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0273U -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0273U
CN209100273U CN201822001368.6U CN201822001368U CN209100273U CN 209100273 U CN209100273 U CN 209100273U CN 201822001368 U CN201822001368 U CN 201822001368U CN 209100273 U CN209100273 U CN 20910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vessel
heat exchanger
working solution
vacuum pump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13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磊
单保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g Rong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Rong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Rong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Rongsh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13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0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和工作液出口,所述工作液出口连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通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连通真空泵,形成工作液循环系统;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储存罐上方,所述换热器和储存罐均水平放置;本循环系统中工作液为丙烯腈或乙酸。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节约空间,采用丙烯腈或乙酸替代水作为工作液,不仅能够达到真空泵所需的真空度,还避免了有毒有害液体的排放,绿色环保;各个结构之间可拆卸设置,便于维修和护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属于真空泵循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丙烯腈或乙酸的冷却过程中,如图1所示,一般需要真空泵1对冷却罐体2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泵采用水进行对冷却罐体2进行抽真空,然而丙烯腈或乙酸的残留与水混合后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出,污染空气、环境等不符合国家倡导绿色环保的要求,而且不能拆卸,使用十分不便。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可以大大节约空间,采用丙烯腈或乙酸替代水作为工作液,不仅能够达到真空泵所需的真空度,还避免了有毒有害液体的排放,绿色环保;各个结构之间可拆卸设置,便于维修和护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和工作液出口,所述工作液出口连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通有储存罐,所述储存罐连通真空泵,形成工作液循环系统;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储存罐上方,所述换热器和储存罐均水平放置;本循环系统中工作液为丙烯腈或乙酸;
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封头,两个换热器封头分别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两端,所述换热器封头可拆卸的安装在换热器本体上,所述换热器封头上设置有管道通孔,两侧的换热器封头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本体还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换热器本体侧壁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换热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换热腔,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形成第三换热腔,第三隔板与换热器本体侧壁之间形成第四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第三换热腔、第四换热腔相连通使冷却液形呈S型流动路线,所述换热器封头上的管道通孔的孔径由位于底部的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第三换热腔、第四换热腔依次减小。所述换热器封头上相邻的管道通孔的中轴线间距相同。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储存罐包括储存罐本体,所述储存罐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罐进口腔端盖,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存罐出口腔端盖;
所述储存罐进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进口,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出口,所述储存罐进口、储存罐出口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还设置有介质回收利用口和排气口。
所述介质回收利用口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出口所在的一侧;
所述排气口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进口所在的一侧;所述储存罐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储存罐封头,两个储存罐封头分别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两端。所述储存罐封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储存罐本体上,所述储存罐封头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设置有透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第二出口连通真空泵1。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工作液进口腔端盖,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工作液出口腔端盖;
所述工作液进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所述工作液进口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工作液出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工作液出口,所述工作液出口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出口所在的一侧;所述冷却液出口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进口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本体与工作液进口腔端盖、工作液出口腔端盖可拆卸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节约空间,采用丙烯腈或乙酸替代水作为工作液,不仅能够达到真空泵所需的真空度,还避免了有毒有害液体的排放,绿色环保;各个结构之间可拆卸设置,便于维修和护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液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换热器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换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换热器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真空泵,2-冷却罐体,3-换热器,4-储存罐,5-工作液进口,6-工作液出口,7-换热器封头,8-冷却液进口,9-冷却液出口,10-储存罐出口,11-储存罐进口,12-储存罐封头,13-介质回收利用口,14-排气口,15-透视窗,16-管道,17-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19-第三隔板,20-第一换热腔,21-第二换热腔,22-第三换热腔,23-第四换热腔,24-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5-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6-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和工作液出口,所述工作液出口连通有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连通有储存罐4,所述储存罐4连通真空泵1,形成工作液循环系统。
所述换热器3设置在储存罐4上方,可以节省空间。
所述换热器3和储存罐4均水平放置。
本循环系统中工作液为丙烯腈或乙酸。
所述换热器3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
所述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5,所述工作液进口5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上设置有工作液出口6,所述工作液出口6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方;
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冷却液进口8和冷却液出口9。
所述冷却液进口8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出口6所在的一侧;
所述冷却液出口9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进口5所在的一侧;
所述换热器本体与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可拆卸设置。
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封头7,两个换热器封头7分别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两端。所述换热器封头7可拆卸的安装在换热器本体上。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设置有管道通孔,所述管道通孔15均匀的设置在换热器封头7。两侧的换热器封头7之间通过管道16相连通。
所述储存罐4包括储存罐本体,所述储存罐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罐进口腔端盖,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存罐出口腔端盖。
所述储存罐进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进口11,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出口10,所述储存罐进口11、储存罐出口10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中轴线上;
储存罐进口11连通工作液出口6,储存罐出口10连通真空泵1。
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还设置有介质回收利用口13和排气口14。
所述介质回收利用口13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出口10所在的一侧;
所述排气口14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进口11所在的一侧;
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26,第二出口26连通真空泵1。
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设置有透视窗15,便于观察储存罐4内的工作液情况。
所述储存罐本体与储存罐进口腔端盖、储存罐出口腔端盖可拆卸设置。
所述储存罐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储存罐封头12,两个储存罐封头12分别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两端。所述储存罐封头12可拆卸的安装在储存罐本体上。所述储存罐封头12上设置有通孔。
实施例2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第三隔板19。
换热器本体侧壁与第一隔板17之间形成第一换热腔20,
第一隔板17与第二隔板18之间形成第二换热腔21,
第二隔板18与第三隔板19之间形成第三换热腔22,
第三隔板19与换热器本体侧壁之间形成第四换热腔23,
第一换热腔20、第二换热腔21、第三换热腔22、第四换热腔23相连通使冷却液形呈S型流动路线。
冷却液从冷却液进口8进入首先到达第一换热腔20,冷却液呈S型流动路线再依次进入第二换热腔21、第三换热腔22、第四换热腔23,最后经冷却液出口9排出。工作液从工作液进口5进入,工作液在换热器内的管道16中也是彼此流通的,工作液先进入位于换热器底部的管道16中,先进行冷却换热,冷却换热后的工作液再进入位于换热器上部的管道16,合理利用换热能量,使换热效果更佳。
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的管道通孔的孔径由位于底部的第一换热腔20、第二换热腔21、第三换热腔22、第四换热腔23依次减小。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相邻的管道通孔的中轴线间距相同,使换热更佳合理。冷却液温度越低,真空泵抽真空效果越好。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节约空间,采用丙烯腈或乙酸替代水作为工作液,不仅能够达到真空泵所需的真空度,还避免了有毒有害液体的排放,绿色环保;各个结构之间可拆卸设置,便于维修和护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和工作液出口,所述工作液出口连通有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连通有储存罐(4),所述储存罐(4)连通真空泵(1),形成工作液循环系统;所述换热器(3)设置在储存罐(4)上方,所述换热器(3)和储存罐(4)均水平放置;本循环系统中工作液为丙烯腈或乙酸;
所述换热器(3)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封头(7),两个换热器封头(7)分别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两端,所述换热器封头(7)可拆卸的安装在换热器本体上,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设置有管道通孔,两侧的换热器封头(7)之间通过管道(16)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本体还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第三隔板(19),换热器本体侧壁与第一隔板(17)之间形成第一换热腔(20),第一隔板(17)与第二隔板(18)之间形成第二换热腔(21),第二隔板(18)与第三隔板(19)之间形成第三换热腔(22),第三隔板(19)与换热器本体侧壁之间形成第四换热腔(23),第一换热腔(20)、第二换热腔(21)、第三换热腔(22)、第四换热腔(23)相连通使冷却液形呈S型流动路线,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的管道通孔的孔径由位于底部的第一换热腔(20)、第二换热腔(21)、第三换热腔(22)、第四换热腔(23)依次减小,所述换热器封头(7)上相邻的管道通孔的中轴线间距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4)包括储存罐本体,所述储存罐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储存罐进口腔端盖,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存罐出口腔端盖;
所述储存罐进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进口(11),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设置有储存罐出口(10),所述储存罐进口(11)、储存罐出口(10)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中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还设置有介质回收利用口(13)和排气口(14);
所述介质回收利用口(13)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出口(10)所在的一侧;
所述排气口(14)位于储存罐本体上储存罐进口(11)所在的一侧;所述储存罐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储存罐封头(12),两个储存罐封头(12)分别位于储存罐本体的两端;
所述储存罐封头(12)可拆卸的安装在储存罐本体上,所述储存罐封头(12)上设置有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本体上设置有透视窗(1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出口腔端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出口(26),第二出口(26)连通真空泵(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
所述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上设置有工作液进口(5),所述工作液进口(5)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
所述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上设置有工作液出口(6),所述工作液出口(6)位于换热器本体的中轴线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冷却液进口(8)和冷却液出口(9),所述冷却液进口(8)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出口(6)所在的一侧;所述冷却液出口(9)位于换热器本体上工作液进口(5)所在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与工作液进口腔端盖(24)、工作液出口腔端盖(25)可拆卸设置。
CN201822001368.6U 2018-11-30 2018-11-30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209100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1368.6U CN209100273U (zh) 2018-11-30 2018-11-30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1368.6U CN209100273U (zh) 2018-11-30 2018-11-30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0273U true CN209100273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1368.6U Active CN209100273U (zh) 2018-11-30 2018-11-30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0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833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存罐排放废气减排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833A (zh) * 2019-12-04 2021-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存罐排放废气减排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9628B (zh) 自动灭菌、配液、无菌输送系统
CN209100273U (zh) 真空泵工作液循环利用系统
CN205897907U (zh) 一种高效冷却装置
CN216704439U (zh) 一种恒温循环水箱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16192349U (zh) 一种智能温控的食品发酵装置
CN216855380U (zh) 暖风式生物反应器恒温装置
CN216561563U (zh) 一种基于牛肉干加工的微生物发酵用温湿度控制装置
CN110391033B (zh) 一种具有计量装置的放射性浓缩液干燥装置
CN212253753U (zh) 一种热能再利用装置
CN115401012A (zh) 一种多舱室大型清洗消毒器及其气液循环系统
CN216282394U (zh) 一种西林瓶用热风循环烘箱
CN218797051U (zh) 一种水性氟碳涂料闪干装置
CN201431639Y (zh) 用于杀菌干燥机的冷却灭菌层流组
CN206204277U (zh)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的生物制药发酵罐
CN211005423U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CN220083336U (zh) 一种热水箱结构及热水器
CN206149915U (zh) 一种金针菇灭菌室用降温装置
CN206959654U (zh) 一种药品生产用管壳式换热装置
CN215491221U (zh) 一种热能动力设备热动循环利用装置
CN216745577U (zh) 强制冷冻换热器
CN214552309U (zh) 一种提高化工废气冷凝效果的新型冷凝器
CN212838225U (zh) 一种节能型真空装置
CN214635494U (zh) 一种具有控温作用的药液均匀混合装置
CN211129614U (zh)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