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3052U -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3052U
CN209203052U CN201821425514.1U CN201821425514U CN209203052U CN 209203052 U CN209203052 U CN 209203052U CN 201821425514 U CN201821425514 U CN 201821425514U CN 209203052 U CN209203052 U CN 209203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ate
storage bin
motor
lower valv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55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凯
伍世润
肖磊
冯钰仪
李晶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55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3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3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3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料仓及烹饪器具,其中,储料仓包括:多个仓室,每个仓室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上、下阀板,上阀板和下阀板堆叠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上阀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下阀板上设有第二通孔;驱动部,用于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转动,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时,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的仓室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仓,实现了多种食材在多个仓室内独立存储,且独立下料,通过上下两个阀板共同作用打开出料口,可有效避免其中一个阀板上的通孔随阀板移动至出料口处即出现漏料,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下料精准。

Description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料仓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储粮仓结构,大多在每个仓室的底端均设置控制阀,以实现各个仓室内的食材单独下料,但多个控制阀的设置,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控制阀失效而导致下料无法完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储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料仓,储料仓包括:多个仓室,每个仓室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上、下阀板,上阀板和下阀板堆叠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上阀板上设有第一通孔,下阀板上设有第二通孔;驱动部,用于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转动,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时,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的仓室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仓,由于具有多个仓室,可在多个仓室内投放不同种类的食材,实现了多种食材在多个仓室内的独立存储;每个仓室的下端均开设出料口,有利于各个仓室的独立下料,进而有利于根据烹饪需求,先投放其中一种或多种食材后,再投放其他仓室内的食材,使得多种食材能够同时满足烹饪的前提需求例如浸泡时长后进行烹饪。通过设置阀板、下阀板和驱动部来作为开关件,可单独打开多个仓室中每一个仓室的出料口,不必为每个仓室单独设置开关结构,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具体地,驱动部可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各自转动,可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中的任一个阀板先转动到位,使该阀板上的通孔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再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中的另一个阀板后转动到位,使该阀板上的通孔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时实现下料,下料精准,且在其中一个阀板优先转动时,由于另一个阀板依然关闭预设的出料口及其他出料口,使得优先转动的阀板上的通孔即便在随阀板转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出料口相对应,受到另一个阀板的阻挡,对应仓室内的食材也不会下料,可避免食材误泄。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储料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围绕一中心线周向分布,每个仓室呈扇形结构或呈扇环型结构;或多个仓室呈多排多列分布,每个仓室的出料口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设置了多个仓室的排布情况,多个仓室可围绕一中心线周向分布,优选围合呈圆筒状,占用空间小,形状美观,另外,优选多个仓室的出料口的连线可连成圆形,该圆的半径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随各自阀板转动的转动半径相同,便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随各自阀板转动到位后不会干涉食材的下料。另外,优选每个仓室呈扇形结构或呈扇环型结构,在呈扇环型结构时,多个仓室周向围设在一起后,中心区域会存在空腔,有利于在空腔内容纳其他部件,进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多个仓室也可呈多排多列排布,例如呈田字形排布,或呈双排三列排布等,只需保证每个仓室的出料口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每个仓室的出料口的连线围成圆形,且该圆形的半径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随各自阀板转动的转动半径相同即可。其中,默认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具各自阀板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的体积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仓室的体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可依据用户的喜好,例如喜欢吃红豆,而将红豆投放在体积较大的仓室内大量存储,也可依据不同种食材的体积重量等进行分类,将花生等体积较大的食材投放到体积较大的仓室内,保证存储量足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仓室的底壁包括倾斜壁,出料口设置在倾斜壁的底端,上阀板和下阀板均包括倾斜板,倾斜板与倾斜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定每个仓室的底壁均包括倾斜壁,可以整个底壁倾斜设置,也可以部分底壁倾斜设置,通过将出料口设置在倾斜壁的底端,有利于仓室内的食材沿倾斜壁下落到出料口下料,便于快速下料,尤其在整个底壁均为倾斜壁时,可有效避免仓室内的食材一直积留在角落区域,长时间积留变质滋生细菌等。通过将上阀板和下阀板也设置为倾斜板,并设定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与倾斜壁的倾斜角度相同,可保证上阀板、下阀板的结构形状与多个仓室的底壁相同,有利于三者紧密贴合,可有效避免上阀板与多个仓室底壁之间间距过大,而使得食材经出料口泄出后经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或经第一通孔后,经上阀板与下阀板之间的间隙外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的底壁水平延伸,上阀板和下阀板呈平板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仓室的底壁也可以水平延伸,方便生产加工。对应设置上阀板和下阀板呈平板结构,一方面加工方便,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上阀板与多个仓室底壁之间间距过大,而使得食材经出料口泄出后经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或经第一通孔后,经上阀板与下阀板之间的间隙外泄。
需要说明的是,上阀板和下阀板不仅限定为上述两种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是要与多个仓室的底壁保持一致即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上阀板相连接,第二驱动部与下阀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上阀板转动,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下阀板转动,可实现上阀板和下阀板的单独控制,从而有利于先驱动其中一个阀板转动到位,再驱动另一个阀板转动到位,使得优先转动的阀板上的通孔即便在随阀板转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出料口相对应,受到另一个阀板的阻挡,对应仓室内的食材也不会下料,可避免食材误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上阀板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一齿轮结构,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结构相啮合,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上阀板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介绍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可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与上阀板上的第一齿轮结构相配合,使得第一电机通过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结构转动,实现上阀板的转动。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间接驱动上阀板转动,转动平稳,且有利于调节第一电机与上阀板之间的转速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下阀板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二齿轮结构,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下阀板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介绍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可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与下阀板上的第二齿轮结构相配合,使得第二电机通过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结构转动,实现下阀板的转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间接驱动下阀板转动,转动平稳,且有利于调节电机与下阀板之间的转速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上阀板的边沿处,和/或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下阀板的边沿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设定了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的位置。其中,第一齿轮结构可设置在上阀板的边沿处,进而驱动上阀板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可位于上阀板的一侧,不会干涉上阀板的转动,且不会占用上阀板上方的多个仓室的空间。另外,第二齿轮结构也可设置在下阀板的边沿处,进而驱动下阀板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二电机可位于下阀板的一侧,不会干涉下阀板、上阀板的转动,且不会占用下阀板上方的多个仓室的空间及下阀板下方的锅体的空间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翻边,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翻边的外侧面上,和/或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凸出部伸出开口,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超出翻边的外周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结构的其他可能设置位置。通过在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置开口,在开口处设置翻边,将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翻边的外侧面上,由于翻边处于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区域,进而与第一齿轮结构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也靠近上阀板的转动中心设置,此时,可将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设置在多个仓室所在高度处,免除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的存在对上阀板与多个仓室之间微小间隙造成影响。此外,通过在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置凸出部,将凸出部伸出开口,使得第二驱动部可直接连接该凸出部进而驱动下阀板转动,而在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齿轮结构时,可将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超出翻边的外周面上,由于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结构不在同一高度处,有利于独立控制上阀板转动和下阀板转动。
具体地,第一齿轮结构可设置在上阀板的边沿处,或设置在上述翻边的外侧面上;第二齿轮结构可设置在下阀板的边沿处,或设置在第一齿轮结构可设置在上阀板的边沿处。具体组合方式可依据情况进行设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仓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至少一个容纳室与多个仓室围合呈闭环结构,驱动部至少部分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室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料仓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至少一个容纳室可与多个仓室围合呈闭环结构,驱动部可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室内,极大地提高了储料仓的空间利用率。尤其在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上述翻边的外侧面上时,和/或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超出翻边的外周面上时,由于驱动部距离转动中心较近,可直接相对应的第一电机和/或第二电机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室内。
可以想到地,至少一个容纳室的远离上阀板转动中线的侧壁上设有开口,便于安装或拿取内部的电机等零部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阀板和下阀板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限位凸出在限位槽内移动;第一驱动齿轮包括第一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凸齿,第一避让区和多个凸齿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第一避让区面向第一齿轮结构,以使多个凸齿与第一齿轮结构相分离时,驱动部驱动下阀板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定上阀板和下阀板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使得上阀板或下阀板中的一个转动时,另一个阀板由于限位凸出抵在限位槽的一端,可随之同步转动,直至先转动的阀板转动到位时,另一个阀板再反向转动预设角度,此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且均与预设的出料孔相对应,进行下料。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凸出,有助于控制上阀板和下阀板不会过多转动,具体地,由于第一通孔在上阀板上开设的位置固定,第二通孔在下阀板上的开设位置固定,进而在限位槽和限位凸出的作用下,在上、下阀板同步转动时,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从两个通孔的圆心到各自阀板的转动中心划线,两条线段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设定该夹角为旋转角,进而要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仅需在同步转动后,使其中一个阀板直接沿反方向转动旋转角的角度即可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有助于实现对阀板的准确控制。
此外,在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时,通过设置第一驱动齿轮包括第一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凸齿,并保证驱动部驱动下阀板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的多个凸齿与上阀板的第一齿轮结构相分离,有利于上阀板受限位槽和限位凸出的影响下随下阀板同步转动,而不是由于与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而导致上阀板发生干涉,进而导致下阀板也无法转动;而在单独驱动上阀板转动时,才将多个凸齿转动至与第一齿轮结构相啮合的位置,带动上阀板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限位凸出在限位槽内移动;第二驱动齿轮包括第二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轮齿,第二避让区和多个轮齿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第二避让区面向第二齿轮结构,以使多个凸齿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分离时,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时,通过设置第二驱动齿轮包括第二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轮齿,并保证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时,第二驱动齿轮的多个轮齿与下阀板的第二齿轮结构相分离,有利于下阀板受限位槽和限位凸出的影响下随上阀板同步转动,而不是由于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而导致下阀板发生干涉,进而导致上阀板也无法转动;而在单独驱动下阀板转动时,才将多个轮齿转动至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的位置,带动下阀板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与上阀板相连接,以驱动上阀板转动;或第二驱动部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与下阀板相连接,以驱动下阀板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设定了第一驱动部可仅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直接与上阀板相连接,以驱动上阀板转动。同样地,第二驱动部也可仅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直接与下阀板相连接,以驱动下阀板转动。
由于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直接驱动上阀板或下阀板转动,进而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必然位于上、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此时,第三电机可设置在上阀板的上方,优选设置在多个仓室共同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避免第三电机的存在影响上阀板与多个仓室的底壁之间的间隙,提高储料仓内部空间利用率;第三电机也可设置在上阀板的下方,由于上阀板与下阀板堆叠设置,进而上阀板上的凸部可穿过下阀板上的安装口而与第三电机相连。当然,在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电机位于两个阀板的上方,其中另一个电机位于两个阀板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凸出部伸出开口与第四电机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凸出部,通过凸出部与第四电机相连接,以使第四电机驱动下阀板转动。此时,第四电机优选设置在多个仓室共同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提高储料仓内部空间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仓室朝向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侧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多个仓室朝向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侧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可将上述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一方面将电机设置在于多个仓室同样地高度处,有效避免电机的存在影响多个仓室的底壁与上阀板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提高了储料仓的空间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第五电机,第五电机与上阀板或下阀板相连接,上阀板和下阀板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移动;下料时,与第五电机不直接连接的阀板上的通孔先转动至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与第五电机直接连接的阀板上的通孔后转动至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第五电机,即仅通过一个电机实现上阀板和下阀板的转动到位,节省成本。具体地,第五电机与上阀板相连接时,由于上阀板和下阀板可通过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互干涉,进而在驱动过程中,可先驱动上阀板转动,再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相互干涉的情况下,使其带动下阀板转动,先将下阀板转动到位,使第二通孔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再反向转动上阀板预设角度,使上阀板转动到位,实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实现下料。驱动方便快捷,尤其上阀板和下阀板在同步转动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想要重叠多差的转角大小是固定的,进而只需反向转动该固定转角即可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同样地,在第五电机与下阀板相连接时,第五电机可驱动上阀板和下阀板同步转动后,先将上阀板转动到位,再反向转动下阀板,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出料口相对应,实现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还包括第三驱动齿轮,上阀板上或下阀板上设有第三齿轮结构,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三齿轮结构相啮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为第五电机配备第三驱动齿轮,由第三驱动齿轮带动上阀板或下阀板上的第三齿轮结构转动,从而带动上阀板或下阀板转动,转动稳定,且有利于调节第五电机与上下阀板之间的转速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仓还包括:导料结构,导料结构围设形成导料腔,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在多个仓室上的投影包围全部出料口,导料结构的下端具有下料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储料仓还具有导料结构,多个仓室内的食材经出料口排出口后均由导料结构的下料口出料,使得储料仓下方的锅体等仅需具有一个进料口即可满足多个仓室不同食材的进料,而不必对应多个仓室设置多个进料口,简化锅体的顶盖的结构。另外,通过使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在多个仓室上的投影包围全部出料口,可使多个出料口的流出的料能够全部落入导料结构内,避免导料结构无法全面承接多个仓室的食材,而导致食材在下料时外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围设在下阀板的外周;和/或导料结构呈漏斗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围设在下阀板的外周,或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高处下阀板的边沿,甚至包括上阀板的边沿,可有效避免食材经出料口流出后外泄,或经第二通孔掉落后跳起向外蹦出。通过将导料结构设置为漏斗形,便于快速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储料仓还包括: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多个仓室的上方,以检测食材在多个仓室内的高度变化;和/或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每个仓室的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多个仓室的上方设置红外传感器,以检测食材在多个仓室内的高度变化,或在每个仓室的底部设置称重传感器,可及时判断每种食材的下料量,有利于根据需要进行下料,有利于各种食材的智能搭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储料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储料仓,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锅体的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储料仓内的食材通过进料口进入锅体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具有锅体,通过在锅体的顶盖上设置进料口,使得储料仓内的食材能够通过进料口进入锅体内部,便于后续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预处理及烹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台,壳体上相对支撑台的位置设有取锅口;锅体设置在支撑台上,储料仓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锅体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具有安装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台,在将锅体放置在支撑台上时,锅体与取锅口相对应,有利于水平抽拉锅体。通过将储料仓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锅体的上方,一方面美化外观,且提高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便于储料仓内的食材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排水组件,设置在安装架内,进排水组件中的水杆通过进料口伸入、伸出锅体内部,或顶盖上还设有通水口,水杆通过通水口伸入、伸出锅体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具有进排水组件,设置在安装架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且美化外观。具体地,进排水组件的水杆可通过进料口伸入锅体内部或通过顶盖上的通水口伸入锅体内部,有利于向锅体内进水时,水不会外流到锅体外部,且有利于抽取锅体内的污水,便于清洗食材,便于及时换水,从而有利于长时间浸泡食材,而不必担心污水长时间留存在锅体内滋生细菌等。在进排水后,水杆还可以通过进料口或通水口伸出锅体,避免拿取锅体时受水杆的干涉而无法取出。具体地,水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螺母套设在水杆上,且螺母的外侧面具有轮齿,电机通过齿轮与轮齿的啮合带动螺母转动,由于螺母无法沿水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水杆在外螺纹的作用下实现上下移动。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杂粮锅或电饭煲。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仓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阀板与下阀板同步转动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阀板与下阀板同步转动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上阀板与下阀板同步转动时的拆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的拆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驱动上阀板转动时的拆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排水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排水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排水组件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排水组件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套设在水杆上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进排水组件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储料仓,12仓室,122出料口,14容纳室,16容纳空间,18上阀板,182第一通孔,184开口,186翻边,188第一齿轮结构,190限位槽,20下阀板,202第二通孔,204凸出部,206限位凸出,22第一驱动部,222第一电机,224第一驱动齿轮,224a第一避让区,224b凸齿,24第四电机,26导料结构,2锅体,3安装架,32壳体,34支撑台,36取锅口,4进排水组件,42水杆,4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储料仓1和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料仓1,储料仓1包括:多个仓室12,每个仓室12的下端设有出料口122;上、下阀板,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堆叠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上阀板18上设有第一通孔182,下阀板20上设有第二通孔202;驱动部,用于驱动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转动,在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均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时,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的仓室12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仓1,由于具有多个仓室12,可在多个仓室12内投放不同种类的食材,实现了多种食材在多个仓室12内的独立存储;每个仓室12的下端均开设出料口122,有利于各个仓室12的独立下料,进而有利于根据烹饪需求,先投放其中一种或多种食材后,再投放其他仓室12内的食材,使得多种食材能够同时满足烹饪的前提需求例如浸泡时长后进行烹饪。通过设置阀板、下阀板20和驱动部来作为开关件,可单独打开多个仓室12中每一个仓室12的出料口122,不必为每个仓室12单独设置开关结构,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具体地,驱动部可驱动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各自转动,可驱动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中的任一个阀板先转动到位,使该阀板上的通孔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再驱动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中的另一个阀板后转动到位,使该阀板上的通孔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在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均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时实现下料,下料精准,且在其中一个阀板优先转动时,由于另一个阀板依然关闭预设的出料口122及其他出料口122,使得优先转动的阀板上的通孔即便在随阀板转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出料口122相对应,受到另一个阀板的阻挡,对应仓室12内的食材也不会下料,可避免食材误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多个仓室12围绕一中心线周向分布,每个仓室12呈扇形结构或呈扇环型结构;或多个仓室12呈多排多列分布,每个仓室12的出料口122到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设置了多个仓室12的排布情况,多个仓室12可围绕一中心线周向分布,优选围合呈圆筒状,占用空间小,形状美观,另外,优选多个仓室12的出料口122的连线可连成圆形,该圆的半径与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随各自阀板转动的转动半径相同,便于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随各自阀板转动到位后不会干涉食材的下料。另外,优选每个仓室12呈扇形结构或呈扇环型结构,在呈扇环型结构时,多个仓室12周向围设在一起后,中心区域会存在空腔,有利于在空腔内容纳其他部件,进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多个仓室12也可呈多排多列排布,例如呈田字形排布,或呈双排三列排布等,只需保证每个仓室12的出料口122到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每个仓室12的出料口122的连线围成圆形,且该圆形的半径与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随各自阀板转动的转动半径相同即可。其中,默认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具各自阀板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多个仓室12的体积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仓室12的体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可依据用户的喜好,例如喜欢吃红豆,而将红豆投放在体积较大的仓室12内大量存储,也可依据不同种食材的体积重量等进行分类,将花生等体积较大的食材投放到体积较大的仓室12内,保证存储量足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每个仓室12的底壁包括倾斜壁,出料口122设置在倾斜壁的底端,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均包括倾斜板,倾斜板与倾斜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设定每个仓室12的底壁均包括倾斜壁,可以整个底壁倾斜设置,也可以部分底壁倾斜设置,通过将出料口122设置在倾斜壁的底端,有利于仓室12内的食材沿倾斜壁下落到出料口122下料,便于快速下料,尤其在整个底壁均为倾斜壁时,可有效避免仓室12内的食材一直积留在角落区域,长时间积留变质滋生细菌等。通过将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也设置为倾斜板,并设定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与倾斜壁的倾斜角度相同,可保证上阀板18、下阀板20的结构形状与多个仓室12的底壁相同,有利于三者紧密贴合,可有效避免上阀板18与多个仓室12底壁之间间距过大,而使得食材经出料口122泄出后经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或经第一通孔182后,经上阀板18与下阀板20之间的间隙外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仓室12的底壁水平延伸,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呈平板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仓室12的底壁也可以水平延伸,方便生产加工。对应设置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呈平板结构,一方面加工方便,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上阀板18与多个仓室12底壁之间间距过大,而使得食材经出料口122泄出后经两者之间的间隙外泄,或经第一通孔182后,经上阀板18与下阀板20之间的间隙外泄。
需要说明的是,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不仅限定为上述两种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是要与多个仓室12的底壁保持一致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22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22与上阀板18相连接,第二驱动部与下阀板2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22用于驱动上阀板18转动,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下阀板20转动,可实现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的单独控制,从而有利于先驱动其中一个阀板转动到位,再驱动另一个阀板转动到位,使得优先转动的阀板上的通孔即便在随阀板转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出料口122相对应,受到另一个阀板的阻挡,对应仓室12内的食材也不会下料,可避免食材误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一驱动部22包括第一电机222和第一驱动齿轮224,上阀板18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一齿轮结构188,第一驱动齿轮224与第一齿轮结构188相啮合,第一电机222驱动第一驱动齿轮224转动,以带动上阀板18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部22。第一驱动部22可包括第一电机222和第一驱动齿轮224,与上阀板18上的第一齿轮结构188相配合,使得第一电机222通过驱动第一驱动齿轮224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结构188转动,实现上阀板18的转动。通过第一电机222驱动第一驱动齿轮224转动间接驱动上阀板18转动,转动平稳,且有利于调节第一电机222与上阀板18之间的转速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下阀板20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二齿轮结构,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下阀板2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可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与下阀板20上的第二齿轮结构相配合,使得第二电机通过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结构转动,实现下阀板20的转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间接驱动下阀板20转动,转动平稳,且有利于调节电机与下阀板20之间的转速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齿轮结构188设置在上阀板18的边沿处,和/或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下阀板20的边沿处。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设定了第一齿轮结构188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的位置。其中,第一齿轮结构188可设置在上阀板18的边沿处,进而驱动上阀板18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224和第一电机222可位于上阀板18的一侧,不会干涉上阀板18的转动,且不会占用上阀板18上方的多个仓室12的空间。另外,第二齿轮结构也可设置在下阀板20的边沿处,进而驱动下阀板20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二电机可位于下阀板20的一侧,不会干涉下阀板20、上阀板18的转动,且不会占用下阀板20上方的多个仓室12的空间及下阀板20下方的锅体2的空间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至图15所示,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184,开口184处设有翻边186,第一齿轮结构188设置在翻边186的外侧面上,和/或下阀板20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204,凸出部204伸出开口184,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204超出翻边186的外周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第一齿轮结构188和第二齿轮结构的其他可能设置位置。通过在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处设置开口184,在开口184处设置翻边186,将第一齿轮结构188设置在翻边186的外侧面上,由于翻边186处于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区域,进而与第一齿轮结构188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224和第一电机222也靠近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设置,此时,可将第一驱动齿轮224和第一电机222设置在多个仓室12所在高度处,免除第一驱动齿轮224和第一电机222的存在对上阀板18与多个仓室12之间微小间隙造成影响。此外,通过在下阀板20的转动中心处设置凸出部204,将凸出部204伸出开口184,使得第二驱动部可直接连接该凸出部204进而驱动下阀板20转动,而在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齿轮结构时,可将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204超出翻边186的外周面上,由于第一齿轮结构188和第二齿轮结构不在同一高度处,有利于独立控制上阀板18转动和下阀板20转动。
具体地,第一齿轮结构188可设置在上阀板18的边沿处,或设置在上述翻边186的外侧面上;第二齿轮结构可设置在下阀板20的边沿处,或设置在第一齿轮结构188可设置在上阀板18的边沿处。具体组合方式可依据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储料仓1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14,至少一个容纳室14与多个仓室12围合呈闭环结构,驱动部至少部分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室14内。
在该实施例中,储料仓1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14,至少一个容纳室14可与多个仓室12围合呈闭环结构,驱动部可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室14内,极大地提高了储料仓1的空间利用率。尤其在第一齿轮结构188设置在上述翻边186的外侧面上时,和/或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凸出部204超出翻边186的外周面上时,由于驱动部距离转动中心较近,可直接相对应的第一电机222和/或第二电机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室14内。
可以想到地,至少一个容纳室14的远离上阀板18转动中线的侧壁上设有开口184,便于安装或拿取内部的电机等零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至图15所示,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190,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206,限位凸出206在限位槽190内移动;第一驱动齿轮224包括第一避让区224a和集中分布的多个凸齿224b,第一避让区224a和多个凸齿224b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第一避让区224a面向第一齿轮结构188,以使多个凸齿224b与第一齿轮结构188相分离时,驱动部驱动下阀板2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190,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206,使得上阀板18或下阀板20中的一个转动时,另一个阀板由于限位凸出206抵在限位槽190的一端,可随之同步转动,直至先转动的阀板转动到位时,另一个阀板再反向转动预设角度,此时,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相对应,且均与预设的出料孔相对应,进行下料。通过设置限位槽190和限位凸出206,有助于控制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不会过多转动,具体地,由于第一通孔182在上阀板18上开设的位置固定,第二通孔202在下阀板20上的开设位置固定,进而在限位槽190和限位凸出206的作用下,在上、下阀板同步转动时,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从两个通孔的圆心到各自阀板的转动中心划线,两条线段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设定该夹角为旋转角,进而要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仅需在同步转动后,使其中一个阀板直接沿反方向转动旋转角的角度即可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有助于实现对阀板的准确控制。
此外,在第一驱动部22包括第一电机222和第一驱动齿轮224时,通过设置第一驱动齿轮224包括第一避让区224a和集中分布的多个凸齿224b,并保证驱动部驱动下阀板20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224的多个凸齿224b与上阀板18的第一齿轮结构188相分离,有利于上阀板18受限位槽190和限位凸出206的影响下随下阀板20同步转动,而不是由于与第一驱动齿轮224相啮合而导致上阀板18发生干涉,进而导致下阀板20也无法转动;而在单独驱动上阀板18转动时,才将多个凸齿224b转动至与第一齿轮结构188相啮合的位置,带动上阀板18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上阀板18和所述下阀板20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190,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206,限位凸出206在限位槽190内移动;第二驱动齿轮包括第二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轮齿,第二避让区和多个轮齿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第二避让区面向第二齿轮结构,以使多个凸齿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分离时,驱动部驱动上阀板18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时,通过设置第二驱动齿轮包括第二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轮齿,并保证驱动部驱动上阀板18转动时,第二驱动齿轮的多个轮齿与下阀板20的第二齿轮结构相分离,有利于下阀板20受限位槽190和限位凸出206的影响下随上阀板18同步转动,而不是由于与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而导致下阀板20发生干涉,进而导致上阀板18也无法转动;而在单独驱动下阀板20转动时,才将多个轮齿转动至与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的位置,带动下阀板2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部22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与上阀板18相连接,以驱动上阀板18转动;或第二驱动部包括第四电机24,第四电机24与下阀板20相连接,以驱动下阀板2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设定了第一驱动部22可仅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直接与上阀板18相连接,以驱动上阀板18转动。同样地,第二驱动部也可仅包括第四电机24,第四电机24直接与下阀板20相连接,以驱动下阀板20转动。
由于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24直接驱动上阀板18或下阀板20转动,进而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24的输出轴必然位于上、下阀板20的转动中心处。此时,第三电机可设置在上阀板18的上方,优选设置在多个仓室12共同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16,避免第三电机的存在影响上阀板18与多个仓室12的底壁之间的间隙,提高储料仓1内部空间利用率;第三电机也可设置在上阀板18的下方,由于上阀板18与下阀板20堆叠设置,进而上阀板18上的凸部可穿过下阀板20上的安装口而与第三电机相连。当然,在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24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电机位于两个阀板的上方,其中另一个电机位于两个阀板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5所示,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184,下阀板20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204,凸出部204伸出开口184与第四电机2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184,下阀板20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凸出部204,通过凸出部204与第四电机24相连接,以使第四电机24驱动下阀板20转动。此时,第四电机24优选设置在多个仓室12共同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16,提高储料仓1内部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多个仓室12朝向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的侧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16,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24设置在容纳空间16内。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多个仓室12朝向上阀板18的转动中心的侧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16,可将上述第三电机或第四电机24设置在容纳空间16内,一方面将电机设置在于多个仓室12同样地高度处,有效避免电机的存在影响多个仓室12的底壁与上阀板18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提高了储料仓1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第五电机,第五电机与上阀板18或下阀板20相连接,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移动;下料时,与第五电机不直接连接的阀板上的通孔先转动至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的位置,与第五电机直接连接的阀板上的通孔后转动至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第五电机,即仅通过一个电机实现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的转动到位,节省成本。具体地,第五电机与上阀板18相连接时,由于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可通过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互干涉,进而在驱动过程中,可先驱动上阀板18转动,再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相互干涉的情况下,使其带动下阀板20转动,先将下阀板20转动到位,使第二通孔202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再反向转动上阀板18预设角度,使上阀板18转动到位,实现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均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实现下料。驱动方便快捷,尤其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在同步转动时,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想要重叠多差的转角大小是固定的,进而只需反向转动该固定转角即可实现两个通孔的对接。同样地,在第五电机与下阀板20相连接时,第五电机可驱动上阀板18和下阀板20同步转动后,先将上阀板18转动到位,再反向转动下阀板20,使第一通孔182和第二通孔202均与预设的出料口122相对应,实现下料。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与上述其他实施例中的限位槽190和限位凸出206本质上相同,仅是为了区分进行分别描述。进而,无论驱动部具体结构如何,只要能够实现打开及关闭仓室的功能,都可以在上阀板和下阀板中,其中一个阀板上设置限位槽190,其中另一个设置限位凸出2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还包括第三驱动齿轮,上阀板18上或下阀板20上设有第三齿轮结构,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三齿轮结构相啮合。
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为第五电机配备第三驱动齿轮,由第三驱动齿轮带动上阀板18或下阀板20上的第三齿轮结构转动,从而带动上阀板18或下阀板20转动,转动稳定,且有利于调节第五电机与上下阀板20之间的转速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储料仓1还包括:导料结构26,导料结构26围设形成导料腔,导料结构26的上边沿在多个仓室12上的投影包围全部出料口122,导料结构26的下端具有下料口。
在该实施例中,储料仓1还具有导料结构26,多个仓室12内的食材经出料口122排出口后均由导料结构26的下料口出料,使得储料仓1下方的锅体2等仅需具有一个进料口即可满足多个仓室12不同食材的进料,而不必对应多个仓室12设置多个进料口,简化锅体2的顶盖的结构。另外,通过使导料结构26的上边沿在多个仓室12上的投影包围全部出料口122,可使多个出料口122的流出的料能够全部落入导料结构26内,避免导料结构26无法全面承接多个仓室12的食材,而导致食材在下料时外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导料结构26的上边沿围设在下阀板20的外周;和/或导料结构26呈漏斗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导料结构26的上边沿围设在下阀板20的外周,或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高处下阀板20的边沿,甚至包括上阀板18的边沿,可有效避免食材经出料口122流出后外泄,或经第二通孔202掉落后跳起向外蹦出。通过将导料结构26设置为漏斗形,便于快速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储料仓1还包括: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多个仓室12的上方,以检测食材在多个仓室12内的高度变化;和/或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每个仓室1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多个仓室12的上方设置红外传感器,以检测食材在多个仓室12内的高度变化,或在每个仓室12的底部设置称重传感器,可及时判断每种食材的下料量,有利于根据需要进行下料,有利于各种食材的智能搭配。
如图16至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料仓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料仓1,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5至图28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2,锅体2的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储料仓1内的食材通过进料口进入锅体2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具有锅体2,通过在锅体2的顶盖上设置进料口,使得储料仓1内的食材能够通过进料口进入锅体2内部,便于后续对锅体2内的食材进行预处理及烹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2至图23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安装架3,安装架3包括壳体32和设置在壳体32内的支撑台34,壳体32上相对支撑台34的位置设有取锅口36;锅体2设置在支撑台34上,储料仓1设置在壳体32内并位于锅体2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具有安装架3,其包括壳体32和设置在壳体32内的支撑台34,在将锅体2放置在支撑台34上时,锅体2与取锅口36相对应,有利于水平抽拉锅体2。通过将储料仓1设置在壳体32内,并位于锅体2的上方,一方面美化外观,且提高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便于储料仓1内的食材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6至图2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进排水组件4,设置在安装架3内,进排水组件4中的水杆42通过进料口伸入、伸出锅体2内部,或顶盖上还设有通水口,水杆42通过通水口伸入、伸出锅体2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具有进排水组件4,设置在安装架3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且美化外观。具体地,进排水组件4的水杆42可通过进料口伸入锅体2内部或通过顶盖上的通水口伸入锅体2内部,有利于向锅体2内进水时,水不会外流到锅体2外部,且有利于抽取锅体2内的污水,便于清洗食材,便于及时换水,从而有利于长时间浸泡食材,而不必担心污水长时间留存在锅体2内滋生细菌等。在进排水后,水杆42还可以通过进料口或通水口伸出锅体2,避免拿取锅体2时受水杆42的干涉而无法取出。具体地,水杆4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螺母44套设在水杆42上,且螺母44的外侧面具有轮齿,电机通过齿轮与轮齿的啮合带动螺母44转动,由于螺母44无法沿水杆42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水杆42在外螺纹的作用下实现上下移动。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杂粮锅或电饭煲。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烹饪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包括:
多个仓室,每个所述仓室的下端设有出料口;
上、下阀板,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堆叠设置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上阀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阀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转动,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预设的所述出料口相对应时,与预设的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所述仓室进行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仓室围绕一中心线周向分布,每个所述仓室呈扇形结构或呈扇环型结构;或
所述多个仓室呈多排多列分布,每个仓室的所述出料口到所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仓室的体积相同或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和/或
每个所述仓室的底壁包括倾斜壁,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倾斜壁的底端,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均包括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所述倾斜壁的倾斜角度相同;或
所述多个仓室的底壁水平延伸,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呈平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上阀板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下阀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上阀板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上阀板转动;和/或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下阀板包括环绕其转动中心的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下阀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所述上阀板的边沿处,和/或所述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所述下阀板的边沿处;或
所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翻边,所述第一齿轮结构设置在所述翻边的外侧面上,和/或所述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出所述开口,所述第二齿轮结构设置在所述凸出部超出所述翻边的外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仓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所述至少一个容纳室与所述多个仓室围合呈闭环结构,所述驱动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纳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中一个上设有限位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出,所述限位凸出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包括第一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凸齿,所述第一避让区和所述多个凸齿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所述第一避让区面向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以使所述多个凸齿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相分离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下阀板转动,或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包括第二避让区和集中分布的多个轮齿,所述第二避让区和所述多个轮齿围成闭环结构,下料时,在所述第二避让区面向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以使所述多个凸齿与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相分离时,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上阀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上阀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上阀板转动;或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下阀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下阀板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处设有开口,所述下阀板的转动中心处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伸出所述开口与所述第四电机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仓室朝向所述上阀板的转动中心的侧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三电机或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与所述上阀板或所述下阀板相连接,所述上阀板和所述下阀板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移动;
下料时,与所述第五电机不直接连接的所述阀板上的通孔先转动至与预设的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与所述第五电机直接连接的所述阀板上的通孔后转动至与预设的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第三驱动齿轮,所述上阀板上或所述下阀板上设有第三齿轮结构,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结构相啮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还包括:
导料结构,所述导料结构围设形成导料腔,所述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在所述多个仓室上的投影包围全部所述出料口,所述导料结构的下端具有下料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结构的上边沿围设在所述下阀板的外周;和/或
所述导料结构呈漏斗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还包括:
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多个仓室的上方,以检测食材在所述多个仓室内的高度变化;和/或
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每个所述仓室的底部。
17.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料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顶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储料仓内的食材通过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锅体内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撑台,所述壳体上相对所述支撑台的位置设有取锅口;
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储料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锅体的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进排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进排水组件中的水杆通过所述进料口伸入、伸出所述锅体内部,或所述顶盖上还设有通水口,所述水杆通过所述通水口伸入、伸出所述锅体内部。
CN201821425514.1U 2018-08-31 2018-08-31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203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5514.1U CN209203052U (zh) 2018-08-31 2018-08-31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5514.1U CN209203052U (zh) 2018-08-31 2018-08-31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3052U true CN209203052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5514.1U Active CN209203052U (zh) 2018-08-31 2018-08-31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30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46A (zh) * 2019-09-02 2019-12-06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位回转存取装置及烹饪机
CN112515508A (zh) * 2020-11-18 2021-03-19 佛山市饭小二煮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米箱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
CN113974414A (zh) * 2021-06-03 2022-01-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加料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846A (zh) * 2019-09-02 2019-12-06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位回转存取装置及烹饪机
CN112515508A (zh) * 2020-11-18 2021-03-19 佛山市饭小二煮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米箱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
WO2022105765A1 (zh) * 2020-11-18 2022-05-27 佛山市饭小二煮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米箱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
CN113974414A (zh) * 2021-06-03 2022-01-2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加料装置
CN113974414B (zh) * 2021-06-03 2024-03-0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及加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3052U (zh) 储料仓及烹饪器具
CN203898143U (zh) 一种叶片式加米装置
CN208463884U (zh) 调味机
KR20090075650A (ko) 드립커피 및 차 자동 제조기
CN109924857A (zh) 一种智能升降内胆的电饭煲
CN209284984U (zh) 一种自动供热水的烹饪装置和自动烹饪器具
CN209171969U (zh) 一种具有翻炒功能的自动炒菜机
EP3403564A1 (en) Sprayer arrangement for a dishwasher
CN105433756A (zh) 一种用于厨房烹饪的智能配菜装置
CN209574356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的搅拌装置
CN110393428B (zh) 一种方便面烹煮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9644630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的承接装置
CN110279290A (zh) 一种多蒸室烹饪器皿及带有该器皿的蒸箱
CN209202779U (zh) 烹饪设备
CN213909674U (zh) 烹饪器具
CN113498976A (zh) 菜盒、炒菜机投料装置和自动炒菜方法
CN108937538A (zh) 一种全自动电甑机
CN208784412U (zh) 破泡器、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06583167U (zh) 谷物冰箱
CN208551324U (zh) 胶囊板组、胶囊安装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9284952U (zh) 一种供水供汽烹饪装置及自动烹饪器具
CN217937876U (zh)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KR200398809Y1 (ko) 다양한 종류의 밥을 지을 수 있는 자동취사장치
CN216493205U (zh) 一种炒茶锅上下翻转机构
CN110250894B (zh) 一种设置有抽水搅拌两用杆的电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