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5405U -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5405U
CN209165405U CN201821930375.8U CN201821930375U CN209165405U CN 209165405 U CN209165405 U CN 209165405U CN 201821930375 U CN201821930375 U CN 201821930375U CN 209165405 U CN209165405 U CN 209165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seperating parts
shell
gas outlet
fire se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03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雪
林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03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5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5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54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所述分火器包括:壳体和分火件,壳体内限定出分火腔,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火件至少部分伸入出气口内,分火件的外侧壁与出气口的内侧壁间隔开限定出环形带状的火孔,分火件设有第一分流部,火孔环绕第一分流部设在第一分流部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燃烧效果好、火孔不易变形、回火风险低、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灶具的燃气灶具的材质大多数为铜或者铝,不锈钢燃气灶具较少,不锈钢燃气灶具的成本远远低于铜或者铝,价格较为便宜,生产成本低;但是不锈钢的材料薄,在不锈钢材料上面打火孔的话,火孔的厚度非常小,容易产生回火的现象,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在不锈钢上面打斜槽(长条缝隙火孔),加长材料与火焰的接触长度,增大回火阻力,减少回火,但是这种方法使得不锈钢的火孔长度变得很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高温很容易使得火孔变形,导致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下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火器。所述分火器燃烧效果好、火孔不易变形、回火风险低、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分火器的燃气灶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分火器,包括壳体和分火件,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分火腔,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分火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出气口内,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间隔开限定出环形带状的火孔,所述分火件设有第一分流部,所述火孔环绕所述第一分流部设在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通过设置分火件,壳体上设有出气口,通过分火件与出气口配合以限定出火孔,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分火器冲压形成的缝隙火孔,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的环形带状的火孔由分火件和出气口共同限定出,且具有一定的火孔深度,这样在高温作用下,从而可以减小火孔的变形,防止发生回火,避免因火孔变形导致燃气产生不良燃烧,进而可减小分火器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以提高分火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火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和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出气口的周向分布,所述分火件通过多个所述凸起支撑在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上。
可选地,多个所述凸起设在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起止抵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
可选地,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本体内限定出所述分火腔,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延伸部内。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内形成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设在所述分火件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火孔和所述分火腔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部伸入所述燃气通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分火件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多个所述分火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出气口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分流部,多个所述出气口环绕所述第二分流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分火器的燃气灶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燃气灶具,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分火器,不仅能够防止回火的发生,有效防止火孔发生变形,进而防止发生安全隐患,也可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从而优化燃气灶具的性能,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的壳体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分火器;
1:壳体;11:本体;111:分火腔;112:进气口;12:延伸部;121:出气口;122:燃气通道;123:火孔侧壁;13:第二分流部;14:凸起;
2:分火件;21:第一分流部;22: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100。
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100,包括壳体1和分火件2。壳体1内限定出分火腔111,壳体1设有进气口112和出气口121,也就是说,燃气可以从进气口112进入壳体1,进入壳体1的燃气先经过分火腔111,然后经过出气口121流出壳体1。
分火件2至少部分伸入出气口121内,分火件2的外侧壁与出气口121内侧壁间隔开限定出环形带状的火孔22,也就是说,火孔22由分火件2和壳体1共同配合限定出,分火件2的外侧壁与出气口121的内侧壁间隔开形成夹层以形成火孔22,火孔22形成为环形带状,即火孔22沿分火件2的周向和轴向延伸,火孔2具有一定的火孔深度。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环形形状指的是沿周向延伸的几何形状,例如环形带状的火孔22的横截面的环形结构可以形成为椭圆形、圆形或者多边形结构等,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由此火孔22形成为环形带状,从而具有一定的具有一定的火孔深度,由此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板材薄壁的缺陷,可有效防止回火的发生。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带状的延伸深度值可以根据燃烧器的性能需求设置。
分火件2设有第一分流部21,火孔22环绕第一分流部21设在第一分流部21的外侧。如图4所示,分火件2盖在出气口121的上端,分火件2的下端伸入出气口121,当燃气从分火腔111流向出气口121时,燃气流向第一分流部21,使得燃气沿着第一分流部21流动,从而有利于燃气分散,使得燃气可沿着火孔22的周向分散流向火孔22,进而有利于燃气从火孔22沿周向均匀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火器100,通过设置分火件2,壳体1上设有出气口121,通过分火件2与出气口121配合以限定出火孔22,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分火器100冲压形成的缝隙火孔,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100的环形带状的火孔22由分火件2和出气口121共同限定出,且具有一定的火孔深度,这样在高温作用下,从而可以减小火孔22的变形,防止发生回火,避免因火孔22变形导致燃气产生不良燃烧,进而可减小分火器100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以提高分火器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分火件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由此从而可以对分火器100的内部进行清结,减少出气口121内灰尘或者杂物堆积,避免由于杂物堆积而影响分火器100的燃烧效果,也方便分火件2在受到损坏时能够进行更换。
可选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分火件2的外侧壁和出气口121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凸起14,即凸起14可以设在分火件2的外侧壁,凸起14也可以设在出气口121的内侧壁,或者在分火器100的外侧壁和出气口121的内侧壁均可设有凸起14。多个凸起14沿出气口121的周向分布,分火件2通过多个凸起14支撑在出气口121的内侧壁上。
由此,通过多个凸起14不仅可实现分火件2与壳体1连接装配,而且通过凸起14可以将分火件2的外侧壁和出气口121的内侧壁间隔开以允许燃气通过。需要说明书的是,凸起14为多个,这里的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凸起14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通过多个凸起14从而有利于分火件2稳定地支撑在设在壳体1上,优选地,多个凸起14可沿火孔22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置。
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5所示,多个凸起14可设在分火件2的外侧壁上,凸起14止抵出气口121的内壁面。由此分火件2通过多个凸起14支撑在出气口121的内壁面上并与出气口121的内壁面间隔开,分火件2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从而将在分火件2上设置凸起14,也可简化分火器100的制造过程,在凸起141长时间使用后磨损时,也方便分火器100的维修和分火件2的更换,可节约成本、增加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出气口121的内壁面可设有与凸起14配合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凸起14配合在凹槽内。通过凸起14与凹槽的配合,可以对分火件2进行限位,防止分火件2在出气口121内转动,也可防止分火器100从壳体1上轻易脱落,提高分火器100的结构稳定性。
当然分火件2与壳体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装置,例如分火件2也可以与壳体1采用螺钉连接,或者分火件2的下端可伸入分火腔111支撑在壳体1的底壁上,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分火件2与壳体1也可以固定连接,例如,分火件2与壳体1进行焊接或者铆接,从而可增强分火件2与壳体1装配的稳固性,以防止分火件2丢失而影响分火器100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壳体1可以包括本体11和延伸部12,本体11内限定出分火腔111,延伸部12由本体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出气口121形成在延伸部12内。即本体11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分火腔111连通的开孔,延伸部12由开孔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12内形成为中空结构以限定出出气口121,出气口121与开孔连通。
在如图1-图3所示的示例中,本体11的上表面可设有多个开孔,延伸部12为多个,多个延伸部12分别设在多个开孔处且环绕开孔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12的上端敞开,分火件2从延伸部12的上端伸入出气口121内,并与延伸部12的内壁面间隔开限定出环形带状的火孔22。
可选地,延伸部12内形成有燃气通道122,燃气通道122设在分火件2的下方且分别与火孔22和分火腔111连通。第一分流部21至少部分伸入燃气通道122内,由此,分火腔111的燃气可流向燃气通道122,燃气在燃气通道122内流动并流向第一分流部21,燃气通过第一分流部21分流后沿火孔22的周向均匀流向火孔22,由此,从而有利于燃气的集中以及分流。
可选地,对于第一分流部21的结构而言,第一分流部21可由分火件2至少部分结构形成,例如分火件2的下端可伸入燃气通道122内,其中分火件2伸入燃气通道122的部分可形成为第一分流部21以在燃气流向火孔22前对燃气进行分散。进一步地,分火件2的下端面可形成为圆滑的曲面以形成第一分流部21,第一分流部21可形成为向下凸出的弧面,第一分流部21的上端外周缘与分火件21形成火孔22的部分相连,这样,燃气流向第一分流部21,并可沿着第一分流部21流向火孔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2-图5所示,分火件21可形成为倒锥形,出气口121的形状与分火件21的形状相适配,由此分火件21与出气口121之间可限定出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横截面逐渐增大的环形带状的火孔22,由此分火件21可形成为分流结构,燃气流向分火件21时,可均匀流向火孔22,以实现燃气的分流效果。
如图4所示,分火件2可形成为中空的倒锥形,分火件2内形成有倒锥形槽,这样,不仅可减小分火件2的材料成本,也方便分火件2的装配,而且也收集洒落的汤汁和杂物等,以有利于分火器100的清洁。
其中,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延伸部12包括燃气通道122和火孔侧壁123,火孔侧壁123设在燃气通道122的上方,沿燃气通道122的侧壁倾斜向上且朝向远离燃气通道122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火孔侧壁123与分火件2形成火孔22,倾斜向上的火孔22可以较大地增加火孔22的深度,从而进一步防止回火的发生。也可增加燃气燃烧后的火焰的面积,以提高分火器100的加热效果。
如图5所示,燃气通道12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燃气流经燃气通道122时沿筒形的结构流通,使得燃气流通的一致性好,其中第一分流部21可设在燃气通道122的上部的中心位置处,从而有利于第一分流部21将燃气均匀分散,有利于燃气的燃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气口121和分火件2分别为多个,多个出气口121沿壳体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多个分火件2分别与多个出气口121配合。也就是说,多个分火件2与多个出气口12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火孔2均与分火腔111连通,分火腔111内的燃气可以分流至多个环形带状的火孔22,在分火器100使用时,燃气燃烧在每个火孔22处可形成火环,多个火孔22可形成为多个火环,从而有利于增加火焰的燃烧面积,提高加热效果。
对于多个火孔22的分布而言,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环形带状的火孔22可沿壳体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使得多个火环沿周向分布,这样在壳体1的径向方向上,多个火孔22处形成为火焰可在径向上向内向外延伸,从而使得火焰存在的区域较大,进而更有利于实现均匀加热,而且相邻两个环形带状的火孔22沿周向相对设置,从而也能够实现快速传火。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火孔22分布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多个火孔22也可均匀分布在壳体1的上表面上,或者多个火孔22也可由壳体1的中心处向外形成为散射状,对此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多个火孔22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分火器100的形状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壳体1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分流部13,多个出气口121环绕第二分流部13。燃气进入分火腔111内,通过第二分流部13可以使得燃气均匀地沿着第二分流部13朝向四周分散,并分别流向多个出气口121,由此,燃气可经过第二分流部13与第一分流部21进行两次分流,从而使得每个火孔22流出的燃气更加均匀,也使得燃气燃烧时火焰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提高分火器100的燃烧效果。同时在壳体1的上表面上可形成有凹槽,从而可用于收集洒落的汤汁和杂物等,以有利于分火器100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分火器100的燃气灶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具,通过设置分火器100,不仅能够防止回火的发生,有效防止火孔22发生变形,进而防止发生安全隐患,也可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从而优化燃气灶具的性能,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或“进一步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分火腔,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分火件,所述分火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出气口内,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间隔开限定出环形带状的火孔,所述分火件设有第一分流部,所述火孔环绕所述第一分流部设在所述第一分流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和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出气口的周向分布,所述分火件通过多个所述凸起支撑在所述出气口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设在所述分火件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起止抵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配合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本体内限定出所述分火腔,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出气口形成在所述延伸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内形成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设在所述分火件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火孔和所述分火腔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部伸入所述燃气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分火件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开分布,多个所述分火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出气口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分流部,多个所述出气口环绕所述第二分流部。
10.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火器。
CN201821930375.8U 2018-11-21 2018-11-21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5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0375.8U CN209165405U (zh) 2018-11-21 2018-11-21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0375.8U CN209165405U (zh) 2018-11-21 2018-11-21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5405U true CN209165405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03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65405U (zh) 2018-11-21 2018-11-21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5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069B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209165405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06001471U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208154474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9165407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09165411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09165408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10861098U (zh)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CN209165406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112128749A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09165409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109059018A (zh) 利用率高的炊事炉强制导向多级回旋压制火灰分离结构
CN209165410U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209054584U (zh) 双直喷式节能环保灶
CN213630421U (zh) 一种燃烧器
CN109307267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9404912A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CN106705038B (zh) 一种一体式全进风燃烧器
CN214172229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3177173U (zh) 一种燃烧器外火盖
CN109404911A (zh) 分火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US2015266A (en) Water heating means
CN206430108U (zh) 一种一体式全进风燃烧器
CN21182238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4891163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