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1930U - 物品存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品存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1930U
CN209171930U CN201821395458.1U CN201821395458U CN209171930U CN 209171930 U CN209171930 U CN 209171930U CN 201821395458 U CN201821395458 U CN 201821395458U CN 209171930 U CN209171930 U CN 209171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arm
access device
article
receiving portion
articl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5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广银
徐杨阳
肖军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5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1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1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1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存取装置,包括主体(1);至少一个旋臂(4),旋臂(4)的第一端绕竖直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1)上;和容纳部(2),容纳部(2)的部分开口端与旋臂(4)连接,容纳部(2)被配置为在旋臂(4)向外打开后展开以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旋臂(4)向内收回后将开口端封闭。此种物品存取装置可使物品的存取更加便捷,节省等待时间;另外通过旋臂在水平面内转动改变容纳部的体积或封闭开口端,在容纳部内放置物品后,由于物品的重力垂直于旋臂的开合的平面,可使旋臂顺利收回以封闭开口端,提高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物品存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上购物和物流行业的兴起,快递单量逐年快速上升。人们在收、发快递时都需要在家等快递员上门,而目前快递员上门的时间无法精确控制,不可避免地会和顾客不在家的时间重合。当顾客不在家时,快递员只能选择改时间再来一趟,或通过邻居代收、直接放置在门口或附近小商店等存在安全风险的方式投递。
对快递员而言,当顾客家中无人时,更改投递时间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降低效率;而选择代收的方式存在包裹丢失等安全风险。
对顾客而言,很难保证快递员上门时家中有人。而在需要外出时,要操心快递员何时会上门、和快递员重新确定上门时间、快递放在寄存处是否会丢失这些问题,是一种很不好的购物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取装置,能够提高物品存取的便捷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取装置,包括:
主体;
至少一个旋臂,旋臂的第一端绕竖直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上;和
容纳部,容纳部的部分开口端与旋臂连接,容纳部被配置为在旋臂向外打开后展开以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旋臂向内收回后将开口端封闭。
进一步地,旋臂设有两个,两个旋臂各自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主体的左右两端,能够实现相对打开或收回。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开口保护结构,用于在旋臂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
进一步地,两个旋臂各自的第二端在相对向内收回后相互重叠。
进一步地,开口保护结构包括两块挡板,两块挡板分别固定在旋臂的下方,且在两个旋臂相对向内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
进一步地,开口保护结构包括硬质杆组,硬质杆组连接在开口端位于两个旋臂各自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硬质杆组包括:
两个摆动杆,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旋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和
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摆动杆各自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硬质杆组低于旋臂设置。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旋臂和硬质杆组连接处的外侧,以限制硬质杆组相对于旋臂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旋臂第二端的内侧设有容纳槽,旋臂在容纳槽对应位置的外侧形成限位部,硬质杆组与旋臂连接的部分位于容纳槽内,限位部能够限制硬质杆组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硬质杆组中至少部分相邻杆可拆卸连接,且容纳部在可拆卸部位具有弹性段,以通过至少部分相邻杆的脱离增大容纳物品的空间。
进一步地,容纳部至少在如下位置设有竖向的折痕,包括:
旋臂与主体连接的位置、硬质杆组与旋臂连接的位置以及硬质杆组中相邻杆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
锁定部件,设在两个旋臂之间或者旋臂与主体之间,用于实现两个旋臂相对于主体的锁定;和
身份识别部件,用于在对使用者提供的身份校验信息验证成功后,使锁定部件解锁。
进一步地,容纳部整体采用柔性材料,容纳部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保持底部形状的支撑杆。
进一步地,容纳部包括多个拼接件,各个拼接件相互连接形成容纳部,且在连接处可变形。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卷收机构,主体内设有收纳腔,卷收机构用于在旋臂向内收回后将容纳部收到收纳腔内。
进一步地,卷收机构包括:
驱动部件,设在主体内;
连接环,设在容纳部外表面的底部区域;和
牵引件,一端固定于连接环,另一端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容纳部在竖向展开状态下整体位于收纳腔外部的前侧,能够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带动容纳部沿高度方向折叠到处于收纳腔内。
进一步地,连接环设在容纳部的底部位置,收纳腔的底部延伸至容纳部的一半高度,容纳部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一半;或者
连接环设在容纳部从底部起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收纳腔的底部延伸至从底部起三分之二高度的位置,容纳部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外面板,外面板的顶端沿着旋臂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在旋臂底部,且位于容纳部前部,外面板的高度被配置为遮挡收回后的容纳部。
进一步地,容纳部采用整体结构,容纳部开口端的后部连接于主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背板,背板设在安装面上位于主体下方的位置,以将容纳部与安装面隔开。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为快递箱。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设在便于用户取放物品的位置,在主体上安装可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旋臂,以通过旋臂向外打开将容纳部展开以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旋臂向内收回后将容纳部的开口端封闭。此种物品存取装置可使物品的存取更加便捷,节省等待时间;另外,通过旋臂在水平面内转动改变容纳部的体积或封闭开口端,在容纳部内放置物品后,由于物品的重力垂直于旋臂的开合平面,因此可使旋臂顺利收回以封闭开口端,而且转动开合方式也可减小在操作过程中的占用空间和操作幅度,打开关闭旋臂的过程可控性强,从而提高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品存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品存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品存取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物品存取装置中设置卷收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物品存取装置中的容纳部在高度方向上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1、操作面板;12、缺口;13、收纳腔;2、容纳部;21、支撑杆;22、折痕;23、连接环;24、牵引件;3、外面板;4、旋臂;5、摆动杆;6、连接杆;7、挡板;8、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后续的描述中,将物品存取装置朝向安装面的一侧定义为后方,并以此为基准定义其它方向。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取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主体1、容纳部2和至少一个旋臂4。其中,主体1被配置为固定在竖直安装面上,此处提到的竖直安装面包括与水平面呈90°的竖直面以及与竖直面具有预设范围角度偏差的安装面;或者主体1也可以固定在倾斜的安装面上。例如,物品存取装置可固定在方便特定用户取放物品的位置,对于家庭用户,安装面可以设在靠近用户家门口、楼道或者楼门口的位置,对于公司用户,安装面可以设在靠近单位门口的位置等。
旋臂4可以采用杆状结构,其第一端绕竖直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在主体1上,例如可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旋臂4位于水平面内,且在水平面内转动地连接在主体1上。可选地,也可以使容纳部2的开口端形成向前倾斜的面,相应地旋臂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能绕竖直轴线在倾斜的平面内转动。容纳部2的部分开口端沿着旋臂4的长度方向与旋臂4连接,使容纳部2相对于主体1悬挂安装。
进一步地,可在主体1下部前侧的边缘处设置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缺口12,旋臂4与主体1连接的部位位于缺口12内,这样在旋臂4向内收回时,可使旋臂4的外侧面不超出主体1的外侧面。可替代地,旋臂4的第一端也可通过合页等结构铰接与主体1的前方的外侧壁上。
容纳部2体积可变,被配置为在旋臂4向外打开后展开以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旋臂4向内收回将开口端封闭。在需要放入物品时,将旋臂4向外打开使容纳部2展开以放入物品,在放入物品后可通过旋臂4向内收回将开口端封闭,以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在需要取出物品时,可将旋臂4向外打开露出开口端以取出物品,在取出物品后可通过旋臂4向内收回将开口端封闭,以限制物品存取装置的使用权限。图1、图4和图5为旋臂4向内收回后的状态示意图,图2和图3为旋臂4向外打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至少具备如下优点之一:
(1)可使物品的存取更加便捷,使投件者和取件者的衔接更顺畅,使用方便,还可节省等待时间,提高存取物品的效率。
(2)容纳部2体积可变,能够在展开后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取出物品后或未放置物品的状态下折叠。此种结构既能满足放入物品的功能需求,又能减小物品存取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占用的空间。
(3)通过旋臂4在水平面内转动打开实现容纳部2的展开,可在解锁物品存取装置后,通过使用者向旋臂4主动施力可控地打开,不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展开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可提高打开物品存取装置时的稳定性,减小容纳部2在展开时受到的冲击,提高物品存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4)通过旋臂4在水平面内转动收回,实现容纳部2的收合或者开口端的封闭,在容纳部2内放置物品后,由于物品的重力垂直于旋臂4的开合的平面,重力作用对旋臂4转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使旋臂4顺利收回以封闭开口端。如果主体上设置可伸缩的悬臂,并通过悬臂的缩回实现开口端的封闭,则物品的重力作用会直接施加于整个悬臂,将悬臂向内缩回时,如果物品较重则需要使用者向容纳部施加托举力,以保证袋口顺利封闭。而且旋臂4与伸缩式悬臂相比打开与收回过程中稳定性较好,可提高使用寿命。
(5)通过旋臂4转动实现容纳部2展开或收回的结构,与通过悬臂伸缩实现容纳部展开或收回的结构相比,可减小在操作过程中的占用空间,使用者操作幅度较小,打开关闭旋臂的过程可控性强,从而提高使用便捷性。
(6)在容纳部2内放入物品后,只需通过旋臂4向内转动收回即可封闭开口端,使物品安全存放,省去了额外设置放入物品后封闭开口端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容纳部2的另一部分开口端连接于与主体1的底部区域。如图2所示,容纳部2开口端的后部与主体1的底部连接,左右部分分别与两侧的旋臂4连接。该实施例中的容纳部2便于设计为整体式结构,在损坏后易于更换,也方便根据需要更换尺寸不同的容纳部2。
可选地,也可在主体1靠近安装面的位置设置延长板,容纳部2可套在延长板外或者整体位于延长板前部,且后侧面与延长板接触。或者容纳部2在周向上未封闭,需通过延长板形成容纳部2的后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臂4设有一个,其第一端可连接到主体1的左端或右端,容纳部2开口端的后段连接在主体1的底部,前段连接在旋臂4的底部,且容纳部2开口端位于旋臂4第二端与主体1之间的侧段露出或设计为弹性段。当旋臂4的第二端向外打开时,开口端的侧段被拉直或伸长,以使容纳部2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当旋臂4的第二端向内收回时,可使容纳部2的开口端封闭或者将整个容纳部2收合。该实施例结构简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旋臂4设有两个,两个旋臂4各自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主体1的左右两端,能够实现相对打开或收回,形成对开门结构。在两个旋臂4向内收回后,各自的第二端可以恰好接触、交叠或者间隔一定距离。具体地,可将容纳部2开口端的后段沿着主体1的左右方向连接在其下部区域,左右段分别沿着旋臂4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旋臂4连接,例如连接在旋臂4的底部。
在需要放入物品时,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外打开,开口端的前段被拉直,使容纳部2展开以放入物品,在放入物品后,可通过两个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将开口端的前段压在旋臂4之后,使开口端封闭,以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在需要取出物品时,可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外打开露出开口端以取出物品,在取出物品后可通过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将开口端封闭,以限制物品存取装置的使用权限。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旋臂4,在容纳部2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对开门结构能够缩短单个旋臂4的长度,在进行开合操作时可占用较小的空间,更利于开合,操作便捷。而且,两侧均设置旋臂4利于增大容纳部2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开口保护结构,开口保护结构设在容纳部2前部靠近开口端的位置,用于在旋臂4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
该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在通过旋臂4收回后,能够防止开口端的开放段暴露在旋臂4外侧或下方可触及的位置,在容纳部2内放入物品后,防止其他人员在不解锁的情况下,直接强制拉出开口端的开放段以取出物品,提高物品存放的安全性;或者在容纳部2整体收合的状态下,防止直接强制拉出开口端的开放段使用该物品存取装置。
下面以在左右段分别设置旋臂4为例,给出开口保护结构可采用的不同形式。
在第一实施例中,两个旋臂4各自的第二端在相对向内收回后具有重叠臂段,重叠臂段作为开口保护结构。进一步地,可在重叠臂段部分设置嵌合结构,以保证两个旋臂4在收回后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可提高旋臂4收回后固定的牢固性。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对于开口端前段开放的容纳部2尤其适用。通过增加旋臂4长度,使左右旋臂4在端部结构上相互配合,在两个旋臂4相对收回至主体1下方时,可由一侧旋臂4压住另一侧旋臂4,重叠臂段的长度可与开口端的开放段长度保持一致,能够保证旋臂4在收回并锁定后,整个容纳部2的开口端可靠封闭。
在第二实施例中,仍参考图3,开口保护结构包括两块挡板7,挡板7可呈矩形,两块挡板7分别沿旋臂4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旋臂4的下方,且在两个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起到防盗作用。在两个旋臂4收回后,两块挡板7的内端可以相互接触、交叠或者具有间隙。
该实施例对于开口端前段开放的容纳部2尤其适用。通过设置挡板7,能够将开口端的开放段遮挡在挡板7后侧,更可靠地阻挡向开口端的开放段施加外力,进一步提高整个容纳部2的开口端封闭时的可靠性。设置挡板7和重叠臂段可以同时采用。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开口保护结构包括硬质杆组,硬质杆组连接在开口端位于两个旋臂4各自第二端之间的长度段上。硬质杆组可以部分或全部覆盖容纳部开口端的开放段。硬质杆组中包括多个杆,相邻杆之间可以相互独立或者可转动地连接。
该实施例通过在开口端的开放段上连接硬质杆组,在旋臂4收回后,硬质杆组也收回至旋臂4的后侧,外力无法使硬质杆组变形而将开口端的开放段拉出,因此能够提高整个容纳部2的开口端封闭时的可靠性。而且,通过连接硬质杆组可提高开口端的稳定性,可使容纳部在展开后保持预定形状,容易将物品放入容纳部2内。
如图2所示,硬质杆组可连接在开口端的前段,包括连接杆6和两个摆动杆5。其中,两个摆动杆5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旋臂4的第二端在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连接杆6两端分别与两个摆动杆5各自的第二端在水平面内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臂4收回后,连接杆6、摆动杆5和旋臂4相互交叠,连接杆6位于最内侧,摆动杆5位于连接杆6和旋臂4之间。
优选地,左右侧的旋臂4和摆动杆5长度相同,使容纳部2在展开后形成左右对称结构,可获得较大的存储空间。此外,连接杆6和摆动杆5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仍参考图2,硬质杆组低于旋臂4设置,即两个摆动杆5和连接杆6均位于旋臂4所在平面的下方。此种连接方式可简化旋臂4结构,便于通过销钉将旋臂4第二端与摆动杆5连接。
进一步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旋臂4和硬质杆组连接处的外侧,以限制硬质杆组相对于旋臂4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具体地,限位件设在旋臂4与摆动杆5连接处的外侧,在将旋臂4收回的过程中,以旋臂4为界摆动杆5只能朝向主体1旋转,防止硬质杆组中的各杆随意摆动而增加容纳部2的收合难度。
在另一种结构中,旋臂4第二端的内侧设有容纳槽,旋臂4在容纳槽对应位置的外侧形成限位部,硬质杆组与旋臂4连接的部分位于容纳槽内,限位部能够限制硬质杆组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具体地,摆动杆5与旋臂4连接的部分位于容纳槽内,限位部能够限制摆动杆5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此种结构无需额外设置限位块,仅需要利用旋臂4自身的结构实现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硬质杆组中至少部分相邻杆可拆卸连接,且容纳部2在可拆卸部位具有弹性段,以通过至少部分相邻杆的脱离增大容纳物品的空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摆动杆5与连接杆6通过竖直设置的销8铰接,销8可拆卸,在将销8拆下后,可进一步增加容纳部2的容积,以便在主体1尺寸不变时,放入体积更大的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容纳部2至少在如下位置设有竖向的折痕22,包括:旋臂4与主体1连接的位置、硬质杆组与旋臂4连接的位置以及硬质杆组中相邻杆连接的位置。该实施例能够使容纳部2以更规则的形状收合,提高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锁定部件和身份识别部件。其中,锁定部件设在两个旋臂4之间或者旋臂4与主体1之间,用于实现两个旋臂4相对于主体1的锁定,具有锁定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可实现容纳部2内放置物品时以及容纳部2收合状态下开口端的封闭以保证物品存取装置不被无关人员使用,并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身份识别部件用于在对使用者(例如:投件者或取件者)提供的身份校验信息验证成功后,使锁定部件解锁,以便取放物品。
在容纳部2展开后,可供投件者存入物品;在取件者取出物品之后,可将容纳部2收合,以使物品存取装置占用较小的空间,能提高物品存取装置的通用性,容易在不同的场合都推广使用,可实现物品的智能存取。
优选地,锁定部件可采用电磁锁,电磁锁动作迅速。电磁锁在通常状态下处于吸合状态,在旋臂4需要打开时触发电磁锁使其断开,由于断开时间持续时间较短,为了防止旋臂4在短时间内重新进入锁定状态,在两个旋臂4之间或者旋臂4与主体1之间设有弹簧机构,用于在锁定部件解锁后将旋臂4弹开。弹开距离只需要使旋臂4脱离原锁定位置即可。
具体地,可在主体1下部的中间位置设置电控锁,旋臂4的第二端设有与电控锁相匹配的锁扣,电控锁解锁时,左右旋臂4向外弹开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展开;放入或取出物品后,可将旋臂4推回主体1下部,重新锁定旋臂4,从而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闭合。
身份识别部件可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通过扫码、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核对验证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在验证成功后使电子锁定部件解锁。或者也可通过wifi模块进和/或蓝牙模块在移动终端APP上进行遥控开锁。由此,可通过摄像头、话筒或指纹传感器等接收身份验证信息。
主体1上设有操作面板11、摄像头或开关等。操作面板11可以是触摸屏,可进行信息显示或接收使用者的身份识别等操作,摄像头可提供面部识别,开关可用于启动物品存取装置的电气系统,例如对容纳部2在高度方向上进行卷收等。为了便于操作,可将主体1顶部设置为向前倾斜的面。主体1内部可设置通讯模块、供电模块或控制模块等。旋臂4解锁后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的方式向外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背板,背板设在安装面上位于主体1下方的位置,以将容纳部2与安装面隔开,从而防止在取放物品的过程中容纳部2将墙面等安装面划伤。
为了在容纳部2内放置物品时实现开口端的封闭,并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部2整体采用柔性材料,为置物袋,可简化容纳部2结构,在无需放置物品时也便于收合。容纳部2内放置物品的体积应为收口留出余量。可选地,容纳部2可采用防割材料制成。
柔性容纳部便于改变容积,使容积改变的过程更加快捷;而且易于将容纳部2设计为整体的物品储存空间,可简化容积改变的操作方式以提高存取快递的效率,在长期使用后不容易发生损坏,并且能降低用于改变容积的相关机构的精度要求。
如图1所示,容纳部2底部的中部位置沿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设有用于保持底部形状的支撑杆21。设置支撑杆21的优点如下:可使柔性容纳部保持较为规则的形状,在通常状态下自由垂下,增加美观性。另外,在后面设置卷收机构的实施例中,使容纳部底部保持一字形便于卷收或折叠,支撑杆21自身的重量可使容纳部2在高度方向上顺利展开。
可选地,容纳部2包括多个拼接件,拼接件可以是片状多边形结构,各个拼接件相互连接形成容纳部2,且在连接处可变形。此种结构有利于使容纳部2保持较为规则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卷收机构,主体1内设有收纳腔13,卷收机构用于在旋臂4向内收回后将容纳部2收到收纳腔13内。主体1可设计为L形结构,收纳腔13可设在L形结构的竖部中。该实施例能够减小容纳部2收合后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会将容纳部2收回后还能防止其受到损坏。
收纳腔13的底部开口,以便允许容纳部2进入。收纳腔13的前部可通过面板封闭,或者仅在底部沿左右方向设置连接杆,以使容纳部2在竖向展开状态下整体位于收纳腔13的前侧。
如图4和图5,卷收机构包括驱动部件、连接环23和牵引件24。其中,驱动部件设在主体1内,例如,可设在L形结构竖部的顶端或者L形结构的横部内。连接环23设在容纳部2外表面的底部区域,牵引件24的一端固定于连接环23,另一端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主体1上可设置按钮,在按钮触发时,容纳部2能够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带动容纳部2沿高度方向折叠到处于收纳腔13内。
该实施例通过折叠的方式使容纳部2在高度方向上收合,可简化收合方式,并提高收合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环23设在容纳部2的底部位置,收纳腔13的底部延伸至容纳部2的一半高度,即L形结构竖部的底端位于容纳部2的一半高度处,容纳部2的底部在牵引件2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进入收纳腔13,直至受到收纳腔13底部的阻挡作用,容纳部2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一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环23设在容纳部2从底部起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收纳腔13的底部延伸至从底部起三分之二高度的位置,即L形结构竖部的底端位于容纳部2从顶端起的三分之一高度。连接环23在牵引件2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进入收纳腔13,直至受到收纳腔13底部的阻挡作用,此时容纳部2下部三分之二区域对折,容纳部2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外面板3,外面板3的顶端沿着旋臂4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在旋臂4底部,且位于容纳部2前部,外面板3的高度被配置为遮挡收回后的容纳部2。对于设置两个旋臂4的实施例,每个旋臂4下都可固定一个外面板3。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外面板3,可使外形更加美观,并对容纳部2起到保护作用。外面板3与旋臂4的连接处铰接,使得下部可向上翻起,不影响容纳部2的有效容积。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卷收机构也可包括驱动部件、卷轴和牵拉件,卷轴沿容纳部2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部2的底部,牵拉件的一端与卷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牵拉件带动卷轴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滚动,以使容纳部2逐渐卷绕在卷轴上。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物品存取装置为快递箱,相应地,上述的物品为快递。快递箱可供特定用户以及相关的快递员使用,容纳部2在旋臂4相对于主体1打开后展开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便于投递者在容纳部2内放入快递;在取件者取出快递后,将旋臂4向内收回以将容纳部2将收合,从而减小快递箱在非使用状态下占用的空间。
与共享式的快递柜相区别,此种快递箱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可灵活地适应用户收发快递和网购的需求,更加方便用户收寄快递,提高投件者或取件者在存取快递时的便捷程度。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投件者和取件者分别对应快递员和用户中的一个角色。
此种物品存取装置可供快递员投递、用户取出快件,在快递员送货和用户收货时间不能匹配时,可节省配送时间并提高送货效率,并且提高快递临时存放的安全性;而且,此种物品存取装置还可供用户寄件或退换货使用,无需在家中等待快递员上门取货,提高用户发快递和退换货时的体验。此种结构既能满足需要使用时存放快递的需求,又能减小通常状态下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且结构简单。
下面以快递员需要配送快递且用户取出快递为例,结合图1至图5说明此种结构物品存取装置的使用方法。
(1)快递员解锁物品存取装置:
在快递员作为投递者需要将快递放入物品存取装置时,电商或快递等第三方平台会根据当前快递的订单信息匹配需要放入的物品存取装置,并开启快递员打开该物品存取装置的权限,例如向快递员发送打开该物品存取装置的验证码、图形码等,或者也可将快递员的个人身份信息(例如指纹、面部、声音等)与物品存取装置的验证信息相绑定,这样快递员就可以通过身份验证使锁定部件解锁。
(2)快递员打开物品存取装置并放入快递:
对于图2,快递员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外打开,直至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撑开,此时,摆动杆5和连接杆6也展开,使容纳部2的开口端形成多边形,同时整个容纳部2也随之展开,此时,将快递放入容纳部2中。随后,快递员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至主体1下方,并通过锁定部件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锁定,使整个开口端封闭。
(3)用户解锁物品存取装置:
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可通过如下途径获取:
1、已经与物品存取装置进行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可直接拥有该物品存取装置的身份验证信息,例如预先设定好的开启物品存取装置的密码、录入的指纹、面部或声音信息。
2、如果需要找他人代拿快递,快递员在放入快递后可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取件码,知晓该取件码的用户都可以通过验证取件码进行解锁。
3、如果需要找他人代拿快递,快递员在放入快递后可通过移动终端向第三方平台发送快件已存储的信息,再由第三方平台给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取件码,知晓该取件码的用户都可以通过验证取件码进行解锁。
(4)用户打开物品存取装置并取出快递:
用户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外打开,直至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撑开,此时,摆动杆5和连接杆6也展开,使整个容纳部2随之展开,此时,将快递从容纳部2中取出。接着,用户将两个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至主体1下方,并通过锁定部件将容纳部2的开口端锁定,使整个开口端封闭。
同样,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存取装置也可用于用户寄件或退换货物,需要快递员上门取件的情况。与上述使用场景不同的是,在用户需要放入快递时,对于已经与物品存取装置进行身份信息关联的用户,可直接拥有该物品存取装置的身份验证信息,如果找他人代寄快递,可以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告知他人。
接着,用户在存入快递之后,还需要告知第三方平台需要寄件或退货,并希望快递员上门取件,第三方平台则会安排合适的快递员取件,并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待取件的快递员,能够提高取件业务安排的灵活性;或者如果用户有熟悉的快递员,也可以直接将取件码发送给快递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物品存取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
至少一个旋臂(4),所述旋臂(4)的第一端绕竖直轴线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和
容纳部(2),所述容纳部(2)的部分开口端与旋臂(4)连接,所述容纳部(2)被配置为在所述旋臂(4)向外打开后展开以形成容纳物品的空间,并在所述旋臂(4)向内收回后将所述开口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旋臂(4)各自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端,能够实现相对打开或收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保护结构,用于在所述旋臂(4)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臂(4)各自的第二端在相对向内收回后相互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保护结构包括两块挡板(7),两块所述挡板(7)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臂(4)的下方,且在两个所述旋臂(4)相对向内收回后限制开口端向外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保护结构包括硬质杆组,所述硬质杆组连接在所述开口端位于两个所述旋臂(4)各自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杆组包括:
两个摆动杆(5),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旋臂(4)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和
连接杆(6),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摆动杆(5)各自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杆组低于所述旋臂(4)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旋臂(4)和所述硬质杆组连接处的外侧,以限制所述硬质杆组相对于旋臂(4)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4)第二端的内侧设有容纳槽,所述旋臂(4)在所述容纳槽对应位置的外侧形成限位部,所述硬质杆组与所述旋臂(4)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硬质杆组向外摆动的极限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杆组中至少部分相邻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容纳部(2)在可拆卸部位具有弹性段,以通过至少部分相邻杆的脱离增大容纳物品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至少在如下位置设有竖向的折痕(22),包括:
所述旋臂(4)与主体(1)连接的位置、所述硬质杆组与旋臂(4)连接的位置以及所述硬质杆组中相邻杆连接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部件,设在两个所述旋臂(4)之间或者所述旋臂(4)与主体(1)之间,用于实现两个所述旋臂(4)相对于所述主体(1)的锁定;和
身份识别部件,用于在对使用者提供的身份校验信息验证成功后,使所述锁定部件解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整体采用柔性材料,所述容纳部(2)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保持底部形状的支撑杆(2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包括多个拼接件,各个所述拼接件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容纳部(2),且在连接处可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收机构,所述主体(1)内设有收纳腔(13),所述卷收机构用于在所述旋臂(4)向内收回后将容纳部(2)收到所述收纳腔(13)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机构包括:
驱动部件,设在所述主体(1)内;
连接环(23),设在所述容纳部(2)外表面的底部区域;和
牵引件(24),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环(23),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容纳部(2)在竖向展开状态下整体位于所述收纳腔(13)外部的前侧,能够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容纳部(2)沿高度方向折叠到处于所述收纳腔(13)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23)设在所述容纳部(2)的底部位置,所述收纳腔(13)的底部延伸至容纳部(2)的一半高度,所述容纳部(2)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一半;或者
所述连接环(23)设在所述容纳部(2)从底部起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所述收纳腔(13)的底部延伸至从底部起三分之二高度的位置,所述容纳部(2)折叠后的高度为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面板(3),所述外面板(3)的顶端沿着所述旋臂(4)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在旋臂(4)底部,且位于所述容纳部(2)前部,所述外面板(3)的高度被配置为遮挡收回后的所述容纳部(2)。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采用整体结构,所述容纳部(2)开口端的后部连接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在所述安装面上位于所述主体(1)下方的位置,以将所述容纳部(2)与所述安装面隔开。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为快递箱。
CN201821395458.1U 2018-08-28 2018-08-28 物品存取装置 Active CN209171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5458.1U CN209171930U (zh) 2018-08-28 2018-08-28 物品存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5458.1U CN209171930U (zh) 2018-08-28 2018-08-28 物品存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1930U true CN209171930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5458.1U Active CN209171930U (zh) 2018-08-28 2018-08-28 物品存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1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793A (zh) * 2018-08-28 2019-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存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793A (zh) * 2018-08-28 2019-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存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4344U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209404343U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204378398U (zh) 一种可变体积储物柜及储物柜控制系统
CN105378195B (zh) 用于与电子钥匙一起使用的商品安全装置
CN105913566B (zh) 一种避免货品损坏的大容量自动售货机
CN209171930U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204731890U (zh) 一种雨伞自助租赁系统
CN209863236U (zh) 物品存取装置
TW202038826A (zh) 智慧折疊箱
CN110367793A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208371473U (zh) 一种折叠式智能快递箱
CN209171939U (zh) 快递配送终端
CN208135245U (zh) 一种矩阵型物品储存箱
CN209404345U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209171938U (zh) 快递箱
JP2020032181A (ja) 配布ターミナルおよび物品アクセス装置
CN110367795A (zh) 快递箱
CN110367799A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110353458A (zh) 快递配送终端
CN108711217A (zh) 一种售货装置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9171937U (zh) 快递箱
JP7161033B2 (ja) 物品保管回収装置
CN110367798A (zh) 快递箱
CN106723801A (zh) 一种拉杆箱
JP7109768B2 (ja) 配送荷物保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Beijing Haidian Xingshikou Road 65 West Cedar Creative Garden 4 District 11 Building East 1-4 Floor West 1-4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1

Address after: Room a1905, 19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