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6059U - 踩踏机 - Google Patents

踩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6059U
CN205886059U CN201620697148.XU CN201620697148U CN205886059U CN 205886059 U CN205886059 U CN 205886059U CN 201620697148 U CN201620697148 U CN 201620697148U CN 205886059 U CN205886059 U CN 205886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flywheel
pivot ear
drive lin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71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膺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6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60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踩踏机,包括:框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踏板组、握杆飞轮组、支杆飞轮组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当使用者于两个踏板组上进行踩踏运动且对握杆进行手肘运动时,两个踩踏板可向下踩踏及向上回复循环动作,握杆会以相对应的各第一传动杆或各第二传动杆为转轴中心做一弧线往复旋转,此时,左右两个支杆枢耳上的各牵引杆会拉动相对应的偏心连杆组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且支杆飞轮组的第三飞轮的力矩与驱动各偏心连杆组的各牵引杆不会垂直重叠;借此,通过各偏心连杆组的设置,以避免上述摆动的动作受到卡掣而暂停或者是操作不顺。

Description

踩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的相关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椭圆踩踏路径的踩踏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踩踏机是在踏板施以踩踏力量来驱动飞轮(惯性轮等),进行踩踏动能的消耗,而飞轮可利用如皮带的柔性组件来加以驱动牵引杆;然而,牵引杆在拉动飞轮旋转的过程中,飞轮的施力力矩与驱动的牵引杆垂直重叠时,会让施力矩为零,导致飞轮无法被驱动或转动不顺。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有如中国第201010563057.4申请案所公开的,其利用磁性的致动装置来防止飞轮出现停止转动的状况;然而,若是另外使用磁性组件,不但增加成本,而且组装时必须加以对准,才不会导致偏摆的状况。
并且,一般椭圆机的踩踏板与摆动握把都为连动,无法以上下踩踏或以摆动握把独立进行,因此,该现有椭圆机仅能提供前后摆动功能连动椭圆踩踏功能,无法提供独立上下踩踏功能;另外,现有椭圆机的阻尼都以磁控轮作摆动及踩踏的抗力训练,无法分别作手部或脚步的单一施力训练,前述的阻尼大小及行进范围,都须由电控或手控调整,使用相当不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以上下踩踏与前后摆动施力,以及该上下、前后的行进范围,都由使用者在操作中依个人训练能力的需求,在踩踏过程中可以自我调适适合自己的运动量,不需借助其他电控或手动调控阻尼大小,显然本实用新型在功能及操作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踩踏机,当用户于两个踏板组上进行踩踏运动且对握杆进行手肘运动时,两个踩踏板可向下踩踏及向上回复循环动作,握杆会以相对应的各第一传动杆或各第二传动杆为转轴中心做一弧线往复旋转,此时,左右两个支杆枢耳上的各牵引杆会拉动相对应的偏心连杆组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且第三飞轮的力矩与驱动各偏心连杆组的各牵引杆不会垂直重叠;借此,通过各偏心连杆组的设置,以避免上述摆动的动作受到卡掣而暂停或者是操作不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踩踏机,包括:一框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踏板组、一握杆飞轮组、一支杆飞轮组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前侧,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后侧,该两个踏板组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底侧,该握杆飞轮组、该支杆飞轮组、各偏心连杆组上下依序交错地枢设在该框座的内部;其中,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框座顶部的一矩形框的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各第一传动杆的底侧连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一摆动杆,各第一传动杆底侧连接有一片体并与该摆动杆间隔设置,该片体远离该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一L型连动杆枢接,而该L型连动杆远离该片体的一端则与该握杆飞轮组中的一第一飞轮的轴心连接且连动;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矩形框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各第二传动杆设置有一支杆枢耳以及一牵引杆枢耳,各支杆枢耳与各支杆的顶端枢接,各支杆枢耳与各支杆枢接且该支杆朝下延伸设置,而该牵引杆枢耳供一牵引杆的顶端枢接;以及该两个偏心连杆组与该摆动握杆飞轮组的一飞轮的轴心连接并分别位其两侧,各偏心连杆组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连接,各偏心连杆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枢接,该第一连杆远离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连杆远离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枢接;前述的结构,其中,该第一传动杆、该握杆飞轮组、该摆动杆及两个踏板组同步作阻尼运动的前后摆动与运转;该第二传动杆、该支杆飞轮组、该牵引杆、该两个偏心连杆组及该两个踏板组同步作阻尼运动的上下踩踏与运转的阻尼运动;前述前后与上下的混和阻尼运动,使该两个踏板组可独立上下踩踏及前后椭圆状踩踏,提供手部及脚部都能做运动训练。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二传动杆在具有该支杆枢耳的同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并与该支杆枢耳间隔设置,而一握杆与该支杆枢耳枢接并朝上延伸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二传动杆远离该支杆枢耳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而一握杆设置在各第一传动杆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踩踏机,包括一框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踏板组、一握杆飞轮组、一支杆飞轮组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前侧,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后侧,该两个踏板组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底侧,该握杆飞轮组、该支杆飞轮组、该偏心连杆组上下依序交错地枢设在该框座的内部;其中,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框座顶部的一矩形框的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各第一传动杆的底侧连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一摆动杆,各第一传动杆设置有一支杆枢耳以及一牵引杆枢耳
各支杆枢耳与各支杆的顶端枢接,而该牵引杆枢耳供一牵引杆的顶端枢接;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矩形框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各第二传动杆底侧连接有一片体,该片体远离该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一L型连动杆的一端枢接,而该L型连动杆远离该片体的一端则与该握杆飞轮组中的一第一飞轮的轴心连接且连动;以及该两个偏心连杆组与该支杆飞轮组的一第三飞轮的轴心连接并分别位其两侧,各偏心连杆组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连接,各偏心连杆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枢接,该第一连杆远离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连杆远离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枢接;前述的结构,其中该第一传动杆、该支杆飞轮组、该摆动杆、该偏心连杆、该支杆、该第二传动杆、该两个踏板组及该握杆飞轮组同步作阻尼运动的前后摆动与上下踩踏的椭圆运转,提供手部及脚部都能做运动训练。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一传动杆在具有该支杆枢耳的同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并与该支杆枢耳间隔设置,而一握杆与该支杆枢耳枢接并朝上延伸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一传动杆远离该支杆枢耳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而一握杆设置在各第二传动杆的顶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一第一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该第一实施例的左侧立体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该第一实施例中偏心连杆组的部分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4及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该第一实施例中偏心转轴组的动作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三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四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五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六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七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踩踏机的第八实施例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踩踏机
1 框座
11 矩形框
12 板片
13 前架杆
14 后架杆
15 第一握杆飞轮组固定架
16 第二握杆飞轮组固定架
17 第一支杆飞轮组固定架
18 第二支杆飞轮组固定架
19 台座
2 第一传动杆
21 片体
22 L型连动杆
23 摆动杆
3 第二传动杆
31 握杆
32 支杆枢耳
33 支杆
34 牵引杆枢耳
4 踏板组
41 方管
42 前枢耳
43 后枢耳
44 踏板
5 握杆飞轮组
51 第一飞轮
52 第二飞轮
53 皮带
6 支杆飞轮组
60 第五飞轮固定座
61 第三飞轮
611 轴心
62 第四飞轮
63 第五飞轮
64 皮带
65 皮带
7 偏心连杆组
71 第一连杆
72 第二连杆
73 牵引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踩踏机100:包括一框座1、两个第一传动杆2、两个第二传动杆3、两个踏板组4、一握杆飞轮组5、一支杆飞轮组6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7;两个第一传动杆2左右间隔地设置在框座1的前侧,两个第二传动杆3左右间隔地设置在框座1的后侧,两个踏板组4左右间隔地设置在框座1的底侧,握杆飞轮组5、支杆飞轮组6、偏心连杆组7上下依序交错地枢设在框座1的内部。
框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矩形框11,矩形框11中段处相互间隔地设置有两板片12,以将矩形框11分隔成三个容置空间,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枢设有两个第一传动杆2,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枢设有两个第二传动杆3,而两个板片12之间的容置空间容纳有握杆飞轮组5,框座1底部前端设置有前架杆13,框座1底部后端设置有后架杆14,前架杆13及后架杆14之间设置有一第一握杆飞轮组固定架15、一第二握杆飞轮组固定架16、一第一支杆飞轮组固定架17以及一第二支杆飞轮组固定架18,前架杆13及后架杆14的底侧设置有一台座19。
两个第一传动杆2分别设置在矩形框11的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各第一传动杆2的底侧连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一摆动杆23,各第一传动杆2底侧连接有一片体21并与摆动杆23间隔设置,片体21远离第一传动杆2的一端与一L型连动杆22枢接,而L型连动杆22远离片体21的一端则与一第一飞轮51的轴心连接且连动。
两个第二传动杆3分别设置在矩形框11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各第二传动杆3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各第二传动杆3通过支杆枢耳32朝上枢接有一握杆31,而朝下枢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一支杆33,亦即,各第二传动杆3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二传动杆3在具有支杆枢耳32的同一侧边则设置有一牵引杆枢耳34并与支杆枢耳32间隔设置,且牵引杆枢耳34供一牵引杆73枢接。
两个踏板组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传动杆2、两个第二传动杆3的底部,各踏板组4可为一长方管41、一前枢耳42、一后枢耳43以及一踏板44,前枢耳42及后枢耳43分别设置在长方管41的前端处及中段处上,踏板44则设置在长方管41的后端上,前枢耳42可与相对应的摆动杆23底端枢接,后枢耳43可与相对应的支杆33底端枢接。
摆动握杆飞轮组5包括:一第一飞轮51及一第二飞轮52,一皮带53套设在第一飞轮51的外周圆以及第二飞轮52的轴心处,第一飞轮51的转动则通过皮带53而带动第二飞轮52转动,第一飞轮51的轴心枢接在第一握杆飞轮组固定架15上,第二飞轮52的轴心枢接在第二握杆飞轮组固定架16上。
支杆飞轮组6包括:一第三飞轮61、一第四飞轮62以及一第五飞轮63,第三飞轮61的轴心611穿经第一支杆飞轮组固定架17,一皮带64套设在第三飞轮61的外周圆及第四飞轮62的轴心,第三飞轮61的转动则通过皮带64以带动第四飞轮62转动,而皮带65则套设在第四飞轮62的外周圆及第五飞轮63的轴心,第四飞轮62的转动则通过皮带65以带动第五飞轮63转动,而该第五飞轮63的轴心则枢设在该支杆飞轮组6的第五飞轮固定座60上,该第五飞轮固定座60设在该台座19上。
如图3及图4所示,两个偏心连杆组7与第三飞轮61的轴心连接并位于第三飞轮61的两侧,各偏心连杆组7与相对应的牵引杆73的底端连接;各偏心连杆组7包括一第一连杆71及一第二连杆72,第一连杆71的一端与第三飞轮61的轴心611枢接,第一连杆71远离该第三飞轮61的轴心61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72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连杆72远离第一连杆71的一端与相对应的牵引杆73的底端枢接。
借此,各第一传动杆2的摆动杆23末端枢接在相对应的踏板组40的前枢耳42上,各第二传动杆3的支杆33末端枢接在相对应的踏板组4的后枢耳43上;当两个摆动支杆2摆动且两个踏板组4上下踩踏时,两个第一传动杆2可带动支杆飞轮组6动作,两个第二传动杆3可带动握杆飞轮组5动作,借由支杆飞轮组6及握杆飞轮组5来消耗运动产生的能量,且两个第一传动杆2、两个第二传动杆3两者可分开进行单一手肘运动或脚踏运动,或者是合并一起做手肘、脚踏运动;各第二传动杆3枢接在相对应的支杆枢耳32上,支杆枢耳32上连接相对应的第一、二传动杆2、3,因此,当各第一、二传动杆2、3旋转时,支杆枢耳32会带动相对应的握杆31以各第一、二传动杆2、3为中心而上下摆动。
请再同时参考图5所示,当使用者于两个踏板组4上进行踩踏运动且对两个第二传动杆3进行手肘运动时,两个踩踏板4可向下踩踏及向上回复循环动作,各第二传动杆3会以相对应的传动杆32为转轴中心做一弧线往复旋转,此时,左右两个支杆枢耳32上的各牵引杆73会拉动相对应的偏心连杆组7进行三百六十度的转动,且第三飞轮61的力矩与驱动各偏心连杆组7的各牵引杆73不会垂直重叠;借此,通过各偏心连杆组7的设置,以避免上述摆动的动作受到卡掣而暂停或者是操作不顺。
另外,请参考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各第二传动杆3的顶端连接有一握杆31,各第二传动杆3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二传动杆3远离支杆枢耳32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一牵引杆枢耳34,且牵引杆枢耳34供牵引杆73枢接。
请再参考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握杆31设置在各第一传动杆2的顶端。
请再参考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握杆31设置在各第一传动杆2的顶端。
请再参考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各第一传动杆2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各第一传动杆2的通过支杆枢耳32朝上枢接有握杆31,而朝下枢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支杆33,各第一传动杆2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一传动杆3具有支杆枢耳32的相同一侧边则设置有牵引杆枢耳34并与支杆枢耳32间隔设置,且牵引杆枢耳34供牵引杆73枢接。
而且,各第二传动杆3底侧连接有片体21并与握杆31间隔设置,片体21远离第二传动杆3的一端与L型连动杆22枢接,而L型连动杆22远离片体21的一端则与一第一飞轮51的轴心连接且连动
请再参考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各第一传动杆2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一传动杆3远离支杆枢耳32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牵引杆枢耳34,且牵引杆枢耳34供牵引杆73枢接。
请再参考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各第一传动杆2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一传动杆2具有支杆枢耳32的相同一侧边则设置有牵引杆枢耳34并与支杆枢耳32间隔设置,且牵引杆枢耳34供牵引杆73枢接。
请再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各第一传动杆2的一侧边设置有支杆枢耳32,而各第一传动杆2远离支杆枢耳32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牵引杆枢耳34,且牵引杆枢耳34供牵引杆73枢接。
上述的实施例也能达到手肘及脚踏运动的功效,同时可以通过各偏心连杆组7的设置,以避免上述摆动的动作受到卡掣而暂停或者是操作不顺;并且,依前述实施例,还可包括两个踏板组同步作阻尼运动的上下踩踏与运转的阻尼运动,以及该两个踏板组可单独上下踩踏及前后椭圆状踩踏,提供手部及脚部都能做运动训练。
根据前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或进一步的实施例可被设计出而无须违反其基本范围,且其基本范围由下列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虽然本实用新型以相关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解释,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能够构造出很多其他类似实施例,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踩踏机,包括:一框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踏板组、一握杆飞轮组、一支杆飞轮组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前侧,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后侧,该两个踏板组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底侧,该握杆飞轮组、该支杆飞轮组、各偏心连杆组上下依序交错地枢设在该框座的内部;其中:
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框座顶部的一矩形框的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各第一传动杆的底侧连接有呈弧形的一摆动杆,各第一传动杆底侧连接有一片体并与该摆动杆间隔设置,该片体远离该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一L型连动杆枢接,而该L型连动杆远离该片体的一端则与该握杆飞轮组中的一第一飞轮的轴心连接且连动;
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矩形框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各第二传动杆设置有一支杆枢耳以及一牵引杆枢耳,各第二传动杆通过支杆枢耳朝上枢接有一握杆,而朝下枢接有呈弧形或大概呈弧形的一支杆,各支杆枢耳与对应的支杆的顶端枢接,各支杆枢耳与一支杆枢接且各支杆朝下延伸设置,而该牵引杆枢耳供一牵引杆的顶端枢接;以及
该两个偏心连杆组与该支杆飞轮组的一第三飞轮的轴心连接并分别位其两侧,各偏心连杆组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连接,各偏心连杆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枢接,该第一连杆远离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连杆远离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二传动杆在具有该支杆枢耳的同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并与该支杆枢耳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二传动杆远离该支杆枢耳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杆,各握杆与各支杆枢耳枢接并朝上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杆,各握杆设置在各第一传动杆的顶端。
6.一种踩踏机,包括:一框座、两个第一传动杆、两个第二传动杆、两个踏板组、一握杆飞轮组、一支杆飞轮组以及两个偏心连杆组,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前侧,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后侧,该两个踏板组左右间隔地设置在该框座的底侧,该握杆飞轮组、该支杆飞轮组、该偏心连杆组上下依序交错地枢设在该框座的内部;其中:
该两个第一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框座顶部的一矩形框的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前侧处,各第一传动杆的底侧连接有呈弧形的一摆动杆,各第一传动杆设置有一支杆枢耳以及一牵引杆枢耳,该支杆枢耳与该支杆的顶端枢接,而该牵引杆枢耳供一牵引杆的顶端枢接;
该两个第二传动杆分别设置在该矩形框左侧及右侧容置空间的后侧处,各第二传动杆底侧连接有一片体,该片体远离该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一L型连动杆的一端枢接,而该L型连动杆远离该片体的一端则与该握杆飞轮组中的一第一飞轮的轴心连接且连动;以及
该两个偏心连杆组与该支杆飞轮组的一第三飞轮的轴心连接并分别位其两侧,各偏心连杆组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连接,各偏心连杆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枢接,该第一连杆远离该支杆飞轮组的该第三飞轮的轴心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该第二连杆远离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牵引杆的底端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一传动杆在具有该支杆枢耳的同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并与该支杆枢耳间隔设置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边设置有该支杆枢耳,而各第一传动杆远离该支杆枢耳的相对一侧边则设置有该牵引杆枢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杆,各握杆与各支杆枢耳枢接并朝上延伸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踩踏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杆,各握杆设置在各第二传动杆的顶端。
CN201620697148.XU 2016-02-15 2016-07-05 踩踏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60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5645 2016-02-15
CN2016100856459 2016-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6059U true CN205886059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71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6059U (zh) 2016-02-15 2016-07-05 踩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860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9820A (zh) * 2016-07-05 2018-01-12 赖膺州 踩踏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9820A (zh) * 2016-07-05 2018-01-12 赖膺州 踩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6084B (zh) 一种椭圆轨迹俯卧式运动健身器
TW200944259A (en) Waist twisting gymnastic equipment
CN205886059U (zh) 踩踏机
CN205391564U (zh) 复合式健身装置
CN206777717U (zh) 一种髋部核心肌群训练器械
CN108905079A (zh) 基于恒转矩控制的电机配重式上肢健身器械
CN208465069U (zh) 一种划船机
CN208511781U (zh) 一种高拉机
CN206675885U (zh) 一种卧式体育器械
CN206910671U (zh) 多功能互动健身器
CN203494104U (zh) 一种椭圆轨迹俯卧式运动健身器
CN107569820A (zh) 踩踏机
CN208097239U (zh) 一种脑瘫患儿曲蹲助力装置
CN208975093U (zh) 基于恒转矩控制的电机配重式上肢健身器械
CN202237063U (zh) 一种新型健体瘦身器
CN205360396U (zh) 康复步健机
CN202070068U (zh) 一种健身立方体
CN201431737Y (zh) 一种运动健身器
CN2933481Y (zh) 摇摆健身车
CN206366123U (zh) 一种健身学习桌
CN203342286U (zh) 一种新型健腹器
CN206167747U (zh) 一种磁控风阻椭圆轨迹车
CN202315122U (zh) 动感单车用手臂肌肉锻炼装置
CN211676070U (zh) 一种田径项目体能综合训练装置
CN205198811U (zh) 一种健身椭圆机的机架中的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