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8449U -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8449U
CN209108449U CN201821380258.9U CN201821380258U CN209108449U CN 209108449 U CN209108449 U CN 209108449U CN 201821380258 U CN201821380258 U CN 201821380258U CN 209108449 U CN209108449 U CN 209108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rolling wheel
retaining ring
plat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02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凯旋
谭成龙
吴依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m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 Solid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 Solid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 Solid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02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8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8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844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包括背包和逃生器材,逃生器材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卷轮以及钢丝绳,卷轮的下端面内缘设环形齿圈,环形齿圈内啮合三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之间啮合中心齿轮,中心齿轮套设在中心轴的下部,中心轴的中部贯穿设离心轴,离心轴的两端对称设离心块,离心轴的外壁套设弹簧,卷轮的内壁中间设卷轮凸环,卷轮凸环的内缘设凸环斜坡口,离心块的外缘中心设离心块缺口槽,离心块缺口槽的外缘设缺口槽斜坡口,凸环斜坡口和缺口槽斜坡口的斜度相同且可相互贴合,中心轴的上下端可旋转伸入上底板和下底板内,钢丝绳的外端连接吊钩。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配合减速辅以离心块摩擦减速,可以使人安全达到地面。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逃生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在高楼大厦里,而相应的消防救生手段并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随着楼层越来越高,相应的消防救生就会越来越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就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通过齿轮配合减速辅以离心块的摩擦减速,可以使人安全达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包括背包和固定在背包内部的逃生器材,所述背包包括通过拉链连接进行开闭的背包主体和背包盖,所述逃生器材包括上下对称且间隔设置的下底板和上底板、位于下底板和上底板内的卷轮以及连接在卷轮下端面并沿着卷轮的环形壁缠绕的钢丝绳,所述卷轮的下端面内缘设有环形齿圈,所述环形齿圈内啮合有三个传动齿轮,三个传动齿轮之间共同啮合一个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套设在中心轴的下部,所述中心轴的中部贯穿设有与其垂直的横向的离心轴,所述离心轴的两端对称插设离心块,所述离心轴的外壁套设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中心轴和离心块,所述卷轮的内壁中间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卷轮凸环,所述卷轮凸环的内缘设有上下对称的凸环斜坡口,所述离心块的外缘中心处设有横向的离心块缺口槽,所述离心块缺口槽的外缘设有上下对称的缺口槽斜坡口,所述凸环斜坡口和缺口槽斜坡口的斜度相同且可相互贴合,所述卷轮的上下端面分别贴合固定有上挡圈和下挡圈,所述上挡圈与上底板之间、下挡圈与下底板之间均为间隔分布,所述中心轴的上下端分别可旋转伸入上底板和下底板内,所述下底板的下端面贴合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到背包主体内部,所述背包盖上部设有供钢丝绳穿出的钢丝绳穿孔,所述钢丝绳的外端连接有吊钩。
所述传动齿轮的内缘套设在传动齿轮铜套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铜套的内壁过盈配合插入传动齿轮轴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轴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同心的传动齿轮轴凸头,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的环形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头平直面部,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形状相同,下底板上周向贯穿设有传动齿轮轴内孔,所述下底板的内端面上设有与传动齿轮轴内孔相通的长方形槽,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在长方形槽上的投影完全落在长方形槽的中心处,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的下端面贴合长方形槽的底面且两个凸头平直面部贴合长方形槽的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内穿设螺旋拧入传动齿轮轴凸头下端面的螺钉对传动齿轮轴进行固定。
所述中心轴的中部横向贯穿设有两个供离心轴贴合穿入的离心轴穿孔,中心轴上位于两个离心轴穿孔的外围设有轴承台,所述轴承台上过盈配合设有轴承,所述中心轴的上端设有上铜套台,中心轴上位于下部的一个轴承台的下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中心齿轮台和下铜套台,所述中心齿轮台的外壁对称设有齿轮台平直面部,所述中心齿轮的内缘对称设有中心齿轮平直面部,中心齿轮套入中心齿轮台且中心齿轮平直面部对应贴合齿轮台平直面部,所述上铜套台和下铜套台上均套设中心轴铜套,所述中心齿轮的端面抵住位于下方的一个中心轴铜套的端面。
所述卷轮的内壁下部设有下台阶部,所述下台阶部的外径小于卷轮凸环的最小内径,所述卷轮的内壁上部设有上台阶部,所述上台阶部的内径大于下台阶部的外径,所述下台阶部上贴合设有下轮毂,所述下轮毂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下部的一个轴承的外壁贴合,所述上台阶部上设有上轮毂,所述上轮毂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上部的一个轴承的外壁贴合,所述离心块位于上轮毂和下轮毂之间,所述上轮毂上靠近内缘处周向均布上轮毂安装孔。
所述卷轮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卷轮安装螺孔,卷轮的下端面设有连通的宽体槽和细口槽,所述宽体槽的宽度大于细口槽的宽度,宽体槽的深度大于细口槽的深度,所述钢丝绳的内端形成一个尺寸增大的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嵌入宽体槽内,所述下挡圈的内缘周向均布下挡圈安装孔,所述上挡圈的中心设有同心的上挡圈中环,上挡圈的内缘和上挡圈中环的外缘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连接条连接,上挡圈的内缘周向均布上挡圈外安装孔,所述上挡圈中环上周向均布上挡圈内安装孔,所述上挡圈外安装孔和下挡圈安装孔分别与卷轮上下端面的卷轮安装螺孔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挡圈内安装孔与上轮毂安装孔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后端均设有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上贯穿设有后立柱固定孔,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前端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方形支撑柱固定孔、前立柱内穿孔和柱子固定内孔,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上设有位于中间处的一个中心轴内穿孔和位于传动齿轮轴内孔外围的多个固定板安装螺孔,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后立柱固定孔之间通过后立柱连接,所述后立柱的上下端均设有同心凸出的后立柱凸头,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内侧端面均设有与后立柱固定孔同心的后立柱凸头插槽,所述后立柱凸头对应插入后立柱凸头插槽并通过穿过后立柱固定孔的螺钉拧入后立柱凸头的端面进行固定,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的内侧端面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贴合设有两个方形支撑柱、两个前立柱和两个柱子,每个方形支撑柱的中间处设有横向的两个转轴凸头穿孔,每个转轴凸头穿孔内均过盈配合套设转轴铜套,两个相对的转轴铜套之间插设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转轴凸头,所述转轴凸头插设在转轴铜套内,所述方形支撑柱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与方形支撑柱固定孔相对应的支撑柱安装螺孔,每个前立柱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前立柱凸头,所述前立柱凸头插设在前立柱铜套内,所述前立柱铜套过盈配合压入前立柱内穿孔内,其中一个前立柱的外壁套设转筒,所述柱子与柱子固定内孔上下相对且通过螺钉穿过柱子固定内孔并拧入柱子的端面进行固定。
所述背包主体内设有多个固定带,所述固定板的外围设有多个带扣插孔,所述带扣插孔的外侧和两侧卡设带扣,所述带扣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扣接块,所述扣接块的底端设有向外围延伸的扣接齿,所述带扣向下扣入带扣插孔并通过扣接齿卡在固定板位于带扣插孔外围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背包主体固定,固定带的另一端穿过带扣插孔后缠绕穿过尼龙三档扣,固定带贴合扣接块,所述扣接块的下端与固定带贴合处形成弧形过渡部。
所述拉链上设有两个链头,两个链头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链头穿孔,两个链头套入封盒内,所述封盒包括相互配合的方形的封盒上盖和封盒下盖,所述封盒上盖和封盒下盖上供链头穿入的两侧均设有直通缺口,封盒上盖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上盖凸柱,所述封盒下盖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对应套在上盖凸柱外壁的下盖凸柱,所述链头穿孔套在下盖凸柱的外壁,所述封盒上盖的下端面内边缘设有上盖凹台,所述封盒下盖的上端面内边缘设有对应插入上盖凹台的下盖凸缘,所述链头穿孔穿入封盒上盖和封盒下盖后将封盒上盖和封盒下盖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所述钢丝绳的末端来回穿绕经过两个8字扣并对8字扣进行压紧,每个8字扣上设有两个供钢丝绳来回穿过的钢丝绳穿孔,所述钢丝绳的末端套设经过一个不锈钢鸡心,所述不锈钢鸡心穿入并贴合吊钩。
所述离心块上设有供离心轴穿入的离心轴插孔,所述离心轴的外壁与离心轴插孔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本装置结构新颖,使用安全可靠且寿命长,通过环形齿圈、传动齿轮和中心齿轮配合减速,再辅以离心块的摩擦减速,可以使人安全平稳到达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包盖打开后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和带扣配合的局部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扣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去掉背包盖);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去掉背包);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D-D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E-E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F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9的第一局部爆炸图;
图15为图9的第二局部爆炸图;
图16为图15中G处的放大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底板和上底板配合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卷轮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卷轮和钢丝绳配合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卷轮内部的局部装配立体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齿圈、传动齿轮和中心齿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H处的放大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盒和链头配合的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盒和链头配合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封盒和链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8字扣的立体图。
图中:背包主体1、背包盖11、拉链12、背包盖穿孔13、固定带14、尼龙三档扣15、链头16、封盒17、封盒下盖18、封盒上盖19、下盖凸柱110、直通缺口111、上盖凸柱112、下盖凸缘113、背包带114、链头穿孔115、上盖凹台116、固定板2、带扣插孔21、带扣22、扣接块23、扣接齿24、弧形过渡部25、固定板安装通孔26、前立柱外穿孔27、柱子固定外孔28、传动齿轮轴外孔29、中心轴外穿孔210、下底板3、上底板31、弧形凸部32、后立柱固定孔33、柱子固定内孔34、前立柱内穿孔35、长方形槽36、方形支撑柱固定孔37、固定板安装螺孔38、中心轴内穿孔39、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后立柱凸头插槽311、下挡圈4、上挡圈41、下挡圈安装孔42、上挡圈中环43、连接条44、上挡圈外安装孔45、上挡圈内安装孔46、卷轮5、环形齿圈51、卷轮安装螺孔52、宽体槽53、细口槽54、下台阶部55、上台阶部56、卷轮凸环57、凸环斜坡口58、钢丝绳6、扩口部61、8字扣62、钢丝绳穿孔63、压印凹陷部64、不锈钢鸡心65、吊钩66、膨胀螺栓67、吊钩支架68、吊钩孔69、下轮毂7、上轮毂71、上轮毂安装孔72、中心轴8、离心轴穿孔81、轴承台82、中心齿轮台83、齿轮台平直面部84、下铜套台85、上铜套台86、离心轴87、弹簧88、离心块89、离心轴插孔810、轴承811、中心轴铜套812、中心齿轮813、传动齿轮814、传动齿轮轴815、传动齿轮铜套816、传动齿轮轴凸头817、凸头平直面部818、中心齿轮平直面部819、离心块缺口槽820、缺口槽斜坡口821、挡环822、后立柱9、柱子91、前立柱92、支撑柱安装螺孔93、方形支撑柱94、横向转轴95、转筒96、后立柱凸头97、前立柱凸头98、前立柱铜套99、转轴凸头910、转轴铜套911、转轴凸头穿孔9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7所示,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包括背包和固定在背包内部的逃生器材,所述背包包括通过拉链12连接进行开闭的背包主体1和背包盖11,背包主体1上还设有多个背包带114,通过背包带114(图中未详细画出)将背包背在逃生者身上,背包的这些特征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所述逃生器材包括上下对称且间隔设置的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位于下底板3和上底板31内的卷轮5以及连接在卷轮5下端面并沿着卷轮5的环形壁缠绕的钢丝绳6,钢丝绳6的直径为3mm,所述卷轮5的下端面内缘设有环形齿圈51,所述环形齿圈51内啮合有三个传动齿轮814,三个传动齿轮814之间共同啮合一个中心齿轮813,所述中心齿轮813套设在中心轴8的下部,所述中心轴8的中部贯穿设有与其垂直的横向的离心轴87,离心轴87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平行分布,所述离心轴87的两端对称插设离心块89,所述离心块89上设有供离心轴87穿入的离心轴插孔810,即每个离心块89上的离心轴插孔810为两个,所述离心轴87的外壁与离心轴插孔810间隙配合,这样离心块89可沿着离心轴87来回移动。
所述离心轴87的外壁套设弹簧88,弹簧88总共有4个,所述弹簧88的两端分别抵住中心轴8和离心块89,实质上每个离心轴87的两侧均套设挡环822,挡环822一端面贴合中心轴8,这样离心轴87便不会横向移位,挡环822的另一端面贴合弹簧88的一端,这样能使得弹簧88的端面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提高弹簧88的使用寿命。所述卷轮5的内壁中间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卷轮凸环57,所述卷轮凸环57的内缘设有上下对称的凸环斜坡口58,所述离心块89的外缘中心处设有横向的离心块缺口槽820,所述离心块缺口槽820的外缘设有上下对称的缺口槽斜坡口821,所述凸环斜坡口58和缺口槽斜坡口821的斜度相同且可相互贴合。
所述卷轮5的上下端面分别贴合固定有上挡圈41和下挡圈4,所述上挡圈41与上底板31之间、下挡圈4与下底板3之间均为间隔分布,本装置工作时上底板31和下底板3为静止的,上挡圈41和下挡圈4一起随着卷轮5转动。
所述中心轴8的上下端分别可旋转伸入上底板31和下底板3内,所述下底板3的下端面贴合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连接到背包主体1内部,所述背包盖11上部设有供钢丝绳6穿出的背包盖穿孔13,所述钢丝绳6的外端连接有吊钩66。
所述传动齿轮814的内缘套设在传动齿轮铜套816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铜套816的内壁过盈配合插入传动齿轮轴815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轴815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同心的传动齿轮轴凸头817,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817的环形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头平直面部818,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形状相同,这样方便大批量加工制造(实质是上底板31上的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和固定板安装螺孔38均不使用)。下底板3上周向贯穿设有传动齿轮轴内孔310,所述下底板3的内端面上设有与传动齿轮轴内孔310相通的长方形槽36,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在长方形槽36上的投影完全落在长方形槽36的中心处,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817的下端面贴合长方形槽36的底面且两个凸头平直面部818贴合长方形槽36的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这样在工作时传动齿轮轴815不会旋转移位,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内穿设螺旋拧入传动齿轮轴凸头817下端面的螺钉对传动齿轮轴815进行固定。传动齿轮轴815固定后,传动齿轮814可以绕着传动齿轮铜套816旋转,本装置中的各个铜套均起到耐磨的作用,能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中心轴8的中部横向贯穿设有两个供离心轴87贴合穿入的离心轴穿孔81,中心轴8上位于两个离心轴穿孔81的外围设有轴承台82,所述轴承台82上过盈配合设有轴承811,所述中心轴8的上端设有上铜套台86,中心轴8上位于下部的一个轴承台82的下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中心齿轮台83和下铜套台85,所述中心齿轮台83的外壁对称设有齿轮台平直面部84,所述中心齿轮813的内缘对称设有中心齿轮平直面部819,中心齿轮813套入中心齿轮台83且中心齿轮平直面部819对应贴合齿轮台平直面部84,该设置使得中心齿轮813旋转时能带动中心轴8一起跟着旋转。所述上铜套台86和下铜套台85上均套设中心轴铜套812,所述中心齿轮813的端面抵住位于下方的一个中心轴铜套812的端面。两个中心轴铜套812分别过盈配合压入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中心轴内穿孔39内,这样中心轴8便绕着中心轴铜套812进行旋转。
所述卷轮5的内壁下部设有下台阶部55,所述下台阶部55的外径小于卷轮凸环57的最小内径,所述卷轮5的内壁上部设有上台阶部56,所述上台阶部56的内径大于下台阶部55的外径,这样在安装时便可先顺畅放入下轮毂7,最后再放入上轮毂71。
所述下台阶部55上贴合设有下轮毂7,所述下轮毂7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8下部的一个轴承811的外壁贴合,卷轮5旋转时带动下轮毂7一起旋转。
所述上台阶部56上设有上轮毂71,所述上轮毂71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8上部的一个轴承811的外壁贴合,所述离心块89位于上轮毂71和下轮毂7之间,所述上轮毂71上靠近内缘处周向均布上轮毂安装孔72。
所述卷轮5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卷轮安装螺孔52,卷轮5的下端面设有连通的宽体槽53和细口槽54,所述宽体槽53的宽度大于细口槽54的宽度,宽体槽53的深度大于细口槽54的深度,所述钢丝绳6的内端形成一个尺寸增大的扩口部61,所述扩口部61嵌入宽体槽53内,同时配合下挡圈4贴合压接卷轮5的下端面,将宽体槽53和细口槽54遮盖在内,这样钢丝绳6的扩口部61便无法脱出,保证了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卷轮5能防止钢丝绳6运动时与背包内壁接触缠绕在一起,从而损坏背包,在运动时产生故障,发生危险。
所述下挡圈4的内缘周向均布下挡圈安装孔42,所述上挡圈41的中心设有同心的上挡圈中环43,上挡圈41的内缘和上挡圈中环43的外缘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连接条44连接,上挡圈41的内缘周向均布上挡圈外安装孔45,所述上挡圈中环43上周向均布上挡圈内安装孔46,所述上挡圈外安装孔45和下挡圈安装孔42分别与卷轮5上下端面的卷轮安装螺孔52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挡圈内安装孔46与上轮毂安装孔72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这样卷轮5旋转时带动上挡圈41一起旋转,上挡圈41再带动与其连接的上轮毂71一起旋转,即上轮毂71的外缘不需要过盈配合装入上台阶部56,安装时较为方便。不锈钢的上挡圈41和下挡圈4与卷轮5同步旋转,挡住钢丝绳6缠绕时的两端面,钢丝绳6不接触下底板3和上底板31,防止钢丝绳6与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产生摩擦,在使用时产生故障。
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后端均设有弧形凸部32,所述弧形凸部32上贯穿设有后立柱固定孔33,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前端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方形支撑柱固定孔37、前立柱内穿孔35和柱子固定内孔34,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上设有位于中间处的一个中心轴内穿孔39和位于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外围的多个固定板安装螺孔38,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后立柱固定孔33之间通过后立柱9连接,所述后立柱9的上下端均设有同心凸出的后立柱凸头97,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内侧端面均设有与后立柱固定孔33同心的后立柱凸头插槽311,所述后立柱凸头97对应插入后立柱凸头插槽311并通过穿过后立柱固定孔33的螺钉拧入后立柱凸头97的端面进行固定,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内侧端面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贴合设有两个方形支撑柱94、两个前立柱92和两个柱子91,本装置的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之间通过一个后立柱9、两个方形支撑柱94、两个前立柱92和两个柱子91实现支撑连接。
每个方形支撑柱94的中间处设有横向的两个转轴凸头穿孔912,每个转轴凸头穿孔912内均过盈配合套设转轴铜套911,两个相对的转轴铜套911之间插设横向转轴95,即横向转轴95绕着转轴铜套911进行旋转,所述横向转轴95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转轴凸头910,所述转轴凸头910插设在转轴铜套911内,所述方形支撑柱94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与方形支撑柱固定孔37相对应的支撑柱安装螺孔93,每个前立柱92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前立柱凸头98,所述前立柱凸头98插设在前立柱铜套99内,所述前立柱铜套99过盈配合压入前立柱内穿孔35内,前立柱92自身不旋转,其中一个前立柱92的外壁套设转筒96,转筒96可绕着前立柱92旋转,所述柱子91与柱子固定内孔34上下相对且通过螺钉穿过柱子固定内孔34并拧入柱子91的端面进行固定。对卷轮5的环形外壁完成卷绕后的钢丝绳6穿过两个前立柱92之间(实质为一个前立柱92和一个转筒96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mm)和两个横向转轴95之间(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mm)再从背包盖11的背包盖穿孔13穿出,在高楼逃生时,钢丝绳6下滑时可与转筒96和横向转轴95相对旋转,起到钢丝绳6传动时的导向作用,减少滚动时的摩擦,延长钢丝绳6的使用寿命。
所述背包主体1内设有多个固定带14,所述固定板2的外围设有多个带扣插孔21,所述带扣插孔21的外侧和两侧卡设带扣22,所述带扣22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扣接块23,所述扣接块23的底端设有向外围延伸的扣接齿24,所述带扣22向下扣入带扣插孔21并通过扣接齿24卡在固定板2位于带扣插孔21外围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带14的一端与背包主体1固定,固定带14的另一端穿过带扣插孔21后缠绕穿过尼龙三档扣15,尼龙三档扣15为市面上直接采购而来,且尼龙三档扣15与固定带14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介绍。固定带14贴合扣接块23,所述扣接块23的下端与固定带14贴合处形成弧形过渡部25。实际上带扣22的上端面内侧也通过圆弧过渡,固定带14穿过带扣插孔21后实际上是固定带14与带扣22接触,能减少固定带14的磨损。
所述拉链12上设有两个链头16,两个链头16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链头穿孔115,两个链头16套入封盒17内,所述封盒17包括相互配合的方形的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所述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上供链头16穿入的两侧均设有直通缺口111,封盒上盖19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上盖凸柱112,所述封盒下盖18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对应套在上盖凸柱112外壁的下盖凸柱110,所述链头穿孔115套在下盖凸柱110的外壁,所述封盒上盖19的下端面内边缘设有上盖凹台116,所述封盒下盖18的上端面内边缘设有对应插入上盖凹台116的下盖凸缘113,所述链头穿孔115穿入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后将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这样两个链头16套入后便无法轻易取出,封盒上盖19的正面还写有“请勿自行拆分”、“拆分后安检无效”的字样,本装置在出厂前均经过安检,在年检有效期内处于安检包装合格封闭状态,这样便能防止人为开封背包造成本装置失效。
所述钢丝绳6的末端来回穿绕经过两个8字扣62并对8字扣62进行压紧,8字扣62压紧后钢丝绳6便不会脱出,受压后的8字扣62外表面会留下多个压印凹陷部64。
每个8字扣62上设有两个供钢丝绳6来回穿过的钢丝绳穿孔63,所述钢丝绳6的末端套设经过一个不锈钢鸡心65,所述不锈钢鸡心65穿入并贴合吊钩66。不锈钢鸡心65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可确保钢丝绳6不会与吊钩66接触进而造成磨损。
本装置的固定板2上还设有固定板安装通孔26、前立柱外穿孔27、柱子固定外孔28、传动齿轮轴外孔29、中心轴外穿孔210,其中固定板安装通孔26与固定板安装螺孔38一一对应并穿入螺钉将固定板2和下底板3连接在一起;前立柱外穿孔27与前立柱内穿孔35上下相对应,可供前立柱铜套99部分穿入;柱子固定外孔28与柱子固定内孔34一一对应,可供拧入柱子91的螺钉穿入;传动齿轮轴外孔29与传动齿轮轴内孔310一一对应,可供拧入传动齿轮轴815的螺钉穿过,中心轴外穿孔210与中心轴内穿孔39上下相对,可供中心轴铜套812部分穿入。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高楼上每个住户的外墙上打入膨胀螺栓67,膨胀螺栓67固定连接吊钩支架68,吊钩支架68上设有一个供吊钩66挂入的吊钩孔69,当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火灾)时,被困人员背上背包,将吊钩66挂入吊钩孔69,而后自由降落,此时钢丝绳6慢慢伸出,钢丝绳6伸出带动卷轮5旋转,卷轮5旋转带动三个传动齿轮814旋转,三个传动齿轮814旋转带动中心齿轮813旋转,中心齿轮813旋转带动中心轴8旋转,中心轴8旋转使得离心块89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往外甩,离心块89的缺口槽斜坡口821与卷轮5的凸环斜坡口58接触旋转产生摩擦力,这样,通过环形齿圈51、传动齿轮814和中心齿轮813配合减速,再辅以离心块89的摩擦减速,可以使人安全平稳到达地面。本装置在放置传动齿轮814和中心齿轮813的空间内加入黄油,确保本装置安全可靠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和固定在背包内部的逃生器材,所述背包包括通过拉链(12)连接进行开闭的背包主体(1)和背包盖(11),所述逃生器材包括上下对称且间隔设置的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位于下底板(3)和上底板(31)内的卷轮(5)以及连接在卷轮(5)下端面并沿着卷轮(5)的环形壁缠绕的钢丝绳(6),所述卷轮(5)的下端面内缘设有环形齿圈(51),所述环形齿圈(51)内啮合有三个传动齿轮(814),三个传动齿轮(814)之间共同啮合一个中心齿轮(813),所述中心齿轮(813)套设在中心轴(8)的下部,所述中心轴(8)的中部贯穿设有与其垂直的横向的离心轴(87),所述离心轴(87)的两端对称插设离心块(89),所述离心轴(87)的外壁套设弹簧(88),所述弹簧(88)的两端分别抵住中心轴(8)和离心块(89),所述卷轮(5)的内壁中间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卷轮凸环(57),所述卷轮凸环(57)的内缘设有上下对称的凸环斜坡口(58),所述离心块(89)的外缘中心处设有横向的离心块缺口槽(820),所述离心块缺口槽(820)的外缘设有上下对称的缺口槽斜坡口(821),所述凸环斜坡口(58)和缺口槽斜坡口(821)的斜度相同且可相互贴合,所述卷轮(5)的上下端面分别贴合固定有上挡圈(41)和下挡圈(4),所述上挡圈(41)与上底板(31)之间、下挡圈(4)与下底板(3)之间均为间隔分布,所述中心轴(8)的上下端分别可旋转伸入上底板(31)和下底板(3)内,所述下底板(3)的下端面贴合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连接到背包主体(1)内部,所述背包盖(11)上部设有供钢丝绳(6)穿出的背包盖穿孔(13),所述钢丝绳(6)的外端连接有吊钩(6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814)的内缘套设在传动齿轮铜套(816)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铜套(816)的内壁过盈配合插入传动齿轮轴(815)的外壁,所述传动齿轮轴(815)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形成同心的传动齿轮轴凸头(817),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817)的环形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凸头平直面部(818),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形状相同,下底板(3)上周向贯穿设有传动齿轮轴内孔(310),所述下底板(3)的内端面上设有与传动齿轮轴内孔(310)相通的长方形槽(36),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在长方形槽(36)上的投影完全落在长方形槽(36)的中心处,所述传动齿轮轴凸头(817)的下端面贴合长方形槽(36)的底面且两个凸头平直面部(818)贴合长方形槽(36)的其中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内穿设螺旋拧入传动齿轮轴凸头(817)下端面的螺钉对传动齿轮轴(815)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8)的中部横向贯穿设有两个供离心轴(87)贴合穿入的离心轴穿孔(81),中心轴(8)上位于两个离心轴穿孔(81)的外围设有轴承台(82),所述轴承台(82)上过盈配合设有轴承(811),所述中心轴(8)的上端设有上铜套台(86),中心轴(8)上位于下部的一个轴承台(82)的下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中心齿轮台(83)和下铜套台(85),所述中心齿轮台(83)的外壁对称设有齿轮台平直面部(84),所述中心齿轮(813)的内缘对称设有中心齿轮平直面部(819),中心齿轮(813)套入中心齿轮台(83)且中心齿轮平直面部(819)对应贴合齿轮台平直面部(84),所述上铜套台(86)和下铜套台(85)上均套设中心轴铜套(812),所述中心齿轮(813)的端面抵住位于下方的一个中心轴铜套(812)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5)的内壁下部设有下台阶部(55),所述下台阶部(55)的外径小于卷轮凸环(57)的最小内径,所述卷轮(5)的内壁上部设有上台阶部(56),所述上台阶部(56)的内径大于下台阶部(55)的外径,所述下台阶部(55)上贴合设有下轮毂(7),所述下轮毂(7)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8)下部的一个轴承(811)的外壁贴合,所述上台阶部(56)上设有上轮毂(71),所述上轮毂(71)的内缘与位于中心轴(8)上部的一个轴承(811)的外壁贴合,所述离心块(89)位于上轮毂(71)和下轮毂(7)之间,所述上轮毂(71)上靠近内缘处周向均布上轮毂安装孔(7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5)的上下端面均设有卷轮安装螺孔(52),卷轮(5)的下端面设有连通的宽体槽(53)和细口槽(54),所述宽体槽(53)的宽度大于细口槽(54)的宽度,宽体槽(53)的深度大于细口槽(54)的深度,所述钢丝绳(6)的内端形成一个尺寸增大的扩口部(61),所述扩口部(61)嵌入宽体槽(53)内,所述下挡圈(4)的内缘周向均布下挡圈安装孔(42),所述上挡圈(41)的中心设有同心的上挡圈中环(43),上挡圈(41)的内缘和上挡圈中环(43)的外缘之间通过周向均布的连接条(44)连接,上挡圈(41)的内缘周向均布上挡圈外安装孔(45),所述上挡圈中环(43)上周向均布上挡圈内安装孔(46),所述上挡圈外安装孔(45)和下挡圈安装孔(42)分别与卷轮(5)上下端面的卷轮安装螺孔(52)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挡圈内安装孔(46)与上轮毂安装孔(72)相对应且通过螺钉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后端均设有弧形凸部(32),所述弧形凸部(32)上贯穿设有后立柱固定孔(33),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前端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方形支撑柱固定孔(37)、前立柱内穿孔(35)和柱子固定内孔(34),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上设有位于中间处的一个中心轴内穿孔(39)和位于传动齿轮轴内孔(310)外围的多个固定板安装螺孔(38),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后立柱固定孔(33)之间通过后立柱(9)连接,所述后立柱(9)的上下端均设有同心凸出的后立柱凸头(97),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内侧端面均设有与后立柱固定孔(33)同心的后立柱凸头插槽(311),所述后立柱凸头(97)对应插入后立柱凸头插槽(311)并通过穿过后立柱固定孔(33)的螺钉拧入后立柱凸头(97)的端面进行固定,所述下底板(3)和上底板(31)的内侧端面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贴合设有两个方形支撑柱(94)、两个前立柱(92)和两个柱子(91),每个方形支撑柱(94)的中间处设有横向的两个转轴凸头穿孔(912),每个转轴凸头穿孔(912)内均过盈配合套设转轴铜套(911),两个相对的转轴铜套(911)之间插设横向转轴(95),所述横向转轴(95)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转轴凸头(910),所述转轴凸头(910)插设在转轴铜套(911)内,所述方形支撑柱(94)的上下端面均设有与方形支撑柱固定孔(37)相对应的支撑柱安装螺孔(93),每个前立柱(92)的两端同心设有向外凸出的前立柱凸头(98),所述前立柱凸头(98)插设在前立柱铜套(99)内,所述前立柱铜套(99)过盈配合压入前立柱内穿孔(35)内,其中一个前立柱(92)的外壁套设转筒(96),所述柱子(91)与柱子固定内孔(34)上下相对且通过螺钉穿过柱子固定内孔(34)并拧入柱子(91)的端面进行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主体(1)内设有多个固定带(14),所述固定板(2)的外围设有多个带扣插孔(21),所述带扣插孔(21)的外侧和两侧卡设带扣(22),所述带扣(22)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扣接块(23),所述扣接块(23)的底端设有向外围延伸的扣接齿(24),所述带扣(22)向下扣入带扣插孔(21)并通过扣接齿(24)卡在固定板(2)位于带扣插孔(21)外围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带(14)的一端与背包主体(1)固定,固定带(14)的另一端穿过带扣插孔(21)后缠绕穿过尼龙三档扣(15),固定带(14)贴合扣接块(23),所述扣接块(23)的下端与固定带(14)贴合处形成弧形过渡部(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12)上设有两个链头(16),两个链头(16)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链头穿孔(115),两个链头(16)套入封盒(17)内,所述封盒(17)包括相互配合的方形的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所述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上供链头(16)穿入的两侧均设有直通缺口(111),封盒上盖(19)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上盖凸柱(112),所述封盒下盖(18)的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对应套在上盖凸柱(112)外壁的下盖凸柱(110),所述链头穿孔(115)套在下盖凸柱(110)的外壁,所述封盒上盖(19)的下端面内边缘设有上盖凹台(116),所述封盒下盖(18)的上端面内边缘设有对应插入上盖凹台(116)的下盖凸缘(113),所述链头穿孔(115)穿入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后将封盒上盖(19)和封盒下盖(18)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6)的末端来回穿绕经过两个8字扣(62)并对8字扣(62)进行压紧,每个8字扣(62)上设有两个供钢丝绳(6)来回穿过的钢丝绳穿孔(63),所述钢丝绳(6)的末端套设经过一个不锈钢鸡心(65),所述不锈钢鸡心(65)穿入并贴合吊钩(66)。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块(89)上设有供离心轴(87)穿入的离心轴插孔(810),所述离心轴(87)的外壁与离心轴插孔(810)间隙配合。
CN201821380258.9U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08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0258.9U CN209108449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0258.9U CN209108449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8449U true CN209108449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025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08449U (zh) 2018-08-25 2018-08-25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84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917A (zh) * 2018-08-25 2018-12-11 元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N110420402A (zh) * 2019-08-12 2019-11-08 元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器及其钢丝绳初段回卷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917A (zh) * 2018-08-25 2018-12-11 元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N108969917B (zh) * 2018-08-25 2023-08-29 浙江德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N110420402A (zh) * 2019-08-12 2019-11-08 元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器及其钢丝绳初段回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8449U (zh)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N209108452U (zh) 一种缓降救生包
CN108969917A (zh) 一种用于高楼逃生的缓降救生包
CN203400422U (zh) 能替换救生绳的高灵敏度救生缓降器
CN109125965A (zh) 一种缓降救生包
CN103816617B (zh) 多摩擦轮可控刹车秋千式高楼救援装置
CN102553093A (zh) 缓降器
CN202438004U (zh) 恒速式缓降器
KR20090131590A (ko) 연속 하강구조를 갖는 완강기
CN209108448U (zh) 一种用于缓降救生包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CN209108467U (zh) 一种用于逃生器材的齿轮连接结构
CN105920749A (zh) 高效多驱制动高楼救援逃生装置
CN206355460U (zh) 一种力平衡联动抱闸式制动高楼缓降紧急救生器
CN209108458U (zh) 一种用于逃生器材的中心轴
CN214158311U (zh) 一种棘轮式恒速缓降逃生设备
CN209108457U (zh) 一种缓降救生包的钢丝绳外端固定结构
CN2796748Y (zh) 摩擦往复式救生缓降器
CN2799003Y (zh) 楼房逃生伞
WO2013029289A1 (zh) 一种绳索缓降器的导绳装置
CN207813487U (zh) 一种高层楼宇消防逃生梯
CN202409875U (zh) 一种往复式匀速救生缓降器
CN1224627A (zh) 高空救生器
CN214129958U (zh) 一种叶轮液压缓降器
CN209108445U (zh) 一种缓降救生包的防护型带扣
CN2865755Y (zh) 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7

Address after: 325600 Xiangyang Industrial Zone, Liushi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n Zhejiang Dongmei Vacuum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emi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19 Xiangyang Industrial Zone, Liushi Town, L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ANGU NEW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