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3557U -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3557U
CN209183557U CN201822014493.0U CN201822014493U CN209183557U CN 209183557 U CN209183557 U CN 209183557U CN 201822014493 U CN201822014493 U CN 201822014493U CN 209183557 U CN209183557 U CN 209183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layer
silicon dioxide
front surface
solar batt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44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振
刘林华
宁纪林
武婷婷
刘珊珊
任现坤
姜言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uo Sol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uo Sol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uo Sol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uo Sol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44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3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3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3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硅衬底,硅衬底前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发射区、前表面二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减反射膜,设置于硅衬底正表面表层的正面银电极依次穿过氮化硅减反射膜、前表面二氧化硅层与发射区接触,硅衬底背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二氧化硅钝化层和铝背场,设置于硅衬底背表面表层的背面银电极依次穿过铝背场、二氧化硅钝化层和硅衬底接触;所述的前表面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硅钝化层同时通过浓硝酸氧化而成,该结构减少了目前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的载流子复合,提高开路电压,进而提高电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基于P型硅衬底,制绒形成表面绒面结构,在其正面磷扩散形成PN结,并沉积氮化硅减反射膜,背面印刷银电极、铝背场,正面印刷银栅线,形成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产业化的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的表面复合仍然是制约其效率提升的因素,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一直是技术突破的关键。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电池结构的高效电池,其中选择性发射极、表面钝化是广受关注的。现在工业化生产双面氧化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很难进行,因此,目前市面上仍然是以单面氧化的太阳能电池为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减少了目前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的载流子复合,提高开路电压,进而提高电池效率;改善传统方法制备的单面氧化晶硅太阳能电池,以使得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方案为,包括硅衬底,硅衬底前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发射区、前表面二氧化硅层和氮化硅减反射膜,设置于硅衬底正表面表层的正面银电极依次穿过氮化硅减反射膜、前表面二氧化硅层与发射区接触,硅衬底背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二氧化硅钝化层和铝背场,设置于硅衬底背表面表层的背面银电极依次穿过铝背场、二氧化硅钝化层和硅衬底接触;所述的前表面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硅钝化层同时通过浓硝酸氧化而成。
所述二氧化硅钝化层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nm-2nm。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钝化层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2nm。
所述前表面二氧化硅层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2nm。
优选的,所述前表面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2nm。
所述硅衬底为P型或N型晶体硅。
所述氮化硅减反射膜厚度为80-85nm。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 对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扩散、刻蚀、洗磷;
(2) 将洗磷后烘干的硅片浸入浓硝酸溶液,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在硅片的正反两面反应生成超薄二氧化硅层;
(3) 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2)得到的电池片,然后甩干;
(4) 对步骤 (3) 的电池片进行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烘干、烧结,得到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优选地,步骤 (2) 中浓硝酸的质量浓度为60~70%,硅片浸泡时间4~40min,浸泡温度15~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在硅衬底及铝背场之间设有一层二氧化硅钝化层,提供背场钝化效果,降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背表面的载流子复合,增加了背反射,使电池内部产生的光生电子数目增加,提高开路电压;另外,前表面二氧化硅层的存在进一步饱和了一部分悬挂键,降低了界面复合,更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面银电极,2. 氮化硅减反射膜,3. 前表面二氧化硅层,4. 发射区,5.硅衬底,6. 背表面二氧化硅钝化层,7. 铝背场,8. 背面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硅衬底5,硅衬底5前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发射区4、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和氮化硅减反射膜2,设置于硅衬底5正表面表层的正面银电极1依次穿过氮化硅减反射膜2、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与发射区4接触,硅衬底5背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二氧化硅钝化层6和铝背场7,设置于硅衬底5背表面表层的背面银电极8依次穿过铝背场7、二氧化硅钝化层6和硅衬底5接触;所述的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和二氧化硅钝化层6同时通过浓硝酸氧化而成。
所述二氧化硅钝化层6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nm-2nm。
所述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2nm。
实施例1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原始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扩散、刻蚀、洗磷;(2)将洗磷后烘干的硅片浸入浓硝酸溶液,硝酸浓度为60%,浸泡时间为40min,浸泡温度为60℃,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在硅片的正反两面反应生成超薄二氧化硅层;(3)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2)得到的电池片;(4) 对步骤 (3) 的电池片进行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烘干、烧结,得到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超薄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2nm,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8.77%。
实施例2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原始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扩散、刻蚀、洗磷;(2)将洗磷后烘干的硅片浸入浓硝酸溶液,硝酸浓度为70%,浸泡时间为4min,浸泡温度为15℃,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在硅片的正反两面反应生成超薄二氧化硅层;(3)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2)得到的电池片;(4) 对步骤 (3) 的电池片进行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烘干、烧结,得到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超薄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0.6nm,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8.72%。
实施例3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原始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扩散、刻蚀、洗磷;(2)将洗磷后烘干的硅片浸入浓硝酸溶液,硝酸浓度为68%,浸泡时间为10min,浸泡温度为25℃,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在硅片的正反两面反应生成超薄二氧化硅层;(3)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2)得到的电池片;(4) 对步骤 (3) 的电池片进行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烘干、烧结,得到所述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超薄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0.7nm,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8.72%。
实施例4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对原始硅片进行清洗、制绒、扩散、刻蚀、洗磷;(2)将洗磷后烘干的硅片浸入浓硝酸溶液,硝酸浓度为66%,浸泡时间为10min,浸泡温度为60℃,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在硅片的正反两面反应生成超薄二氧化硅层;(3)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2)得到的电池片;(4) 对步骤 (3) 的电池片进行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烘干、烧结,得到所述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使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超薄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nm,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8.75%。

Claims (7)

1.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衬底(5),硅衬底(5)前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发射区(4)、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和氮化硅减反射膜(2),设置于硅衬底(5)正表面表层的正面银电极(1)依次穿过氮化硅减反射膜(2)、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与发射区(4)接触,硅衬底(5)背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二氧化硅钝化层(6)和铝背场(7),设置于硅衬底(5)背表面表层的背面银电极(8)依次穿过铝背场(7)、二氧化硅钝化层(6)和硅衬底(5)接触;所述的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和二氧化硅钝化层(6)同时通过浓硝酸氧化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钝化层(6)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nm-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钝化层(6)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1.2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为超薄二氧化硅层,厚度为0.6-2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二氧化硅层(3)厚度为1.2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衬底(5)为P型或N型晶体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减反射膜(2)厚度为80-85nm。
CN201822014493.0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09183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4493.0U CN209183557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4493.0U CN209183557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3557U true CN20918355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4493.0U Active CN209183557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3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0999A (zh) * 2018-12-03 2019-02-01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0999A (zh) * 2018-12-03 2019-02-01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4553A (zh) 一种三层介电钝化膜perc太阳电池及制作工艺
Wang et al. 21.5% efficient thin silicon solar cell
CN102212885B (zh)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制绒方法
CN106992229A (zh) 一种perc电池背面钝化工艺
CN109216509A (zh) 一种叉指型背接触异质结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CN102560686B (zh) 一种硅片的湿法刻蚀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方法
CN11166834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369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钝化介质膜
CN110690301A (zh) 一种双结叠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38103A (zh) 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用两面差异化绒面结构及制备方法
JP2012186415A (ja) 光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光電変換素子およびタンデム型光電変換素子
CN116705915B (zh) 一种新型双面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1816714A (zh) 一种激光硼掺杂背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Fang et al. Ultrathin interdigitated back-contacted silicon solar cell with light-trapping structures of Si nanowire arrays
CN110350039A (zh) 一种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9390B (zh) 一种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开窗工艺
CN114050105A (zh) 一种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09183557U (zh)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
CN104362209B (zh) 一种背面抛光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04134706B (zh) 一种石墨烯硅太阳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9476695U (zh) 一种双面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TW201818557A (zh) 高光電變換效率太陽電池及高光電變換效率太陽電池之製造方法
CN109300999A (zh) 一种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电池
CN109888057A (zh) 晶硅perc太阳电池双面钝化方法
CN114188429A (zh) 一种带有隧穿隧道结的同质异质结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