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1044U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31044U CN209131044U CN201822008162.6U CN201822008162U CN209131044U CN 209131044 U CN209131044 U CN 209131044U CN 201822008162 U CN201822008162 U CN 201822008162U CN 209131044 U CN209131044 U CN 209131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nector
- exhaust apparatus
- water
- ventilating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17 mig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出风装置包括: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下端形成有引水结构;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引入,由所述出风口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上端,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上而下贯穿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时,辅助换热器进行换热,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气处理装置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如何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一直是研发人员着重关注的课题。现有的空气处理装置中,换热器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风冷降温方式,换热效率低,从而造成空气处理装置能效难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出风装置,旨在将该出风装置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时,能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下端形成有引水结构;
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引入,由所述出风口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上端,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上而下贯穿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
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风道结构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机支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电机支架连接;以及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连接板且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槽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连接板且与所述槽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呈圆形;
和/或,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道结构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筒的最低处形成所述引水结构;
罩壳,所述罩壳围设所述导风筒并与所述导风筒连接,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罩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所述风机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水结构为挡流筋条,所述挡流筋条凸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挡流筋条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形成为供水区域,所述供水区域的最低处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顶部形成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连接件倾斜,以使所述导流面上的水能流向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水盘,至少部分所述引水结构不高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时,风机高速转动形成负压空间,带动水吸入至引水结构,吸入至引水结构的水在风机高速转动的带动下飞扬脱离风道结构,继而将水吹向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进行换热,有效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拆除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拆除风机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风筒、罩壳和底盘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风筒和罩壳结合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虚线所示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标记为A的虚线所示放大图;
图9为图7中标记为B的虚线所示放大图(图中黑点代表水迁移方向)。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风道结构 | 300 | 电机支架 |
100 | 导风筒 | 400 | 连接件 |
101 | 进风口 | 410 | 连接板 |
102 | 出风口 | 411 | 通孔 |
103 | 内壁面 | 420 | 加强筋 |
110 | 挡流筋条 | 421 | 槽腔 |
120 | 供水区域 | 500 | 接水盘 |
130 | 引水结构 | 610 | 风机 |
200 | 罩壳 | 630 | 换热器 |
210 | 导流面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风装置,其可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例如,窗机、空调室外机、移动空调等),提高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10,所述风道结构10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并于所述风道结构10的下端形成有引水结构130;
风机610,所述风机610对应所述风道结构10设置,所述风机610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101引入,由所述出风口102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130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130;以及
连接件400,所述连接件400设于所述风道结构10的上端,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411,所述通孔411由上而下贯穿所述连接件400,并与所述出风口10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10可为整体的壳体构件的一部分,例如,当该出风装置应用到空气处理装置中时,其为整机外壳内部所形成的。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筒状结构、环状结构、半环形结构等等。引水结构130与相应的水源接触,在风机610高速转动时,引水结构130处形成负压空间,在压差的作用下,水吸入至引水结构130,吸入至引水结构130的水在风机610高速转动的带动飞扬脱离风道结构10,在风机610的作用下吹向换热器630,从而辅助换热器630换热,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风道结构上设置连接件400,使得风道结构10可通过连接件400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在连接件400上设置通孔411,使得气流可穿过通孔411,降低风阻。飞扬的水滴落入至连接件时也可以通过通孔411或飞扬的水滴直接通过通孔411,继而被吸向风机610,风机610将水滴打散,水滴形成雾化的小水珠而吹向换热器610,进一步提高换热器610的换热效率。
也正是通过通孔411的设置,连接件400可以呈板状,且具有一定的尺寸,在与其他部件连接时,能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更加更加有效的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
电机支架300,所述电机支架300与所述风道结构10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电机支架300连接。如此,在安装风道结构10时,通过连接件400与电机支架300的连接,能有效固定风道结构10。
电机支架300为用于连接固定风机610的部件,电机支架300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呈板状,其可固定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底盘或连接在中隔板(分隔室内换热部分和室外换热部分的部件);又或者中隔板充当电机支架。电机支架300与风道结构10相对设置,如相隔一定的距离设置,风机610安装在电机支架300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件400包括:
连接板410,所述连接板410分别与所述风道结构10和所述电机支架300连接;以及
加强筋420,所述加强筋420设于所述连接板410且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所述加强筋420与所述连接板410之间形成槽腔421,所述通孔411设于所述连接板410且与所述槽腔42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10呈板状,其一端与风道结构10(罩壳200)连接,另一端与电机支架300连接,在其上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420,从而加强连接板410的抗弯曲性能,也即连接件400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高。纵横交错的加强筋420与连接板410之间形成槽腔421,通孔411与该槽腔421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410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孔411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所述加强420筋设于所述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10呈板状,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通孔411贯穿上表面和下表面,这里的贯穿可以为垂直贯穿或倾斜贯穿,优选为垂直贯穿,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
高速旋转的风机610带动吸至引水结构130的水形成飞扬,飞扬的水容易落入至槽腔421中,水容易在槽腔421内逐渐聚集,在槽腔421内的水分聚集到一定程度时,水通过通孔411滴下继续被吸向风机610,从而被打散雾化为细小的水珠而吹向换热器630,辅助换热器630进行散热、降温,提高了换热器630的换热效率。
为了提高连接件400的制造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通孔411呈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的通孔411的设置便于连接件400的制造,特别是在工业化的生产中,圆形的通孔411的应用较为广泛,通用性较强,实施难度不高,成本较低,有利于批量生产。
此外,由于圆形的通孔411的各向受力大致相同,这样使得连接件400不存在局部的结构强度过高而局部的结构强度过低,避免连接件400在受力时出现的局部变形的情况,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件400的结构强度。
为了进一步地降低风阻,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11呈阵列排布。连接件400设置通孔411在空气在流动时,降低对空气的阻力,避免风量的损失,但是又不能过多地设置通孔411,否则连接件400的结构强度就不能保证。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通孔411呈阵列排布,这样,在保证连接件400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连接件400的空间,避免相邻的通孔411过于靠近或过于疏远。这里的呈阵列排布即为形成多行和多列的通孔。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部件组装的便捷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风道结构1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连接件400与罩壳200一体成型,在一方面,增强了连接件400和罩壳200之间的结构强度,例如在罩壳200注塑成型的时候,预留连接件400的模腔,罩壳200和连接件400一并注塑成型,有效地提高了罩壳200和连接件400之间的结构强度。在另一方面,在组装的时候,不再需要对罩壳200和连接件400之间进行再次固定,只需对连接件400和电机支架300之间进行固定即可,从而减少了固定所需的物料,例如螺栓,减少了装配动作,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9所示,所述风道结构10包括:
导风筒100,所述导风筒100设有所述进风口101和所述出风口102,所述导风筒100的最低处形成所述引水结构130;
罩壳200,所述罩壳200围设所述导风筒100并与所述导风筒10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设于所述罩壳2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风筒10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一端的开口为进风口101,另一端的开口为出风口102,并且,导风筒100的轴线水平设置。为了实现对导风筒100的固定,通过设置罩壳200围设导风筒100并与导风筒100连接,这里的围设可以为全包围,也可以为局部包围,只要有效固定导风筒100即可。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螺纹紧固、插接固定、热熔固定、一体成型等。罩壳200固定(直接固定或间接固定)在空气处理装置的底盘上,如此导风筒100和罩壳200的底部实现了有效固定。
连接件400连接罩壳200和电机支架300,使得罩壳200与电机支架30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将连接件400设置于导风筒100的上方,这里的上方即连接件400高于导风筒100即可,可以为正上方,也可以为斜上方,如此,实现了罩壳200的顶部和电机支架300的顶部之间的固定。
导风筒100的出风路径上设有换热器630,例如换热器630为冷凝器,风机610在转动时,将空气处理装置外的空气吸入(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上设有对应的开口),吸入的空气由导风筒100的进风口101向出风口102输出,经过换热器630进行换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导风筒100的内壁面,所述风机610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102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610的至少局部嵌入于所述导风筒100内。散水结构设置在导风筒100的内壁面103,该散水结构可以与导风筒100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设置,该散水结构可为筋条、板状结构、凸起结构等等。
风机610旋转,带动吸至引水结构130的水沿着导风筒100的内壁面和散水结构交界处攀升至散水结构的端部,也即散水端,继而飞扬被吸向风机610,通过高速旋转的风机610的风叶,被风叶离散雾化成细小的微珠再吹向换热器63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散水结构为挡流筋条110,所述挡流筋条110凸设于所述导风筒100的内壁面103,且沿所述导风筒100的周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挡流筋条110与所述出风口102之间的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103形成为供水区域120,所述供水区域120的最低处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130。
如此,在风机610高速转动时,空气将经过导风筒100的进风口101向出风口102高速流动,这样,供水区域120处也形成负压,在这过程中,水吸至引水结构130继续被吸至供水区域120。例如,空气处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冷凝水,通过设置接水盘500,引水结构130与接水盘500的冷凝水接触,在供水区域120形成负压时,接水盘500内的冷凝水被吸至供水区域120。高速旋转的风机610能带动被吸至供水区域120的水沿着导风筒的内壁面103和挡流筋条110的交界处向上快速攀升,接着脱离导风筒的内壁面103和挡流筋条110的末端而飞扬至最高点。飞扬至最高点的水继续吸向风机610,高速旋转的风机610的风叶将水滴打散形成细小的水珠,这些细小的水珠吹向换热器630从而蒸发带走热量,辅助换热器630进行散热、降温,提高换热器630的换热效率,提升了空气处理装置的能效。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筋条110靠近所述导风筒110的进风口101设置,如此,供水区域120内的水在脱离挡流筋条110的末端时,能顺利脱离导风筒100而飞扬,继而被吸向风机6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100具有下半圆部和上半圆部,所述挡流筋条110的一端位于所述导风筒100的上半圆部的内壁面,另一端位于所述导风筒100的下半圆部的内壁面,以使水在风机610的作用下能沿着所述挡流筋条110流动并向上脱离所述导风筒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罩壳200的顶部形成导流面210,所述导流面210朝向所述连接件400倾斜,以使所述导流面210上的水能流向所述通孔411。在本实施例中,供水区域120的水在风机610的作用下沿着挡流筋条110向上流动并最终脱离导风筒100,在此过程中,脱离导风筒100的水在飞扬上升阶段呈现无序的流动,容易飞至罩壳200的顶部,或者飞扬粘附于罩设出风装置的壳体中,继而形成液滴滴落至罩壳200的顶部。因此为了落至罩壳200顶部的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将罩壳200的顶部形成导流面210,导流面210朝向连接件400倾斜,如此,罩壳200的顶部形成液滴并朝向连接件400流动,使得这部分水通过连接件400的通孔411滴下,继而被吸向风机610,被风机610打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装置;
所述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10,所述风道结构10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并于所述风道结构10的下端形成有引水结构130;
风机610,所述风机610对应所述风道结构10设置,所述风机610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101引入,由所述出风口102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130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130;以及
连接件400,所述连接件400设于所述风道结构10的上端,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411,所述通孔411由上而下贯穿所述连接件400,并与所述出风口102连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装置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水盘500,至少部分所述引水结构130不高于所述接水盘500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500水平设置,用于存放水/冷凝水,至少部分引水结构130不高于接水盘500的侧壁。这样,在风机610进行高速旋转时,接水盘500内的冷凝水会被吸向引水结构130继而吸向供水区域120,然后这部分冷凝水在高速旋转的风机610的转动下沿着挡流筋条110向上流动并最终脱离导风筒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下端形成有引水结构;
风机,所述风机对应所述风道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引入,由所述出风口吹出,并使所述引水结构处形成负压空间,以将水吸入至所述引水结构;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风道结构的上端,所述连接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由上而下贯穿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
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风道结构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机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风道结构和所述电机支架连接;以及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连接板且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槽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连接板且与所述槽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圆形;
和/或,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道结构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导风筒,所述导风筒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筒的最低处形成所述引水结构;
罩壳,所述罩壳围设所述导风筒并与所述导风筒连接,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罩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所述风机于所述散水结构的散水端将水经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结构为挡流筋条,所述挡流筋条凸设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且沿所述导风筒的周向延伸设置,位于所述挡流筋条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形成为供水区域,所述供水区域的最低处形成为所述引水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顶部形成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连接件倾斜,以使所述导流面上的水能流向所述通孔。
1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水盘,至少部分所述引水结构不高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8162.6U CN20913104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8162.6U CN20913104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31044U true CN209131044U (zh) | 2019-07-19 |
Family
ID=6724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08162.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3104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3104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2585A (zh) * | 2018-11-30 | 2019-03-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WO2023169931A1 (en) * | 2022-03-11 | 2023-09-14 | Bdr Thermea Group B.V. | Support assembly |
EP4303498A1 (en) * | 2022-07-04 | 2024-01-10 | BDR Thermea Group B.V. | Support assembly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22008162.6U patent/CN20913104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42585A (zh) * | 2018-11-30 | 2019-03-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CN109442585B (zh) * | 2018-11-30 | 2024-02-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WO2023169931A1 (en) * | 2022-03-11 | 2023-09-14 | Bdr Thermea Group B.V. | Support assembly |
WO2023169927A1 (en) * | 2022-03-11 | 2023-09-14 | Bdr Thermea Group B.V. | Air guiding duct |
EP4303498A1 (en) * | 2022-07-04 | 2024-01-10 | BDR Thermea Group B.V. | Support assembly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31044U (zh)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4165413B (zh) | 机柜空调器 | |
CN106403456A (zh) |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冰箱 | |
CN204853609U (zh) | 一种油烟机 | |
CN106594891A (zh) | 空调器 | |
CN102401432B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7036184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
CN102141270B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191685B (zh) | 空调冷凝器出口连接管的结构 | |
CN101498482B (zh) | 窗式空调器的引导架 | |
CN104697074A (zh) |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1900381B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09442585A (zh)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1111615Y (zh) | 单元式空调柜机出风腔体及柜机 | |
CN206347645U (zh) | 空调器 | |
CN208671188U (zh) | 窗机空调 | |
CN209181126U (zh)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
CN21014164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844744Y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2401433A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209263182U (zh) | 出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 |
CN209459098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07268511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6222517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20021312U (zh) | 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