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9169U -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9169U
CN209109169U CN201821738132.4U CN201821738132U CN209109169U CN 209109169 U CN209109169 U CN 209109169U CN 201821738132 U CN201821738132 U CN 201821738132U CN 209109169 U CN209109169 U CN 209109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outline bord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8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建飞
刘金库
朱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eiyu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eiyu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eiyu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eiyu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8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9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9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91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表面;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便于控制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压强,以便于满足不同物料在不同压强下的加工,提高其反应速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对反应釜本体的表面进行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降低能源损耗,防止其直接排入至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无法控制其反应釜内部的压强,无法使物料在最宜的压强下进行反应,且无法对反应釜内部的废气进行热量回收和处理,降低其实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无法控制其反应釜内部的压强,无法使物料在最宜的压强下进行反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包括:
反应釜本体;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表面;
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
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通过直杆固定连接有刮板;
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底端;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两侧之间;
外框,所述外框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外框的左侧通过排气管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右侧连通,所述外框内壁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滑动连接有密封板和调节板,所述外框的底部通过连管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板的右侧的顶部和底部与调节板的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的右侧,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贯穿外框且延伸至外框的外部,所述调节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柄,且调节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的顶部,所述过滤箱的顶部通过弯管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框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表面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与外框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卡杆的顶端贯穿调节杆且延伸至调节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柄,所述卡杆的表面且位于稳定板与限位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U型框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左侧均贯穿过滤箱且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把。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通过第一拉柄移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调节板移动,调节板带动第一弹簧移动,使第一弹簧形变,通过刻度线即可得知第一弹簧的形变量,即可计算出第一弹簧形变的力,从而控制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压强,以便于满足不同物料在不同压强下的加工,提高其反应速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当反应釜本体内部压强大于最宜物料反应的压强时,密封板受到挤压远离排气管,废气通过排气管、外框和连管排入至换热管内,通过换热管对反应釜本体与壳体形成的密闭空腔进行加热,对反应釜本体的表面进行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降低能源损耗,热量回收后的废气通过弯管排入至过滤箱内,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至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反应釜本体,2、壳体,3、支撑框,4、电机,5、减速器,6、转动杆,7、直杆,8、刮板,9、搅拌叶,10、安装块,11、换热管,12、外框,13、排气管,14、密封板,15、第一弹簧,16、调节板,17、调节杆,18、刻度线,19、第一拉柄,20、限位板,21、稳定板,22、卡杆,23、第二弹簧,24、第二拉柄,25、连管,26、过滤箱,27、弯管,28、U型框,29、第一过滤板,30、第二过滤板,31、横板,32、拉把,33、加热块,34、温度传感器,35、显示屏,36、进料斗,37、支撑腿,38、排料管,3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壳体2,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壳体2与反应釜本体1形成一密闭空腔;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电机4,所述电机4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3的顶部,所述支撑框3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5,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5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电机4通过外接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连接;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顶端与所述减速器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的底端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1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6的两侧均通过直杆7固定连接有刮板8;搅拌叶9,所述搅拌叶9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6的底端;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通过安装块10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两侧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外框12,所述外框12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所述外框12的左侧通过排气管13与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右侧连通,所述外框12内壁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4和调节板16,所述外框12的底部通过连管25与所述换热管11的一端连通;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板14的右侧的顶部和底部与调节板16的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16的右侧,所述调节杆17的右端贯穿外框12且延伸至外框21的外部,所述调节杆1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柄19,且调节杆17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8,刻度线18的零刻度处与外框12的右侧竖直方向上保持一致时,此时第一弹簧15未发生形变,调节杆17上开设有与卡杆22配合使用的卡槽,且卡槽的数量为多个,等间距分布在调节杆17上;过滤箱26,所述过滤箱26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2的左侧的顶部,所述过滤箱26的顶部通过弯管27与所述换热管11的一端连通。
所述外框12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21,所述稳定板21的表面贯穿有卡杆22,所述卡杆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所述限位板20的左侧与外框12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卡杆22的顶端贯穿调节杆17且延伸至调节杆17的内部。
所述卡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柄24,所述卡杆22的表面且位于稳定板21与限位板20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23。
所述过滤箱26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U型框28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所述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的左侧均贯穿过滤箱26且延伸至过滤箱26的外部,所述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31,横板31用于防止废气漏出,所述横板3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把32,可通过拉把32拉出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以便于对其进行清理。
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块33,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4,所述壳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5。
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38,所述排料管38的底端贯穿壳体2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所述排料管38的表面设置有阀门39,阀门39为蝶阀,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36,所述壳体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7。
所述第一弹簧15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将原料通过进料斗36倒入至反应釜本体1的内部,通过第二拉柄24拉动卡杆22,使卡杆22远离调节杆17,通过第一拉柄19移动调节杆17,调节杆17带动调节板16移动,调节板16带动第一弹簧15移动,使第一弹簧15形变,通过刻度线18即可得知第一弹簧15的形变量,即可计算出第一弹簧15形变的力,从而控制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压强,以便于满足不同物料在不同压强下的加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调节后松开第二拉柄24时,卡杆22的一端插入至调节杆17上开设有的卡槽内,通过第二弹簧23的弹力使卡杆22保持稳定,对调节杆17进行固定,电机4工作通过减速器5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带动搅拌叶9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转动杆6通过直杆7带动刮板8转动,防止物料残留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加热块33加热,温度传感器34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显示屏35显示数值,以便于工作人员,当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强大于最宜物料反应的压强时,密封板14受到挤压远离排气管13,废气通过排气管13、外框12和连管25排入至换热管11内,通过换热管11对反应釜本体1与壳体2形成的密闭空腔进行加热,对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进行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降低能源损耗,热量回收后的废气通过弯管27排入至过滤箱26内,通过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至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拉柄19移动调节杆17,调节杆17带动调节板16移动,调节板16带动第一弹簧15移动,使第一弹簧15形变,通过刻度线18即可得知第一弹簧15的形变量,即可计算出第一弹簧15形变的力,从而控制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压强,以便于满足不同物料在不同压强下的加工,提高其反应速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当反应釜本体1内部压强大于最宜物料反应的压强时,密封板14受到挤压远离排气管38,废气通过排气管38、外框12和连管25排入至换热管11内,通过换热管11对反应釜本体1与壳体2形成的密闭空腔进行加热,对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进行保温,降低热量的流失,降低能源损耗,热量回收后的废气通过弯管27排入至过滤箱26内,通过第一过滤板29和第二过滤板30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至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本体;
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表面;
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
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所述支撑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所述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反应釜本体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通过直杆固定连接有刮板;
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底端;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两侧之间;
外框,所述外框通过安装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外框的左侧通过排气管与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右侧连通,所述外框内壁顶部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滑动连接有密封板和调节板,所述外框的底部通过连管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板的右侧的顶部和底部与调节板的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的右侧,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贯穿外框且延伸至外框的外部,所述调节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柄,且调节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左侧的顶部,所述过滤箱的顶部通过弯管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表面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与外框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卡杆的顶端贯穿调节杆且延伸至调节杆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柄,所述卡杆的表面且位于稳定板与限位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U型框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左侧均贯穿过滤箱且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学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CN201821738132.4U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9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8132.4U CN209109169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8132.4U CN209109169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9169U true CN209109169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813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9169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91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2165A (zh) * 2020-08-17 2020-11-27 南京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生产的脱水装置
CN112588232A (zh) * 2020-11-25 2021-04-02 郭学章 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反应釜装置
CN114887560A (zh) * 2022-04-20 2022-08-12 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磺酸制备用智能控温反应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2165A (zh) * 2020-08-17 2020-11-27 南京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生产的脱水装置
CN112588232A (zh) * 2020-11-25 2021-04-02 郭学章 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反应釜装置
CN114887560A (zh) * 2022-04-20 2022-08-12 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磺酸制备用智能控温反应釜
CN114887560B (zh) * 2022-04-20 2024-04-09 武汉青江化工黄冈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磺酸制备用智能控温反应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9169U (zh) 一种智能化学反应釜
CN206082509U (zh) 一种带有清洗管的化学反应罐
CN107597047B (zh) 一种多功能化工生产用反应釜
CN209254736U (zh) 一种反应釜的温度调节装置
CN208878571U (zh) 一种聚酯反应釜搅拌器
CN216093650U (zh) 一种可智能控温的化工用反应釜
CN209188763U (zh) 一种高效的中药加工用反应釜
CN204891861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
CN205635624U (zh) 一种生物工程实验用发酵罐
CN208218719U (zh) 一种用于有机肥生产发酵搅拌装置
CN206474148U (zh) 一种氯化钴高效浓缩反应釜
CN206428262U (zh) 一种能够自动加热或者快速冷却的发酵罐
CN20864267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CN208302751U (zh) 一种稀土溶料反应釜
CN208612438U (zh) 一种蒸汽加热反应釜
CN208018592U (zh) 一种喷淋反应釜
CN207641444U (zh) 一种方便清洗回收的反应釜
CN208115745U (zh) 一种化工用高效反应釜
CN207237996U (zh) 一种具有清洗过滤功能的化工纤维反应釜
CN204865812U (zh) 一种双叶轮式反应罐
CN206392041U (zh) 一种新型反应釜智能变频器
CN209061148U (zh) 一种化妆品乳液反应釜
CN204429287U (zh) 一种催化剂合成用反应釜
CN206701222U (zh) 一种带有可变速搅拌器的真空反应釜
CN220376648U (zh) 一种用于黑蒜加工的发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