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1664U -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1664U
CN209201664U CN201822034040.4U CN201822034040U CN209201664U CN 209201664 U CN209201664 U CN 209201664U CN 201822034040 U CN201822034040 U CN 201822034040U CN 209201664 U CN209201664 U CN 20920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eenhouse
insect
green ecological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40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
李茂顺
李原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0340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包括设置在水中的预埋块,预埋块的顶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支撑主架,支撑主架的内部且位于水的表面设有泡沫板,泡沫板上设有种植篮。该绿色生态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通过熏虫装置的设置,起到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进入大棚内部的昆虫进行熏治处理,且通过设置的防虫装置实现了对大棚外的昆虫进行有效的拦截,更加彻底的防止昆虫进入到大棚的内部,从而对大棚内部的作物进行伤害。本种植系统的水体与蔬菜种植是相互独立的,不产生物料交换,水体在本系统仅作为土壤隔绝病虫害的作用,同时为种植泡沫板运输提供浮力,减少运输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激增,耕地减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设施农业在我国发展也日趋迫切。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下,采用工程的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的高效生产。这些农业设施(温室大棚)要求有很好的环境控制能力,以及抗灾害能力。
但就目前我国温室大棚发展水平来看,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设施温室大棚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使得它的优点却变成了缺点,温室大棚不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而且易感染病虫害,由于设施环境较小,一旦发生病虫害,便迅速蔓延开来,可谓是猝不及防。而农户们在生产上一味地重治不重防,只强调病虫害的治疗方法,很少强调从农业设施这个方面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控。使得现在的温室大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效果比较的差。为解决这些情况,发明了一种提供绿色生态种植方式的环水两用型大棚种植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解决了现在农业种植大棚防病虫害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包括设置在水中的预埋块,所述预埋块的顶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支撑主架,所述支撑主架的内部且位于水的表面设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上设有种植篮,所述支撑主架的内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进水管位于水下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设有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和出水管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出水总管的底部设有喇叭形喷头,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熏虫装置,所述支撑主架的外侧通过合页设有防虫装置,所述支撑主架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储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喇叭形进水管,所述喇叭形进水管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喇叭形进水管上设有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熏虫装置包括蒸发箱,所述蒸发箱的内部设有加热棒,所述蒸发箱上设有散发孔,所述蒸发箱的顶部设有药水进口,所述药水进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药水进口的内部设有进药管。
进一步地,所述防虫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防虫网,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虫子回收箱,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刮虫杆。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储电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电能储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架的内顶部设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上设有光合作用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绿色生态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通过熏虫装置上蒸发箱、进药管、散热孔和加热棒的设置,起到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进入大棚内部的昆虫进行熏治处理,且通过设置的防虫装置实现了对大棚外的昆虫进行有效的拦截,更加彻底的防止昆虫进入到大棚的内部,从而对大棚内部的作物进行伤害。
该绿色生态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由于没有人员进入,极大的减少了通过进出大棚的物料而带入的病菌和虫害,同时由于水体的隔绝,也杜绝了土壤中的病虫害,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由喇叭形喷头等喷灌系统供水,基质供给养分;生产过程安全高效,杜绝了各类农药的使用,做到蔬菜的绿色生产,本种植系统的水体与蔬菜种植是相互独立的,不产生物料交换,水体在本系统仅作为土壤隔绝病虫害的作用,同时为种植泡沫板运输提供浮力,减少运输的劳动强度,适宜的水体还可以兼顾养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的过滤装置剖视图;
图3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的熏虫装置剖视图;
图4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的防虫装置侧视图;
图5为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的太阳能储电装置示意图。
图中:1预埋块、2支撑柱、3支撑主架、4泡沫板、5种植篮、6出水管、7进水管、8水泵、9过滤装置、91连接管、92喇叭形进水管、93过滤网、10连接柱、11出水总管、12喇叭形喷头、13熏虫装置、131蒸发箱、132药水进口、133密封盖、134进药管、135散发孔、136加热棒、14防虫装置、141固定架、142防虫网、143刮虫杆、144虫子回收箱、15太阳能储电装置、151支撑架、152太阳能电池板、153电能储存装置、16光合作用灯、17连接线、18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如图1、5所示,该大棚可建设在水田或低水位的水池中,包括设置在水18中的预埋块1,通过设置的预埋块1起到整个大棚的放置更加的稳定。预埋块1的顶部设有支撑柱2,支撑柱2采用PVC管套住再浇灌水泥砂浆制成,起到防腐的作用,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支撑主架3,支撑主架3采用热镀锌钢管制成。支撑主架3的内部且位于水18的表面设有泡沫板4,泡沫板4上设有种植篮5,装有轻型基质的种植篮5放在泡沫板4上,两侧合用进出通道,在岸边将菜苗定植在种植篮5中后,施足底肥,通过水面的浮力将装有种植篮5的泡沫板运输至棚内摆放就位后,将防虫装置14密闭,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不进入棚内操作,直到采收,最后泡沫板也可以从棚中沿水面抽出;支撑主架3的内部设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一端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上设有水泵8,进水管7位于水18下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9,出水管6的底部设有出水总管11,出水总管11和出水管6之间设置有连接柱10,出水总管11的底部设有喇叭形喷头12,进水管7上设有熏虫装置13,支撑主架3的外侧通过合页设有防虫装置14,通过熏虫装置13上蒸发箱131、进药管134、散热孔135和加热棒136的设置,起到了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进入大棚内部的昆虫进行熏治处理,且通过设置的防虫装置14实现了对大棚外的昆虫进行有效的拦截,更加彻底的防止昆虫进入到大棚的内部,从而对大棚内部的作物进行伤害,支撑主架3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储电装置15;支撑主架3的内顶部设有连接线17,连接线17上设有光合作用灯16,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作用更好的生长,由于没有人员进入,极大的减少了通过进出大棚的物料而带入的病菌和虫害,同时由于水体的隔绝,也杜绝了土壤中的病虫害;生产过程安全高效,杜绝了各类农药的使用,做到蔬菜的绿色生产,本种植系统的水体与蔬菜种植是相互独立的,不产生物料交换,水体在本系统仅作为土壤隔绝病虫害的作用,同时为种植泡沫板运输提供浮力,减少运输的劳动强度,适宜的水体还可以兼顾养殖;太阳能储电装置15包括支撑架151,支撑架15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2,支撑架151上设有电能储存装置153,主要起到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利用起来以便于大棚内部的用电。
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9包括喇叭形进水管92,喇叭形进水管92的内部设有过滤网93,喇叭形进水管92上设有连接管91;通过喇叭形进水管92的设置起到了在抽水时更加的高效进水更快,通过设置的过滤网93起到了可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水泵8中影响水泵8的使用。
如图3所示:熏虫装置13包括蒸发箱131,蒸发箱131的内部设有加热棒136,蒸发箱131上设有散发孔135,蒸发箱131的顶部设有药水进口132,药水进口132上设有密封盖133,药水进口132的内部设有进药管134;通过设置的加热棒136可以对放置在蒸发箱131内部的药水进行加热式的蒸发处理,使得气体通过散发孔135进入到大棚的内部对进入到大棚内部的虫子进行去除。
如图4所示:防虫装置14包括固定架141,固定架141上设有防虫网142,固定架141的底部设有虫子回收箱144,固定架141上设有刮虫杆143,通过设置的防虫装置14起到了可以有效的防止大棚外的虫子进行到大棚的内部。
工作原理:作物生长全程人工不干预,可以大大地减少病虫害来源,人工操作只需将蔬菜苗种入种植篮5中,对应一个垫板放入一个种植篮5,通过支撑主架3上设置的太阳能储电装置15主要起到用于收集太阳能,把太阳能所产生的电给储存起来,以便于光合作用灯16的供电和熏虫装置13上的加热棒136的供电,通过设置的光合作用灯16可以定时的在夜间打开以便于大棚内部的植物进行更好的光合作用,通过设置的水泵8、出水管6、进水管7、过滤装置9、出水总管11和喇叭形喷头12可以实现定时对种植篮5内部的植物进行浇灌,过滤装置9的作用主要是在抽取水时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杂物进入到水泵8中影响水泵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的熏虫装置13以及熏虫装置上设置的蒸发箱131、药水进口132、密封盖133、进药管134、散发孔135、加热棒136,起到在向蒸发箱131内部加入一定的用于杀虫的药液时,可以通过加热棒136的加热产生可以杀死虫子的气体,这时通过散发孔135散发出去,通过大棚外侧设置的防虫装置14可以进行防虫,通过设置的刮虫杆143和虫子回收箱144,可以定时的移动刮虫杆143把落在防虫网142上的虫子进行定时的刮除,通过虫子回收箱144可以定时把落在防虫网142上的虫子进行回收处理。
综上所述,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是一种高效绿色无公害种植方式:作物生长全程人工不干预,可以大大地减少病虫害来源,待采收时揭开两侧的防虫网,推出即可。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降低了病虫源,棚下环水,四周通风,较好的通风降温增湿,可以很好地隔绝掉陆地温室常发的虫害,而且每个泡沫板相互独立,能及时清理掉感病种植篮,这将大幅地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稳定牢固的创新型大棚:不同于水上漂浮大棚或者各种悬浮种植装置的锚固和绳固,此新型大棚是建在水中,而且棚中的种植篮放入后被四周的支撑主架围挡固定,不用担心随水或风摆动。是一种独立运行且多效益的两用型大棚:棚下开挖池塘蓄水除了满足此大棚的防病虫害性能外,还可以养鱼,水下养殖系统与水上种植系统两者互相独立,所以投入成本远远低于鱼菜共生类温室大棚,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每一块泡沫板独立,种植采收方便。是一种低成本经济实用性大棚:大棚建造费用低,不需要像陆地温室那样的繁琐高额的定期消毒,只需要伴随养鱼的周期性换水便能达到目的,维护费用也很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18)中的预埋块(1),所述预埋块(1)的顶部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支撑主架(3),所述支撑主架(3)的内部且位于水(18)的表面设有泡沫板(4),所述泡沫板(4)上设有种植篮(5),所述支撑主架(3)的内部设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设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水泵(8),所述进水管(7)位于水(18)下的一端设有过滤装置(9),所述出水管(6)的底部设有出水总管(11),所述出水总管(11)和出水管(6)之间设有连接柱(10),所述出水总管(11)的底部设有喇叭形喷头(12),所述进水管(7)上设有熏虫装置(13),所述支撑主架(3)的外侧通过合页设有防虫装置(14),所述支撑主架(3)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储电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9)包括喇叭形进水管(92),所述喇叭形进水管(92)的内部设有过滤网(93),所述喇叭形进水管(92)上设有连接管(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虫装置(13)包括蒸发箱(131),所述蒸发箱(131)的内部设有加热棒(136),所述蒸发箱(131)上设有散发孔(135),所述蒸发箱(131)的顶部设有药水进口(132),所述药水进口(132)上设有密封盖(133),所述药水进口(132)的内部设有进药管(1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装置(14)包括固定架(141),所述固定架(141)上设有防虫网(142),所述固定架(141)的底部设有虫子回收箱(144),所述固定架(141)上设有刮虫杆(1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储电装置(15)包括支撑架(151),所述支撑架(15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2),所述支撑架(151)上设有电能储存装置(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架(3)的内顶部设有连接线(17),所述连接线(17)上设有光合作用灯(16)。
CN201822034040.4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Active CN20920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4040.4U CN20920166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4040.4U CN20920166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1664U true CN209201664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4040.4U Active CN209201664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16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269A (zh) * 2019-11-27 2020-02-07 湖南皖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大棚内的智能节水灌溉方法
CN113412749A (zh) * 2021-07-21 2021-09-21 海南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大棚用供暖装置
CN11446756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温室大棚耦合光伏种植养殖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269A (zh) * 2019-11-27 2020-02-07 湖南皖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大棚内的智能节水灌溉方法
CN113412749A (zh) * 2021-07-21 2021-09-21 海南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大棚用供暖装置
CN11446756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温室大棚耦合光伏种植养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664U (zh) 一种绿色生态的水中蔬菜大棚种植系统
CN104126549B (zh) 水蛭苗种与螺类和水草共栖标粗培育方法
CN110250062B (zh) 一种海水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9937952A (zh) 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1011274B (zh) 一种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3875490A (zh) 稻鳅混养的方法
CN205455382U (zh) 稻田培育蟹苗的养殖装置
CN109526842A (zh) 一种智能化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
CN109328765B (zh) 一种无药害农产品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8157161A (zh) 一种草莓立体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与应用
CN111820091A (zh) 稻鳖鸭共作立体种养方法
CN207040585U (zh) 一种青蟹产卵沙盘
CN111492915A (zh) 一种有机沙漠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8541534A (zh)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CN108093983A (zh) 一种用于沃柑及茂谷柑无病育苗的网棚
CN213187400U (zh) 一种盐碱地胡麻栽培用幼苗培育装置
CN203040294U (zh) 一种沼气种植一体棚
CN112471021A (zh) 一种寒冷地区大规格河蟹的稻田-池塘养殖方法
CN112106727A (zh) 一种黑斑蛙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12219659A (zh) 一种稻蛙绿色生态种养方法
CN206993869U (zh) 生态植物工厂
CN100464626C (zh) 一种动植物温室养殖种植方法及装置
CN104067968A (zh) 一种解决池塘收蛏难的养殖方法
CN218977468U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大棚
KR20160101456A (ko) 카트리지형 수경재배겸용 생물사육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