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045U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1045U
CN209131045U CN201822009189.7U CN201822009189U CN209131045U CN 209131045 U CN209131045 U CN 209131045U CN 201822009189 U CN201822009189 U CN 201822009189U CN 209131045 U CN209131045 U CN 209131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ventilating duct
exhaust apparatu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91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发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91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1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1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风装置和应用该出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装置,其中,出风装置,包括: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形成有引水结构;供水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位于所述供水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及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进风口引入,由出风口被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气处理装置(例如窗机、空调室外机或者移动空调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如何提高空调器的能效一直是研发人员着重关注的课题。现有的空调器中,换热器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风冷降温方式,换热效率低,从而造成空调器能效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风装置,旨在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形成有引水结构;
供水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位于所述供水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进风口引入,由出风口被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内壁面;所述风机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被吹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为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散水结构为挡流筋条,所述挡流筋条凸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挡流筋条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形成为供水区域,所述供水区域的最低处的外边缘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水结构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的两端与所述导风筒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ε,0°<ε≤30°。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点位于所述引水结构的中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结构包括接水盘,所述导风筒设于所述接水盘内,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接水盘的底壁高度差不超过6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于所述风道结构出风口的一侧邻近所述引水结构处凹设有集水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于所述出风口处的一壁面凸设有接水部,所述接水部临近所述引水结构设置,并向远离所述导风筒的方向延伸,以伸入至所述集水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部为下沉的台阶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内壁面于引水结构处设有亲水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亲水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或者聚丙烯酸。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风筒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包括换热器和出风装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其中,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形成有引水结构;
供水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位于所述供水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进风口引入,由出风口被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风道结构可为整体的壳体构件的一部分,例如,当该出风装置应用到空气处理装置中时,其为整机外壳内部所形成的。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筒状结构、环状结构、半环形结构等等。
风机旋转,于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从而对供水结构的水产生吸附力,供水结构的水将会移动至引水结构,进而对风道内供水,并通过高速旋转的风机被吹出至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器,以辅助换热器散热、降温,进而能够提高应用有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由于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至 5mm,为了便于供水结构处较少的水在该吸附力的作用下能够攀升至引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6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移除换热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4为图1中出风装置移除轴流风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Ⅶ处的局部视图;
图8为图6中Ⅷ处的局部视图;
图9为图6中Ⅷ处的局部视图;
图10为图5沿A-A线的剖面图;
图11为图10中XI处的局部视图;
图12为图5沿一竖直面的剖面图;
图13为图5沿一竖直面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风筒的底部外边缘形成有接水部;
图15为图14中Z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风装置100,该出风装置100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 1000(例如,窗机、空调室外机、移动空调等),旨在提高空气处理装置1000 的能效。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该出风装置100包括:风道结构10,所述风道结构10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并形成有引水结构14;
供水结构40,所述风道结构10位于所述供水结构40的上方,且所述引水结构14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40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及
风机20,所述风机20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进风口引入,由出风口被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风道结构10既可以为整机的壳体构件的一部分,例如,当出风装置100应用到空气处理装置中时,其为整机外壳内部所形成的与外壳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筒状结构、环状结构、半环形结构等等。
风机20旋转,于引水结构14处形成负压空间,从而对供水结构的水产生吸附力,供水结构40的水将会移动至引水结构,进而对风道内供水,以便于在风机转动形成的静压的作用下被吸向风机的中部风区,通过高速旋转的风机的风叶,被风叶离散雾化成细小的微珠吹出至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器,以辅助换热器散热、降温,进而能够提高应用有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的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由于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至 5mm,为了便于供水结构40处较少的水在该吸附力的作用下能够攀升至引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引水结构14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 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内壁面;所述风机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被吹出。散水结构设置在风道结构的内壁面,该散水结构可为筋条、板状结构、凸起结构等等。散水结构可以与风道结构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分体设置。位于散水结构30与出风口13之间的风道结构10的内壁面形成为供水区域11,该供水区域11的最低处的外边缘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14。引水结构14可以为引导平面(例如后文中的引水段14),该引导平面与供水结构 (例如后文中的接水盘41)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也可以为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的下端与供水结构(例如后文中的接水盘)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还可以为引导台阶面,该引导台阶面的下端与供水结构(例如后文中的接水盘)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并且,该引导台阶面中相邻两台阶的高度差也不超过6mm。
风机20旋转,带动风道结构10内的水经由风道的内壁面至散水结构30 的端部,也即散水端处,之后水滴脱离风道结构10的内壁面、并在静压的作用下被吸向风机20的中部风区,通过高速旋转的风机20的风叶,被风叶离散雾化成细小的微珠吹出并得以利用。此时,将换热器放置在出风装置100 的下风向位置,由出风装置100吹出的被风叶离散雾化成细小的微珠则会喷洒在换热器的表面,之后气化蒸发,从而吸收热量、帮助换热器换热,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能效,提升了安装有该出风装置100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效率和能效。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设置的出风装置100都会避免水进入到风道结构10 的内壁面,避免飞溅对电机造成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装置100通过于风道结构10设置引水结构,并通过与风机20的合理配合,可在实现出风的同时,使引水结构14处形成负压空间,从而将水吸入至引水结构14,进而对水加以利用(例如,由出风口13吹出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提升换热器换热效率和能效,提升空气处理装置的换热效率和能效)。
下面以风道结构10为导风筒,散水结构30为挡流筋条,风机20包括轴流风轮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该出风装置100包括:
导风筒10,所述导风筒10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
轴流风轮20,所述轴流风轮2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风筒10内;
挡流筋条30,所述挡流筋条30凸设于所述导风筒10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导风筒10的周向延伸设置,定义位于所述挡流筋条30与所述出风口13之间的所述导风筒10的内壁面为供水区域11;以及
供水结构40,所述供水结构40邻近所述导风筒10设置,并与所述供水区域11连通以向所述供水区域11供水;
所述挡流筋条30包括沿所述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延伸的散水端,所述散水端高于所述导风筒10中心所在的水平面设置。
参照图4至图6,以及参照图10,具体地,导风筒1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一端开口为进风口12、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13,并且,导风筒10 的轴线水平设置,风机20与导风筒10同轴设置。风机2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风机20的进风侧由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伸入并容置于导风筒10内,风机20的出风侧凸出于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进一步地,导风筒10的底部内壁面的最低处凸设有挡流筋条30,该挡流筋条30沿导风筒10的周向延伸设置,即挡流筋条30的一端沿风机20的旋转方向延伸设置、另一端沿风机2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设置。此时,将导风筒10的位于挡流筋条30与出风口13之间的内壁面定义为供水区域11,供水结构40邻近导风筒10设置且邻近供水区域11设置,供水结构40与供水区域11连通,以向该供水区域11提供水滴。
这样,当风机20进行高速旋转时,气流将经过导风筒10的进风口12向出风口13高速流动,并可吹向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换热器200。由于进风口 12的入风侧空气不断被风机运送到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一侧,进风口12的入风侧相对出风口13一侧形成负压空间,此时位于供水区域11的水滴两侧形成了压差,水滴就会从出风口13一侧向进风口12一侧运动,形成回流。进一步地,供水区域11的水滴在高速旋转的风机20的风叶的带动下被加速,然后沿着导风筒10的内壁面、并沿着挡流筋条30的迎水面向上快速攀升,接着在惯性的作用下脱离导风筒10的内壁面和挡流筋条30的迎水面而飞扬至制高点B(位于导风筒10内)。进一步地,制高点B(位于导风筒10内) 的水滴,则会在静压的作用下被吸向风机20,通过高速旋转的风机20的风叶,被风叶离散雾化成细小的微珠吹向高温的换热器200而气化蒸发,从而辅助换热器200散热、降温,进而在对换热器200进行风冷降温的同时,增加了“水冷”功能,提升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提升了应用有本实用新型吹风结构的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
当然,可以理解的,挡流筋条30还可以首尾连接形成环圈状,得到挡流环圈。
参照图10、图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包括主导流段35和辅助导流段37,所述主导流段35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所述主导流段35的一侧边与所述导风筒10的内壁面连接,另一侧边自所述进风口 12向所述出风口13延伸,所述辅助导流段37沿所述导风筒10的径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将挡流筋条30的一侧边连接导风筒10内壁面,另一侧边自进风口12向出风口13延伸,使其对空气在导风筒10内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减少了空气进入导风筒10后与导风筒10的进风口12处侧面摩擦产生的噪音,减少进风风能的损失,降低了风阻,从而提高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由于导风筒 10为环状设置,将辅助导流段37沿所述导风筒10的径向延伸可以将主导流段35的受力均匀分布,提高了挡流筋条30的稳定性。
参照图12、图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挡流筋条30的沿轴流风轮 20旋转方向延伸的散水端高于导风筒10中心所在的水平面设置,如此,水滴可沿导风筒10的内壁面和挡流筋条30的迎水面30a被加速到高于导风筒10 中心所在水平面的位置处,从而使水滴获得更大的动能而来到高于导风筒10 中心所在水平面之上的位置,之后再被风叶离散雾化,进而喷洒覆盖到换热器200上更广的范围,使得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换热器200 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散水端与所述导风筒 10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0°<α≤60°。如此,可有效地控制挡流筋条30的散水端与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在不超过60°的范围内,避免挡流筋条30的散水端过高(夹角α过大)造成水滴脱离导风筒10 内壁面过晚,从而避免水滴离散雾化后喷洒覆盖换热器200的范围明显偏移,即避免水滴离散雾化后喷洒覆盖换热器200的范围明显减小,以保障换热器 200较佳的换热效率和能效。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夹角α可以选用1°、 2°、3°、5°、10°、20°、40°或者60°。
进一步地,所述散水端与所述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不低于30°,即α≥30°。如此,可进一步控制挡流筋条30的散水端与导风筒10 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在不低于30°的范围内,避免挡流筋条30的散水端过低(夹角α过小)造成水滴脱离导风筒10内壁面过早,从而避免水滴离散雾化后喷洒覆盖换热器200的范围明显向下偏移,即避免水滴离散雾化后喷洒覆盖换热器200的范围明显减小,以保障换热器200较佳的换热效率和能效。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夹角α可以选用30°、31°、32°、35°、40°、 50°或者60°。
参照图12、图13,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还包括沿所述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起点端。
这样,利用起点端沿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设置,可提升挡流筋条30所能阻挡的水滴量,降低水滴绕过挡流筋条30而溢流至另一侧或四处飞溅的可能,从而使得更多的水滴被加速而完成攀升、吸入、离散雾化、喷洒覆盖、蒸发气化等过程,即使得更多的水滴用于换热器200的散热,使得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使得换热器200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筒10的内壁面从所述导风筒10的轴线所在竖直面起、在沿所述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至多在0°至45°的范围内分布有所述挡流筋条30,即所述起点端与所述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竖直面的夹角β不超过45°,即β≤45°。如此,可有效地控制挡流筋条30的起点端与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竖直面的夹角β在不超过45°的范围内,避免挡流筋条30的起点端过高(夹角β过大)造成风量明显减小、避免挡流筋条30的起点端过高(夹角β过大)造成未有水滴被阻挡在挡流筋条30起点端附近而形成资源浪费、成本提升。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夹角β可以选用1°、2°、 3°、5°、10°、20°、40°或者45°。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筒10的内壁面从所述导风筒10的轴线所在竖直面起、在沿所述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至少在0°至10°的范围内分布有所述挡流筋条30,即所述起点端与所述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竖直面的夹角β不低于10°,即β≥10°。如此,可进一步控制挡流筋条30的起点端与导风筒10中心的连线与竖直面的夹角β在不低于10°的范围内,使得绝大部分的水滴被挡流筋条30所阻挡,进一步降低水滴绕过挡流筋条30而溢流至另一侧或四处飞溅的可能,从而使得更多的水滴被加速而完成攀升、吸入、离散雾化、喷洒覆盖、蒸发气化等过程,即使得更多的水滴用于换热器200 的散热,使得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使得换热器200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进一步提升。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夹角β可以选用 10°、11°、12°、15°、20°、40°或者45°。
参照图8和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挡流筋条30在导风筒10径向上的高度L设置在5mm≤L≤17mm的范围内,由于水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至5mm,当挡流筋条30的高度低于5mm 时,挡流筋条30凸起于导风筒10内壁面的高度L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4mm至5mm),进而导致水滴“翻越”挡流筋条30而损失,并避免由此带来的换热器200换热效率的下降;当挡流筋条30的高度大于 17mm时,挡流筋条30的高度过高,则阻挡通过导风筒10的风,减小风能,同样会导致水滴不能较好的被轴流风轮20吹向换热器200,并且高度过高的轴流风轮20提高了生产和加工成本,不方便用户使用。当挡流筋条30的高度L设置在5mm≤L≤17mm的范围内时,可以使挡流筋条30凸起于导风筒10内壁面的高度L不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4mm至5mm),进而避免水滴“翻越”挡流筋条30而损失,并避免由此带来的换热器200换热效率的下降,并较好地防止通过导风筒10的风能降低,保证生产和加工的成本,以及提高了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可以理解的是,该挡流筋条30的高度L可以设置为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或者16mm等,均可以使挡流筋条30凸起于导风筒10内壁面的高度L不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4mm至5mm),进而避免水滴“翻越”挡流筋条30而损失,并避免由此带来的换热器200换热效率的下降,并较好地防止通过导风筒10的风能降低,保证生产和加工的成本,以及提高了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导流段35在所述导风筒10径向上的高度为d,所述辅助导流段37在所述导风筒10径向上的高度为l,所述d与l 之和的取值范围为:5mm≤d+l≤17mm。该主导流段35主要是用于对接水盘 41内的冷凝水进行导引,从而使冷凝水能沿着导风筒10攀升,进而被轴流风轮20吹开;以及该主导流段35还用于对从进风口12流入导风筒10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保证导风筒10具有较好的进风量。辅助导流段37主要用于对主导流段35的结构进行加强,由于主导流段35沿导风筒10的内壁面延伸的,其背离导风筒10的端部呈自由端设置,如此容易导致主导流段35受力而影响结构稳定,并且设置辅助导流段37可以便于铸锻主导流段35时留有加工余量,防止加工误差造成挡流筋条30的导水和导风效果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d为主导流段35与导风筒10内壁面连接的侧边至主导流段35与辅助导流段37的连接处在导风筒10径向上的长度;该 l为辅助导流段37的自由端至主导流段35与辅助导流段37的连接处在导风筒10径向上的长度;将d与l之和的取值范围设置在:5mm≤d+l≤17mm可以使位于供水结构40的水在静止放置时较好地在受液体表面张力、轴流风轮 20的离心作用及虹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从供水结构40进入供水区域11,并较好地防止通过导风筒10的风能降低,保证生产和加工的成本,以及提高了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
参照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5mm≤d≤ 12mm;由于水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 至5mm,当挡流筋条30的高度低于5mm时,挡流筋条30凸起于导风筒10 内壁面的高度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4mm至 5mm),进而导致水滴“翻越”挡流筋条30而损失,并避免由此带来的换热器 200换热效率的下降,从而不能较好的被轴流风轮20吹向换热器200,当主导流段35的高度大于12mm时,主导流段35的高度过高,则阻挡通过导风筒10的风,减小风能,同样会导致水滴不能较好的被轴流风轮20吹向换热器200,并且高度过高的轴流风轮20提高了生产和加工成本,不方便用户使用。当主导流段35的高度d设置在5mm≤d≤12mm的范围内时,可以使位于供水结构40的水在静止放置时较好地在受液体表面张力、轴流风轮20的离心作用及虹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从供水结构40进入供水区域11,并较好地防止通过导风筒10的风能降低,保证生产和加工的成本,以及提高了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可以理解的是,该主导流段35的高度d可以设置为6mm、 7mm、8mm、9mm、10mm或者11mm等均可以使挡流筋条30凸起于导风筒 10内壁面的高度H不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 (4mm至5mm),进而避免水滴“翻越”挡流筋条30而损失,并避免由此带来的换热器200换热效率的下降,并较好地防止通过导风筒10的风能降低,保证生产和加工的成本,以及提高了风机对细小的微珠吹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0mm<l≤5mm。由于辅助导流段37具有增加挡流筋条30强度和便于为加工主导流段35提供余量,所以将其设置为大于0的高度,但是过高的辅助导流段37会减少导风圈的进风量,降低风能,进而降低了轴流风轮20对冷凝水的吹开,不利于提高换热器200效率。当l的取值范围为:0mm<l≤5mm时,一方面可以保证导风筒10的进风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挡流筋条30的强度,便于为加工主导流段35提供余量。可以理解的是,该l的取值还可以为1mm、2mm、3mm、4mm等,均能保证导风筒10的进风量,并且保证挡流筋条30的强度,便于为加工主导流段35提供余量。
参照图5至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2包括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主导流段35包括位于所述进风侧的背水面30b,所述背水面30b呈朝向所述进风侧弯曲的弧形设置。该背水面30b用于迎风,将背水面30b呈弧形设置,使其将吹入导风筒10的气流平缓导引,减小出风的能量损失,能在出风能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导引气流偏向导风筒10的中部。并且可以平滑地过渡气流,防止气流冲击在导风筒10的侧面上,降低气流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背水面30b在导风筒10径向上的截面形成弧线段,该弧线段的圆心角为30度至150度。如此设置,由于背水面30b的过渡平滑,可以最好地为气流进行导引。当圆心角小于30度时,气流在背水面30b得不到过渡就会从背水面30b流出,背水面30b的过渡效果会降低许多,从而使气流的能量损失较大,并且产生噪音;当圆心角大于150度时,气流在背水面 30b得到太多过渡就才会从背水面30b流出,背水面30b的过渡效果会降低许多,从而使气流的能量损失大,并且产生噪音。当圆心角的角度在30度至 150度时,气流在背水面30b的过渡适中,可以有效的保证气流过渡,并且气流的能量损失较小。可以理解的是,该圆心角的角度还可以为40度、50度、 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120度、130度、140度等,均可有效的保证气流过渡,并且气流的能量损失较小。以及,该圆弧段的半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只要保证可以有效的保证气流过渡,并且气流的能量损失较小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导流段35包括位于进风侧的背水面30b,所述背水面30b朝向所述进风侧折弯延伸设置。将背水面30b大致呈“人”字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背水面30b的相互折弯的折弯段,当折弯段的数量较少时,相邻的折弯段之间应具有较大的夹角;当折弯段的数量较多时,相邻的折弯段之间应具有较小的夹角,从而使其将吹入导风筒10的气流平缓导引,减小出风的能量损失,能在出风能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导引气流偏向导风筒10的中部。并且可以平滑地过渡气流,防止气流冲击在导风筒10的侧面上,降低气流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参照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还包括背离所述背水面30b的迎水面30a,所述迎水面30a开设有导流槽31,所述导流槽31沿所述挡流筋条30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设置迎水面30a可以便于水滴从供水结构40沿风轮的转动方向快速攀升,设置导流槽31可以将供水结构40提供的水从供水区域11提供运动轨道,从而将水导引到适宜飞出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水面30b与所述导风筒10的外侧面平滑连接。由于气流在细小的缝隙容易产生啸叫,将过渡面(背水面30b与导风筒10的外侧面)平滑过渡可以使空气的过渡平滑,减少进入导风筒10的气流的能量损失,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平滑度,可以通过磨床磨合或者通过压铸机压铸形成弧面。
参照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导流段37沿所述导风筒10的径向延伸形成径向平面,所述主导流段35于所述导风圈的轴向上距离所述径向平面的最大宽度为w,所述最大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3mm≤w≤8mm。该最大宽度即为主导流段35的最高点沿导风圈轴向上与辅助导流段37形成的径向平面的距离,当该最大宽度w大于8mm时,会导致主导流段35凸起的过高,进而导致气流进入导风筒10时的主导流段35的迎风角过大,从而产生噪音;当该最大宽度w小于3mm时,气流进入导风筒10时的主导流段35的弧面过小,不利于导风,当所述最大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3mm≤w≤8mm时,一方面可以防止气流进入导风筒10时噪音较大,另一方面可以利于导风,从而便于对冷凝水进行吹开,提高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最大宽度 w的取值还可以为4mm、5mm、6mm或7mm等,均可以防止气流进入导风筒 10时噪音较大,并利于导风。
参照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水面30b至所述迎水面30a的距离s为:2mm≤s≤5mm。该背水面30b与迎水面30a的距离即为挡流筋条30的厚度,当挡流筋条30的厚度低于2mm时,挡流筋条30在风机旋转时会产生摆动,从而不利于对空气进行导流,当挡流筋条30的厚度大于5mm时,会使挡流筋条30的锻造成本提高,从而不利于将挡流筋条30的背水面30b弯曲,当挡流筋条30的厚度在2mm至5mm时,一方面便于其对空气和水进行导引,另一方面易于降低锻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该挡流筋条30的厚度还可以为2.5mm、 3mm、3.5mm、4mm或者4.5mm等,均可较好的便于其对空气和水进行导引,同时能降低锻造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与所述导风筒10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且/或,所述辅助导流段37与所述挡流筋条30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一体成型设置使挡流筋条30与导风筒10不存在连接间隙,最好地减小出风的能量损失,能在出风能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导引气流偏向导风筒10中部。具体的,在生产导风筒10的工艺中,将导风筒10的外侧面预留一段可锻造的部分,并再该部分锻造弯曲,使其具备一定的弧度。以及,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便于对损坏的挡流筋条30进行更换,保持空气处理装置200的高能效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侧的外缘绕环设置有打水圈60,所述打水圈60的底部伸入所述接水盘内。
具体地,打水圈60大致呈圆环结构,轴流风轮20的出风侧位于打水圈 60中部的镂空位置,打水圈60的内缘环绕轴流风轮20的出风侧设置,并与轴流风轮20的每一风叶固定连接,以使打水圈60与轴流风轮20同轴设置。此时,打水圈60竖直设置,且其底部的内缘的最低处不高于接水盘的侧壁。
这样,当打水圈60随轴流风轮20旋转时,打水圈60底部的内缘将带起接水盘中的水,这部分水接着将被轴流风轮20吹向换热器200,进一步对换热器200进行“水冷”,从而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能效。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打水圈60距所述出风口13的间距为E,10mm≤E≤20mm。这样,一方面,通过控制打水圈60距出风口13的间距E不低于10mm,可保障打水圈60与导风筒10之间的安全距离,从而降低打水圈60在与轴流风轮20一同运行时由于结构配合的间隙沿导风筒10的轴向位移而与导风筒10发生碰撞或挤压的可能性。也即,若打水圈60距出风口13的间距E低于10mm,打水圈60在与轴流风轮20一同运行时由于结构配合的间隙沿导风筒10的轴向位移而与导风筒10发生碰撞或挤压的概率将大大上升,从而影响轴流风轮20和打水圈60的运行、破坏出风装置 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打水圈60距出风口13的间距E不超过20mm,可保障打水圈60带起的水获得更大的风力而吹向换热器200,从而使这部分水能覆盖换热器200上更广的范围,使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能效提升。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打水圈60距出风口13的间距E可以为 10mm、11mm、12mm、13mm、15mm、18mm、19mm或20mm等。
如图1至图3和图14、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供水结构 40包括接水盘41,接水盘41水平设置,用于盛放冷凝水。导风筒10设于接水盘41内,并且,至少部分供水区域11的高度不高于接水盘41的侧壁高度。这样,当轴流风轮20进行高速旋转时,接水盘41内的冷凝水由于受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轴流风轮20的离心作用及虹吸效应作用,将会“爬”向导风圈内壁面的供水区域11。这样,还实现了对空气处理装置1000中冷凝水(例如室内侧换热器200制冷状态下所产生的冷凝水)的二次利用。并且,冷凝水的温度更低、冷量更足,用于对换热器200进行“水冷”可使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更高,从而进一步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进一步地,导风筒10的内壁面于供水区域11邻近接水盘处形成引水段14,引水段14的最低处距接水盘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
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换热器200设于接水盘,换热器200 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流入接水盘内,以避免在出风装置100另设水源。当然,也可以采用管路结构收集冷凝水,之后将水源引至引水段14。或者是在接水盘设置水箱,水箱中的水流入接水盘,以对供水区域11提供供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水结构40还可以为管路结构,直接将水滴引至供水区域11。
由于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至 5mm,为了便于接水盘上较少的水能够攀升至导风筒的供水区域11,本实施例中设置引水段14的最低处距接水盘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在实际应用中该高度差可以选用1mm、2mm、3mm、4mm、5mm或者6mm。同时,还可设定引水段14的最高处距接水盘的底壁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增加引水段14的引水宽度,便于在接水盘内水较少时更多的水攀升至导风筒10的供水区域11。在实际应用中引水段14可以设置为直线或者是弧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引水结构14沿导风筒10的周向延伸的两端与导风筒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ε,0°<ε≤30°。在实际应用中ε可以选用5°、10°、15°、20°、25°或者30°。由于引水结构14的宽度对供水区域11的供水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当供水区域11需求的水量较少时,ε可以选用较小的角度,当供水区域11需求的水量较多时,ε可以选用较大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的导风筒10呈环状设置,且导风筒10设于接水盘41的底壁上,为了便于引水段14的充分利用以及更多的水通过引水结构14进入到供水区域11,本实施例中设置引水结构14的最低点位于引水结构14的中部。在实际应用中,导风筒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状,而引水结构14的最低点也可设于供水区域11的端部,或者是引水结构14的其他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接水盘41的位于所述出风口13出风一侧的底壁凹陷形成有集水槽411,集水槽411邻近引水段14设置。集水槽411用于收集冷凝水。进而便于在轴流风轮20的作用下向供水区域11供水。
参图14和图15,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接水盘41中的水“攀升”至供水区域11,所述供水区域11的外边缘朝向所述集水槽411形成有接水部15。接水部15邻近引水段14设置,并向远离导风筒10的方向、向集水槽411内延伸设置。所述接水部15可以为下沉的台阶结构,相邻两台阶面的高度差不超过6mm。本实施例中,设置接水部15,实现对集水槽411中的水实现引流的作用。以便于在集水槽411中较少的水时,水在轴流风轮20形成的负压作用下攀升至接水部15,进而从引水段进入供水区域11,实现对供水区域11 供水。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水部15还可以为引流面,该引流面可以为平面、斜面、弧面、或者为相邻台阶高度差不超过6mm的阶梯面。此时,接水部15的上表面与引水段连接,以便于水顺利的进入至供水区域11。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引流面可以单独设置为平面、斜面、弧面、或者为相邻台阶高度差不超过6mm的阶梯面,也可以设置为先平面后斜面的方案、或者是先平面后弧面的方案,或者是先阶梯面后平面的方案,或者是多台阶面的方案,此种方案可应用于集水槽411深度较深的情况。
为了便于接水盘内的水量较少时,冷凝水能够攀升至引水段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风筒10的供水区域11设有亲水层(未图示)。由于亲水层具有亲水性基团,所以亲水层能够对水产生一个吸附力,以便于水攀升至引水段14。本实施例中,亲水层的材质可以选用聚氨酯或者聚丙烯酸等。聚氨酯或者聚丙烯等材质可以涂覆于引水段14,该涂层的厚度值为0.01mm至 0.03mm。在实际使用中,亲水层也可以选用纤维等其他的材质。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参照图14,为了便于冷凝水的滴落,本实施例中在导风筒10的内壁面还形成有落水区域16,供水区域11与落水区域16沿导风筒 10的周向相互连接,落水区域16面向进风口12倾斜设置。即落水区域16所在的导风筒10的内壁面沿进风口12向出风口13的方向、并向靠近轴流风轮20中心线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便于冷凝水在向进风口12的方向移动时,其受到轴流风轮20的离心作用更小,进而在从进风口12处滴落时,所具有的水平方向的速度更小,进而在滴落时距轴流风轮20的距离更近,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更快的吸向轴流风轮20,方便辅助换热器200降温。
参照图6至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出风装置100的纵截面上,落水区域16所形成的直线与导风筒10之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δ,2°≤δ≤3°。本实施例中将落水区域16设置为部分的锥台侧面形式,以便于导风筒10的加工。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导风筒10可以采用注塑成型或者冲压成型的工艺,设置该角度,也便于导风筒10的成型和脱模。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落水区域16也可以为弧面等形状。
如图8、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出风装置100的纵截面上,供水区域11所形成的直线与导风筒10之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γ,即在该纵截面上供水区域11的倾斜角度为γ,2°≤γ≤3°。本实施例中,导风筒10 为一体成型结构,为了便于其一体成型,也减小落水区域16与供水区域11 的连接处的高度差,本实施例中,选用2°≤γ≤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δ也可以选用4°、5°或者6°等角度,同样γ也可以选用4°、 5°或者6°等角度。
进一步地,供水区域11与落水区域16之间斜面或者弧面过渡。以减小供水区域11与落水区域16连接处的落差,同时避免在该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或者是冷凝水存留在该连接处。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包括相对设置的迎水面30a和背水面30b,所述迎水面30a开设有导流槽31,所述导流槽31沿所述挡流筋条30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此时,导流槽31可用于容纳水滴,为水滴沿导风筒10内壁面的攀升提供引导和运动轨道,从而使水滴的攀升过程更加稳定,使水滴飞扬后的制高点B更加易于控制、位置更加精确,进而使水滴被吸入至风叶的位置对水滴的离散雾化更好,得到更加细小的微珠,以进一步加快其与换热器200的换热过程,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同时,水滴飞扬后的制高点B的位置更加精确,还可使水滴被吸入至风叶的位置的精确性得以提升,从而可使得水滴离散雾化后于换热器200上的分散范围更加广泛且合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换热,提升能效。
如图1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31的沿所述轴流风轮20旋转方向延伸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流筋条30的端面。如此,可使水滴能够顺利地从导流槽31内脱出而飞扬至制高点B,减少水滴从导流槽31内脱出时所受到的阻力,使水滴从导流槽31内脱出后的动能更大,能够来到更高的位置,从而在被轴流风轮20的风叶离散雾化后,能够在换热器200上更加广泛的分散,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换热,提升能效。
如图1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31的横截面至少部分呈弧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导流槽31的横截面由两部分构成——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直线部分由导风筒10的内壁面提供,弧形部分由挡流筋条30的迎水面30a 提供。即,此时的挡流筋条30的迎水面30a呈弧形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槽31的横截面还可全部呈弧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横截面是指与挡流筋条30延伸方向垂直的一平面。
如此,水滴收容于导流槽31内时,可与导流槽31的槽壁更加贴合,使得水滴于导流槽31内沿导风筒10的内壁面攀升时更加稳定,避免水滴来回晃动而造成飞扬路径偏移,从而使水滴飞扬后的制高点B更加易于控制、位置更加精确,进而使水滴被吸入至风叶的位置对水滴的离散雾化更好,得到更加细小的微珠,以进一步加快其与换热器200的换热过程,提升换热器200 的换热效率,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同时,水滴飞扬后的制高点B的位置更加精确,还可使水滴被吸入至风叶的位置的精确性得以提升,从而可使得水滴离散雾化后于换热器200上的分散范围更加广泛且合理,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换热,提升能效。并且,避免水滴来回晃动还可使得水滴在攀升过程中的动能损失减少,提高了水滴飞扬时的动能,使水滴的制高点B的位置更高,从而使得其被风叶离散雾化后能够覆盖换热器200上更广的范围,提升换热效率和能效。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导流槽31的沿所述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为d, d≥5mm。如此,可有效地控制导流槽31的沿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d在不低于5mm的范围内,从而使导流槽31的沿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d不低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4mm至5mm),使得水滴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导流槽31而沿导流槽31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31的沿所述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d不超过10mm,即d≤10mm。如此,可进一步控制导流槽31的沿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d在不超过10mm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导流槽31的沿导风筒10径向的宽度d过宽而导致水滴沿导流槽31运动时发生来回晃动,使得水滴在攀升过程中的动能损失进一步减少,即进一步提高了水滴飞扬时的动能,使水滴的制高点B的位置更高,从而使得其被风叶离散雾化后能够覆盖换热器200上更广的范围,提升换热效率和能效。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宽度d可以选用5mm、5.5mm、6mm、7mm、 8mm、9mm或者10mm。
如图1至图3,以及参照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流风轮20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伸入所述出风口13内。即,轴流风轮20的进风侧由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伸入并容置于导风筒10内。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导风筒10内壁面与轴流风轮20风叶之间的配合结构,有利于风叶切割空气,有效增大出风装置100的风量,并使出风装置100的出风更加集中,以使换热器200可更好地进行换热,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另一当面,还可使得轴流风轮20的风叶更加易于承接住在静压作用下向轴流风轮20移动的水滴,从而使风叶对水滴的离散雾化更好,得到更加细小的微珠,以进一步加快其与换热器200的换热过程,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能效。
如图1至图3,以及参照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侧凸出于所述出风口13。即,轴流风轮20的背离其进风侧的一侧凸出于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这样,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水滴被风叶离散雾化后所得到的微珠被导风筒10的内壁面所拦截,使更多的微珠能够喷洒至换热器200,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能效;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降低出风装置100的噪音。
如图1至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流筋条30邻近所述进风口12设置,所述轴流风轮20位于所述挡流环圈的面向所述出风口13的一侧。即,轴流风轮20的进风侧由导风筒10的出风口13 伸入导风筒10内,并与挡流筋条30于导风筒10的轴向上呈间隔设置。如此,有效避免了挡流筋条30与轴流风轮20在导风筒10径向上的重叠,使得轴流风轮20的风叶外缘更加靠近导风筒10的内壁面,从而有效增大了出风装置100的风量,以使换热器200可更好地进行换热,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
如图3至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挡流筋条30距所述轴流风轮20的距离为D,D≤20mm。这样,可有效避免制高点B(位于导风筒10内)的水滴在静压的作用下被吸向轴流风轮20时高度过低、过于接近轴流风轮20的中心,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离散雾化过差、喷洒至换热器200的范围过小的情况。也即,若挡流筋条30距轴流风轮20 的距离D超过20mm,制高点B(位于导风筒10内)的水滴在静压的作用下被吸向轴流风轮20时高度过低、过于接近轴流风轮20的中心,此时水滴离散雾化过差、喷洒至换热器200的范围过小,不利于有效提升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和能效。可以理解的,挡流筋条30距轴流风轮20的距离D可以为 10mm、11mm、12mm、15mm、20mm等。
如图3至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挡流筋条30距所述轴流风轮20的距离为D,D≥6mm。这样,可有效降低轴流风轮20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结构配合的间隙沿导风筒10的轴向位移而与挡流筋条30发生碰撞或挤压的可能性,保障了挡流筋条30与轴流风轮20之间的安全距离。也即,若挡流筋条30距轴流风轮20的距离D低于6mm,轴流风轮20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结构配合的间隙沿导风筒10的轴向位移并与挡流筋条30发生碰撞或挤压的概率将大大上升,从而影响轴流风轮20的运行、破坏出风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挡流筋条30距轴流风轮 20的距离D可以为6mm、7mm、8mm、9mm或者10mm等。
如图3至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出风装置100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结构40包括接水盘41,所述导风筒10设于所述接水盘41内,至少部分所述供水区域11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接水盘41的侧壁高度。如此,有效简化了供水结构40,使得其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装配便捷,并且未引入过多的其他部件,成本更加低廉。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区域11的最低处与所述接水盘41的底壁的高度差h 不超过6mm。本实施例中,接水盘41水平设置,用于盛放冷凝水。导风筒 10设于接水盘41内,并且,至少部分供水区域11的高度不高于接水盘41的侧壁高度。这样,当轴流风轮20进行高速旋转时,接水盘41内的冷凝水由于受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轴流风轮20的离心作用及虹吸效应作用,将会“爬”向导风圈内表面的供水区域11。由于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所能形成的水滴的最大直径为4mm至5mm,为了便于接水盘41内较少的水在轴流风轮 20的离心作用下能够攀升至导风圈的供水区域11,导风筒10的内壁面的最低处与接水盘41的底壁的高度差h不超过6mm,在实际应用中该高度差可以选用1mm、2mm、3mm、4mm、5mm或者6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1000,该空气处理装置1000包括换热器200和如前所述的出风装置100,该出风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详见前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处理装置1000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出风装置100的出风口13面向所述换热器200设置。所述出风装置100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导风筒10四周的罩壳50,所述罩壳50罩设所述换热器200。
参照图1至图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风装置100的供水结构40为接水盘41,接水盘41水平设置,用于盛放水体(例如冷凝水)。该空气处理装置1000还包括固定在接水盘41的支架300,该支架300上还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还设有电机400,该电机400的输出轴与轴流风轮20连接,从而驱动轴流风轮20转动。该空气处理装置1000还包括罩设于接水盘41的外壳,从而便于对出风装置100、换热器200等进行保护。该空气处理装置 1000的气流出口可以设置于壳体的前面板、后围板或者侧板,只要便于出风即可,换热器200沿气流方向设置在气流出口之前。相应地,该空气处理装置1000的气流入口可以设置于壳体其他位置处,气流入口与气流出口之间形成风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形成有引水结构;
供水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位于所述供水结构的上方,且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供水结构的高度差不超过6mm;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进风口引入,由出风口被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内壁面;所述风机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被吹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为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散水结构为挡流筋条,所述挡流筋条凸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挡流筋条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形成为供水区域,所述供水区域的最低处的外边缘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结构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的两端与所述导风筒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ε,0°<ε≤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点位于所述引水结构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结构包括接水盘,所述导风筒设于所述接水盘内,所述引水结构的最低处距所述接水盘的底壁高度差不超过6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于所述风道结构出风口的一侧邻近所述引水结构处凹设有集水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于所述出风口处的一壁面凸设有接水部,所述接水部临近所述引水结构设置,并向远离所述导风筒的方向延伸,以伸入至所述集水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为下沉的台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内壁面于引水结构处设有亲水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或者聚丙烯酸。
12.如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导风筒内。
13.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出风装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
CN201822009189.7U 2018-11-30 2018-11-30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131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9189.7U CN209131045U (zh) 2018-11-30 2018-11-30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9189.7U CN209131045U (zh) 2018-11-30 2018-11-30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1045U true CN209131045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9189.7U Active CN209131045U (zh) 2018-11-30 2018-11-30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1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593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593A (zh) * 2018-11-30 2019-03-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9442593B (zh) * 2018-11-30 2023-10-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8673A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205641444U (zh) 一种打水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09386440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04501387A (zh) 空调器
CN109442588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131045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9631169A (zh) 空调器
CN209131043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131046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131047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263181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263183U (zh) 移动空调
CN110068067A (zh) 移动空调
CN209263178U (zh) 空调器
CN207299183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9442593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9442591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131044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9263176U (zh) 空调器
CN208187168U (zh) 一种旋转式填料冷却塔
CN107036184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109442586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09442592A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03866754U (zh) 吹风装置
CN109631170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