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3374U -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3374U
CN209183374U CN201822005532.0U CN201822005532U CN209183374U CN 209183374 U CN209183374 U CN 209183374U CN 201822005532 U CN201822005532 U CN 201822005532U CN 209183374 U CN209183374 U CN 20918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height
adjustable
transformer
support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55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 Han (shenya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 Han (shenya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 Han (shenya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 Han (shenya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55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3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3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用于为变压器散热,变压器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且变压器内有变压器油,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管、散热片、第二连接管、承托件、连接件和底座;第一连接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入第一连接管中;承托件设置有凹槽,凹槽向承托件的底部凹陷,且凹槽与第二连接管相适配,以使第二连接管嵌入至少两个承托件中;连接件的一端与承托件相连接,且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底座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内孔,且内孔设置有内螺纹;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以使连接件的另一端嵌入内孔中。

Description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式散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片式散热器的高度都是固定的,片式散热器的高度无法调节的,这就限制了片式散热器的适用范围,降低了片式散热器的适用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用于为变压器散热,变压器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且变压器内有变压器油,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管、散热片、第二连接管、承托件、连接件和底座;第一连接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入第一连接管中;散热片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至少两个散热片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管中,且散热片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入散热片内;第二连接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散热片的另一端嵌入第二连接管中,且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回油孔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回至变压器;承托件设置有凹槽,凹槽向承托件的底部凹陷,且凹槽与第二连接管相适配,以使第二连接管嵌入至少两个承托件中;连接件的一端与承托件相连接,且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底座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内孔,且内孔设置有内螺纹;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以使连接件的另一端嵌入内孔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且将第一连接管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以实现使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流入第一连接管中;其次,通过将至少两个散热片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管中,以提高散热片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散热片设置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并将散热片与第一连接管的相连通,以实现在第一连接管内的变压器油流入到散热片内;再次,通过将散热片的另一端嵌入第二连接管中,进一步实现提高散热片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第二连接管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并将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回油孔相连通,以实现变压器油流回至变压器,从而实现变压器油在片式散热器中循环,进而实现为变压器散热;再次,通过在承托件上设置凹槽,并使固定槽向承托件的底部凹陷,同时,将凹槽与第二连接管相适配,以实现将第二连接管嵌入至少两个承托件中,从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稳定性,以避免片式散热器位移;再次,将连接件的一端与承托件相连接,并在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外螺纹;再次,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同时将本体上设置内孔,并在内孔设置内螺纹。由于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可实现将连接件嵌入内孔中,同时还可以通过旋转连接件以调节连接件嵌入内孔的长度,从而调节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高度,拓展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适用性。由于散热片同时嵌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因此提高了散热片的稳定性,避免了散热片发生晃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两个承托件沿第二连接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两个承托件沿第二连接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以实现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重力平均分配至至少两个承托件上,从而使至少两个承托件的受力更加均匀,以避免至少两个承托件的受力不均,而导致承托件发生损坏,进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座包括:固定部;至少两个固定部与本体相连接,且向背离本体方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固定部与本体相连接,并使至少两个固定部向背离本体方向延伸,以实现增大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底座的承载重量,进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部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四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固定部为三个,并使固定部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四周,以实现每个固定部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单个固定部受力过大而致使底座发生损坏,从而延长底座的使用年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减震垫;减震垫贴附在底座的底部;其中,减震垫为弹性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减震垫贴附在底座的底部,并将减震垫设置为弹性体,以实现通过减震垫吸收底座的振动,以提高底座的稳定度,从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固定件;至少两个固定件同时穿过固定部和减震垫,且至少两个固定件嵌入地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固定件同时穿过固定部和减震垫,并使至少两个固定件嵌入地面上,以实现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提高底座的稳定性,以避免底座产生位移,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拉板;拉板同时与至少两个散热片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拉板同时与至少两个散热片相连接,以避免了散热片发生晃动,从而提高散热片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第一连接管,14散热片,16第二连接管,18承托件,20连接件,22底座,222本体,224内孔,226固定部,24减震垫,26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用于为变压器散热,变压器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且变压器内有变压器油,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管12、散热片14、第二连接管16、承托件18、连接件20和底座22;第一连接管12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入第一连接管12中;散热片14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至少两个散热片14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管12中,且散热片14与第一连接管12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入散热片14内;第二连接管16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散热片14的另一端嵌入第二连接管16中,且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回油孔相连通,以使变压器油流回至变压器;承托件18设置有凹槽,凹槽向承托件18的底部凹陷,且凹槽与第二连接管16相适配,以使第二连接管16嵌入至少两个承托件18中;连接件20的一端与承托件18相连接,且连接件2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底座22固定在地面上,底座22包括本体222,本体222上设置有内孔224,且内孔224设置有内螺纹;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以使连接件20的另一端嵌入内孔224中。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第一连接管12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且将第一连接管12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以实现使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流入第一连接管12中;其次,通过将至少两个散热片14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管12中,以提高散热片14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散热片14设置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并将散热片14与第一连接管12的相连通,以实现在第一连接管12内的变压器油流入到散热片14内;再次,通过将散热片14的另一端嵌入第二连接管16中,进一步实现提高散热片14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第二连接管16设置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并将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与变压器的回油孔相连通,以实现变压器油流回至变压器,从而实现变压器油在片式散热器中循环,进而实现为变压器散热;再次,通过在承托件18上设置凹槽,并使固定槽向承托件18的底部凹陷,同时,将凹槽与第二连接管16相适配,以实现将第二连接管16嵌入至少两个承托件18中,从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稳定性,以避免片式散热器位移;再次,将连接件20的一端与承托件18相连接,并在连接件20的外表面上设置外螺纹;再次,通过将底座22固定在地面上,以提高底座22的稳定性,同时将本体222上设置内孔224,并在内孔224设置内螺纹。由于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可实现将连接件20嵌入内孔224中,同时还可以通过旋转连接件20以调节连接件20嵌入内孔224的长度,从而调节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高度,拓展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适用性。由于散热片14同时嵌入第一连接管12和第二连接管16内,因此提高了散热片14的稳定性,避免了散热片14发生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承托件18沿第二连接管1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承托件18沿第二连接管1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以实现将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重力平均分配至至少两个承托件18上,从而使至少两个承托件18的受力更加均匀,以避免至少两个承托件18的受力不均,而导致承托件18发生损坏,进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底座22包括:固定部226;至少两个固定部226与本体222相连接,且向背离本体222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固定部226与本体222相连接,并使至少两个固定部226向背离本体222方向延伸,以实现增大底座2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底座22的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底座22的承载重量,进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部226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本体222的四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部226为三个,并使固定部226均匀分布在本体222的四周,以实现每个固定部226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单个固定部226受力过大而致使底座22发生损坏,从而延长底座22的使用年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减震垫24;减震垫24贴附在底座22的底部;其中,减震垫24为弹性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减震垫24贴附在底座22的底部,并将减震垫24设置为弹性体,以实现通过减震垫24吸收底座22的振动,以提高底座22的稳定度,从而提高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固定件;至少两个固定件同时穿过固定部226和减震垫24,且至少两个固定件嵌入地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至少两个固定件同时穿过固定部226和减震垫24,并使至少两个固定件嵌入地面上,以实现将底座22固定在地面上,从而提高底座22的稳定性,以避免底座22产生位移,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拉板26;拉板26同时与至少两个散热片1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拉板26同时与至少两个散热片14相连接,以避免了散热片14发生晃动,从而提高散热片14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用于为变压器散热,所述变压器设置有出油孔和回油孔,且所述变压器内有变压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包括: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出油孔相连通,以使所述变压器油流入所述第一连接管中;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长方体,至少两个所述散热片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连接管中,且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以使所述变压器油流入所述散热片内;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管,所述散热片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连接管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回油孔相连通,以使所述变压器油流回至所述变压器;
承托件,所述承托件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向所述承托件的底部凹陷,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管嵌入至少两个所述承托件中;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承托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内孔,且所述内孔设置有内螺纹;
其中,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以使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嵌入所述内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固定部,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向背离所述本体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
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贴附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其中,所述减震垫为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
固定件,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同时穿过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减震垫,且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嵌入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还包括:
拉板,所述拉板同时与至少两个散热片相连接。
CN201822005532.0U 2018-11-30 2018-11-30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Active CN209183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532.0U CN209183374U (zh) 2018-11-30 2018-11-30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532.0U CN209183374U (zh) 2018-11-30 2018-11-30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3374U true CN209183374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5532.0U Active CN209183374U (zh) 2018-11-30 2018-11-30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3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9030B (zh) 一种减震变压器
CN106196757A (zh) 螺旋翅片式冷凝器
JP2012049407A (ja) 紙シートの放熱器
CN209183374U (zh) 可调节高度的片式散热器
JP6715338B2 (ja) スパイラルフィンコンデンサ
US20200003207A1 (en) Water pump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CN2080452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变压器骨架
CN207935641U (zh) 一种发动机外壳铸造用固定减震底座
CN106601438A (zh) 一种变压器
CN205959141U (zh) 一种散热机箱
CN21558241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的适配器
KR100990535B1 (ko) 변압기용 이중관 히트파이프 방열기
KR20150041187A (ko) 전력 사이리스터 장치 냉각 시스템
CN109640579A (zh) 换热器和设有电子器件的设备
CN103415176A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器主板连接座
CN207729869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及一种空调设备
CN218848704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CN106949677B (zh) 油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110612U (zh) 高度可调承载结构及散热器测试平台
CN101640999A (zh) 散热器装置
CN203378177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器主板连接座
CN208567621U (zh) 换热器用折叠式散热翅片、蒸发器以及冷凝器
CN104976908B (zh) 柔性热管
CN205491583U (zh) 电子设备散热装置
CN208670416U (zh) 多功能三维肋管散热转换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