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1938U - 快递箱 - Google Patents

快递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1938U
CN209171938U CN201821394757.3U CN201821394757U CN209171938U CN 209171938 U CN209171938 U CN 209171938U CN 201821394757 U CN201821394757 U CN 201821394757U CN 209171938 U CN209171938 U CN 209171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aling cover
pedestal
express box
ope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47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军
张亚方
吴明福
徐杨阳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47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1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1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1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递箱,包括:基架;开口框架,位于基架前侧,第一端铰接于基架下端;封罩,第一端铰接于开口框架第二端;可变形容置物,开口连接于开口框架的开口;上盖,相对于基架可动的设置。其中,快递箱具有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封罩与开口框架转动至靠近基架,封罩与基架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可变形容置物折叠,开口框架、上盖和可变形容置物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在展开状态,封罩和开口框架转动至远离基架,可变形容置物在封罩后侧和开口框架下方展开以单独形成或与封罩共同形成第二容纳容间,上盖能够盖于第二容纳空间上方。该快递箱处于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盛放快递。

Description

快递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递箱。
背景技术
随着网上购物和物流行业的兴起,快递单量逐年快速上升。人们在收、发快递时都需要在家等快递员上门,而目前快递员上门的时间无法精确控制,不可避免的会和顾客不在家的时间重合。当顾客不在家时,快递员只能选择改时间再来一趟,或通过邻居代收、直接放置在门口或附近小商店等存在安全风险的方式投递。
对快递员而言,当顾客家中无人时,更改投递时间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降低效率;而选择代收的方式存在包裹丢失等安全风险。
对顾客而言,很难保证快递员上门时家中有人。而在需要外出时,要操心快递员何时会上门、和快递员重新确定上门时间、快递放在寄存处是否会丢失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递箱,包括:
基架;
开口框架,位于所述基架的前侧,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架的下端;
封罩,所述封罩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二端;
可变形容置物,所述可变形容置物形状可变且所述的可变形容置物的开口连接于所述开口框架的开口;和
上盖,相对于所述基架可动的设置;
其中,所述快递箱具有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并且,
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封罩与所述开口框架转动至靠近所述基架,所述封罩与所述基架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可变形容置物折叠,所述开口框架、所述上盖和所述可变形容置物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封罩和所述开口框架转动至远离所述基架,所述可变形容置物在所述封罩后侧和所述开口框架下方展开以单独形成或与所述封罩共同形成第二容纳容间,所述上盖能够盖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包括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架和所述封罩,所述开口框架、所述连杆、所述封罩和所述基架形成平形四边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由柔性面材制成或由硬质板材与柔性面材组合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包括折叠架,所述折叠架连接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折叠架折叠以带动所述可变形容置物折叠,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折叠架展开以带动所述可变形容置物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架连接于所述封罩、所述开口框架和所述基架中至少之一以跟随所述封罩和所述开口框架的动作折叠或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架包括:
第一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一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一杆体,所述两根第一杆体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中部连接,一根第一杆体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架的下端或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一端,另一根第一杆体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封罩的第二端;和/或,
第二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二杆体,所述两根第二杆体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后部的中部连接,一根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架的下端或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一端,另一根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和/或,
第三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三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三杆体,所述两根第三杆体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底部的中部连接,一根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封罩的第二端铰接,另一根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和/或,
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两根第一杆体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另一个第二杆体的第二端及所述另一个第三杆体的第二端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两根第一杆体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两根第二杆体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封罩,所述第三折叠杆的两根第三杆体之间的夹角为150~180 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开口框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架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盖板,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包括:
封罩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封罩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或展开状态的位置;和/或
开口框架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开口框架在所述收纳状态和/ 或展开状态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还包括信息输入装置,所述信息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架和/或所述封罩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架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盖板,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上方,所述信息输入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触摸屏和/或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部,所述电池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基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铰接于所述开口框架的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包括在所述展开状态用于将所述上盖锁固于所述开口框架的箱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快递箱包括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将所述封罩和/或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基架的固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磁性部件,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将所述封罩和所述上盖吸附于所述基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罩的前侧设置有手把件。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递箱,其处于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小,其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盛放快递。快递员和顾客都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快递箱存、取快递包裹,提高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同时减少了顾客的等待时间,提升购物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快递箱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快递箱去除可变形容置物后在展开状态时上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递箱,主要包括基架1、开口框架6、封罩8、可变形容置物24和上盖5。
开口框架6位于基架1的前侧,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铰接于基架 1的下端。封罩8的第一端铰接于开口框架6的第二端。可变形容置物24形状可变且的可变形容置物24的开口连接于开口框架6的开口。上盖5相对于基架1可动的设置。
其中,快递箱具有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封罩8与开口框架6转动至靠近基架1,封罩8与基架1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开口框架6、上盖5和可变形容置物24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在展开状态,封罩8和开口框架6转动至远离基架 1,可变形容置物24在封罩8后侧和开口框架6下方展开以单独形成或与封罩8共同形成第二容纳容间,上盖5能够盖于第二容纳空间上方。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递箱,其处于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较小,其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以盛放快递。快递员和顾客都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快递箱存、取快递包裹,提高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同时减少了顾客的等待时间,提升购物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在收纳状态,开口框架6转动至其第二端靠近基架1的上端,封罩8转动至其第二端靠近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和基架1的下端,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至位于封罩8和开口框架6 之间。封罩8与基架1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开口框架6、上盖5和可变形容置物24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在展开状态,开口框架6转动至第二端远离基架1,封罩8转动至第二端远离开口框架6和基架1 并位于封罩8的第一端下方,可变形容置物24在封罩8后侧展开并单独形成或与封罩8共同形成第二容纳容间,上盖5可以盖在第二容纳空间上方以封闭第二容纳空间,也可以如图1所示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快递箱包括连杆9,两个连杆9分别设置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连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基架1和封罩 8,开口框架6、连杆9、封罩8和基架1形成平形四边形结构。设置连杆9可以在快递箱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限制开口框架6、基架1以及封罩8之间的运动关系,使开口框架6和封罩8相对于基架1同步运动,在快递箱状态切换时,只要移动封罩8即可,无需分别移动封罩8和开口框架6。并且设置连杆9利于增加开口框架6与基架1以及封罩8的连接稳定性,例如利于使快递箱稳定于展开状态。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使封罩8平行上下运动。
如图2所示,平行四边形结构主要由基架1、封罩8、开口框架 6和连杆9构成四个边。开口框架6与封罩8之间的铰点10、连杆9 与封罩8之间的铰点11、开口框架6与基架1之间的铰点12以及连杆9与基架1之间的铰点13形成四个铰点。其中上下两个对应铰点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错开。
如图1所示,可变形容置物24可以由柔性面材制成。本实施例中,可变形容置物24为布袋。可变形容置物24也可以采用塑料、柔性复合材料等柔性面材制作。开口框架6与布袋通过缝纫方式连接在一起。可变形容置物24与开口框架6也可以通过铆接、粘接等连接方式连接。
可变形容置物24也可以由硬质板材与柔性面材组合制成。例如,图1中的布袋的后侧面和底面可以替换为硬质折叠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快递箱可以包括折叠架,折叠架连接于可变形容置物24,用于带动可变形容置物24变形。在收纳状态,折叠架折叠以带动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在展开状态,折叠架展开以带动可变形容置物24展开。
折叠架可以连接于封罩8、开口框架6和基架1中的至少之一以跟随封罩8和开口框架6的动作折叠或展开。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折叠架连接于封罩8、开口框架6和基架1,并跟随封罩8 和开口框架6的动作折叠或展开。
如图2所示,折叠架可以包括第一折叠杆。两根第一折叠杆分别设置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第一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一杆体 15。两根第一杆体15的第一端铰接并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中部连接。一根第一杆体15的第二端铰接于基架1的下端或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另一根第一杆体15的第二端铰接于封罩8的第二端。
如图2所示,折叠架还可以包括第二折叠杆。两根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第二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二杆体16。两根第二杆体16的第一端铰接并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中部连接。一根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铰接于基架1的下端或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另一根第二杆体的第二端与可变形容置物24 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
如图2所示,折叠架还可以包括第三折叠杆。两根第三折叠杆分别设置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第三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三杆体18。两根第三杆体18的第一端铰接并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底部的中部连接。一根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与封罩8的第二端铰接,另一根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
如图2所示,折叠架还可以包括支撑杆21。两根支撑杆21分别设置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支撑杆21的第一端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中部连接,支撑杆21的第二端与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
设置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和支撑杆21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有利于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时规整有序,展开更加充分。
如图2所示,支撑杆21的第一端与两根第一杆体15的第一端铰接,支撑杆21的第二端与前述另一个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及前述另一个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铰接。该折叠架形成多点铰接机构,在展开状态可使可变形容置物24充分展开,在收纳状态则保持相对规整。通过拉动封罩8或在重力作用下可使可变形容置物24自动张开。
本实施例中,封罩8在铰点17处于可变形容置物24连接。
如图2所示,在展开状态,第一折叠杆的两根第一杆体15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开口框架6的第二端,第二折叠杆的两根第二杆体16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封罩8,和/或第三折叠杆的两根第三杆体18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开口框架6。该设置在保证快递箱处于展开状态时可变形容置物24比较充分地展开的同时,利于向收纳状态切换时折叠架及可变形容置物24顺利按所需折叠方向折叠。
如图2所示,第一折叠杆的两个第一杆体15的第一端铰接于铰点20,一个第一杆体15的第二端与基架1铰接于铰点13,另一个第一杆体15与封罩8铰接于铰点17。支撑杆21的第一端铰接于铰点 20,支撑杆21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杆的前述另一个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折叠杆的前述另一个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铰接于铰点 22。第二折叠杆的两个第二折叠杆的第一端铰接于铰点19A,一个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与基架1铰接于铰点13。第三折叠杆的两个第三杆体18的第一端铰接于铰点19B,第三折叠杆的一个第三杆体18 的第二端与封罩8铰接于铰点17。
为保证折叠架在快递箱于收纳状态时可以充分折叠,支撑杆21 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杆体15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宜等于邻近支撑杆21的第二杆体16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与远离支撑杆21的第二杆体16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以及等于邻近支撑杆21的第三杆体18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与远离支撑杆21的第三杆体18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的差值。
例如,各第一杆体15的两端的铰点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杆21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各第二杆体16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各第三杆体18的两端铰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前述的两个差值均为零。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杆9位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外侧,折叠架位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内侧。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杆9也可以位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内侧,折叠架也可以位于可变形容置物24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基架1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盖板,在收纳状态,盖板盖于第一容纳空间上方。该设置使快递箱在收纳状态时通过盖板可以封闭第一容纳空间。
如图1所示,快递箱包括封罩限位结构14,封罩限位结构14用于限制封罩8在收纳状态的极限位置。例如封罩限位结构14可以是角铁、凸起等各种机械限位结构。
快递箱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制封罩8在展开状态的位置的封罩限位结构。
快递箱还可以包括开口框架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开口框架6在收纳状态和/或展开状态的位置。
设置封罩限位结构和开口框架限位结构利于快递箱快速切换并稳定至收纳状态和/或展开状态。
快递箱还可以包括信息输入装置,信息输入装置可以设置于基架1或封罩8上。信息输入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触摸屏或摄像头。信息输入装置也可以包括键盘或指纹识别装置或人脸识别装置等。由于该快递箱设置了信息输入装置,配合自动开闭的箱锁,例如电磁锁,利于实现快递智能存取。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信息输入装置包括设置于盖板上的触摸屏4和摄像头3。
另外,如图1所示,为了为快递箱的电子元件提供电能,快递箱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部2。电池安装部2设置于基架1的侧面顶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盖5铰接于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
另外,快递箱包括在展开状态用于将上盖5锁固于开口框架6 的箱锁23。箱锁23可将上盖5与布袋开口框架6固定,起到防盗作用。
箱锁23例如可以为电磁锁。电磁锁可以设置为被密码、条形码、二维码等解锁,利于识别顾客信息后根据顾客信息开锁。该设置可以使快递箱只针对特定人员如快递员、顾客等开放,防止其它人员打开上盖5取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物品。
快递箱还可以包括固定结构,用于在收纳状态将封罩8和/或上盖5固定于基架1。固定结构例如为磁性部件,用于在收纳状态将封罩8和上盖5吸附于基架1。磁性部件例如可以设置于上盖5和/或基架1上。本实施例中,利用磁性部件可以同时将封罩8和上盖5 吸附于基架1上。磁性部件可以为永磁体,也可以为电磁体。
固定结构可以包括在收纳状态分别将封罩8和上盖5固定于基架 1的封罩固定结构和上盖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插销、卡扣等。
为了更方便地切换快递箱的状态,封罩8的前侧可以设置有手把件。手把件例如为拉手7或扣手。
在收纳装态,盖板盖于第一容纳空间上方,基架1和封罩5形成封闭的箱形结构。如图1所示,在展开状态,上盖5盖于第二容纳空间上方时,上盖5和可变形容置物24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
本实施例中,可变形容置物24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和底面。因此,在展开状态,可变形容置物24可以单独形成第二容纳空间。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可变形容置物24可以包括后、左、右和底面,左、右侧面和底面的前缘连接于封罩8,从而,在展开状态封罩8和可变形容置物24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另外,可变形容置物24在展开时可以不必为方形的,例如,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可以为扇形面、梯形面等。
基架1可以固定于建筑物的墙壁上从而将快递箱安装于建筑物上,此时基架1的后侧贴合墙壁设置。
以上实施例的快递箱从收纳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通过拉手7 拉动封罩8,用于固定封罩8与基架1的磁性部件解除对封罩8的吸附,封罩8在开口框架6及连杆9的限制下向前并向下移动,带动折叠架展开并带动可变形容置物24展开,可变形容置物24展开后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快递箱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后,快递人员可将快递包裹放入第二容纳空间中,旋转上盖5盖在开口框架6上方,上盖5上的电磁锁使上盖5与开口框架6锁定。
顾客取快递时,开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通讯模块在移动端 APP上进行遥控开锁;在触摸屏上激活身份验证模块进行开锁,或进行扫码、扫脸、声音识别、指纹识别等方式通过身份识别模块验证后开锁;在触摸屏上输入取件码,通过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验证取件码,验证成功后开锁。电磁锁被激活解锁后,顾客可将上盖5翻起打开,使其吸附在基架1上,取出快递。
快递箱从展开状态向收纳状态切换时,通过拉手7提升封罩8,提升过程中折叠架将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收入封罩8和开口框架6 之间,开口框架6、上盖5和可变形容置物24均置于封罩8和基架1 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内,封罩8通过磁性吸附结构吸附在基架1上,快递箱切换到收纳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8)

1.一种快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
开口框架(6),位于所述基架(1)的前侧,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架(1)的下端;
封罩(8),所述封罩(8)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二端;
可变形容置物(24),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形状可变且所述的可变形容置物(24)的开口连接于所述开口框架(6)的开口;和
上盖(5),相对于所述基架(1)可动的设置;
其中,所述快递箱具有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并且,
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封罩(8)与所述开口框架(6)转动至靠近所述基架(1),所述封罩(8)与所述基架(1)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所述开口框架(6)、所述上盖(5)和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封罩(8)和所述开口框架(6)转动至远离所述基架(1),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在所述封罩(8)后侧和所述开口框架(6)下方展开以单独形成或与所述封罩(8)共同形成第二容纳容间,所述上盖(5)能够盖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包括连杆(9),两个所述连杆(9)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杆(9)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架(1)和所述封罩(8),所述开口框架(6)、所述连杆(9)、所述封罩(8)和所述基架(1)形成平形四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由柔性面材制成或由硬质板材与柔性面材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包括折叠架,所述折叠架连接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折叠架折叠以带动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折叠,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折叠架展开以带动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连接于所述封罩(8)、所述开口框架(6)和所述基架(1)中至少之一以跟随所述封罩(8)和所述开口框架(6)的动作折叠或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架包括:
第一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一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一杆体(15),所述两根第一杆体(15)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中部连接,一根第一杆体(15)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架(1)的下端或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另一根第一杆体(15)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封罩(8)的第二端;和/或,
第二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二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二杆体(16),所述两根第二杆体(16)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中部连接,一根所述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基架(1)的下端或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另一根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和/或,
第三折叠杆,两根所述第三折叠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折叠杆包括两根第三杆体(18),所述两根第三杆体(18)的第一端铰接并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底部的中部连接,一根所述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与所述封罩(8)的第二端铰接,另一根所述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和/或,
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21)分别设置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变形容置物(24)的侧面后部的底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两根第一杆体(15)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21)的第二端与所述另一个第二杆体(16)的第二端及所述另一个第三杆体(18)的第二端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两根第一杆体(15)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两根第二杆体(16)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封罩(8),所述第三折叠杆的两根第三杆体(18)之间的夹角为150~180度且角顶朝向所述开口框架(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盖板,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包括:
封罩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封罩(8)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或展开状态的位置;和/或
开口框架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开口框架(6)在所述收纳状态和/或展开状态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还包括信息输入装置,所述信息输入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架(1)和/或所述封罩(8)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盖板,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盖板盖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上方,所述信息输入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触摸屏(4)和/或摄像头(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部(2),所述电池安装部(2)设置于所述基架(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铰接于所述开口框架(6)的第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包括在所述展开状态用于将所述上盖(5)锁固于所述开口框架(6)的箱锁(23)。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箱包括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将所述封罩(8)和/或所述上盖(5)固定于所述基架(1)的固定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磁性部件,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将所述封罩(8)和所述上盖(5)吸附于所述基架(1)。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快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罩(8)的前侧设置有手把件。
CN201821394757.3U 2018-08-28 2018-08-28 快递箱 Active CN209171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4757.3U CN209171938U (zh) 2018-08-28 2018-08-28 快递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4757.3U CN209171938U (zh) 2018-08-28 2018-08-28 快递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1938U true CN209171938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4757.3U Active CN209171938U (zh) 2018-08-28 2018-08-28 快递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19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795A (zh) * 2018-08-28 2019-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快递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795A (zh) * 2018-08-28 2019-10-2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快递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1520B2 (ja) 物品の保管および回収の装置
WO2020024900A1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104504821B (zh) 一种基于e邮柜的自助还书机
JP7428727B2 (ja) 関節運動パネルを有する充電ステーション
US8308173B2 (en) Portable multi-station voting booth cart
CN209315494U (zh) 快递箱
CN209171938U (zh) 快递箱
CN206668036U (zh) 一种内置隐藏式财务柜
CN107495635A (zh) 空间可变的格子柜
WO2022061044A1 (en) Collapsible parcel box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209863236U (zh) 物品存取装置
CN110367795A (zh) 快递箱
CN101872504B (zh) 一种收纳装置
CN207425001U (zh) 新型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
CN107862812B (zh) 一种远程智能终端
CN208371473U (zh) 一种折叠式智能快递箱
CN209171937U (zh) 快递箱
CN204229555U (zh) 一种基于e邮柜的自助还书机
CN208491249U (zh) 一种容置空间可变的格子柜
CN110367796A (zh) 快递箱
CN110367798A (zh) 快递箱
CN204650677U (zh) 24小时智能图书架
EP3824771B1 (en) Object access device
CN207425031U (zh) 新型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
CN210010958U (zh) 一种用于飞机维修的rfid工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2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Beijing Haidian Xingshikou Road 65 West Cedar Creative Garden 4 District 11 Building East 1-4 Floor West 1-4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2

Address after: Room a1905, 19 / F, building 2, No.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