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5479U -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5479U
CN209185479U CN201821978696.5U CN201821978696U CN209185479U CN 209185479 U CN209185479 U CN 209185479U CN 201821978696 U CN201821978696 U CN 201821978696U CN 209185479 U CN209185479 U CN 20918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itrus fruit
fruit fly
lures
visc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86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一诚
季清娥
杜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786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包括防雨帽罩、粘杀筒体、防滴槽、引虫孔、顶部诱粘胶涂层、筒外诱粘胶涂层和筒内诱粘胶涂层,粘杀筒体设置在防雨帽罩的下方,在粘杀筒体上设有引虫孔,在粘杀筒体的底边设有防滴槽,在防雨帽罩的背面、粘杀筒体的内外侧面上均设有诱粘胶涂层。由于诱粘胶涂层是由小分子蛋白、橘小实蝇自身肠道微生物和糖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对雌性橘小实蝇具有更大的单向引诱力,用这种生物复合物作为雌性橘小实蝇的引诱剂,能大幅度提高对雌性橘小实蝇的吸引,将这种新型雌性橘小实蝇引诱剂和物理粘杀胶相结合来诱集和粘杀橘小实蝇雌虫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橘小实蝇的繁殖。

Description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成虫诱杀器,尤其涉及利用小分子蛋白、橘小实蝇自身肠道微生物和水果香精的混合物作为引诱剂,利用高强度粘胶对橘小实蝇雌虫进行粘杀的诱杀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深入,瓜果类经济植物和果林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无公害瓜果、绿色瓜果、有机瓜果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农产品安全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瓜果的种植过程中,害虫的防治是困扰果农生产无公害瓜果、绿色瓜果、有机瓜果的主要技术障碍,蛀果虫、食心虫的防治问题尤为突出,因为成虫不杀灭,它会将虫卵注入果体内寄生发育,原本很好的瓜果,会因幼虫食心中途夭折掉落,或是当瓜果成熟上市后,幼虫还在瓜果内蛀食,这样农民的经济效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失,为此农民们只能使用农药进行喷施杀灭,但效果不佳,既不能有效灭除成虫,也无法触杀到瓜果内的幼虫,所生产出的瓜果更是达不到无公害要求。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农药检测标准,以此作为技术壁垒限制从我国进口。另一方面,国民对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逐年提高,因此我国以农药喷施为主的传统植保技术面临巨大挑战,依靠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为主体的无害化控制技术己经成为新时期植保技术发展的重点。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人们已研究出不少利用昆虫性激素作为引诱剂的害虫诱捕装置,虽然它们的结构各不相同,但诱捕原理相同或相似,都是利用昆虫性激素作为引诱剂,通过化学或物理杀灭成虫,减少成虫交配,以此控制成虫繁殖,达到防虫治虫目的。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又名驻果虫、橘小实蝇、东方果实蝇、黄苍蝇、果蛆。橘小实蝇是农业果树种植业上,特别是水果的重要害虫之一,橘小实蝇可危害芒果、石榴、甜橙、柚子、香蕉、柑橘、咖啡、杨桃、番木瓜等46个科的300多种作物果实,被列为我国二级检疫害虫。在未防治的情况下平均受害率20%-30%,严重的达到80%-90%,甚至绝收。橘小实蝇已经在我国猖獗危害10多年,而且目前其危害区域仍在扩张。
申请人一直致力于新型害虫诱杀技术的研究,根据的最新研究成果,橘小实蝇的交配特性是:一只雄性橘小实蝇可与数只雌性橘小实蝇连续交配,因此,按照常规的诱杀灭雄性害虫的方案来防治橘小实蝇的很差,因为只有雄性橘小实蝇的存在,它们仍能与其它许多雌性橘小实蝇交配,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杀灭雌性橘小实蝇才能减少橘小实蝇的繁殖数量,有效控制繁殖源头。申请人发明了一种由小分子蛋白、橘小实蝇自身肠道微生物和水果香精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对雌性橘小实蝇具有更大的单向引诱力,用这种生物复合物作为雌性橘小实蝇的引诱剂,能大幅度提高对雌性橘小实蝇的吸引,将这种新型雌性橘小实蝇引诱剂和物理胶粘相结合来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橘小实蝇的繁殖,能有效防控和杀灭橘小实蝇,如何更有效地将引诱来的雌性橘小实蝇有效杀灭是关键。申请人根据雌性橘小实蝇的飞行、爬行习性设计一种能将引诱过来的雌性橘小实蝇有效杀灭的诱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它能将引诱过来的雌性橘小实蝇有效杀灭。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持征是:包括防雨帽罩、粘杀筒体、防滴槽、引虫孔、顶部诱粘胶涂层、筒外诱粘胶涂层和筒内诱粘胶涂层,粘杀筒体设置在防雨帽罩的下方,在粘杀筒体上设有引虫孔,在粘杀筒体的底边设有防滴槽,在防雨帽罩的背面设有顶部诱粘胶涂层,在粘杀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筒外诱粘胶涂层,在粘杀筒体的内侧面上设有筒内诱粘胶涂层。
进一步,在防雨帽罩的下边设有向径向延伸的飞沿边。
进一步,在粘杀筒体的内侧面沿引虫孔的四周设有扩大的防回沿边,防回沿边与粘杀筒体的内侧面之间隔夹角小于90度。
进一步,在粘杀筒体的内侧面设有内凹容胶腔,防止诱粘杀胶因重力下缓慢流淌而降低粘杀效果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引虫孔的中心轴线与粘杀筒体内侧面上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进一步,在粘杀筒体的底边的内外两侧均设有防滴槽。
进一步,所述防雨帽罩的形状为锥壳形。
进一步,在防雨帽罩的顶部设有挂钩。
进一步,在防雨帽罩的外表面涂有吸引橘小实蝇雌虫的彩色涂层。
进一步,在粘杀筒体的外露表面涂有吸引橘小实蝇雌虫的彩色涂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连续诱引粘杀橘小实蝇雌虫,将防雨帽罩和粘杀筒体设计成黄色能诱引更多的橘小实蝇雌虫,由于诱粘胶涂层中含有由小分子蛋白、橘小实蝇自身肠道微生物和糖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对雌性橘小实蝇具有更大的单向引诱力,用这种生物复合物作为雌性橘小实蝇的引诱剂,能大幅度提高对雌性橘小实蝇的吸引,将这种新型雌性橘小实蝇引诱剂和物理粘杀胶相结合来诱集和粘杀橘小实蝇雌虫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橘小实蝇的繁殖。在粘杀筒体上设有引虫孔是根据雌性橘小实蝇的飞行、爬行习性而设计的,雌性橘小实蝇在找到目的物后会找洞穿爬,起飞时总是向上飞行,不会向下,根据橘小实蝇的这一飞行爬行习性,在粘杀筒体上设有引虫孔的目的是将雌性橘小实蝇引入粘杀筒体内,一旦进入则很难爬到筒体外,这样就增加了粘杀的机率,实践证明雌性橘小实蝇引入粘杀筒体内其杀灭率达99%以上,在粘杀筒体的底边设有防滴槽,在粘杀筒体的内侧面设有内凹容胶腔,其目的都是防止诱粘杀胶因重力下缓慢流淌而降低粘杀效果和使用寿命。在防雨帽罩的背面设有顶部诱粘胶涂层,在粘杀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筒外诱粘胶涂层,在粘杀筒体的内侧面上设有筒内诱粘胶涂层其目的是增加粘杀面积,提高对雌性橘小实蝇的杀伤率,这种诱杀器不仅能将雌性橘小实蝇引诱过来,而且能对其进行有效粘杀,由于它能对雌性橘小实蝇进行精准的引诱并粘杀,大幅度地减少了雌性橘小实蝇存活率,从而减少了橘小实蝇的繁殖数量,能有效杀灭和控制橘小实蝇对农植物的伤害。用这种诱杀器进行诱杀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诱杀效果十分理想,综合杀灭效果更好,深受农民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粘杀筒体侧壁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1-防雨帽罩;2-粘杀筒体;3-防滴槽;4-引虫孔;5-顶部诱粘胶涂层;6-筒外诱粘胶涂层;7-筒内诱粘胶涂层;8-挂钩;11-飞沿边;21-内凹容胶腔;41-防回沿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防雨帽罩1、粘杀筒体2、防滴槽3、引虫孔4、顶部诱粘胶涂层5、筒外诱粘胶涂层6、筒内诱粘胶涂层7和挂钩8,粘杀筒体2设置在防雨帽罩1的下方,在粘杀筒体2上设有引虫孔4,在粘杀筒体2的底边内侧设有防滴槽3,在防雨帽罩1的背面设有顶部诱粘胶涂层5,在粘杀筒体2的外侧面上设有筒外诱粘胶涂层6,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筒内诱粘胶涂层7,在防雨帽罩1的顶部设有挂钩8,在防雨帽罩1的下边设有向径向延伸的飞沿边11,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沿引虫孔4的四周设有扩大的防回沿边41,防回沿边41与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之间隔夹角小于90度,所述防雨帽罩1的形状为锥壳形,粘杀筒体2和防雨帽罩1本色均为黄色。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设有内凹容胶腔21,防止诱粘杀胶因重力下缓慢流淌而降低粘杀效果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引虫孔4的中心轴线与粘杀筒体2内侧面上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实施例4:为了防止粘杀筒体2的外侧面上的诱粘胶涂层流失,在粘杀筒体2的底边外侧也设有防滴槽3,在粘杀筒体2的底边外侧面上也设有内凹容胶腔2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很多,在此不逐一罗列,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原理的一切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包括防雨帽罩(1)、粘杀筒体(2)、防滴槽(3)、引虫孔(4)、顶部诱粘胶涂层(5)、筒外诱粘胶涂层(6)和筒内诱粘胶涂层(7),粘杀筒体(2)设置在防雨帽罩(1)的下方,在粘杀筒体(2)上设有引虫孔(4),在粘杀筒体(2)的底边设有防滴槽(3),在防雨帽罩(1)的背面设有顶部诱粘胶涂层(5),在粘杀筒体(2)的外侧面上设有筒外诱粘胶涂层(6),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筒内诱粘胶涂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防雨帽罩(1)的下边设有向径向延伸的飞沿边(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沿引虫孔(4)的四周设有扩大的防回沿边(41),防回沿边(41)与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之间隔夹角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粘杀筒体(2)的内侧面设有内凹容胶腔(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所述引虫孔(4)的中心轴线与粘杀筒体(2)内侧面上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所述防雨帽罩(1)为锥壳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粘杀筒体(2)的底边的内外两侧均设有防滴槽(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防雨帽罩(1)的顶部设有挂钩(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防雨帽罩(1)的外表面涂有吸引橘小实蝇雌虫的彩色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其特征是:在粘杀筒体(2)的外露表面涂有吸引橘小实蝇雌虫的彩色涂层。
CN201821978696.5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Active CN20918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8696.5U CN20918547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8696.5U CN20918547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5479U true CN209185479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6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8696.5U Active CN209185479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5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719A (zh) 一种香菜西花蓟马的防治方法
CN107494536B (zh) 一种可有效驱避柑橘大实蝇雌成虫的药剂及其应用
CN203538175U (zh) 果蝇诱捕器
Dominiak et al. Mass trapping and other management option for mediterranean fruit fly and Queensland fruit fly in Australia
CN101773108A (zh) 实蝇类昆虫成虫诱捕粘杀器
CN207639514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106359330A (zh) 一种沙田柚蝉虫的防治方法
CN209185479U (zh) 一种诱杀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杀器
CN203952199U (zh) 一种新型的柑橘大实蝇诱杀组合装置
CN213587239U (zh) 一种桔小实蝇的诱捕装置
CN201682907U (zh) 实蝇类昆虫成虫诱捕粘杀器
KR101981132B1 (ko) 동충하초 재배용 부착트랩 및 이를 이용한 동충하초의 재배방법
CN208462765U (zh) 一种便携式夜蛾诱捕器
CN108719282B (zh) 一种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专性引诱剂及防治方法
Muniappan et al. Field response of Guam populations of the New Guinea sugarcane weevil, Rhabdoscelus obscurus (Boisduval)(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to aggregation pheromones and food volatiles
CN113170769A (zh) 一种诱捕梨小食心虫的方法
Broughton Managing Mediterranean fruit fly in backyards
CN205511778U (zh) 一种实蝇类害虫诱杀装置
CN206181967U (zh) 一种实蝇类昆虫诱捕器
JPH09313083A (ja) 害虫誘引捕殺剤及び害虫誘引捕殺装置
CN215224174U (zh) 一种用于柚园套种紫花苜蓿虫害灭除装置
Olsen et al. Growing hazelnut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CN204217708U (zh) 柑桔实蝇类性诱捕器
CN101578973B (zh) 性引诱高效触杀型成虫诱杀器
CN215602743U (zh) 基于复合诱剂的昆虫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