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7385U -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7385U
CN209187385U CN201821795268.9U CN201821795268U CN209187385U CN 209187385 U CN209187385 U CN 209187385U CN 201821795268 U CN201821795268 U CN 201821795268U CN 209187385 U CN209187385 U CN 209187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spreadet
bedstead
dual
regul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52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李家胜
黄威
付锡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Ke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Ke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Ke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Ke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52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7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7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7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向第二床板延伸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均通过连杆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二床板两侧,所述第二床板其中一侧的连杆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和转动锁止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二床板的另一侧的连杆末端内凹设置有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内套设有长方形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床架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床架外侧壁上,所述床架的内侧壁对应所述锁止齿轮呈内凹设置有锁止件。通过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与电机和转动把手的对应配合实现手自两用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床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医疗设备,而且一般所用的医疗床为了方便病患者的长期使用,都会带有一定调节功能,如腰部高低调节、膝盖高低调节,病患者能够在不移动自身情况下调节至舒适姿势,非常的方便,而现有的医疗床可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这两种调节方式各有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手动调节的虽然成本较低,但不是十分的方便,调节麻烦,需要人时刻协助,而自动调节装置虽然时分的方便,病患者能够自行调节无需他人协助,但其成本很高,故障率高,且在故障后就基本失去调节功能,需要排除故障后才可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能够在自动调节部分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节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能够在自动调节部分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节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通过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与电机和转动把手的对应配合实现手自两用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向第二床板延伸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均通过连杆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二床板两侧,所述第二床板其中一侧的连杆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和转动锁止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二床板的另一侧的连杆末端内凹设置有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内套设有长方形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床架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床架外侧壁上,所述床架的内侧壁对应所述锁止齿轮呈内凹设置有锁止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架的内侧壁底部设置有多根用于架设床板的横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设置有所述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的连杆穿过所述床架侧壁设置有转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上的齿纹呈直齿设置,所述转动锁止齿轮上的齿纹呈斜齿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件包括钩扣、第二轴承、扭转弹簧、中心柱柱,所述中心柱固定设置于床架侧壁上,所述第二轴承和扭转弹簧均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上,所述钩扣一端呈与所述锁止齿轮扣合的斜钩状,另一端呈圆柱状,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和扭转弹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转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柱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钩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扣斜钩状一端穿过所述床架侧壁设置有下压把杆,且所述床架侧壁对应设置有用容下压把杆下压的长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架下端对应传动齿轮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杆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与电机和转动把手的对应配合实现手自两用调节。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止齿轮和锁止件的配合,使得医疗床的床板在本装置的调节保持合适角度后能够自动锁止,放置床板随意变动,保证调节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阻尼器保证本在锁止解锁后能够保持一定速度自动下降,避免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设置横梁时整体结构反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床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锁止齿轮与锁止件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床架、2-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4-第一轴承、5-传动齿轮、6-锁止齿轮、7-连杆、8-长方形槽、9-横梁、10-第二轴承、11-转动把手、12-锁止件、13-钩扣、14-扭转弹簧、15-中心柱、16-旋转阻尼器、17-电机架、18-下压把杆、19-长方形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1-8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包括床架1和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2和第二床板3,所述第一床板2的两侧向第二床板3延伸均设置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均通过连杆7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二床板3两侧,所述第二床板3其中一侧的连杆7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5和转动锁止齿轮6,且所述传动齿轮5和锁止齿轮6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轴承4的两侧,所述第二床板3的另一侧的连杆7末端内凹设置有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内套设有长方形转动杆19,所述长方形转动杆19穿过所述床架1设置有旋转阻尼器16,整个第二床板3通过该长方形槽与旋转阻尼器16连接,使得第二床板3在解锁以后,在重力作用向下转动时能够其转动的均衡缓慢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同时也便于调节。
所述旋转阻尼器16设置于所述床架1外侧壁上,所述床架1的内侧壁对应所述锁止齿轮6呈内凹设置有锁止件12,以便于保证能够与传动齿轮5对准,所述床架1的内侧壁底部设置有多根用于架设床板的横梁9。且该横梁9的设置不会影响到传动齿轮5与电机的传动工作。
设置有所述传动齿轮5和锁止齿轮6的连杆7穿过所述床架1侧壁设置有转动把手11。通过转动把手11能够在电机损坏的情况下取代电机,实现手动调节。
所述传动齿轮5上的齿纹呈直齿设置,所述转动锁止齿轮6上的齿纹呈斜齿设置,从而保证锁齿轮在锁扣件未被人为下压时,只能沿设置方向转动,反反之则被锁止(如图9所示),所述锁止件12包括钩扣13、第二轴承10、扭转弹簧14、中心柱15柱,所述中心柱15固定设置于床架1侧壁上,所述第二轴承10和扭转弹簧14均套设于所述中心柱15上,所述钩扣13一端呈与所述锁止齿轮6扣合的斜钩状,另一端呈圆柱状,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10和扭转弹簧14上,该扭转弹簧14能够保证锁止件12在被迫绕中心柱15转动时能够及时回到初始位置,以保证在锁止齿轮6反转的时候能够锁死,且在下压把杆18完成解锁后能够自动复原至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的锁止和解锁。
所述扭转弹簧14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柱15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钩扣13上。
所述钩扣13斜钩状一端穿过所述床架1侧壁设置有下压把杆18,且所述床架1侧壁对应设置有用容下压把杆18下压的长口。
所述床架1下端对应传动齿轮5设置有电机架17,所述电机架17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杆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传动齿轮5转动连接。该电机的转动杆在不做功的状态下可以随意转动,且为单向转动做工,即使得第二床板3克服重力向上转动。而在不做功时由锁止齿轮6和锁止件12锁定其位置,或者由旋转阻尼器16使得第二床板3缓慢平稳的回至初始位置。
当在电机正常工作时,电机可通过传动齿轮5带动第二床板3绕第一床板2向上转动,此时锁止齿轮6的斜齿的外侧斜面会迫使锁止件12绕中心柱15向下转动,而锁止件12在扭转弹簧14的作用下不断的回到初始位置,而当第二床板3转动至合适位置时,可人为的通过控制端控制电机停止转动,而第二床板3会在重力下向下转动,此时由于转动方向的改变,锁止齿轮6的斜齿内侧斜面会和钩扣13的斜钩状一端扣合,使得第二床板3固定于次位置,如若电机或者传动结构损坏,不可使用,则可按照电机转动的方向转动握把,从而实现对第二床板3的手动调节,在需要将床板平放时,只需按下下压把杆18即可,使得锁止件12与锁止齿轮6强制分离,第二床板3会因为旋转阻尼器16的作用下而缓缓下降,然后至第二床板3完全放平以后即可松开下压把杆18,而整个锁止件12在扭转弹簧14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的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能够在自动调节部分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节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通过传动齿轮5和锁止齿轮6与电机和转动把手11的对应配合实现手自两用调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向第二床板延伸均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均通过连杆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二床板两侧,所述第二床板其中一侧的连杆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和转动锁止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二床板的另一侧的连杆末端内凹设置有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内套设有长方形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床架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床架外侧壁上,所述床架的内侧壁对应所述锁止齿轮呈内凹设置有锁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内侧壁底部设置有多根用于架设床板的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传动齿轮和锁止齿轮的连杆穿过所述床架侧壁设置有转动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上的齿纹呈直齿设置,所述转动锁止齿轮上的齿纹呈斜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钩扣、第二轴承、扭转弹簧、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固定设置于床架侧壁上,所述第二轴承和扭转弹簧均套设于所述中心柱上,所述钩扣一端呈与所述锁止齿轮扣合的斜钩状,另一端呈圆柱状,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和扭转弹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柱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钩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扣斜钩状一端穿过所述床架侧壁设置有下压把杆,且所述床架侧壁对应设置有用容下压把杆下压的长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下端对应传动齿轮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杆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CN201821795268.9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Active CN209187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5268.9U CN20918738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5268.9U CN20918738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7385U true CN209187385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5268.9U Active CN209187385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7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6251A (en) Locking knee joint for orthopedic leg brace
IL41411A (en) Lumbar traction apparatus
CN209187385U (zh) 一种适用于医疗床的手自两用调节装置
CN214104987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头颈部的支撑托架
CN207445081U (zh) 一种肩外展矫形装置
US20220062022A1 (en) Device for Compensating a Shoulder Elevation in a Passive Exoskeleton
CN205548847U (zh) 一种胰腺移植术后多功能护理病床
CN208003021U (zh) 病床护栏
CN20334131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坐卧两用办公椅
CN110141430B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转运装置
CN213641948U (zh) 康复训练助行装置
CN213284081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身位调节装置
CN211460573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固定装置
CN210785221U (zh) 一种麻醉术中下颌托架
CN213310739U (zh) 一种医用精神科护理上臂约束装置
KR101624405B1 (ko) 요양침대 사용자의 자동 자세전환 시스템
CN108814855B (zh) 一种病床防摔倒系统
CN109259958B (zh) 一种医疗背部伤者换药用头部支撑架
CN107693285B (zh) 外科手术床及可移动手术床
CN112535605A (zh) 一种儿科治疗用全身协调固定装置
CN220608548U (zh) 一种养老护理设备
CN211750733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腿部换药支撑装置
CN110279533A (zh)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车头、轮椅及其调节方法
CN217091206U (zh) 一种带有旋转放震功能的电动病床
CN117530822B (zh) 一种骨科用的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