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2630U -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2630U
CN209092630U CN201821218716.9U CN201821218716U CN209092630U CN 209092630 U CN209092630 U CN 209092630U CN 201821218716 U CN201821218716 U CN 201821218716U CN 209092630 U CN209092630 U CN 209092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
mounting plate
training device
crossbeam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8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毅
胡子靖
郭娴
袁晓毅
张文毅
胡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218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2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2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26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属于体育设备领域。本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抓握臂,每个抓握臂包括安装部件、连接部件、支撑部件和抓握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能够固定安装在稳固的物体上;所述安装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所述支撑部件能够随连接部件旋转,并在所需的位置定位;所述抓握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端部;所述抓握部件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利用本实用新型,练习者可以在多种场合、多种高度实现引体向上的练习,而且由于两个臂之间的距离可调、角度可调、抓握把手可旋转,练习者可以进行更多方面的练习,且对练习者的手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人们久坐或是久站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劳损和产生疼痛,导致腰腿酸痛、四肢无力等一系列常见职业病。但是,人们在体育锻炼的时候由于受场地器械和休息时间的限制,不能经常得到必要的体育锻炼。在锻炼身体以及体育教学时,引体向上是常规的训练项目之一,体育课教学中也会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引体向上项目练习,引体向上也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考核项目。现有的引体向上训练器,大体上是单杠或类似单杠的健身器材,单杠在两根立柱上的高度位置是完全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身体高度自由调整,适用范围较小;而且很多初学者往往由于背部肌群力量薄弱、小臂不能持续发力,难以完成训练,达不到训练效果,并且容易从单杠上落下并摔伤,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防滑防护性能较差,易造成损伤。
而且,引体向上一般需要到专门练习场地才能进行,存在锻炼不便捷问题。虽然在室内利用门框进行引体向上训练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双手无法握住门框横梁,而且用手指扣住横梁进行引体向上练习时很不舒适且很容易脱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另外,由于单杠是固定的,手臂只能以一种方式屈伸,当手臂发生旋转时,就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适用于多种场合,且能够根据练习者手臂的角度调整位置,更加灵活,在实现引体向上训练效果的同时保护练习者的手臂不被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抓握臂,每个抓握臂包括安装部件、连接部件、支撑部件和抓握部件;
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能够固定安装在稳固的物体上;
所述安装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
所述支撑部件能够随连接部件旋转,并在所需的位置定位;
所述抓握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端部;
所述抓握部件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
优化地,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上安装板、侧安装板和下安装板;
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平行设置,且两者均与侧安装板垂直;
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的一端均为直线边,所述上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上端,所述下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下端;
所述上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
所述下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在该圆弧形的外缘开有多个卡槽;
所述下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大于上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
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均开有通孔,两个通孔同轴线设置。
在所述侧安装板上开有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中安装螺栓将安装部件固定在稳固的物体上。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轴、连接筒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筒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轴位于连接筒的内腔中,并与连接筒同轴线安装;
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筒,连接轴的上端插入所述上安装板的通孔内,连接轴的下端插入到所述下安装板的通孔内,所述连接筒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
在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平行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端部均开有螺纹孔。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横梁、限位齿和转筒;
所述横梁采用槽钢,在横梁的两个侧壁上开有螺纹孔,横梁的两个侧壁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和螺栓与连接部件中的两个连接板连接;
所述限位齿固定安装在横梁的开有螺纹孔的一端,转筒安装在横梁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齿位于横梁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好后,当横梁跟随连接筒旋转到所需的位置后,限位齿卡入安装部件的下安装板上的卡槽内,此时,所述转筒的轴线与连接筒的轴线平行。
所述抓握部件包括旋转轴、弯杆和手柄;所述旋转轴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的转筒的内腔中,两者同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能够绕其轴线进行360 度旋转;
所述旋转轴的下端穿出转筒的下端面后与弯杆连接;
所述弯杆的下端与手柄连接,手柄的轴线位于水平线上,与旋转轴的轴线垂直。
优化地,在手柄上套装有橡胶套或者海绵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练习者可以在多种场合、多种高度实现引体向上的练习,而且由于两个臂之间的距离可调、角度可调、抓握把手可旋转,练习者可以进行更多方面的练习,且对练习者的手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安装部件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安装部件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支撑部件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支撑部件的俯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抓握部件的主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中的抓握部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的抓握臂,每个抓握臂包括安装部件1、连接部件2、支撑部件3和抓握部件4;所述安装部件1 能够固定安装在稳固的物体上,例如门框、篮球框等固定物体上。所述连接部件2将安装部件1和支撑部件3连接,支撑部件3能够随连接部件2旋转,并在所需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抓握部件4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端部;所述抓握部件4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
其中,安装部件1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上安装板、侧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平行,且两者均与侧安装板垂直,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的一端均为直线边,上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上端,下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下端,上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下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在该圆弧形的外缘开有多个卡槽,下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大于上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均开有通孔,两个通孔同轴线设置。在侧安装板上开有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中安装螺栓将安装部件固定在其他健身器材或者门框或者结实的固定物上。
所述连接部件2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连接轴、连接筒和连接板;所述连接筒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轴与连接筒同轴线安装,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筒,连接轴的上端插入上安装板的通孔内,连接轴的下端插入到下安装板的通孔内,固定连接后,所述连接筒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在连接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平行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端部均开有螺纹孔。
所述支撑部件3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横梁、限位齿和转筒;所述横梁采用槽钢,在横梁的两个侧壁上开有螺纹孔,横梁的两个侧壁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和螺栓与连接部件2中的两个连接板连接。所述限位齿固定安装在横梁的开有螺纹孔的一端,转筒安装在横梁的另一端;所述限位齿位于横梁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好后,当横梁跟随连接筒旋转到所需的位置后,限位齿卡入安装部件1的下安装板上的卡槽内,要调整横梁与安装部件的角度时,将横梁抬起,使得限位齿从卡槽中脱出,然后旋转横梁找到所需的角度后,放下横梁,限位齿卡入对应的卡槽中,横梁的位置即固定了。限位齿每次卡入卡槽后,所述转筒的轴线均与连接筒的轴线平行。
所述抓握部件4如图8和图9所示,包括旋转轴、弯杆和手柄;所述旋转轴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3上的转筒内,两者同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能够 360度旋转,旋转轴的下端穿出转筒的下端面后与弯杆连接,弯杆的下端与手柄连接,手柄的轴线位于水平线上,与旋转轴的轴线垂直。当练习者抓住手柄做引体向上时,手臂的旋转会带动旋转轴的旋转,这样能够保护练习者的手臂,不会发生损伤事故。
优化地,在手柄上套装有橡胶套或者海绵套,橡胶套或者海绵套能够以手柄为轴进行旋转,这样设计使得其手感更好且防滑。
利用本实用新型,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能力设置其高度、角度,并且在引体向上时手柄随练习者的手臂进行旋转,对练习者的手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9)

1.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抓握臂,每个抓握臂包括安装部件、连接部件、支撑部件和抓握部件;
所述安装部件的一端能够固定安装在稳固的物体上;
所述安装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支撑部件连接;
所述支撑部件能够随连接部件旋转,并在所需的位置定位;
所述抓握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端部;
所述抓握部件能够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上安装板、侧安装板和下安装板;
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平行设置,且两者均与侧安装板垂直;
所述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的一端均为直线边,所述上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上端,所述下安装板的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侧安装板的下端;
所述上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
所述下安装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在该圆弧形的外缘开有多个卡槽;
所述下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大于上安装板的圆弧形端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均开有通孔,两个通孔同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安装板上开有螺纹孔,通过在螺纹孔中安装螺栓将安装部件固定在稳固的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轴、连接筒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筒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轴位于连接筒的内腔中,并与连接筒同轴线安装;
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筒,连接轴的上端插入所述上安装板的通孔内,连接轴的下端插入到所述下安装板的通孔内,所述连接筒能够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平行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的端部均开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横梁、限位齿和转筒;
所述横梁采用槽钢,在横梁的两个侧壁上开有螺纹孔,横梁的两个侧壁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孔和螺栓与连接部件中的两个连接板连接;
所述限位齿固定安装在横梁的开有螺纹孔的一端,转筒安装在横梁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齿位于横梁的两个侧壁之间,安装好后,当横梁跟随连接筒旋转到所需的位置后,限位齿卡入安装部件的下安装板上的卡槽内,此时,所述转筒的轴线与连接筒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件包括旋转轴、弯杆和手柄;所述旋转轴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的转筒的内腔中,两者同轴线设置,所述旋转轴能够绕其轴线进行360度旋转;
所述旋转轴的下端穿出转筒的下端面后与弯杆连接;
所述弯杆的下端与手柄连接,手柄的轴线位于水平线上,与旋转轴的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上套装有橡胶套或者海绵套。
CN201821218716.9U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2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8716.9U CN209092630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8716.9U CN209092630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2630U true CN209092630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0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871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2630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2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09902B1 (ja) スウィ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マシーン
US11583727B2 (en) Shoulder motio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206138651U (zh) 扩胸式医用上臂肩袖肌力康复椅
CN209092630U (zh)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CN211158442U (zh) 一种上肢训练装置
CN201791343U (zh) 排球助学教具
CN106512360B (zh) 一种乒乓球攻球教学练习机
CN210992840U (zh) 一种掰手腕仿生手
CN209952177U (zh) 一种乒乓球训练矫正器
CN210078750U (zh) 一种肩部锻炼装置
CN209188059U (zh) 一种铅球原地投掷技术模拟器
CN206473707U (zh) 一种可穿戴的膝肘关节抗阻训练装置
CN202497651U (zh) 一种手腕训练器
CN206881013U (zh) 一种可方便携带的腹肌训练器材
CN203710641U (zh) 乒乓球正手攻训练器
CN214913083U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健身装置
CN203736817U (zh) 排球垫球手臂弯曲矫正器
CN203227247U (zh) 上肢力量锻炼器
CN204319622U (zh) 新型训练管
CN209596505U (zh) 一种简易拉伸锻炼装置
CN202951197U (zh) 一种两用握力器
CN220918078U (zh) 一种篮球投篮辅助器
CN202961715U (zh) 一种测力弧形握力器
CN209612131U (zh) 一种发卡式拇食指精细功能康复训练仪
CN2597021Y (zh) 手部练力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