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633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6338U
CN209186338U CN201821379766.5U CN201821379766U CN209186338U CN 209186338 U CN209186338 U CN 209186338U CN 201821379766 U CN201821379766 U CN 201821379766U CN 209186338 U CN209186338 U CN 209186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cooking apparatus
receiving member
accommodating chamber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97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何意
吴飞
毛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97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6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6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6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分隔组件,分隔组件设置在内锅内,并将内锅的空间分隔为下方的烹饪腔和上方的容纳腔,其中,分隔组件包括:容纳件;分隔件,分隔件活动设置在容纳件的底端并与容纳件共同围成容纳食材的容纳腔,容纳件能够遮挡或避让容纳腔的底端,当分隔件运动至避让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当分隔件运动至遮挡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电饭煲等厨具通常在烹饪时,需要将所有食材全部加入到锅具中,但是在实际的烹饪食物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食材烹饪的时间和需要的烹饪条件都是不一样,例如在煲汤过程中,理想的状态是难煮的食材优先进行烹饪,容易煮熟的食材在最后放入汤汁中加热,从而达到难煮和易煮食材一起烹饪熟的目的。而目前的厨具通常难以满足上述的烹饪需求,导致食材烹饪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分隔组件,分隔组件设置在内锅内,并将内锅的空间分隔为下方的烹饪腔和上方的容纳腔,其中,分隔组件包括:容纳件;分隔件,分隔件活动设置在容纳件的底端并与容纳件共同围成容纳食材的容纳腔,容纳件能够遮挡或避让容纳腔的底端,当分隔件运动至避让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当分隔件运动至遮挡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
进一步地,分隔件能够沿容纳件的轴向滑动,当分隔件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时,分隔件的外缘与内锅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以使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
进一步地,分隔件朝向容纳腔一侧的表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由分隔件的中心向分隔件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导向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80度。
进一步地,容纳件具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上下两端敞口设置。
进一步地,容纳件还具有隔板,隔板沿容纳件的周向间隔排列,并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放置食材的放置区域。
进一步地,分隔件具有多个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沿容纳件周向设置,且叶片结构与放置区域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叶片结构朝向容纳腔一侧的表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沿分隔件的周向倾斜向下延伸和/或导向斜面由分隔件的中心向分隔件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分隔件具有连接轴,连接轴具有多个沿轴向开设的限位槽,隔板穿设在限位槽内,以使分隔件沿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相对于容纳件滑动。
进一步地,连接轴包括顺次连接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且小径段位于大径段的上方,叶片结构与大径段的底端连接,限位槽开设在大径段上并与大径段的底端连通,以使容纳件能够由大径段的底端插入限位槽,当分隔件向远离容纳件的方向运动时,隔板能够抵接在大径段的顶端上,以控制分隔件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容纳件还具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同轴设置,隔板沿第一套筒的径向设置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大径段具有中空结构,第二套筒能够容纳在中空结构内。
进一步地,内锅的侧壁具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向靠近内锅的中心方向伸出,容纳件的外缘支撑在支撑凸起上。
进一步地,内锅具有缩颈段,支撑凸起设置在在缩颈段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支撑凸起沿内锅的内壁周向连续设置。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分隔组件连接,以驱动分隔组件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机构;锅盖,锅盖位于内锅的上方,驱动机构设置在锅盖上,且连接轴的顶部穿过容纳件后伸入锅盖处并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分隔组件由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压力锅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其中,锅体包括外壳、中板、保温罩和内锅,中板为环形结构并且盖设在外壳的上端,保温罩连接在中板上,内锅设置在保温罩内,发热管设置在保温罩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分隔组件将内锅的空间分隔成烹饪腔和容纳腔两部分,容纳腔由分隔组件的容纳件和分隔件共同围成,从而使得容纳腔中的食材不会被加热烹饪,这样,烹饪时,可以先将难煮的食材放置到烹饪腔中,易煮的食材放置到容纳腔中,并通过分隔件遮挡容纳腔使得将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烹饪腔中的食材能够首先加热,达到预定的时间后,再将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从而对易煮的食材加热,以此实现了对不同食材的加热时间的有效控制,保证食材良好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分隔组件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和分隔组件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的爆炸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锅;11、支撑凸起;20、分隔组件;21、容纳件;211、第一套筒;212、隔板;213、第二套筒;22、分隔件;221、叶片结构;222、连接轴;223、限位槽;30、锅盖;40、锅体;41、外壳;42、中板;43、保温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10和分隔组件20,分隔组件20设置在内锅10内,并将内锅10的空间分隔为下方的烹饪腔和上方的容纳腔,其中,分隔组件20包括容纳件21和分隔件22,分隔件22活动设置在容纳件21的底端并与容纳件21共同围成容纳食材的容纳腔,容纳件21能够遮挡或避让容纳腔的底端,当分隔件22运动至避让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当分隔件22运动至遮挡容纳腔的底端时,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分隔组件20将内锅10的空间分隔成烹饪腔和容纳腔两部分,容纳腔由分隔组件20的容纳件21和分隔件22共同围成,从而使得容纳腔中的食材不会被加热烹饪,这样,烹饪时,可以先将难煮的食材放置到烹饪腔中,易煮的食材放置到容纳腔中,并通过分隔件22遮挡容纳腔使得将容纳腔与烹饪腔隔离,烹饪腔中的食材能够首先加热,达到预定的时间后,再将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从而对易煮的食材加热,以此实现了对不同食材的加热时间的有效控制,保证食材良好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能够沿容纳件21的轴向滑动,当分隔件22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时,分隔件22的外缘与内锅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以使容纳腔与烹饪腔连通。过流通道的距离需要保证食材能够通过分隔件22的外缘与内锅10的内表面之间间隙进入到烹饪腔中,其具体地数值可以根据烹饪器具的类型和烹饪需要确定。
可选地,分隔件22朝向容纳腔一侧的表面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由分隔件22的中心向分隔件22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这样,当分隔件22向下运动时,容纳腔内的食材就能够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滑入到烹饪腔中,从而对容纳腔中的食材进行加热。
优选地,导向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80度。
如图4所示,容纳件21具有第一套筒211,第一套筒211的侧壁较薄,且能够支撑在内锅10内,第一套筒211的上下两端敞口设置,从而方便从第一套筒211的上端放入食材,并使得食材能够从下端离开容纳腔。
可选地,容纳件21还具有隔板212,隔板212沿容纳件21的周向间隔排列,且隔板2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套筒211的径向方向相同,从而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扇形的放置食材的放置区域。这样,可以在每个放置区域中放置不同的食材,进一步提高了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2具有多个叶片结构221,叶片结构221沿容纳件21周向设置,且叶片结构221与放置区域一一对应。叶片结构221呈扇形,每个放置区域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叶片结构221,每个叶片结构221的上表面均为导向斜面,且导向斜面由分隔件22的中心向分隔件22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的同时,导向斜面沿分隔件22的周向向倾斜向下延伸,也就是说,一个叶片结构221的两个侧边中的一侧较高,一侧较低,与之相邻的另一个叶片结构221的两个侧边也是一高一低设置的,且前述的叶片结构221中的高度较高的侧边靠近后述的叶片的高度较低的侧边,这样,所有叶片结构221的侧边高低顺次形成整个斜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容纳腔中的食材能够顺利落入到烹饪腔中。
优选地,分隔组件20由隔热材料制成,以保证分隔组件20的隔热性。
可选地,分隔件22具有连接轴222,连接轴222具有多个沿轴向开设的限位槽223,隔板212穿设在限位槽223内,以使分隔件22沿连接轴222的轴线方向相对于容纳件21滑动。
具体地,连接轴222包括顺次连接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且小径段位于大径段的上方,叶片结构221与大径段的底端连接,限位槽223开设在大径段上并与大径段的底端连通,以使容纳件21能够由大径段的底端插入限位槽223,当分隔件22向远离容纳件21的方向运动时,隔板212能够抵接在大径段的顶端上,以控制分隔件22的运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各叶片结构221的侧边之间也是有间隔的,且叶片结构221之间的间隔与限位槽223连通,安装时,将容纳件21由分隔件22的底部向上安装,使得分隔件22穿过叶片结构221之间的间隔进入到限位槽223中,然后将容纳件21支撑在内锅10内,从而形成了分隔件22由容纳件21支撑,容纳件21由内锅10支撑的设置方式,保证分隔件22与容纳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范围,避免分隔件22掉落到烹饪腔内,保证烹饪器具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容纳件21还具有第二套筒213,第二套筒213与第一套筒211同轴设置,隔板212沿第一套筒211的径向设置在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13之间,大径段具有中空结构,第二套筒213能够容纳在中空结构内。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13之间的空间为容纳腔,第二套筒213为隔板212之间的连接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方便了隔板212之间连接,使得分隔组件20便于加工和安装。
如图2至图4所示,内锅10的侧壁具有周向设置的支撑凸起11,支撑凸起11向靠近内锅10的中心方向伸出,分隔组件20的外缘支撑在支撑凸起11上。
需要说明的是,仅容纳件21的外缘支撑在支撑凸起11上,分隔件22与支撑凸起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从而避免支撑凸起11对分隔件22的运动产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内锅10的锅口处具有缩颈段,支撑凸起11设置在在缩颈段的内壁上,且支撑凸起11沿内锅10的内壁周向连续设置。这样,利用了锅口处的缩颈段,避免了分隔组件20伸入内锅10的距离过大,同时方便将容纳件21支撑在支撑凸起11上。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分隔组件20连接,以驱动分隔组件20的打开和关闭。
可选地,烹饪器具的锅盖30位于内锅10的上方,驱动机构设置在锅盖30上,且连接轴222的顶部穿过容纳件21后伸入锅盖30处并与驱动机构通过齿轮等传动结构驱动连接。在连接轴222的顶端部分的横截面可以为非圆形截面,非圆形截面可以是具有凸出结构,也可以是具有缺口结构,通过非圆形截面与传动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再与驱动机构连接,从而将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递给连接轴222,使得分隔件22运动。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在烹饪器具的锅体40内的。
如图1所示,电压力锅包括锅体40和锅盖30,锅体4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30设置在锅体40上;其中,锅体40包括外壳41、中板42、保温罩43和内锅10,中板42为环形结构并且盖设在外壳41的上端,保温罩43连接在中板42上,内锅10设置在保温罩43内,发热管设置在保温罩43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差的问题;
2、通过分隔组件将内锅分隔成烹饪腔和容纳腔,能够在烹饪过程中向烹饪腔中添加食材,实现了对不同食材的加热时间的有效控制,保证食材良好的烹饪效果;
3、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安装操作便捷。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10)和分隔组件(20),所述分隔组件(20)设置在所述内锅(10)内,并将所述内锅(10)的空间分隔为下方的烹饪腔和上方的容纳腔,其中,所述分隔组件(20)包括:
容纳件(21);
分隔件(22),所述分隔件(22)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件(21)的底端并与所述容纳件(21)共同围成容纳食材的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件(21)能够遮挡或避让所述容纳腔的底端,当所述分隔件(22)运动至避让所述容纳腔的底端时,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当所述分隔件(22)运动至遮挡所述容纳腔的底端时,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烹饪腔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2)能够沿所述容纳件(21)的轴向滑动,当所述分隔件(22)向远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分隔件(22)的外缘与所述内锅(10)的内壁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2)朝向所述容纳腔一侧的表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分隔件(22)的中心向所述分隔件(22)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21)具有第一套筒(211),所述第一套筒(211)的上下两端敞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21)还具有隔板(212),所述隔板(212)沿所述容纳件(21)的周向间隔排列,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多个放置食材的放置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2)具有多个叶片结构(221),所述叶片结构(221)沿所述容纳件(21)周向设置,且所述叶片结构(221)与所述放置区域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结构(221)朝向所述容纳腔一侧的表面为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沿所述分隔件(22)的周向倾斜向下延伸和/或所述导向斜面由所述分隔件(22)的中心向所述分隔件(22)的边缘倾斜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2)具有连接轴(222),所述连接轴(222)具有多个沿轴向开设的限位槽(223),所述隔板(212)穿设在所述限位槽(223)内,以使所述分隔件(22)沿所述连接轴(222)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容纳件(21)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22)包括顺次连接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且所述小径段位于所述大径段的上方,所述叶片结构(221)与所述大径段的底端连接,所述限位槽(223)开设在所述大径段上并与所述大径段的底端连通,以使所述容纳件(21)能够由所述大径段的底端插入所述限位槽(223),当所述分隔件(22)向远离所述容纳件(21)的方向运动时,所述隔板(212)能够抵接在所述大径段的顶端上,以控制所述分隔件(22)的运动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21)还具有第二套筒(213),所述第二套筒(213)与所述第一套筒(211)同轴设置,所述隔板(212)沿所述第一套筒(211)的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211)和所述第二套筒(213)之间,所述大径段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套筒(213)能够容纳在所述中空结构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的侧壁具有支撑凸起(11),所述支撑凸起(11)向靠近所述内锅(10)的中心方向伸出,所述容纳件(21)的外缘支撑在所述支撑凸起(1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具有缩颈段,所述支撑凸起(11)设置在在所述缩颈段的内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11)沿所述内锅(10)的内壁周向连续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分隔组件(20)连接,以驱动所述分隔组件(20)的打开和关闭。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驱动机构;
锅盖(30),所述锅盖(30)位于所述内锅(10)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锅盖(30)上,且所述连接轴(222)的顶部穿过所述容纳件(21)后伸入所述锅盖(30)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20)由隔热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
锅体(4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
锅盖(30),所述锅盖(30)设置在所述锅体(40)上;
其中,所述锅体(40)包括外壳(41)、中板(42)、保温罩(43)和所述内锅(10),所述中板(42)为环形结构并且盖设在所述外壳(41)的上端,所述保温罩(43)连接在所述中板(42)上,所述内锅(10)设置在所述保温罩(43)内,发热管设置在所述保温罩(43)内。
CN201821379766.5U 2018-08-24 2018-08-24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186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9766.5U CN209186338U (zh) 2018-08-24 2018-08-24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9766.5U CN209186338U (zh) 2018-08-24 2018-08-24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6338U true CN209186338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9766.5U Active CN209186338U (zh) 2018-08-24 2018-08-24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63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725A (zh) * 2019-11-19 2020-01-10 刘华 一种多功能发面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3725A (zh) * 2019-11-19 2020-01-10 刘华 一种多功能发面机
CN110663725B (zh) * 2019-11-19 2024-03-15 刘华 一种多功能发面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870A (zh) 用于烹调食物的自主装置及相应方法
CN110507217A (zh) 空气炸锅
KR101758330B1 (ko) 회전국솥의 덮개 힌지장치
CN209186338U (zh) 烹饪器具
CN209186367U (zh) 烹饪器具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610538U (zh) 一种分体可拆卸旋转搅拌式料理锅
CN110856592A (zh) 烹饪器具
CN209996065U (zh) 烤箱
CN208510784U (zh) 锅盖和蒸汽烹饪器具
CN208941668U (zh) 烹饪器具
CN105231862A (zh) 一种加工汉堡的活动支架烤盘的使用方法
CN209661255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962U (zh) 烹饪器具
CN208822339U (zh) 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17205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957631U (zh) 烹饪器具
CN105249831A (zh) 升降叉加热汉堡的转动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84A (zh) 一种升降加工汉堡的滑槽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47A (zh) 汉堡的升降支架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56A (zh) 一种加工汉堡的滑槽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51A (zh) 升降加热的支架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90A (zh) 一种加工汉堡的滑槽烤盘
CN105231876A (zh) 升降加热汉堡的食物滑槽烤盘的使用方法
CN105231850A (zh) 汉堡的活动支架烤盘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