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7341U -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47341U CN209147341U CN201821758536.XU CN201821758536U CN209147341U CN 209147341 U CN209147341 U CN 209147341U CN 201821758536 U CN201821758536 U CN 201821758536U CN 209147341 U CN209147341 U CN 209147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air
- chamber
- corrugated sheet
- deodoriz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气除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热交换壳和热交换芯机架;热交换芯的其中四个侧面分别为A侧面、B侧面、C侧面和D侧面,热交换芯还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热交换芯设有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热交换壳、热交换芯和热交换芯机架围合形成的四个换热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通过出风通道导通,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通过进风通道导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通过在热交换芯上设置使室内的出风与流入室内的进风进行热量交换的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利用室内出风热量提高新风的温度,避免冬天使用除臭设备时造成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除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为应对公厕、垃圾转运站或者垃圾压缩站等异味集中场所的异味问题,人们一般采用设置在室外的除臭设备。除臭设备一般包括用于将室内的臭味抽出的出风管路和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到室内的进风管路。
但是在冬天使用除臭设备进行除臭时,进风管路从室外引入的新风温度较低,而室内的温度较高的臭气又被出风管路排出,这势必会造成异味集中场所的室温急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旨在解决现有的除臭设备在冬天使用时造成异味集中场所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围设在所述热交换芯外部的热交换壳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热交换芯并与所述热交换壳相连的热交换芯机架;所述热交换芯为具有至少四个侧面的多棱柱外形结构,所述热交换芯还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热交换芯的其中四个侧面分别为A侧面、B侧面、C侧面和D侧面,所述热交换芯设有若干贯穿所述A侧面和所述C侧面的出风通道以及若干贯穿所述B侧面和所述D 侧面的进风通道;所述热交换壳、所述热交换芯和所述热交换芯机架分别围合形成多个换热腔室,其中四个所述换热腔室分别为用于与出风管路连通的第一腔室、用于与所述室外连通第二腔室、用于与室外连通第三腔室和用于与所述进风管路连通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出风通道导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A侧面与所述C侧面相对设置,所述B侧面与所述D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A侧面与所述B侧面相邻,所述C侧面与所述D侧面相邻;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均为直线型通道,各所述进风通道和各所述出风通道均呈列间隔分布,各所述进风通道与各所述出风通道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芯为四棱柱外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芯为长方体外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垂直于所述A侧面和所述C侧面设置,所述进风通道垂直于所述B侧面和所述D侧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芯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板以及若干第二热交换板;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均为方形板体结构且结构尺寸相同,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板成列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之间设置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分别与相邻的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密封连接;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分别设有所述出风通道,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分别设有所述进风通道,各所述进风通道与各所述出风通道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芯包括若干第一瓦楞组件以及若干第二瓦楞组件;所述第一瓦楞组件包括第一阻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阻隔板一侧的第一瓦楞板,所述第二瓦楞组件包括第二阻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阻隔板一侧的第二瓦楞板,所述第一瓦楞组件和所述第二瓦楞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阻隔板为方形板,所述第一瓦楞板为方形瓦楞板,若干所述第一瓦楞组件成列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瓦楞组件之间设置各所述第二瓦楞组件,所述第一瓦楞板的波浪方向与所述第二瓦楞板的波浪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瓦楞板与邻近的所述第二阻隔板相连,所述第一瓦楞板与该第一瓦楞板相连的所述第一阻隔板和所述第二阻隔板形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第二瓦楞板与邻近的所述第一阻隔板相连,所述第二瓦楞板与该第二瓦楞板相连的所述第二阻隔板和所述第一阻隔板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与出风管路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与进风管路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腔室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四腔室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A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C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D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B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通过在热交换芯上设置使室内的出风与流入室内的进风进行热量交换的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利用室内出风热量大大提高新风的温度,从而避免冬天使用除臭设备时造成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的问题,而且利用室内出风热量提高新风温度不需要另外的加热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应用在除臭设备中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除臭设备在去除上盖板后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中的除臭设备在去除上盖板后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中的除臭设备在去除上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下底板之后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图4中A向视图;
图6为图1中的除臭设备在去除上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下底板之后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图6中B向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中热交换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中热交换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瓦楞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除臭设备;101-室外机壳;10101-上盖板;10102-第一侧板;10103- 第二侧板;10104-内隔板;1011-进风腔;10111-进风口;1012-出风腔;10121- 出风口;102-进风管路;103-出风管路;104-进风风机;105-出风风机;106-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1061-热交换芯;10611-A侧面;10612-B侧面;10613-C 侧面;10614-D侧面;10615-第一端面;10616-第二端面;10617-出风通道; 10618-进风通道;1061a-第一热交换板;1061b-第二热交换板;1061c-第一瓦楞组件;1061c1-第一阻隔板;1061c2-第一瓦楞板;1061d-第二瓦楞组件;1061d1-第二阻隔板;1061d2-第二瓦楞板;1062-热交换机架;1063-第一腔室; 10631-第一开口;1064-第二腔室;10641-第二开口;1065-第三腔室;10651- 第三开口;1066-第四腔室;10661-第四开口;107-电离净化模块;108-电动百叶开关;109-防尘网;110-防护网;111-防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高度”、“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主要应用在异味集中场所的除臭设备中,为便于理解下面先对除臭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7,除臭设备,通常设置在室外屋顶外,包括室外机壳101、进风管路102、出风管路103、配套的进风风机104和出风风机105以及配套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转,其可以设置在室内或设置在室外机壳101内,其可以是工业领域中常见控制元件或者控装单元,例如的工控机(如研华IPC-610H型号)、PLC(如S7-300型号)、单片机(如51系列)或者控制电路等。
进风管路102、出风管路103的主要部分均设置在室外机壳101内,进风管路102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另一端与室外连通,其用于从室外向室内引入新风,进风风机104为进风管路102引入新风提供动力;出风管路103的一端与室内连通,另一端与室外连通,其用于把室内的臭味导出室外,出风风机105 为出风管路103的抽气作业提供动力。
除臭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流入进风管路102中的进风和流出出风管路103中的出风进行热量交换热交换器106,室外机壳101内设有进风腔1011和出风腔 1012,当然进风腔1011和出风腔1012是不可能连通的。进风腔1011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进风口10111,出风腔10112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出风口10121,进风腔1011经热交换器106与进风管路102连通,出风腔1012经热交换器与出风管路103连通。这样,进风路径:室外-进风口10111-进风腔1011-热交换器106-进风管路102-室内;出风路径:室内-出风管路103-热交换器106-出风腔1012-出风口10121-室外。可选地,出风腔1012可以由上盖板10102、第二侧板10103、部分内隔板10104、中隔板、下底板、后端板围合而成;进风腔 1011可以由上盖板10102、第一侧板10101、部分内隔板10104、中隔板、下底板、后端板围合而成。
请参见图3至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106包括热交换芯1061、热交换壳以及热交换芯机架1062,热交换芯机架1062用于装载安装热交换芯1061,热交换壳围设在热交换芯1061和热交换芯机架1062外部形成多个换热腔室,热交换芯机架 1062与热交换壳相连。这里应该理解,热交换壳并不一定是独立于室外机壳 101,热交换壳的部分壳体可能与室外机壳101的部分壳体是共用部分,即某些热交换壳的壳体(板体)组成部分室外机壳101,例如,组成热交换壳的上盖板10101、第一侧板10102、第二侧板10103、内隔板10104和下底板等部件同样是组成室外机壳101的部件。
热交换芯1061为具有至少四个侧面的多棱柱外形结构,即热交换芯1061 可以是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多棱柱外形结构。当然,这里还应该理解,为了保证一定的热交换效率,热交换芯1061应当是导热材质构件。
热交换芯1061还具有第一端面10615和第二端面10616,热交换芯1061 其中四个侧面分别为A侧面10611、B侧面10612、C侧面10613和D侧面10614。热交换芯1061设有若干贯穿A侧面10611和C侧面10613的出风通道10617 以及若干贯穿B侧面10612和D侧面10614的进风通道10618。这里应当理解进风通道10618的结构并不一定是一个单孔通道,一个进风通道10618可能是多孔通道或者组合孔通道;出风通道10617的结构并不一定是一个单孔通道,一个出风通道10617可能是多孔通道或者组合孔通道。
热交换壳、热交换芯1061和热交换芯机架1062之间分别围合形成至少四个换热腔室,其中的四个换热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063、第二腔室1064、第三腔室1065和第四腔室1066。
其中,A侧面10611、热交换壳、热交换芯机架1062围合形成第一腔室1063, C侧面10613、热交换壳、热交换芯机架1062围合形成第三腔室1065,B侧面 10612、热交换壳、热交换芯机架1062围合形成第二腔室1063,D侧面10614、热交换壳、热交换芯机架1062围合形成第四腔室1066。
其中,第一腔室1063与出风管路103(即室内)连通,第三腔室1065与出风腔1012(即室外)连通,第二腔室1064与进风腔1011(即室外)连通,第四腔室1066与进风管路102(即室内)连通;第一腔室1063与第三腔室1065 通过出风通道10617导通,第二腔室1064与第四腔室1066通过进风通道10618 导通,第一腔室1063分别与第二腔室1064和第四腔室1066不连通,第二腔室 1064与第三腔室1065不连通。
这样,进风经过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106的路径为:进风腔1011-第二腔室1064-进风通道10618-第四腔室1066-进风管路102,出风经过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106的路径为:出风管路103-第一腔室1063-出风通道10617-第三腔室 1065-出风腔1012。进风(新风)与出风的换热主要通过设置在热交换芯1061 内进风通道10618与出风通道10617进行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通过在热交换芯上设置使室内的出风与流入室内的进风进行热量交换的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利用室内出风热量大大提高新风的温度,从而避免冬天使用除臭设备时造成室内温度急剧下降的问题,而且利用室内出风热量提高新风温度不需要另外的加热源,节约能源。
请参见图3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A侧面10611与C侧面10613相对设置,B侧面10612与D侧面 10614相对设置,即在热交换芯1061的外周面,A侧面10611与C侧面10613 是不相邻的,B侧面10612与D侧面10614也是不相邻的,但A侧面10611与B 侧面10612相邻,C侧面10613与D侧面10614相邻。
进风通道10618和出风通道10617均为直线型通道,各进风通道10618和各出风通道10617分别呈列间隔分布,各进风通道10618与各出风通道10617 相互交错设置,即各进风通道10618之间的间隔空间分别设置了出风通道 10617,每个进风通道10618都与出风通道10617相邻,每个出风通道10617 也都与进风通道10618相邻,这样就保证了进风通道10618与出风通道10617 更高的热交换效率。
请参见图4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交换芯1061为四棱柱外形结构。
请参见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交换芯1061为长方体外形结构。
请参见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出风通道10617垂直于A侧面10611和C侧面10613设置,进风通道10618垂直于B侧面10612和D侧面10614设置。
请参见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腔室1063设有与出风管路103连通的第一开口10631,第二腔室1064设有与进风腔1011连通的第二开口10641,第三腔室1065设有与出风腔1012连通的第三开口10651,第四腔室1066设有与进风管路102连通的第四开口10661。
第一开口10631位于A侧面10611一侧且临近第一端面10615,第三开口 10651位于C侧面10613一侧且临近第二端面10616,第二开口10641位于D 侧面10614一侧且临近第二端面10616,第四开口10661位于B侧面10612一侧且临近第一端面10615,即第一开口10631和第三开口10651分别位于热交换芯的两侧,这样可以使出风更加平均的分散到第一腔室1063内,并且较为平均地通过各出风通道10617流入到第三腔室1065,避免出风“短路”——避免只从个别几个出风通道10617流入到第三腔室1065;第二开口10641和第四开口10661也分别位于热交换芯的两侧,这样可以使进风更加平均的分散到第二腔室1064内,并且较为平均地通过各进风通道10618流入到第四腔室1066,避免进风“短路”——避免只从个别几个进风通道10618流入到第四腔室1066。上述结构可以使出风较为均匀地通过各出风通道10617从第一腔室1063流入到第三腔室1065,使进风较为均匀地通过各进风通道10618从第二腔室1064流入到第四腔室1066,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提高进风与出风的换热效率。
请参见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交换芯1061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板1061a以及若干第二热交换板 1061b。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第二热交换板1061b均为方形板体结构,且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第二热交换板1061b均具有一定厚度(板厚),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第二热交换板1061b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若干第一热交换板1061a 成列间隔设置,各第一热交换板1061a之间设置第二热交换板1061b,各第一热交换板1061a分别与相邻的各第二热交换板1061b密封连接,这样各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各第二热交换板1061b一层层罗列连接起来就组成热交换芯 1061。
各第一热交换板1061a上分别设有出风通道10617,各第二热交换板1061b 上分别设有进风通道10618,各进风通道10618与各出风通道10617相互交错设置。实际上,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第二热交换板1061b实际为同一种结构,第一热交换板1061a和第二热交换板1061b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设置有通道,在第一热交换板1061a上的通道即为出风通道10617,在第二热交换板1061b 上的通道即为进风通道10618,第一热交换板1061a与第二热交换板1061b密封连接时,使出风通道10617与进风通道10618垂直设置。上述的热交换芯1061 结构制造简单,热交换效率高。
请参见图9和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热交换芯1061包括若干第一瓦楞组件1061c以及若干第二瓦楞组件1061d。第一瓦楞组件1061c包括第一阻隔板1061c1和设置于第一阻隔板 1061c1一侧的第一瓦楞板1061c2,第二瓦楞组件1061d包括第二阻隔板1061d1 和设置于第二阻隔板一侧的第二瓦楞板1061d2。
第一瓦楞组件1061c和第二瓦楞组件1061d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即第一阻隔板1061c1和第二阻隔板1061d1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第一瓦楞板1061c2 和第二瓦楞板1061d2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而且第一阻隔板1061c1和第一瓦楞板1061c2的连接形式与第二阻隔板1061d1和第二瓦楞板1061d2的连接形式也完全相同。第一瓦楞板1061c2和第二瓦楞板1061d2均为常见的瓦楞板结构, 其可以具体是矩形波型瓦楞板、正弦波型瓦楞板或者三角波型瓦楞板等,其波浪方向就是瓦楞板的波型延伸方向。
第一阻隔板1061c1为方形板,第一瓦楞板1061c2为方形瓦楞板,若干第一瓦楞组件1061c成列间隔设置,各第一瓦楞组件1061c之间设置各第二瓦楞组件1061d,并且第一瓦楞板1061c2的波浪(瓦楞)延伸方向与第二瓦楞板 1061d2的波浪(瓦楞)延伸方向垂直设置,第一瓦楞板1061c2除了与第一阻隔板1061c1连接外,还与邻近的第二阻隔板1061d1相连,这样第一瓦楞板 1061c2与邻近相连的第一阻隔板1061c1和第二阻隔板1061d1形成出风通道 10617。第二瓦楞板1061d2除了与第二阻隔板1061d1连接外,还与邻近的第一阻隔板1061c1相连,这样第二瓦楞板1061d2与邻近相连的第一阻隔板1061c1 和第二阻隔板1061d1形成进风通道10618。这样,各第一瓦楞组件1061c和各第二瓦楞组件1061d一层层罗列连接起来就组成热交换芯1061。上述的热交换芯1061结构制造简单,热交换效率高。
请参见图9和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阻隔板1061c1和第一瓦楞板1061c2的外缘尺寸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围设在所述热交换芯外部的热交换壳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热交换芯并与所述热交换壳相连的热交换芯机架;所述热交换芯为具有至少四个侧面的多棱柱外形结构,所述热交换芯还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热交换芯的其中四个侧面分别为A侧面、B侧面、C侧面和D侧面,所述热交换芯设有若干贯穿所述A侧面和所述C侧面的出风通道以及若干贯穿所述B侧面和所述D侧面的进风通道;所述热交换壳、所述热交换芯和所述热交换芯机架分别围合形成多个换热腔室,其中四个所述换热腔室分别为用于与出风管路连通的第一腔室、用于与室外连通第二腔室、用于与室外连通第三腔室和用于与所述进风管路连通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出风通道导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四腔室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侧面与所述C侧面相对设置,所述B侧面与所述D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A侧面与所述B侧面相邻,所述C侧面与所述D侧面相邻;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均为直线型通道,各所述进风通道和各所述出风通道均呈列间隔分布,各所述进风通道与各所述出风通道相互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为四棱柱外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为长方体外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垂直于所述A侧面和所述C侧面设置,所述进风通道垂直于所述B侧面和所述D侧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包括若干第一热交换板以及若干第二热交换板;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均为方形板体结构且结构尺寸相同,若干所述第一热交换板成列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之间设置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分别与相邻的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密封连接;各所述第一热交换板上分别设有所述出风通道,各所述第二热交换板上分别设有所述进风通道,各所述进风通道与各所述出风通道相互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包括若干第一瓦楞组件以及若干第二瓦楞组件;所述第一瓦楞组件包括第一阻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阻隔板一侧的第一瓦楞板,所述第二瓦楞组件包括第二阻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阻隔板一侧的第二瓦楞板,所述第一瓦楞组件和所述第二瓦楞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阻隔板为方形板,所述第一瓦楞板为方形瓦楞板,若干所述第一瓦楞组件成列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瓦楞组件之间设置各所述第二瓦楞组件,所述第一瓦楞板的波浪方向与所述第二瓦楞板的波浪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瓦楞板与邻近的所述第二阻隔板相连,所述第一瓦楞板与该第一瓦楞板相连的所述第一阻隔板和所述第二阻隔板形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第二瓦楞板与邻近的所述第一阻隔板相连,所述第二瓦楞板与该第二瓦楞板相连的所述第二阻隔板和所述第一阻隔板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与出风管路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与进风管路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腔室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四腔室设有用于与室外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A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C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D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B侧面一侧且临近所述第一端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58536.XU CN209147341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58536.XU CN209147341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47341U true CN209147341U (zh) | 2019-07-23 |
Family
ID=6726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58536.XU Active CN209147341U (zh) | 2018-10-29 | 2018-10-29 |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47341U (zh) |
-
2018
- 2018-10-29 CN CN201821758536.XU patent/CN2091473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07663B (zh) | 恒温恒湿热泵新风机 | |
CN104566642A (zh) | 装有排气热回收器且具有旁路功能的空气调节装置 | |
CN110173792A (zh) | 一种带热回收的窗式新风机组 | |
CN206556192U (zh) |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新风机 | |
CN205245444U (zh) | 节能吊顶式双芯新风机 | |
CN209147341U (zh) | 除臭设备用热交换器 | |
CN208952313U (zh) | 一种热交换新风机 | |
CN214949495U (zh) | 一种厨房空调器 | |
CN209333485U (zh) | 除臭设备 | |
CN210569035U (zh) | 一种壁挂式全热净化新风机 | |
CN208936422U (zh) | 除臭设备 | |
CN101586835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9414975U (zh) | 一种冷热水盘管组件以及新风空调机组 | |
CN221349364U (zh) | 一种废气自净化排风系统热交换装置 | |
CN214332945U (zh) | 一种带内循环净化型热交换器 | |
CN216845015U (zh) | 新风机 | |
CN206905199U (zh) | 具有新型排风模式的新风机 | |
CN216976947U (zh) | 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 | |
CN216976946U (zh) | 新风空调 | |
CN218379772U (zh) | 一种双热交换双向流壁挂式新风机 | |
CN218237741U (zh) | 一种防止鼻炎过敏的低能耗新风系统 | |
CN212408923U (zh) | 一种多功能新风净化设备 | |
CN214038760U (zh) | 一种大风量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 |
CN211011798U (zh) | 一种双吸式热交换装置 | |
CN21511293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