管侧壁,起到限制鞘管移动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令长取栓支架顺利到达病变部位,降低了取栓过程中因取栓支架长度不足导致血栓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处于压缩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处于展开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取栓支架与鞘管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鞘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限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限位套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为导向头、2为取栓支架、3为导管、4为鞘管、5为手柄、6为接头、21为取栓支架本体、22为取栓显影标记、31为导管本体、32为导丝腔、33为热缩管、41为内层、42为中层、43为外层、44为鞘管显影标记、45为齿条、46为限位挡块、51为应力消除管、52为支撑壳、53为限位套管、54为顶出机构、55为滚轮、56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远端”指器械远离操作者一端,所述“近端”指器械靠近操作者一端。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向头1、取栓支架2、导管3、鞘管4、手柄5及接头6。
所述取栓支架2套接于导管3外,导管3穿过取栓支架2后导管3的一端与导向头1相连。
一鞘管4套装于导管3及取栓支架2外、可于导管3前后移动;鞘管4向前移动时,取栓支架2被约束于鞘管4内,鞘管4向后移动时,取栓支架2露出鞘管4外。
套有鞘管4的导管3的另一端穿出手柄5、与固定于手柄5外端的接头6相连;鞘管4的长度小于导管3长度,导管3伸出手柄5时,鞘管4的一部分留置在手柄5内。且限位于手柄5内、可于手柄5内,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
所述手柄5上还设置有可使鞘管4前后移动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6与导管3固定相连。且接头6的一部分包覆于手柄5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栓支架2上设置有在X射线下可视的显影标记(取栓显影标记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取栓支架2通过热缩管33与导管本体31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取栓支架2在无约束状态下,呈自动扩张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管3为单层管状结构,其包括导丝腔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鞘管4为三层管状结构,其内层和外层为聚合物层,中层为金属编织层,鞘管4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鞘管显影标记4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5包括卡接连接为一整体的两部分:应力消除管51及支撑壳 52;套有鞘管4的导管3从前至后依次穿过应力消除管51和支撑壳52,并由支撑壳 52近端穿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一大一小两滚轮55,其中,大齿轮56部分露出于支撑壳 52外;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壳 52内、排布于鞘管4两侧的两齿轮56,两齿轮56相对而设,一齿轮56设置于鞘管4一侧,另一齿轮56设置于鞘管4另一侧;两齿轮56通过设置于鞘管4外的齿条45与鞘管4啮合传动连接;小滚轮55与两齿轮56其中的一齿轮56相啮合;手动转动大滚轮55,大滚轮55带动同轴连接的小滚轮55转动,进而带动与小滚轮55啮合的齿轮56转动,再通过与该齿轮56啮合的齿条45实现鞘管4向前或向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应力消除管51为锥形结构,用以防止导管3和鞘管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或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52内设置有限位套管53,该限位套管53横向贯通支撑壳52;套有鞘管4的导管3穿过限位套管53,且鞘管4外壁上、齿条45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挡块46,鞘管4于限位套管53内前后移动时,限位挡块46起到使鞘管4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 52上还设置有顶出机构54,该顶出机构54包括螺杆;支撑壳 52上设置有螺孔,该螺杆通过螺孔与支撑壳 52螺纹连接且螺杆垂直于鞘管,当螺杆沿螺孔旋进支撑壳 52时,螺杆顶住鞘管侧壁,起到限制鞘管移动的作用。沿螺孔方向转动螺杆,调节螺杆旋进支撑壳 52的深度,使得螺杆顶紧于鞘管或远离鞘管。
更为具体地,取栓支架2的本体21为管网状结构,而且远端开放,近端为螺旋形,并通过热缩管33与导管本体31相连接。取栓支架2可压缩入鞘管4内,并可以在无外部约束时自动扩张。热缩管33含有显影成分,在X射线下可视。
导管3为单层管状结构,包括导管本体31、导丝腔32和热缩管33,其中临床上常用的导丝可在导丝腔32中自由穿行。
鞘管4为三层管状结构,其内层41和外层43为聚合物层,中层42为金属编织层,其远端带有鞘管显影标记44,近端带有齿条45和限位挡块46。鞘管4套在导管3和取栓支架2上,鞘管4远端与导向头1相邻。
支撑壳52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优选为聚氯乙烯(PVC),可承受一定强度的操作。限位套管53可以通过卡住鞘管4上的限位挡块46限制齿条42的移动范围,使血管取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至于令齿条42超出预定的移动范围。
顶出机构54为螺纹结构,旋进顶出机构54可以锁定滚轮55的滚动,旋出顶出机构54可以恢复滚轮55的滚动。操作滚轮55可使齿轮56向相反方向滚动,齿轮56与齿条42相啮合连接,使滚轮与齿条滚动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头、取栓支架、导管、鞘管、手柄及接头;
所述取栓支架套接于导管外,导管穿过取栓支架后导管的一端与导向头相连;
一鞘管套装于导管及取栓支架外、可于导管前后移动;鞘管向前移动时,取栓支架被约束于鞘管内,鞘管向后移动时,取栓支架露出鞘管外;
套有鞘管的导管的另一端穿出手柄、与固定于手柄外端的接头相连;鞘管的长度小于导管长度,导管伸出手柄时,鞘管的一部分留置在手柄内;且限位于手柄内,可在一定范围内前后移动;
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可使鞘管前后移动的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导管通过粘结方式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上设置有在X射线下可视的显影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栓支架通过热缩管与导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栓支架在无约束状态下,呈自动扩张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单层管状结构,其包括导丝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为三层管状结构,其内层和外层为聚合物层,中层为金属编织层,鞘管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卡接连接为一整体的两部分:应力消除管及支撑壳;套有鞘管的导管从前至后依次穿过应力消除管和支撑壳,并与接头固定相连后由支撑壳近端穿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一大一小两滚轮,其中,大齿轮部分露出于支撑壳外;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壳内、排布于鞘管两侧的两齿轮,两齿轮相对而设,一齿轮设置于鞘管一侧,另一齿轮设置于鞘管另一侧;两齿轮通过设置于鞘管外的齿条与鞘管啮合传动连接;小滚轮与两齿轮其中的一齿轮相啮合;手动转动大滚轮,大滚轮带动同轴连接的小滚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小滚轮啮合的齿轮转动,再通过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实现鞘管向前或向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消除管为锥形结构,用以防止导管和鞘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或损坏;且支撑壳内设置有限位套管,该限位套管横向贯通支撑壳;套有鞘管的导管穿过限位套管,且鞘管外壁上、齿条端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挡块,鞘管于限位套管内前后移动时,限位挡块起到使鞘管限位的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上还设置有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包括螺杆;支撑壳上设置有螺孔,该螺杆通过螺孔与支撑壳螺纹连接且螺杆垂直于鞘管,当螺杆沿螺孔旋进支撑壳时,螺杆顶住鞘管侧壁,起到限制鞘管移动的作用。
CN201821919754.7U 2018-11-21 2018-11-21 血管取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0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754.7U CN209220420U (zh) 2018-11-21 2018-11-21 血管取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754.7U CN209220420U (zh) 2018-11-21 2018-11-21 血管取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0420U true CN209220420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97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0420U (zh) 2018-11-21 2018-11-21 血管取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0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181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医科大学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181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医科大学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0254A1 (zh) 一种血管内血栓取出装置
CA2955841C (en) Capture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3284775A (zh) 颅内血栓取出装置
CN114391921B (zh) 多功能血栓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992283B1 (ko) 관형 구조로부터 물질을 회수하기 위한 기기
CN106308986B (zh) 一种用于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CN114391917B (zh) 可变径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50181A (zh) 一种血管取栓装置
BR112012022948B1 (pt) Dispositivo para aterectomia
CN209220420U (zh) 血管取栓装置
CN113827312A (zh) 肺动脉取栓器用输送系统
CN209932893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11053594B (zh) 取栓器
CN112438777A (zh) 一种治疗血管栓塞的微创取栓装置
CN107684657B (zh) 一种用于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术的双层弯头微导管
CN212369044U (zh) 一种快速交换型血管取栓装置
CN203763641U (zh) 逆向造影双出口指引导管
CN209075052U (zh) 自膨支架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手柄
CN109567904A (zh) 一种心内科介入治疗辅助装置
CN205612521U (zh) 一种血管腔内血栓收集系统
CN211214593U (zh) 一种新型双腔picc导管冲洗固定器
US20120029525A1 (en)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vascular access
CN204072203U (zh) 一种弹簧状自然腔道异物封堵装置
CN209629629U (zh) 结肠镜检查防漏诊装置
CN220898727U (zh) 一种一次性活检钳加强弹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