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7415U -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7415U
CN209187415U CN201820481344.2U CN201820481344U CN209187415U CN 209187415 U CN209187415 U CN 209187415U CN 201820481344 U CN201820481344 U CN 201820481344U CN 209187415 U CN209187415 U CN 20918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healing
upper extremities
pedestal
mobi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481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7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旋转轴、两摆臂、两活动杆、两手柄和一定位杆,所述旋转轴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上,两所述摆臂相互啮合且均嵌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活塞部中设置有活塞孔,两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分别插入至两所述活塞孔内,两所述手柄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较强,有效解决了现有康复训练设备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功能单一、价格昂贵等问题。

Description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对患者双侧上肢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对于脑卒中等偏瘫患者,其一侧上肢的功能是健全的,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侧上肢。现有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辅助训练,即由康复治疗师手动对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牵引训练。人工辅助训练最大的弊端在于占用康复治疗师大量的时间,造成医疗资源紧缺。
针对上述情况,国内外康复相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康复设备的研制,市场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但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实用性较差,且价格昂贵,不适宜普及推广;(2)功能单一,只能做单项的康复训练,性价比较低。因此,临床中急需一种简单、实用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易出现机械故障、实用性差、功能单一等缺陷,提供一种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取消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针对临床中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设计,结构简单,训练项目针对性强,且可完成多个训练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效解决了现有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旋转轴、两摆臂、两活动杆、两手柄和一定位杆,所述旋转轴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轴能够绕其旋转中心线旋转;
两所述摆臂均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嵌套部和一活塞部,两所述嵌套部相互啮合且均嵌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活塞部中设置有活塞孔,两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分别插入至两所述活塞孔内,且所述活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摆臂做活塞式往复运动,两所述手柄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
当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水平方向的共同屈伸运动时,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当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上下方向的共同摆臂运动时,所述定位杆需从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取下。
较佳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移动支座,所述底座为一竖直支撑件,所述移动支座卡套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移动支座能够沿所述底座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移动支座。
较佳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底座和移动支座相互位置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支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贯穿过所述移动支座并能够抵靠于所述底座上。
较佳地,所述活塞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塞孔的开口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摆臂处于收缩状态。
较佳地,两所述手柄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手部的条状的具有弹性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手柄上,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手柄的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手部通过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仅包括一支架、一旋转轴、两摆臂、两活动杆、两手柄和一定位杆,相较于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该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中不存在齿轮、连杆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当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安装有定位杆时,可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水平方向的共同屈伸运动,当将定位杆取下时,该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可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上下方向的共同摆臂运,解决了现有康复设备功能单一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架和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支架:1
底座:11 移动支座:12 调节旋钮:13
旋转轴:2
摆臂:3
嵌套部:31 活塞部:32 活塞孔:33
活动杆:4
手柄:5 固定带:51
压缩弹簧:6
定位杆: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旋转轴2、摆臂3、活动杆4、手柄5。其中,如图2所示,支架1包括底座11和移动支座12,底座11放置于地面上,主要起到支撑整个康复训练装置的作用。移动支座12卡套在底座11上,并且移动支座12能够沿底座11上下往复移动。
此外,移动支座12上还设计了一调节旋钮13,调节旋钮13一端为方便人手旋转的转盘、另一端为螺杆,螺杆部分与移动支座1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螺杆顶端贯穿过移动支座12并能够抵靠在底座11上。当底座11和移动支座的相对位置确定之后,将调节旋钮13拧紧,可使移动支座12固定在底座11上。
如图2所示,旋转轴2为一圆柱形光杆,其两端分别架设在移动支座12上。移动支座12上架设旋转轴2的支撑孔处可安装轴承等零部件,从而使旋转轴2能够顺畅地绕其自身的旋转中心线旋转。
摆臂3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每根摆臂3均为L形状的,并且每根摆臂3中包含相互连接的嵌套部31和活塞部32。两根摆臂3的嵌套部31相互啮合且均嵌套在旋转轴2上。活塞部32中设置有活塞孔33,且如图1所示,活塞孔33内含有活动杆4。活动杆4的一端插入至活塞孔33内,且活动杆4能够相对于摆臂3做活塞式往复运动。
如图1、3所示,活动杆4伸出至活塞孔33外部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手柄5。手柄5上设置有条状的固定带51,固定带51可用具有弹性的绷带制作,其作用是将患者的手部固定在手柄5上,即患者的手握住手柄5,固定带51绕过患者手背将患者的手束缚在手柄5上。
此外,如图4所示,活塞孔33内还设置有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套设在活动杆4上,且压缩弹簧6的一端抵靠于活塞孔33的开口处、另一端抵靠于活动杆4的一端部。活动杆4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相对于摆臂3处于收缩状态。
该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还设置有一定位杆7,如图5所示。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定位杆7是可拆卸的。当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水平方向的共同屈伸运动时,定位杆7的两端分别卡在活动杆4的环形槽内,左右两侧的活动杆4通过定位杆7固联为一个整体共同运动,此时患者健侧的手臂可带动患侧手臂在水平方向做共同屈伸运动。
当该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上下方向的共同摆臂运动时,可将定位杆7从活动杆的环形槽内取下,如图1所示。患者健侧于臂可带动患侧手臂做上下方向的共同摆臂运动,此时的摆臂3的共同摆臂运动是通过相互啮合的嵌套部31实现的,并且嵌套部31的啮合深度决定了两摆臂3之间的间距,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旋转轴、两摆臂、两活动杆、两手柄和一定位杆,所述旋转轴水平设置且其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轴能够绕其旋转中心线旋转;
两所述摆臂均包含相互连接的一嵌套部和一活塞部,两所述嵌套部相互啮合且均嵌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活塞部中设置有活塞孔,两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分别插入至两所述活塞孔内,且所述活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摆臂做活塞式往复运动,两所述手柄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
当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水平方向的共同屈伸运动时,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活动杆的伸出至所述活塞孔外部的另一端部,当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训练患者双侧上肢上下方向的共同摆臂运动时,所述定位杆需从所述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中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移动支座,所述底座为一竖直支撑件,所述移动支座卡套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移动支座能够沿所述底座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移动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底座和移动支座相互位置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移动支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贯穿过所述移动支座并能够抵靠于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塞孔的开口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摆臂处于收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手柄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手部的条状的具有弹性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手柄上,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手柄的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手部通过的缝隙。
CN201820481344.2U 2018-03-30 2018-03-30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8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344.2U CN209187415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344.2U CN209187415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7415U true CN209187415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34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87415U (zh) 2018-03-30 2018-03-30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7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3265A (zh) * 2018-03-30 2018-09-21 东南大学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3265A (zh) * 2018-03-30 2018-09-21 东南大学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3265A (zh)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8309624A (zh) 骨科牵引床
CN108969303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04784888B (zh) 一种大臂和小臂康复训练器
CN205598170U (zh)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106943712B (zh) 一种康复机
CN102526941B (zh) 自主拉索式全方位活动助力器
CN111803324A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用辅助锻炼装置
CN209187415U (zh) 双侧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1453535U (zh) 带手、脚活动机构的轮椅
CN113599777A (zh) 一种适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
CN109172223A (zh) 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
CN111097134A (zh) 一种依据患者四肢受力不同的四肢恢复训练用医疗器械
CN208659834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脚踝康复护理器
CN113558846A (zh) 骨科牵引床
CN209187414U (zh) 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9361237U (zh) 一种腿带动手运动的复健装置
CN110812120A (zh) 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协调康复护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58172B (zh) 腰间盘负压共振治疗机
CN209437970U (zh) 一种体育锻炼仰卧收腹器械
CN208785175U (zh) 颈椎病腰椎病治疗床
CN110974626A (zh) 一种手臂康复辅助机器人
CN206342864U (zh) 一种倒立机
CN108392373A (zh) 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9721822U (zh) 一种可调节脚踏器的康复健身脚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