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1276U - 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1276U
CN209201276U CN201821859972.6U CN201821859972U CN209201276U CN 209201276 U CN209201276 U CN 209201276U CN 201821859972 U CN201821859972 U CN 201821859972U CN 209201276 U CN209201276 U CN 209201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hip
microphone
rubber ring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99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永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99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1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1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1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包括基板和麦克风芯片,所述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和芯片振膜,上述芯片衬底上端与上述芯片振膜相连接,上述芯片衬底下端粘接在基板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预先制成的胶环,所述芯片衬底与基板之间通过胶环相连接。上述麦克风,其主要设计在于,基板与芯片衬底之间设置有胶环,通过胶环提高芯片衬底和基板之间胶的厚度。当芯片衬底和基板之间有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时,胶环能够有效的吸收作用力;当麦克风芯片存在残余应力时,胶环还能够弹性变形,便于麦克风芯片释放残余应力。

Description

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电传感器,更具体的,涉及声电传感器中麦克风的芯片振膜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声电传感器是基于微机电工艺制作的传感器,目前应用较多的声电传感器是麦克风。
麦克风多是采用电容式的原理,由一个振膜和麦克风中的背板之间形成电容结构。当振膜感受到外部的音频声压信号后,振膜与背板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改变电容容量以及电压,再通过后续CMOS放大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将电容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的变化并进行输出。
麦克风实际制作和使用中,其振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如麦克风封装过程中:由于麦克风芯片的热膨胀系数和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高温烘烤时,两者会产生不同的形变,烘烤过后,两者的形变有复原的趋势;但由于麦克风芯片中的芯片衬底和基板中间的粘接层的凝固,芯片衬底和基板的形变无法完全复原,于是该形变趋势被转换成了应力,此应力会传导到麦克风芯片的振膜上。再比如:芯片衬底或基板受到挤压力,芯片衬底和基板之间会存在相互作用力,当挤压力被释放时,由于芯片衬底和基板存在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芯片衬底的弹性形变无法完全复原,于是该形变趋势被转换成了应力,此应力会传导到麦克风芯片的振膜上。
残余应力对麦克风芯片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大的残余应力能大幅度降低麦克风芯片的灵敏度,压应力还能减小麦克风芯片的耐压能力,严重时能使得麦克风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的去除残余应力的工艺,可以是附加其它工艺,或则对麦克风芯片进行结构调整,其中结构调整可以是制作自由膜、纹膜结构或添加弹性部。下面举例分析现有技术中去除残余应力的工艺:
1、附加工艺,通过退火的方式去除残余应力,这种方式只能去除麦克风芯片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无法去除麦克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且这种方式对工艺的控制要求极高,重复性不是很好。
2、制作自由膜,如专利号为CN201010576297.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MEMS麦克风芯片,具体公开了振膜被悬空设置的悬梁结构支撑。但这种结构的制作会导致工艺复杂度的增加,可能需要添加多步工艺,来控制振膜。
3、添加弹性部,如专利号为CN20162045009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容式麦克风芯片,该专利中,振膜通过弹性部支撑在所述衬底上。但在麦克风芯片中添加额外的部件弹性部,会导致工艺复杂度的增加,需要添加多步工艺,来控制振膜,且增大麦克风微型化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中麦克风的制作和使用中,其振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麦克风芯片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如降低麦克风芯片的灵敏度,压应力还能减小麦克风芯片的耐压能力。
通过现有的退火方式去除残余应力控制要求极高,难以重复;通过制作自由膜、纹膜结构或添加弹性部又会导致工艺复杂度的增加,增大麦克风微型化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退火和制作自由膜、纹膜结构和添加弹性部去除残余应力难以实现或工业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的麦克风,以消除残余应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包括基板和麦克风芯片,所述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和芯片振膜,上述芯片衬底上端与上述芯片振膜相连接,上述芯片衬底下端粘接在基板上。其中,芯片衬底下端与基板的连接,包括以下技术内容: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预先制成的胶环,所述芯片衬底与基板通过胶环相连接。
优选的,上述胶环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环形槽,预先在环形槽内填充胶水,胶水在环形槽内固化后形成胶环。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环形槽内设置胶环,胶环连接芯片衬底下端的结构。
上述设计的作用在于:所述胶环在环形槽内原位生成,胶环和基板的粘接性更强,胶环稳固性高,生产过程中容易控制胶环厚度;同时,直接在基板上设置环形槽,无需在基板上附加其它部件,也利于麦克风的微型化设计和制造。
优选的,所述胶环上端面与基板上端面持平。胶环上端面与基板上端面持平,胶环无需在基板上部占用空间,利于麦克风的微型化制备,同时胶环整体位于环形槽内,也能增加胶环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层胶水层,胶环是由多个胶水层叠加涂覆形成的;所述芯片衬底粘接在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胶水层上。上述多层胶水层,是多次在基板上叠加涂胶水形成的,每次涂的胶水形成一个胶水层,通过该方式增加胶环的厚度,进而增大胶环消除残余应力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胶环由其它工艺提前制备,上述其它工艺可以是制备环状胶环的任意工艺,本申请中仅利用预先制好的胶环,然后将胶环的下端粘接在基板上,芯片衬底的下端与胶环的上端相粘接。提前制备的胶环作为中间层,胶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基板和芯片衬底;其中,胶环通过其它工艺制备,不影响麦克风封装工艺的封装效率,通过其它工艺单独制备胶环,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胶环厚度。
优选的,所述芯片衬底下端和胶环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所述芯片衬底通过粘接层粘接在胶环上。所述芯片衬底通过粘接层粘接在胶环上,能够增大芯片衬底与胶环的连接强度,同时粘接层的存在也能消除部分残余应力。
优选的,所述胶环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当胶环与芯片衬底之间设置粘接层时,粘接层也可以是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硅胶胶水固化后为低模量材料,通过硅胶胶水制备胶环和粘接层,能够消除麦克风芯片的残余应力。
优选的,所述麦克风芯片为MEMS麦克风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基板与芯片衬底之间还设置有胶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胶水直接粘接芯片衬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胶环的设置,能够起到连接芯片衬底和基板的作用。
(2)、上述胶环的设置,还能够增加基板与芯片衬底之间胶的厚度,胶环能够承受基板与芯片衬底之间作用力,吸收麦克风芯片的残余应力,增大麦克风芯片的灵敏度。
(3)、在上述作用(2)的基础上,胶环承受作用力和吸收残余应力时,可任意方向弹性变形。进而,胶环可承受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承受任意方向的压力;上述胶环的设置,能够承受基板和芯片衬底之间任意方向的作用力,能够吸收麦克风芯片中的任意方向残余应力。
(4)、上述胶环的设置,无需添加其它部件,不会占用较多空间,便于麦克风的微型化设计与制造;同时,通过胶环即可实现承受作用力、吸收残余应力的技术效果,麦克风内部的整体构造改动较小,胶环的设置对麦克风芯片本身其它性能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对比例1中麦克风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麦克风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板的部分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添加有胶环的基板的部分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麦克风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基于图8的C部放大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芯片振膜;2芯片衬底;3基板;4环形槽;5胶环;6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9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公开了现有技术中的麦克风,本对比例提供的麦克风包括基板3和麦克风芯片,提供的麦克风芯片为MEMS麦克风芯片。MEMS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芯片衬底2上端与芯片振膜1相连接;麦克风芯片通过芯片衬底2与基板3相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芯片衬底2下端通过胶水粘接在基板3上。
本对比例提供的麦克风,芯片衬底2下端与基板3粘接时,通过液态的胶水连接芯片衬底2和基板3,当胶水固化后,形成粘接层6,芯片衬底2和基板3粘接在一起。在实际粘接过程中,由于胶水是液态的,粘接过程中胶水无法堆积较高的高度,否则胶水会向外侧满溢,胶水固化后,粘接层6非常的薄,当基板3和麦克风芯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时,粘接层6无法有效的变形,麦克风芯片的形变无法复原,最终麦克风芯片会出现残余应力,降低麦克风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如图3至图7所示,包括基板3和麦克风芯片。其中,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上述芯片衬底2上端与上述芯片振膜1相连接,实际生产中,麦克风芯片应是提前制备好的,即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是一体的,共同组成麦克风芯片。上述麦克风芯片与基板3相连接;具体的,是芯片衬底2下端粘接在基板3上,完成麦克风芯片与基板的连接。
其中,如图4至图7所示,芯片衬底2和基板3通过以下方式连接:首先,预先在基板3上设置环形槽4;然后在环形槽4内填充胶水,胶水固化后形成胶环5;接着芯片衬底2的下端通过胶水粘接在胶环5上,最终实现芯片衬底2与基板3的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连接,得到基板3上设置环形槽4,环形槽4内设置胶环5,胶环5连接芯片衬底2的结构设计。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制得的麦克风,芯片衬底2和基板3之间的胶厚度增大,能够有效承受作用力,吸收麦克风芯片的残余应力,便于振膜释放残余应力。
具体设计中,为了提高胶环5与基板3的连接强度,也是降低胶环5占用的空间,胶环5可以设计为:胶环5上端面与基板3上端面持平。此时胶环5整体位于环形槽4内,能进一步增加胶环5与基板3的连接强度;胶环5整体位于环形槽4内,不占用额外空间,也利于麦克风的微型化设计和制造。
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胶环5设置在环形槽4内,胶环5与基板3的连接强度较高,且胶环5不占用其它空间,利于麦克风的微型化设计和制造,也避免胶环5的存在影响麦克风的其它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基板3和麦克风芯片。其中,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上述芯片衬底2上端与上述芯片振膜1相连接,实际生产中,麦克风芯片应是提前制备好的,即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是一体的,共同组成麦克风芯片。上述麦克风芯片与基板3相连接;具体的,是芯片衬底2下端粘接在基板3上,完成麦克风芯片与基板3的连接。
其中,芯片衬底2和基板3通过以下方式连接:首先,预先在基板3上涂覆胶水,胶水固化为胶水层后再重复涂覆胶水,多次涂覆胶水后,形成多层胶水层,多层胶水层组成胶环5,当胶环5高度足够时,通过胶水将芯片衬底2粘接在胶环5上,最终实现芯片衬底2与基板3的连接。其中,各层胶水层可以使用同一种胶水,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胶水。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制得的麦克风,芯片衬底2和基板3之间的胶厚度增大,能够有效承受作用力,吸收麦克风芯片的残余应力,便于振膜释放残余应力。
实施例3
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基板3和麦克风芯片。其中,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上述芯片衬底2上端与上述芯片振膜1相连接,实际生产中,麦克风芯片应是提前制备好的,即芯片衬底2和芯片振膜1是一体的,共同组成麦克风芯片。上述麦克风芯片与基板3相连接;具体的,是芯片衬底2下端粘接在基板3上,完成麦克风芯片与基板的连接。
其中,芯片衬底2和基板3通过以下方式连接:首先,预先制备一定厚度的胶环5,然后通过胶水将胶环5的下端粘接在基板3上,然后通过胶水将芯片衬底2的下端粘接在胶环5上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制备的胶环5提高芯片衬底2与基板3之间胶的厚度,芯片衬底2与基板3之间胶的厚度易于控制。所述胶环5的设置,能够有效承受芯片衬底2和基板3之间的作用力,接收麦克风芯片释放的残余应力。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至4任意一项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其胶环5是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当胶环5与芯片衬底2之间设置粘接层6时,粘接层6也可以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上述硅胶胶水的选用,除了因硅胶胶水满足麦克风封装工艺要求外,还因硅胶固化后为低模量材料,能够吸收残余应力。当然,其它低模量且能满足麦克风封装工艺要求的材料,也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1至3任意一项做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麦克风,其中麦克风芯片是MEMS麦克风芯片,本实施例的设计方案应用于MEMS麦克风。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提供的麦克风,其主要设计在于,基板3与芯片衬底2之间设置有胶环5,通过胶环5提高芯片衬底2和基板3之间胶的厚度。当芯片衬底2和基板3之间有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时,胶环5作为低模量材料制成的连接件,能够有效的吸收作用力;当麦克风芯片存在残余应力时,胶环5作为低模量材料制成的连接件,能够快速的弹性变形,便于麦克风芯片释放残余应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麦克风,包括基板和麦克风芯片,所述麦克风芯片包括芯片衬底和芯片振膜,所述芯片衬底上端与所述芯片振膜相连接,所述芯片衬底下端粘接在基板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预先设置固化的胶环,所述芯片衬底与基板通过所述胶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填充胶水,所述胶环由所述环形槽内的胶水固化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环上端面与所述基板上端面持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两层胶水层,所述胶环是由多个胶水层叠加涂覆形成的;所述芯片衬底粘接在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胶水层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环预先制备,胶环的下端粘接在基板上,芯片衬底的下端与胶环的上端相粘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片衬底下端和胶环之间还设置有粘接层,所述芯片衬底通过粘接层粘接在胶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环和粘接层均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环由硅胶胶水固化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芯片为MEMS麦克风芯片。
CN201821859972.6U 2018-11-12 2018-11-12 麦克风 Active CN209201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9972.6U CN2092012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9972.6U CN2092012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1276U true CN209201276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9972.6U Active CN2092012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12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303A (zh) * 2019-12-02 2020-04-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气压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46094A (zh) * 2019-12-04 2020-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氮化镓功率模块封装方法、加压装置及预固化成型胶环
CN111422820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4303A (zh) * 2019-12-02 2020-04-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气压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24303B (zh) * 2019-12-02 2022-06-17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防水气压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46094A (zh) * 2019-12-04 2020-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氮化镓功率模块封装方法、加压装置及预固化成型胶环
CN111146094B (zh) * 2019-12-04 2021-08-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氮化镓功率模块封装方法及加压装置
CN111422820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276U (zh) 麦克风
US20180041840A1 (en) Differential-capacitance type mems microphone
US8981499B2 (en) MEMS chip packa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MEMS chip package
CN104145426B (zh) 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元器件模块
WO2017161668A1 (zh) 一种振膜和振膜的制造方法
KR101777832B1 (ko) 스피커 진동막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522675A5 (zh)
TW200830480A (en) MEMS microphone package and method thereof
US10343898B1 (en) MEMS microphone with tunable sensitivity
KR101339909B1 (ko) 마이크로폰 패키지
CN206602637U (zh) 振膜及使用该振膜的电声器件
JP2012114672A (ja) Memsマイク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38486A (en) Silicon condenser microphone having additional back cham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207802348U (zh) 一种振膜和振膜组件以及发声装置模组
JP2006332930A (ja) 振動板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TWM505698U (zh) 塑封預模內空封裝之結構改良
US9282389B1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device optimized for flip-chip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CN104244154A (zh) Mems麦克风组件中的开口腔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5694670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675538U (zh) 一种mems芯片及包括该芯片的mems麦克风
CN105491493B (zh) 指向性mems mic
CN111422820B (zh) 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209201277U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
WO2021093115A1 (zh)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导电振膜及发声装置
CN204334941U (zh) 压电陶瓷片及微型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0

Address after: 266104 room 103, 396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o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Qingdao, Laoshan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