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的止水防水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
背景技术
在隧道工程中,为了防止结构渗漏水,在混凝土接缝部位普遍采用止水带。一般情况下,隧道仰拱部位要超前二次衬砌施工,不可避免的,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与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之间存在接头问题。
目前,止水带多采用橡胶止水带,现有的橡胶止水带接头的方式有两种:冷粘法和热硫化法,热硫化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橡胶止水带热硫化接头施工时,现有的热硫化接头设备只能放置在平地上使用,对于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并不适用,迫于无奈,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只能使用冷粘法,然而冷粘法往往难以保证接头牢固,因此,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部位成为了接缝防水的薄弱环节,容易导致接缝渗漏水的情况,进而影响接缝整体的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且接头牢固的止水带接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加压装置、翻转支架和控制箱,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内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用于夹持止水带的端头;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立柱、横杆和液压顶杆,所述下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根所述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液压顶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液压顶杆的活塞杆顶端与所述横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支架包括支撑架和组合链,所述组合链的前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后端,所述组合链的后端固定安装一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在止水带接头施工时固定安装在二衬台车端部;所述下模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吊杆,所述吊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加热管和所述液压顶杆的油箱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通过第一锚栓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且两根所述立柱对称安装在所述下模板的两端,所述上模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板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模板的侧面设置有探温孔,所述探温孔内设置有热电偶,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继电器,所述热电偶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压顶杆的底端通过一垫块固定在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控制箱的表面设置有升降按钮,所述升降按钮与所述液压顶杆的油箱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圆杆支架和第二圆杆支架,所述第一圆杆支架的前端和所述第二圆杆支架的前端焊接,所述第一圆杆支架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圆杆支架的后端之间焊接一第二锚栓,所述组合链的前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锚栓上。
可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侧面对称安装有两根所述吊杆,每根所述吊杆的自由端均焊接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用于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圆杆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上模板的中心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活动安装在所述上模板的上表面,打开所述活动板能够在止水带接头部位布置生胶片。
可选的,所述组合链包括多个链瓣,相邻所述链瓣之间通过第三锚栓可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模板、所述下模板、所述加压装置和所述组合链的材质均为Q235高强合金钢,所述吊杆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均为Q235普通钢。
可选的,所述止水带的两侧面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止水带凸肋,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止水带凸肋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结构简单合理,整个设备焊接固定在二衬台车端部,可随台车移动,省去了人工搬运设备的劳力,同时在吊杆带动下模板作转动调整以及组合链的灵活调整作用下,设备便可基于热硫化接头原理实现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不仅提高了止水带接头的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的接头质量,解决了传统的止水带热硫化接头设备不适用于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的问题,和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采用冷粘法接头时不牢固,从而容易导致接缝渗漏水的问题,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加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上模板;1-1、活动板;1-2、探温孔;2、下模板;3、立柱;4、横杆;5、液压顶杆;5-1、活塞杆;6、垫块;7、吊杆;8、套筒;9、第一圆杆支架;10、第二圆杆支架;11、第二锚栓;12、组合链;13、底板;14、链瓣;15、第三锚栓;16、控制箱;17、升降按钮;18、加热管;19、凹槽;20、第一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且接头牢固的止水带接头设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加压装置、翻转支架和控制箱,上模板和下模板内均设置有加热管,上模板位于下模板的上方,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用于夹持止水带的端头;加压装置包括立柱、横杆和液压顶杆,下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根立柱,两根立柱的顶端通过横杆连接,液压顶杆的底端固定在上模板的上表面,液压顶杆的活塞杆顶端与横杆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翻转支架包括支撑架和组合链,组合链的前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后端,组合链的后端固定安装一底板,底板用于在止水带接头施工时固定安装在二衬台车端部;下模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吊杆,吊杆的自由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加热管和液压顶杆的油箱均与控制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结构简单合理,整个设备焊接固定在二衬台车端部,可随台车移动,省去了人工搬运设备的劳力,同时在吊杆带动下模板作转动调整以及组合链的灵活调整作用下,设备便可基于热硫化接头原理实现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不仅提高了止水带接头的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的接头质量,解决了传统的止水带热硫化接头设备不适用于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的问题,和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采用冷粘法接头时不牢固,从而容易导致接缝渗漏水的问题,实用性极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加压装置、翻转支架和控制箱16,上模板1和下模板2内均设置有加热管18,上模板1位于下模板2的上方,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用于夹持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与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加压装置包括立柱3、横杆4和液压顶杆5,下模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根立柱3,两根立柱3的顶端通过横杆4连接,液压顶杆5的底端固定在上模板1的上表面,液压顶杆5的活塞杆5-1顶端与横杆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翻转支架包括支撑架和组合链12,组合链12的前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后端,组合链12的后端固定安装一底板13,底板13用于在止水带接头施工时固定安装在二衬台车端部,优选根据止水带接头的设计标高将底板13焊接在二衬台车端部的适当高度位置;下模板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吊杆7,吊杆7的自由端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加热管18和液压顶杆5的油箱均与控制箱16电连接,其中液压顶杆5为一种常规的液压顶杆结构,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已知,加热管18和液压顶杆5的油箱与控制箱16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控制原理也均为现有公知的一种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立柱3的底端通过第一锚栓20固定在下模板2上,且两根立柱3对称安装在下模板2的两端,两根立柱3和横杆4组成一龙门架结构,该龙门架结构固定在下模板2的上方;同时上模板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定位槽,两根立柱3分别位于上模板1两端的定位槽内,上模板1通过定位槽与立柱3滑动连接,当通过控制液压顶杆5的活塞杆升降时,可同时带动上模板1沿立柱3的高度方向升降,上模板1通过设置定位槽来与立柱3滑动连接,可防止上模板1在升降过程中产生偏移,影响接头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模板1的前侧面设置有探温孔1-2,探温孔1-2内设置有热电偶,控制箱16的内部设置有继电器,热电偶与继电器电连接。接通电源后,控制箱16控制加热管18开始加热,加热管18将热量传递给上模板1和下模板2,继电器和热电偶的设置便于控制箱16及时获取加热管18的加热温度并及时控制加热管18是否继续加热,从而达到控制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加热温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液压顶杆5的底端通过一垫块6固定在上模板1的上表面,控制箱16的表面设置有升降按钮17,升降按钮17与液压顶杆5的油箱电连接,通过操控升降按钮17,即可控制液压顶杆5内活塞杆5-1的升降,进而控制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间隙,便于止水带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的取放。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撑架包括第一圆杆支架9和第二圆杆支架10,第一圆杆支架9的前端和第二圆杆支架10的前端焊接,第一圆杆支架9的后端和第二圆杆支架10的后端之间焊接一第二锚栓11,组合链12的前端则可转动套设在第二锚栓11上。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下模板2的一侧面对称安装有两根吊杆7,每根吊杆7的自由端均焊接有一套筒8,套筒8用于可转动套设在第二圆杆支架10上,即套筒8可相对第二圆杆支架10作定轴转动,进而带动如图2所示的结构整体以第二圆杆支架10的轴线为轴作定轴摆动,达到灵活调整下模板2所在空间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上模板1的中心设置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活动安装在上模板1的上表面,打开活动板1-1能够在两个待接头的止水带接头部位之间布置生胶片,生胶片在加热管18的加热作用下熔化使得两个待接头的止水带之间形成强力粘接,从而实现两个止水带的接头处理,此处生胶片用于止水带接头的原理为本领域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优选上模板1为凸形上模板,凸形上模板的中间凸起部分的中间设置所述活动板1-1,而且活动板1-1优选滑动安装在凸形上模板的中间凸起的上表面,垫块6固定在凸形上模板的中间凸起的上表面但并不影响活动板1-1的滑动,定位槽则设置在凸形上模板的两侧低端。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组合链12包括多个链瓣14,相邻链瓣14之间通过第三锚栓15可转动连接,不仅便于自由拆卸,而且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灵活增加或减少链瓣14的数量,本实施例中优选链瓣14的设置数量为5个。
进一步地,上模板1、下模板2、加压装置和组合链12的材质均为Q235高强合金钢,吊杆7和支撑架的材质均为Q235普通钢。
进一步地,止水带的两侧面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止水带凸肋,上模板1的下表面和下模板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止水带凸肋匹配的凹槽19,如图1~2所示,位于上模板1下表面的凹槽19数量和位于下模板2上表面的凹槽19数量优选相同,且依次对齐设置。
下面对本实施例作具体使用说明,此时相关的线路均已连接完善,各部件之间已经组装完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止水带接头的设计标高将底板13焊接在二衬台车端部的适当高度位置,接通控制箱16的电源,控制上模板1和下模板2内的加热管18同时加热,对设备预热15分钟;
步骤二:设备预热时,将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与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均切割整齐并打磨干净;
步骤三:通过升降按钮17控制活塞杆5-1在液压顶杆5内收缩,从而使得液压顶杆5带动上模板1上升,将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与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的端头布置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并调整止水带位置,使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上的止水带凸肋和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上的止水带凸肋分别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凹槽19一一对应;
步骤四:在上述两个止水带的端头之间布置好生胶片,通过升降按钮17控制活塞杆5-1在液压顶杆5内外伸,进而控制液压顶杆5带动上模板1下降,对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和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加压,并通过控制箱16继续控制加热管18加热,生胶片在加热管18的加热作用下熔化使得两个待接头的止水带之间形成强力粘接,完成两个止水带的接头处理;
步骤五:接头完成后,再次通过升降按钮17控制活塞杆5-1在液压顶杆5内收缩,从而使得液压顶杆5带动上模板1上升,同时拆除下模板2两侧的第一锚栓20和立柱3即可取出接头处理后的止水带。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设备,结构简单合理,整个设备焊接固定在二衬台车端部,可随台车移动,省去了人工搬运设备的劳力,同时在吊杆带动下模板作转动调整以及组合链的灵活调整作用下,设备便可基于热硫化接头原理实现隧道环向接缝的止水带接头,不仅提高了止水带接头的施工效率,而且保证了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的接头质量,解决了传统的止水带热硫化接头设备不适用于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接头的问题,和隧道环向接缝止水带采用冷粘法接头时不牢固,从而容易导致接缝渗漏水的问题,实用性极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与下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锚栓连接,确保上模板稳定升降不偏移的技术方案也并不限于设置定位槽来与立柱滑动连接的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同时,支撑架的结构并不限于包括第一圆杆支架和第二圆杆支架,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上模板内加热管的控制方案并不限于在探温孔内设置热电偶与控制箱内的继电器电连接,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组合链的结构以及其链瓣的数量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最后,仰拱环向接缝止水带和二次衬砌环向接缝止水带之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生胶片,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