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8427U -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8427U
CN209128427U CN201821932271.0U CN201821932271U CN209128427U CN 209128427 U CN209128427 U CN 209128427U CN 201821932271 U CN201821932271 U CN 201821932271U CN 209128427 U CN209128427 U CN 209128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ear
stirring rod
microculture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22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峰
王萍萍
加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322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8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8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84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包括培养基、放置箱和搅拌杆,所述培养基的上方卡合安装有机盖,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伸缩气缸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放置箱焊接在伸缩气缸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固定有承接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承接杆的内部,所述机盖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该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能够在培养基的内部培养好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搅拌杆横向旋转的同时竖向旋转,能够提高搅拌杆的搅拌效率,使得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混合,且培养好氧微生物时,微生物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氧气,方便调节搅拌杆的高度,能够将搅拌杆从培养液内升出,避免搅拌杆占用培养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用搅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是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对养料、温度、氧气、水分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在人为的条件下繁殖微生物的过程,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易在培养液的上表面堆积,使得微生物不能均匀的吸收培养基内部培养液的营养,且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工作人员常使用搅拌杆手动搅拌培养基内部的微生物,细菌易被带进培养基内部,且培养液易外溅,随着培养技术的发展,从单纯的搅拌杆进步到搅拌装置,节省劳动力,且能够均匀的搅拌。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665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本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结构简单,使发酵液搅拌更加均匀,效率得到了提高的同时省时省力,但是不能够在培养基的内部培养好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1个培养基只适应一种微生物的培养,且不方便调节搅拌杆的高度,搅拌杆一直处在培养液的内部,占用培养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不能够在培养基的内部培养好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1个培养基只适应一种微生物的培养,不方便调节搅拌杆的高度,搅拌杆一直处在培养液的内部,占用培养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包括培养基、放置箱和搅拌杆,所述培养基的上方卡合安装有机盖,且机盖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下表面焊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放置箱焊接在伸缩气缸的下表面,且放置箱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环形结构的滑轨,并且放置箱的顶端贯穿有第二转轴的顶端,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固定有承接杆,且承接杆的外端等角度镶嵌安装有连接珠,所述搅拌杆位于承接杆的内部,所述机盖的内部开设有环形结构的透气槽,且透气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机盖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有密封环的上表面,并且第一电机的底端贯穿密封盖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机盖的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且机盖的内壁与培养基的顶端外壁紧密贴合,并且第一转轴的底端贯穿机盖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线与第二齿轮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搅拌杆构成连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珠嵌入式安装在滑轨的内部,且其嵌入深度大于连接珠的半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且搅拌杆的内端焊接在第二齿轮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通过密封环与机盖卡合连接,且密封环的外表面呈螺纹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能够在培养基的内部培养好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搅拌杆横向旋转的同时竖向旋转,能够提高搅拌杆的搅拌效率,使得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混合,且培养好氧微生物时,微生物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氧气,方便调节搅拌杆的高度,能够将搅拌杆从培养液内升出,避免搅拌杆占用培养空间;
1.设置有机盖、密封盖和密封环,密封盖通过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的密封环与机盖紧密连接,向上提起密封盖,方便将密封环从透气槽的内部取出,且利用密封环能够将培养基的内部密封,从而能够在培养基的内部培养好氧微生物或厌氧微生物;
2.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搅拌杆,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伸缩气缸横向旋转,从而带动搅拌杆横向旋转,由于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搅拌杆构成连动机构,第二转轴的旋转带动第二齿轮竖向旋转,从而搅拌杆竖向旋转,搅拌杆横向旋转的同时竖向旋转,能够提高搅拌杆的搅拌效率,使得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混合,且培养好氧微生物时,微生物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氧气;
3.设置有搅拌杆和伸缩气缸,在伸缩气缸的作用下,能够根据培养基的内部培养液的高度调节搅拌杆的高度,且能够将搅拌杆从培养液内升出,避免搅拌杆占用培养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的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盖和密封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基;2、机盖;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第二电机;6、放置箱;7、第二转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承接杆;11、连接珠;12、滑轨;13、搅拌杆;14、透气槽;15、密封盖;16、密封环;17、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包括培养基1、机盖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电机5、放置箱6、第二转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承接杆10、连接珠11、滑轨12、搅拌杆13、透气槽14、密封盖15、密封环16和伸缩气缸17,培养基1的上方卡合安装有机盖2,且机盖2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电机3,机盖2的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且机盖2的内壁与培养基1的顶端外壁紧密贴合,并且第一转轴4的底端贯穿机盖2的内部,利用机盖2能够将培养基1的内部密封,避免外界的细菌进入培养基1的内部,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下表面焊接有伸缩气缸17,伸缩气缸17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5,且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7,放置箱6焊接在伸缩气缸17的下表面,且放置箱6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环形结构的滑轨12,并且放置箱6的顶端贯穿有第二转轴7的顶端,第二转轴7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的外侧固定有承接杆10,且承接杆10的外端等角度镶嵌安装有连接珠11,连接珠11嵌入式安装在滑轨12的内部,且其嵌入深度大于连接珠11的半径尺寸,承接杆10通过连接珠11稳定的安装在放置箱6的内侧,避免承接杆10倾倒,搅拌杆13位于承接杆10的内部,机盖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结构的透气槽14,且透气槽1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16,机盖2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15,且密封盖15的下表面固定有密封环16的上表面,并且第一电机3的底端贯穿密封盖15的内部;
如图1中搅拌杆13的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且搅拌杆13的内端焊接在第二齿轮9的内部,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的搅拌杆13能够增大与培养液的接触面,提高搅拌效率;
如图2中第一齿轮8的中心线与第二齿轮9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第二转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和搅拌杆13构成连动机构,利用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9传递第二电机5的动能,使得搅拌杆13竖向旋转;
如图6中密封盖15通过密封环16与机盖2卡合连接,且密封环16的外表面呈螺纹结构,使得密封环16与透气槽14紧密连接,避免空气或细菌通过进入培养基1的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时,首先由于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的机盖2与培养基1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从而向上提起机盖2,将机盖2从培养基1的上方取下,利用消毒工具将培养基1的内部消毒,然后向培养基1的内部注入培养液和需要培养的微生物,再将机盖2盖在培养基1的上方;
当需要培养的微生物为好氧微生物时,由于密封盖15通过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的密封环16与透气槽14卡合连接,从而向上提起密封盖15,将与密封盖15固定连接的密封环16从透气槽14的内部取出,然后通过透气槽14向培养基1的内部注入无菌空气,同时打开型号为Y90S-2的第一电机3和型号为IHSS57-36-20的第二电机5,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5的内部均自带电池,第一电机3通过第一转轴4带动型号为J64RT2UNIVER的伸缩气缸17在培养基1的内部旋转,从而放置箱6在培养基1的内部横向旋转,进而搅拌杆13横向旋转,在伸缩气缸17的作用下,根据培养基1的内部培养液的高度调节放置箱6的高度,从而调节搅拌杆13的高度,同时第二电机5通过第二转轴7带动第一齿轮8旋转,第一齿轮8带动第二齿轮9外侧的承接杆10外端等角度镶嵌安装的连接珠11在滑轨12的内部旋转,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8的中心线与第二齿轮9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从而第一齿轮8的横向旋转带动第二齿轮9竖向旋转,进而与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的搅拌杆13竖向旋转,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的搅拌杆13在横向旋转的同时竖向旋转,提高对微生物和培养液的搅拌效率,使得微生物与空气充分接触;
当在培养基1的内部需要培养厌氧微生物时,使用抽气机将培养基1内部的空气排出,再将密封环16放置在透气槽14的内部,由于密封环16的外表面呈螺纹状结构,从而密封环16与透气槽14紧密连接,且机盖2的内壁与培养基1的顶端外壁紧密贴合,避免空气进入培养基1的内部,当微生物悬浮在培养液的表面时,在伸缩气缸17的作用下,搅拌杆13向培养液的内部将,然后通过搅拌杆13搅动培养基1内部的微生物,使得微生物在培养基1的内部均匀分布,方便吸收培养液内的营养,搅拌结束后,再通过伸缩气缸17将搅拌杆13从培养液的内部升起,避免放置箱6和搅拌杆13占用培养空间,以上便完成该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包括培养基(1)、放置箱(6)和搅拌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1)的上方卡合安装有机盖(2),且机盖(2)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下表面焊接有伸缩气缸(17),所述伸缩气缸(17)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二电机(5),且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放置箱(6)焊接在伸缩气缸(17)的下表面,且放置箱(6)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环形结构的滑轨(12),并且放置箱(6)的顶端贯穿有第二转轴(7)的顶端,所述第二转轴(7)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齿轮(8)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外侧固定有承接杆(10),且承接杆(10)的外端等角度镶嵌安装有连接珠(11),所述搅拌杆(13)位于承接杆(10)的内部,所述机盖(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结构的透气槽(14),且透气槽(1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16),所述机盖(2)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15),且密封盖(15)的下表面固定有密封环(16)的上表面,并且第一电机(3)的底端贯穿密封盖(1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2)的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且机盖(2)的内壁与培养基(1)的顶端外壁紧密贴合,并且第一转轴(4)的底端贯穿机盖(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的中心线与第二齿轮(9)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第二转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和搅拌杆(13)构成连动机构。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珠(11)嵌入式安装在滑轨(12)的内部,且其嵌入深度大于连接珠(11)的半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3)的纵截面呈“L”字型结构,且搅拌杆(13)的内端焊接在第二齿轮(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5)通过密封环(16)与机盖(2)卡合连接,且密封环(16)的外表面呈螺纹结构。
CN201821932271.0U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28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2271.0U CN20912842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2271.0U CN20912842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8427U true CN209128427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6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22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28427U (zh) 2018-11-22 2018-11-22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842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8583A (zh) * 2019-10-14 2019-12-31 湖州培优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育装置
CN111733061A (zh) * 2020-06-10 2020-10-02 盐城呈祥园艺育苗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培养基制备方法
CN112481088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江苏星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4179223A (zh) * 2021-12-15 2022-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利用水泥基材料封存二氧化碳的搅拌养护一体装置
CN114634855A (zh) * 2022-03-08 2022-06-17 卢姚帆 一种微生物有益菌培养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8583A (zh) * 2019-10-14 2019-12-31 湖州培优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育装置
CN110628583B (zh) * 2019-10-14 2022-10-25 广州地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育装置
CN111733061A (zh) * 2020-06-10 2020-10-02 盐城呈祥园艺育苗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培养基制备方法
CN112481088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江苏星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4179223A (zh) * 2021-12-15 2022-03-1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利用水泥基材料封存二氧化碳的搅拌养护一体装置
CN114179223B (zh) * 2021-12-15 2022-08-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利用水泥基材料封存二氧化碳的搅拌养护一体装置
CN114634855A (zh) * 2022-03-08 2022-06-17 卢姚帆 一种微生物有益菌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8427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搅拌装置
CN201999920U (zh) 光合反应发酵装置
CN108441448A (zh) 一种好氧型细菌培养方法
CN201746538U (zh) 一种复合菌混合培养装置
CN204022836U (zh) 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6738291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发酵罐
CN108395988A (zh) 一种厌氧光合细菌培养方法
KR20090027034A (ko) 여과통 회전 탈수식 배양기
CN106893667A (zh) 一种光合细菌旋转培养装置及光合细菌的旋转培养方法
CN208250188U (zh) 一种植物秆秸腐熟剂生产用发酵装置
CN20702280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幼苗培育箱
CN101748062B (zh) 一种用于培养组织工程化食道支架的生物反应器
CN220183274U (zh) 一种节能高效磁力搅拌驱动式益生菌发酵培养装置
CN220503041U (zh) 一种用于益生菌饲料发酵通风控制专用装置
CN210017238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搅拌工艺用给氧装置
CN216639525U (zh) 细胞培养瓶
CN210340871U (zh) 一种透明质酸钠菌株培养箱
CN220079039U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液体发酵装置
CN221028202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物料翻堆装置
CN220630378U (zh) 一种菌菇种植用培养料发酵池
CN204157418U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的发酵床用电动翻耙机
CN217173695U (zh) 一种培养基培养装置
CN214400481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型肉制品发酵装置
CN212640455U (zh) 一种厨余垃圾堆肥加工用发酵菌种培育袋
CN209412232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的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