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2322U -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2322U
CN209142322U CN201821011180.3U CN201821011180U CN209142322U CN 209142322 U CN209142322 U CN 209142322U CN 201821011180 U CN201821011180 U CN 201821011180U CN 209142322 U CN209142322 U CN 209142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vehicle frame
vehicle
way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1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Fuya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Fuyang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011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2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2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232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包括车架及与车架配合连接的前轮、后轮和车座,所述车架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的前部的绕线筒,所述绕线筒上缠绕第一牵引线,所述绕线筒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轮和第二单向轮,两者为受相反旋向驱动力驱动的单向轮,所述第一单向轮和第二单向轮分别与所述前轮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前轮架空时可以实现传统赛测功机的功能,前轮下地可以到处行驶,实现多功能;划皮艇的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上完全适用,不仅可以测量运动消耗,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皮艇技术、纠正皮艇运动中的错误动作;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而轻巧,便携,结构简单而功能完备,传动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划船机类的产品主要是各种划船器,用来模拟水上赛艇运动的机器,多用于室内,通常被称为测功仪(在国外通常俗称尔格或ERGO),主要是以训练为目的,功能上只有测量运动者在运动中消耗的力量。这类产品都是固定在原地,体积较大不能移动。不方便随身携带,也无法在户外真正行驰,这样就限制了使用场所和用途,器材娱乐性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目前世面上的划船器大多是划艇式的,而缺少皮艇式的,由于划艇运动与皮艇运动两者之间的动作差异较大,难以用皮艇式的划船器训练皮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包括车架及与车架配合连接的前轮、后轮和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的前部的绕线筒,所述绕线筒上绕设第一牵引线,所述绕线筒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轮和第二单向轮,两者为受相反旋向驱动力驱动的单向轮,所述第一单向轮和第二单向轮分别与所述前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轮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所述第二单向轮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包括前轮体和前轮轴,所述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单向轮传动连接的第一单向轮配合轮、与第二单向轮传动连接的第二单向轮配合轮。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固定支架,所述绕线筒与所述固定支架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上配合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联动轮和反向轮,所述反向轮与所述第一单向轮配合连接,所述联动轮与所述第一单向轮配合轮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两端连接船桨,所述前轮或后轮上设置电磁计数器。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置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的后部并与所述后轮配合连接的后轮支架、两个转动连接在车架的中部的转向控制支架、与转向控制支架连接的第二牵引线以及与后轮支架配合连接的后轮转向舵,两个第二牵引线分别与所述后轮转向舵的左右两侧连接。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支架包括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的转向控制支架连接部和盖在人体腿部的转向控制支架接触部。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置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后部的靠背、与靠背连接的第三牵引线以及与第三牵引线连接的刹车器,所述刹车器设置在车架上,与所述前轮或后轮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置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与车架转动连接的撑脚、连接在撑脚与车架之间的弹簧、设置在撑脚下端的辅助轮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限位档件,所述撑脚、辅助轮均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档件在所述撑脚的转动路径上与撑脚挡接。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导向部、与导向部滑动连接的踏板部,所述踏板部的下端与所述撑脚通过第四牵引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一台室内外真正可以行驰使用的“自行车”,前轮架空时可以实现传统赛测功机的功能,前轮下地可以到处行驶,实现多功能;
2)划皮艇的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上完全适用,不仅可以测量运动消耗,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皮艇技术、纠正皮艇运动中的错误动作;
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而轻巧,便携,结构简单而功能完备,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平衡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平衡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衡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衡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前轮、200前轮体、201前轮轴、3后轮、4驱动机构、400绕线筒、401第一牵引线、402第一单向轮、403第二单向轮、404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5固定支架、406传动轴、407联动轮、408船桨、409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10反向轮、5车座、600转向控制支架、6000转向控制支架连接部、6001转向控制支架接触部、601第二牵引线、602后轮转向舵、700靠背、701第三牵引线、702刹车器、8平衡机构、800导向部、801弹簧、802撑脚、803辅助轮、804限位档件、805连接件、806踏板部、807第四牵引线、9电磁计数器、10脚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前部设置前轮2和脚踏10,中部设置车座5,后部设置后轮3,其中,所述前轮2或者后轮3上设置电磁计数器9,最好设置在前轮2上。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驱动机构4、转向机构、制动机构和平衡机构8。
如图3、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车架1的前部的固定支架405、与固定支架405转动连接的绕线筒400,所述绕线筒400上缠绕第一牵引线401,绕线筒40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轮402和第二单向轮403,两者为受相反旋向驱动力驱动的单向轮。所述第一单向轮402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顺时针单向齿轮,顺时针单向齿轮只有在绕线筒400顺时针转动时才会被带动,所述第二单向轮403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逆时针单向飞轮,逆时针单向飞轮只有在绕线筒400逆时针转动时才会被带动。所述第一单向轮402和第二单向轮403分别与所述前轮2配合连接。
具体的,所述前轮2包括前轮体200和前轮轴201,所述前轮轴20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和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9。其中,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为顺时针飞轮,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9为逆时针飞轮。所述固定支架405上配合连接传动轴406,所述传动轴406上设置联动轮407和反向轮4010,其中,联动轮407为飞轮,反向轮4010为齿轮,反向轮4010与第一单向轮402啮合,联动轮407与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通过链条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牵引线401的两端连接船桨408的两端,当人体用船桨408做出划皮艇的动作时将依次循环交叉拉动第一牵引线401的两端,从而使得第一单向轮402或者第二单向轮403。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4工作时:当人体用船桨408做出划皮艇的动作,依次交叉循环拉动第一牵引线401的两端,以拉动第一牵引线401的右端为例,第一牵引线401使绕线筒400顺时针(以第二单向轮403一侧为参照)转动,绕线筒400带动第一单向轮402转动,第一单向轮402依次带动反向轮4010、联动轮407以及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转动,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带动前轮2转动;拉动第一牵引线401的左端时,同理,第二单向轮403通过链条带动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9转动,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9转动带动前轮2转动。前轮2转动使车向前行驰,通过在前轮2上安装电磁计数器9,可以记录前轮2单位时间内运动圈数,就能测量出运动者运动消耗,同时多功能皮划艇车还可以正常行驰。这个过程相当于皮艇运动中运动员通过船桨左右划水,能够有效模拟皮艇运动,提高运动员划皮艇的技术。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1的后部并与后轮3配合连接的后轮支架603、两个转动连接在车架1的中部的转向控制支架600、与转向控制支架600连接的第二牵引线601以及与后轮支架603配合连接的后轮转向舵602,两个第二牵引线601分别与所述后轮转向舵602的左右两侧连接。具体的,所述转向控制支架600包括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的转向控制支架连接部6000和盖在人体腿部的转向控制支架接触部6001。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工作时:当人体右边膝盖上提,膝盖带动固定在膝盖上的转向控制支架600转动,转向控制支架600拉动第二牵引线601,第二牵引线601使后轮转向舵602带动后轮3向右偏转,从而使行驰中的多功能皮划艇车向左转向;反之,左边膝盖上提,膝盖带动转向控制支架600转动,转向控制支架600拉动第二牵引线601,第二牵引线601使后轮转向舵602带动后轮3向左偏转,从而使行驰中的多功能皮划艇车向右转向。这个过程和水上皮艇转向时的控艇技术完全一致,再现了水中划艇控艇转向过程,有利于运动员训练培养正确的皮艇控制技术。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后部的靠背700、与靠背700连接的第三牵引线701以及与第三牵引线701连接的刹车器702,所述刹车器702设置在车架1上,与所述前轮2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机构工作时:人体向后仰使靠背700转动,靠背700带动第三牵引线701拉动刹车器702,刹车器702钳紧轮体,达到减速刹停效果,而身体后仰是水上皮艇运动的错误动作,制动机构可以实现纠正划皮艇时的错误动作,同时还可以控制皮划艇车的速度乃至刹停,这样能让多功能皮划艇车在道路上想走就走,想停能停,安全行驰。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机构8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所述平衡机构8包括与车架1转动连接的撑脚802、连接在撑脚802与脚踏10之间的弹簧801、设置在撑脚802下端的辅助轮803以及设置在车架1上的限位档件804,所述撑脚802、辅助轮803均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档件804在所述撑脚802的转动路径上与撑脚802挡接,所述两个撑脚802之间固定连接连接件805。其中,撑脚802为自行车上常见支撑结构,一遇到外力就会向上回缩,弹簧801呈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行驶时,辅助轮803贴地,帮助保持平衡,当辅助轮803与地面产生大的摩擦或者磕碰时,撑脚802受到外力被弹簧801拉回到水平位置,辅助轮803离地,从而不影响左右转向时车身正常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机构8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设了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导向部800、与导向部800滑动连接的踏板部806,所述踏板部806的下端与所述撑脚802通过第四牵引线807连接。其中,导向部800为导向管,踏板部806设置脚踏10的两侧,包括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和踏板,导向部800与踏板部806之间弹性连接,踏板部806可以复位。限位档件804上设置给第四牵引线导向的线扣。
本实用新型行驶时,辅助轮803贴地,帮助保持平衡,当辅助轮803与地面产生大的摩擦或者磕碰时,撑脚802受到外力被弹簧801拉回到水平位置,辅助轮803离地,从而不影响左右转向时车身正常倾斜,当又需要辅助轮803帮助时,可以踩动踏板部806,踏板部806通过第四牵引线807将撑脚802拉回到朝下的状态,辅助轮803再度贴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架1上设置多个环状的线扣,所述第一牵引线401、第二牵引线601、第三牵引线701和第四牵引线穿过线扣,线扣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计数器9为自行车训练中常用的计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器702为自行车中常见的刹车装置,两者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皮划艇车轻巧便携,重量、长度、体积和普通自行车相当,室内外都可以使用,还能在道路上正常行驰。在娱乐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抬起前轮2,就能像传统赛艇机一样原地测量运动能耗,放下前轮2又能走能停,上路行驰,大大增强了机动性、娱乐性和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包括车架(1)及与车架(1)配合连接的前轮(2)、后轮(3)和车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置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车架(1)的前部的绕线筒(400),所述绕线筒(400)上绕设第一牵引线(401),所述绕线筒(40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单向轮(402)和第二单向轮(403),两者为受相反旋向驱动力驱动的单向轮,所述第一单向轮(402)和第二单向轮(403)分别与所述前轮(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轮(402)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所述第二单向轮(403)是单向齿轮或单向飞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2)包括前轮体(200)和前轮轴(201),所述前轮轴(201)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单向轮(402)传动连接的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与第二单向轮(403)传动连接的第二单向轮配合轮(4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固定支架(405),所述绕线筒(400)与所述固定支架(405)配合连接,所述固定支架(405)上配合连接传动轴(406),所述传动轴(406)上设置联动轮(407)和反向轮(4010),所述反向轮(4010)与所述第一单向轮(402)配合连接,所述联动轮(407)与所述第一单向轮配合轮(404)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线(401)的两端连接船桨(408),所述前轮(2)或后轮(3)上设置电磁计数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转向机构(6),所述转向机构(6)包括设置在车架(1)的后部并与所述后轮配合连接的后轮支架(603)、两个转动连接在车架(1)的中部的转向控制支架(600)、与转向控制支架(600)连接的第二牵引线(601)以及与后轮支架(603)配合连接的后轮转向舵(602),两个第二牵引线(601)分别与所述后轮转向舵(602)的左右两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支架(600)包括与所述车架(1)转动连接的转向控制支架连接部(6000)和盖在人体腿部的转向控制支架接触部(60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制动机构(7),所述制动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车架(1)的后部的靠背(700)、与靠背(700)连接的第三牵引线(701)以及与第三牵引线(701)连接的刹车器(702),所述刹车器(702)设置在车架(1)上,与所述前轮(2)或后轮(3)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平衡机构(8),所述平衡机构(8)包括与车架(1)转动连接的撑脚(802)、连接在撑脚(802)与车架(1)之间的弹簧(801)、设置在撑脚(802)下端的辅助轮(803)以及设置在车架(1)上的限位档件(804),所述撑脚(802)、辅助轮(803)均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档件(804)在所述撑脚(802)的转动路径上与撑脚(802)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的导向部(800)、与导向部(800)滑动连接的踏板部(806),所述踏板部(806)的下端与所述撑脚(802)通过第四牵引线(807)连接。
CN201821011180.3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42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1180.3U CN20914232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1180.3U CN20914232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2322U true CN209142322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118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4232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2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658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富阳学院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658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富阳学院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CN108791658B (zh) * 2018-06-28 2023-07-25 富阳学院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6316B (zh) 一种二级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CN209142322U (zh)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CN108791658A (zh) 一种多功能皮划艇车
CN201228062Y (zh) 撑动力三轮滑板车
CN201356943Y (zh) 一种划船健身器
CN201424108Y (zh) 划艇自行车
CN105539660A (zh) 一种发条滑板车
CN201309555Y (zh) 健身滑板车
CN203469375U (zh) 一种健身划船器
CN202703816U (zh) 一种儿童运动车
CN104225870A (zh) 多功能健身车
CN101870329B (zh) 划艇自行车
CN209581719U (zh) 一种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新型电动自行车
CN208145311U (zh) 一种三轮移动式双人划桨训练车
CN112190873A (zh) 动感单车
CN202911899U (zh) 弹力自动滑板车
CN207119092U (zh) 手脚并用双动力健身车
CN205886059U (zh) 踩踏机
CN106178406B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4826322B (zh) 一种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CN203469376U (zh) 健身划船器
CN214436127U (zh) 一种家用可折叠风阻划船器
CN219790432U (zh) 一种由横向杠杆+移动副复合驱动的三维驱动装置
CN208302055U (zh) 一种智能单车
CN218662245U (zh) 一种两轮载人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