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1262U -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1262U
CN209151262U CN201920165918.XU CN201920165918U CN209151262U CN 209151262 U CN209151262 U CN 209151262U CN 201920165918 U CN201920165918 U CN 201920165918U CN 209151262 U CN209151262 U CN 209151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bracket
connecting portion
camera device
panora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59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有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59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1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1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1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景摄像装置,通过将4个以上摄像头模组首尾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全方位摄像头,对各个摄像头的视角没有超广角的要求,满足>90°即可,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摄像头均选用普通的摄像头,画面技术成熟,成像效果好,画面不变形、失真,避免了现有技术全景摄像头边缘区域成像失真严重,成像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全景摄像头对于安装高度没有特殊需求,在商场、超市或者其它公共区域也无需吊顶安装,简化了安装工艺,工况适应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摄像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头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电子摄像设备,广泛用于视频监控,摄像头的问世,使得监控工作变得自动化、智能化、更为容易、有效,且具有可追溯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监控用摄像头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普通摄像头的可视角有限,很难实现全景监控,不能进行无死角监控,因此限制了普通摄像头在监控领域,尤其是高端、全方位监控领域的广泛应用。现有技术提出了摄像头的改进方案以实现全景摄像,如鱼眼式全景成像光学系统,这种摄像头不仅价格高昂,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画面的真实性较低,失真率高,仅在摄像头中心处的画面还原性较好,越是靠近边缘的画面失真率越高,并且该摄像头还要求有特定的安装高度,普遍需要吸顶安装,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景摄像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摄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全景摄像头价格高昂,画面失真严重,安装条件要求苛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所述全景摄像装置包括至少4个摄像头模组,其中:
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摄像头,且摄像头的视角大于90°,
各个摄像头模组的支架通过连接机构首尾相连,围成一圈。
摄像头可以为普通的摄像头,也可以为深度摄像头,如TOF摄像头,在使用深度摄像头的情况下,可以输出带有深度信息的图像信号,从而使成像结果立体化,便于生成三维立体场景。
其原理为:假设选用4个摄像头模组,且各个摄像头的视角均为90°,则四个摄像头模组组合成一个正方形,各个摄像头分别朝一个方向设置,四个摄像头的视场没有交叉,存在盲区;当选用4个以上摄像头模组,且各个摄像头的视角均为90°以上,各个摄像头的视场必然存在交叉(即总的视角大于360°),例如选用4个摄像头模组,且各个摄像头的视场为100°,则相邻两个摄像头的视场相交点距离正方形中心的距离(即为盲区的最大半径)约为4.4被支架边长距离,摄像头的视场越大,摄像头模组的数量越多,盲区半径越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第一连接钩,以及设置在支架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钩,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的开口方向相反,各个支架的第一连接钩与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钩扣合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内。这种结构便于相邻摄像头模组的装配和拆卸,且装配后连接稳定,全景摄像装置工作的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支架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是中空结构,各个支架的第一连接部和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部彼此端面接触,通过定位销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内。这种连接机构简单,且灵活机动,便于调整,对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无特定的角度、形状要求,相邻摄像头模组是铰接的关系,对于任何数量的摄像头模组均能够连接,可以根据是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对于工况的适应性强,且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根据待装配物体的形状、尺寸灵活调节摄像头模组的数量,特别适合于套装到柱子、电线杆等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支架侧边中点处沿着侧边单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沿支架中心对称。这种支架是一个中心对称结构,在组装时对支架的位置要求较低,从而便于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支架侧边中点处沿着侧边双向延伸,且第一连接部沿侧边中点对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体,连接时,第一连接部插入到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部的两个连接体之间,且第一连接部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连接体的端面接触。这种结构设置,在装配完成之后,第二连接部能够对第一连接部形成有效支撑,从而保证相邻支架在转动过程中不滑落,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摄像头通过定位孔安装到支架上。这种结构设计便于摄像头的拆卸,使摄像头在需要维修、更换时变得更容易,摄像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到定位孔上,也可以通过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中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有6个,且所述摄像头的视角为120°,通过上述模组数量和摄像头视角的选择,可以保证盲区的最大半径为支架边长的1.5倍,摄像头模组较为合适的数量为6个,摄像头模组数量过多,则产品成本和维护成本上升,摄像头模组数量过少,则盲区的最大半径变大,盲区变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支架的长度为8-12cm,则盲区的最大半径为12-18cm,上述支架长度、摄像头模组数量以及摄像头视角的选择,能够较好的实现实际使用中安装需求和盲区面积以及设备整体成本的合理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景摄像装置,通过将4个以上摄像头模组首尾连接,形成一个环形的全方位摄像头,对各个摄像头的视角没有超广角的要求,满足>90°即可,成本较低,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摄像头均选用普通的摄像头,画面技术成熟,成像效果好,画面不变形、失真,避免了现有技术全景摄像头边缘区域成像失真严重,成像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全景摄像头对于安装高度没有特殊需求,在商场、超市或者其它公共区域也无需吊顶安装,简化了安装工艺,工况适应性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摄像装置结构图;
图2为图1全景摄像装置其中一个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摄像头模组的支架结构图;
图4为图3相邻两个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支架结构图;
图6为图5相邻两个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摄像头;2-支架;3-连接机构;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定位孔;34-第一连接钩;35-第二连接钩;4-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摄像装置结构图;图2为图1全景摄像装置其中一个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图;图3为图2摄像头模组的支架结构图;图4为图3相邻两个支架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支架结构图;图6为图5相邻两个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包括6个摄像头模组,其中:各个摄像头模组均包括支架2以及安装在支架2上的摄像头1,且摄像头1的视角为120°,各个摄像头模组的支架2通过连接机构3首尾相连,围成一个正六边形;
所述支架2为正方形,边长为10cm,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架2一侧的第一连接部31,以及设置在支架2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均是中空结构,各个支架2的第一连接部31和相邻支架2的第二连接部32彼此端面接触,通过定位销4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2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一连接31部从支架2侧边中点处沿着侧边双向延伸,且第一连接部31沿侧边中点对称,第二连接部32包括两个连接体,连接时,第一连接部31插入到相邻支架2的第二连接部32的两个连接体之间,且第一连接部31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连接体的端面接触,第二连接部32能够对第一连接部31形成有效支撑,从而保证相邻支架在转动过程中不滑落,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定位孔33,摄像头1通过定位孔33安装到支架2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换形式,对上述实施例的连接机构进行了改进,如图5-6所示,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2一侧的第一连接钩34,以及设置在支架2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钩35,第一连接钩34和第二连接钩35的开口方向相反,各个支架2的第一连接钩34与相邻支架2的第二连接钩35扣合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2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这种结构便于相邻摄像头模组的装配和拆卸,且装配后连接稳定,全景摄像装置工作的可靠性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摄像装置包括至少4个摄像头模组,其中:
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摄像头,且摄像头的视角大于90°,
各个摄像头模组的支架通过连接机构首尾相连,围成一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第一连接钩,以及设置在支架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钩,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的开口方向相反,各个支架的第一连接钩与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钩扣合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支架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是中空结构,各个支架的第一连接部和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部彼此端面接触,通过定位销连接,且连接后各个支架处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支架侧边中点处沿着侧边单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沿支架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支架侧边中点处沿着侧边双向延伸,且第一连接部沿侧边中点对称,第二连接部包括两个连接体,连接时,第一连接部插入到相邻支架的第二连接部的两个连接体之间,且第一连接部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连接体的端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摄像头通过定位孔安装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有6个,且所述摄像头的视角为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长度为8-12cm。
CN201920165918.X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Active CN209151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5918.XU CN2091512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5918.XU CN2091512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1262U true CN209151262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9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5918.XU Active CN209151262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1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394A (zh) * 2021-01-21 2021-06-1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成像多点测温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394A (zh) * 2021-01-21 2021-06-1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成像多点测温装置及方法
CN112945394B (zh) * 2021-01-21 2023-08-2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热成像多点测温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36318U (zh) 一种物联网监控摄像头
CN110261985A (zh) 一种镜头透镜模组
CN212115463U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全向视觉装置
EP3648446A1 (en) Camera module,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9151262U (zh)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KR100545903B1 (ko) 360° 파노라마 촬영용 카메라장치 및 그 운영방법
CN108810383B (zh) 镜头安装结构和成像装置
CN103916578A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
CN209151261U (zh) 一种全景摄像装置
CN105163010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84298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921065U (zh) 红外触摸框
CN108055513A (zh) 全景视频安防监控装置
CN206977557U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278623U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监控全景相机
CN214253232U (zh) 一种二维码检测装置
CN210274232U (zh) 多镜头拍照设备
CN210119655U (zh) 弹片接触式镜头ir-cut
CN209233944U (zh) 一种电视转播装置以及转播车
CN206272761U (zh) 一种全景同步摄像头组装装置
CN206042154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全景镜头
CN209517316U (zh) 一种相机、镜头固定装置
CN207719425U (zh) 一种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
CN208128450U (zh) 移动监测机构以及系统
CN212059936U (zh) 一种框架式视觉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