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0730U -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0730U
CN209090730U CN201821178045.8U CN201821178045U CN209090730U CN 209090730 U CN209090730 U CN 209090730U CN 201821178045 U CN201821178045 U CN 201821178045U CN 209090730 U CN209090730 U CN 209090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piral
juice
screw rod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8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张玉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80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0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0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0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设置在螺杆体中心的螺杆轴,所述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进料段上设有粉碎螺旋,研磨段上设有研磨螺旋,排渣段上设有排渣筋,其中,所述研磨段设有螺旋升角变大的螺旋突变段,螺旋突变段的螺旋与螺旋突变段上方和下方的螺旋顺滑连接,所述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为α,25°≤α≤60°,所述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岀汁口处设有过滤部,集汁腔内设有所述的螺杆,这样设置使得料渣在螺杆与榨汁机部件之间填充形成缓冲层,降低螺杆运行的噪音,避免异音,同时避免螺杆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与榨汁部件配合榨汁时容易产品异响,且与螺杆接触的榨汁部件容易磨损。现有立式榨汁机一般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的集汁腔,纵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以及套设在螺杆外部的挤压筒,挤压筒上设置过滤网孔,集汁腔上方设置具有进料口的上盖,用户从进料口投入物料,在挤压筒和螺杆之间形成的挤压粉碎间隙内进行挤压粉碎,物料中的汁液被挤出并通过过滤网孔进入到集汁腔内,集汁腔侧壁下部设置岀汁口将汁液引入接汁容器内,而未被挤压出的汁液和料榨则随螺杆螺旋继续向下运行,并经过集汁腔底部的出渣口排出,由此实现汁渣分离。现有立式榨汁机在榨汁过程中,挤压筒上的过滤网孔容易被细碎的料渣堵塞,汁液不能及时被过滤出来从而大量积聚在挤压粉碎间隙内,影响榨汁效率和过滤效果,从而降低出汁率,而且挤压筒和螺杆之间的间隙值难易保证,螺杆受到物料的反作用力容易失去平衡,导致螺旋摩擦挤压筒内壁,致使挤压筒也随之产生晃动,螺杆和挤压筒均难以定位,而且螺杆和挤压筒之间的间隙值精度更难以保证。榨汁时产生异音,挤压筒内壁或螺旋磨损后的颗粒混入汁液中,还影响果蔬汁的安全和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且研磨效果好的螺杆以及挤压筒和螺杆均定位可靠稳定的立式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设置在螺杆体中心的螺杆轴,所述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进料段上设有粉碎螺旋,研磨段上设有研磨螺旋,排渣段上设有排渣筋,其中,所述研磨段设有螺旋升角变大的螺旋突变段,螺旋突变段的螺旋与螺旋突变段上方和下方的螺旋顺滑连接,所述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为α,25°≤α≤60°。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段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和细研磨段,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细研磨段,且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
进一步的,所述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β,10°≤β≤20°。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段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和细研磨段,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粗研磨段,且粉碎螺旋和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γ,10°≤γ≤20°。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段螺旋即为所述螺旋突变段,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研磨螺旋的螺旋升角。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筋由上向下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或者,所述排渣筋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先变大后变小设置;或者,所述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逐渐变大设置。
进一步的,研磨段的外径大于排渣段的外径,所述研磨段和排渣段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研磨螺旋延伸至环形台阶的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立式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岀汁口处设有过滤部,集汁腔内设有所述的螺杆,螺杆与集汁腔配合挤压榨汁,所述集汁腔下部设有粉碎研磨段,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粉碎段、研磨段和排渣段,且粉碎研磨段与螺杆研磨段对应设置;或者,所述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集汁腔内设有所述的螺杆,螺杆外部套设有挤压筒,挤压筒上设有过滤孔,螺杆与挤压筒配合挤压榨汁,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螺旋突变段料渣对螺旋的反作用力大,螺杆晃动较大,螺杆与榨汁机集汁腔或挤压筒之间形成的挤压粉碎间隙精度值不高,而在研磨段设置螺旋升角变大的螺旋突变段,物料在螺旋突变段上方运行速度快,在螺旋突变段运行速度突然变慢,因此物料运行速度先快后慢,形成速度差,使得料渣在螺旋突变段堆积,实现了汁渣的初步分离,且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为α,25°≤α≤60°,使得料渣在螺杆与榨汁机集汁腔或挤压筒之间填充形成缓冲层,降低螺杆运行的噪音,避免异音,同时避免螺杆晃动,也避免螺旋磨损或剧烈撞击榨汁机其他配件,从而间接的加固了螺杆的定位,使得螺杆与榨汁机的集汁腔或挤压筒之间的挤压间隙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好,整机运行稳定可靠。另外,螺杆研磨段设置螺旋突变段尤其利于岀汁口设置在上部的榨汁机,料渣填充螺旋突变段,占据研磨段的空间,利于汁液上涌至榨汁机集汁腔上部的岀汁口,也避免汁液聚集在集汁腔内不能及时排出,从而有利于出汁率的提升,而且螺杆磨损,制作出的果蔬汁更安全卫生。当α小于25°时,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改变不明显,料渣不能明显积聚在螺旋突变段,对螺杆的定位效果不理想。当α大于60°时,螺旋突变段对物料向下推进的速率过低,导致过多的料渣填充在螺旋突变段而难以向下运行,与螺杆配合的榨汁部件容易被料渣挤裂,而且榨汁机电机负载过大,容易造成堵转。
2、研磨段由上向下一次包括粗研磨段和细研磨段,螺旋突变段位于细研磨段上,且粗研磨段螺旋升角不大于细研磨段螺旋升角,粗磨段螺旋升角为β,10°≤β≤20°。此时物料刚运行到粗研磨段时,螺旋升角上位发生变化,物料依旧以恒定速度被螺旋向下推进,当物料运行至细研磨段时,螺旋升角突然变大,物料运行速度突然降低,而粗研磨段仍然不断向下推进物料,致使物料填充在螺旋突变段并不断压实,汁液被挤出,而料渣则在螺旋突变段形成缓冲和中转,从而对螺杆研磨段进行周向定位,使研磨段与榨汁机压榨部件配合间隙稳定。当β小于10°时,物料反作用力过大,粗磨段负载过高,螺杆上下运行不平衡,而且粗磨段与螺旋突变段衔接处螺旋升角变化过大,不利于螺杆保持平衡。当β大于20°时,粗磨段与螺旋突变段衔接处的螺旋升角变化不明显,料渣形成缓冲的效果也不理想,螺杆依旧容易晃动和磨损。
3、当然,所述螺旋突变段还可以设置在粗研磨段,且粉碎螺旋和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所述粉碎段上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γ,10°≤γ≤20°,此时料渣填充在粗研磨段并形成缓冲层对螺杆进行定位,而细研磨段的螺旋升角则变小,这样设置使得部分料渣填充并近似悬浮在粗研磨段,料渣在粗研磨段形成中转站,当粉碎段继续向下推进物料时,部分多余的料渣在向下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进入细研磨段,使得料渣在粗研磨段填充到一定程度并有效对螺杆定位后,从粉碎段进入粗研磨段的料渣与从粗研磨段向下运行至细研磨段的料渣形成进出平衡,保证螺旋突变段始终填充料渣,螺杆运行稳定。当γ小于10°或大于20°时,均不利于螺旋突变段料渣的填充,而且还影响物料的顺畅运行。
4、当然,螺旋突变段即为所述研磨段,这样设置增加了螺旋突变段的高度和占比,从而使料渣填充在螺旋突变段更多,对螺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距离也更长,螺杆运行更稳定。尤其对于从集汁腔上部出汁的榨汁机,料渣不断在研磨段压实,使得汁液能够充分释放并上涌,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出汁率。
5、排渣筋由上向下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倾斜段与研磨段下部衔接顺畅过渡自然,利于导渣,而竖直段则提高排渣效率,保证排渣筋的推力能够最大限度将料渣推向榨汁机的排渣口,避免料渣运行受阻,导致螺旋突变段料渣过多而使螺杆堵转或超载。当然,排渣筋还可以由上向下全部设置在竖直段,排渣筋的推力更加均衡稳定,有效推动料渣排出。或者,排渣筋全部设置为倾斜段,减轻排渣段的负载,避免排渣段受力不均。
6、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可以先变大后边小设置,物料经由的路径变长,便于螺杆在研磨段更充分的进行粉碎研磨。当然,螺杆体外径还可以设置为由进料段到研磨段逐渐变大设置,这样设置利于集汁腔内壁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值由上向下逐渐变小,利于出汁率的提升,且螺杆放置位置更准确,且易拆装。
7、所述研磨段的外径大于排渣段的外径,且所述研磨段和排渣段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榨汁机的榨汁配件配合对向下即将运行至研磨段的块状物料进行剪切,经过剪切的物料在研磨段与榨汁配件配合进一步粉碎,经过粉碎的料渣在螺旋突变段压实,使积聚在螺旋突变段的汁液充分释放。
8、具有所述螺杆的榨汁机,可以为螺杆直接与集汁腔配合进行挤压粉碎,或者螺杆外部还套设挤压筒,螺杆直接与挤压筒配合进行粉碎挤压,螺旋突变段外围积聚料渣避免集汁腔或挤压筒磨损,降低运行噪音。尤其对于岀汁口设置在集汁腔上部的榨汁机,突变段对渣的推力减缓,料渣存储在突变段,料渣被突变段上方螺旋的推力压实,占据空间从而迫使汁液上涌,利于上出汁原汁机的出汁。对于挤压筒外部还设有旋转刷且旋转刷通过螺杆上部驱动的榨汁机,对于旋转刷上驱动原汁机,挤压筒上端无法与上盖接触定位,导致挤压筒晃动剧烈,挤压粉碎间隙精度值不高,在螺杆下部设置突变段,使得料渣在螺杆与挤压筒内壁之间填充形成缓冲层,避免螺杆体剧烈撞击或磨损挤压筒,避免挤压筒晃动,从而间接的加固了挤压筒的定位,使得挤压筒与螺杆之间的挤压间隙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好,有利于出汁率的提升,而且整机运行稳定可靠,磨损小噪音低,制作出的果蔬汁更安全更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压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压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压榨组件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集汁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一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图7c和图7d为实施例一中过滤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二中压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和图8d为实施例二中过滤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三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9a、图9b和图9c为实施例三中过滤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在实施例四中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
2、集汁腔;21、挤压粉碎部;211、粉碎筋;212、壁刀;22、岀汁口;221、出汁通道;23、出渣口;24、第一压力环;25、第二压力环;26、安装孔;27、汁液缓冲空间;28、防水凸台;281、耐磨套;29、压力排汁通道;
3、螺杆;31、螺杆体;311、螺旋;312、螺旋突变段; 313、空腔;314、耐磨环;315、环形台阶;32、螺杆轴;33、进料段;34、研磨段;341、粗研磨段;342、细研磨段;35、排渣段;351、排渣筋;3511、倾斜段;3512、竖直段;
4、上盖;41、进料口;411、进料通道;42、顶壁;43、侧壁;431、旋扣;
5、过滤部;51、过滤挡板;511、阻挡筋;52、过滤孔;53、活动挡板;531、凸起;532、调节旋钮;54、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3,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31和设置在螺杆体中心的螺杆轴32,螺杆体上设有螺旋311,所述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33、研磨段34和排渣段35,所述进料段上设有粉碎螺旋,研磨段34上设有研磨螺旋,排渣段35上设有排渣筋351,所述研磨螺旋设有所述的螺旋突变段312,螺旋突变段的螺旋与螺旋突变段上方和下方的螺旋顺滑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为α,25°≤α≤60°,本实施例中,α为47°,料渣被研磨的更细碎,尤其在螺旋突变段312被压的更实,使得从料渣中挤出并被迫上涌,而滞留在螺旋突变段312的料渣围绕螺杆研磨段周向分布薄厚和密度都更均匀,使得螺杆运行更加稳定,也更利于降噪。
螺旋突变段312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突变段上方螺旋的螺旋升角,螺杆的螺旋升角在螺旋突变段突然变大,且螺旋突变段312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突变段上方,使得螺旋突变段沿着螺旋推进方向的推料面对物料施加的向下的压力突然减小,物料向下运行的速度也突然减小,而螺旋突变段312上方的螺旋升角不变,上方的物料依然持续不断向下运行,而且螺旋突变段上的相邻螺旋之间的间距突然变大,致使越来越多的料渣填充在相邻螺旋之间,因此在螺旋突变段上积聚的料渣明显增多,将螺旋与挤压粉碎部隔开,并在螺旋突变段对应的挤压粉碎区域形成缓冲和中转。
所述研磨段34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341和细研磨段342,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细研磨段342,且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所述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β,10°≤β≤20°。本实施例中,β为15°,此时物料刚运行到粗研磨段341时,螺旋升角上位发生变化,物料依旧以恒定速度被螺旋向下推进,当物料运行至细研磨段342时,螺旋升角突然变大,物料运行速度突然降低,而粗研磨段仍然不断向下推进物料,致使物料填充在螺旋突变段并不断压实,汁液被挤出,而料渣则在螺旋突变段312形成缓冲和中转,从而对螺杆研磨段进行周向定位,使研磨段34与集汁腔挤压粉碎部21配合间隙稳定。
所述排渣筋由上向下包括倾斜段3511和竖直段3512,所述竖直段是指相对于倾斜段的倾斜度变小,而不仅仅指垂直于水平面的情形,当竖直段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时,排渣筋竖直段对料渣的径向压力最大,排渣效率高。倾斜段3511与螺旋突变段的螺旋下端连接,竖直段3512位于倾斜段的下方,倾斜段3511与研磨段下部衔接顺畅过渡自然,利于导渣,而竖直段3512则提高排渣效率,保证排渣筋351的推力能够最大限度将料渣推向出渣口23,避免料渣运行受阻,导致螺旋突变段料渣过多而使螺杆堵转或超载。所述螺杆体31的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先变大后变小设置,物料经由的路径变长,便于螺杆在研磨段更充分的进行粉碎研磨。所述研磨段34的外径大于排渣段的外径,且所述研磨段34和排渣段35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315,所述环形台阶315与榨汁机的榨汁配件配合对向下即将运行至研磨段的块状物料进行剪切,经过剪切的物料在研磨段与榨汁配件配合进一步粉碎,经过粉碎的料渣在螺旋突变段压实,使积聚在螺旋突变段的汁液充分释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榨汁机,如图1至图7所示,榨汁机包括机座1,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2,纵向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3,以及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4,上盖包括顶壁42和侧壁43,上盖顶壁上设有进料口41,机座内设有电机,螺杆包括螺杆体31和螺杆轴32,螺杆体上设有螺旋311,其中,所述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33、研磨段34和排渣段35,集汁腔下部设有挤压粉碎部21,挤压粉碎部21与螺杆研磨段34配合形成挤压粉碎间隙,物料首先被卷入进料段的螺旋后,随即就有大量汁液能够迅速被挤出,集汁腔上部设有岀汁口22,岀汁口处设有过滤部5,具体的,岀汁口设置于螺杆进料段33外围,出渣口设置于螺杆排渣段35外围,被挤压出的大量汁液无需在集汁腔2内滞留,而是迅速从集汁腔上部的岀汁口22过滤并排出,汁液不占用挤压粉碎间隙的空间,大大提高物料流动速度,未经挤出的汁液则随同物料继续在螺旋311推动下运行至研磨段34,在挤压粉碎间隙内继续研磨出汁,集汁腔底部设有出渣口23,螺杆研磨段设有螺旋升角变大的螺旋突变段312。
如图2和图3所示,集汁腔上部与螺杆进料段配合形成压力排汁通道29,所述挤压粉碎间隙不大于压力排汁通道29的间隙值,所述岀汁口22与压力排汁通道29连通,岀渣口23与挤压粉碎间隙连通,挤压粉碎部21与螺杆研磨段配合使得料渣在螺旋的压力作用下填充挤压粉碎间隙,同时汁液被迫上涌至压力排汁通道29并从所述岀汁口排出,螺旋突变段312对料渣向下的推力突然减缓,料渣存储在螺旋突变段312,且料渣被螺旋突变段上方螺旋向下的推力不断压实,并填充与螺旋突变段312对应的挤压粉碎间隙,从而迫使研磨段34挤出的汁液上涌至压力排汁通道,并从集汁腔上部的岀汁口22排出。
所述挤压粉碎间隙的间隙值为N,0.1mm≤N≤4mm,本实施例中,挤压粉碎间隙是变化的,挤压粉碎间隙最小值为0.15mm,最大值为3.5mm,螺杆3由电机驱动转动并与集汁腔挤压粉碎部21配合,由于螺旋突变段料渣312对螺旋的反作用力大,螺杆晃动较大,挤压粉碎间隙精度值不高,而在螺杆研磨段34设置螺旋突变段,使得料渣在螺杆与挤压粉碎部之间填充形成缓冲层,避免螺杆体剧烈撞击或磨损挤压粉碎部21,避免螺杆晃动,从而间接的加固了螺杆3的定位,使得挤压粉碎部21与螺杆3之间的挤压间隙精度更高,利于汁液上涌至压力排汁通道29,也避免汁液聚集在挤压粉碎间隙内,从而有利于出汁率的提升,而且整机运行稳定可靠,磨损小噪音低,制作出的果蔬汁更安全卫生。
所述挤压粉碎间隙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物料在逐渐变小的间隙内被挤压的更充分, 汁液的流动性明显大于固态的料渣,致使挤压粉碎间隙内的汁液迅速上涌至压力排汁通道29,而螺旋突变段312上方的螺旋不断向下推送物料到螺旋突变段312,此段空间被料渣填充满后,螺旋突变段底层的料渣则在螺旋突变段312以较慢的速度向下运行到螺旋突变段的下方,并在排渣段排渣筋351的推动下迅速从出渣口23排出,出渣口23在与集汁腔连通的一端形成排渣口,排渣口一侧设有排渣挡筋,排渣挡筋凸出于排渣口端面设置,所述排渣挡筋对料渣进行阻挡,防止料渣越过出渣口在排渣段35打转,保证料渣在排渣筋351的推动下顺利进入排渣口并从出渣口排出,料渣运行顺畅。
所述过滤部5位于压力排汁通道内且位于岀汁口处,如图4所示,所述压力排汁通道29的内径为W,3mm≤W≤15mm,压力排汁通道的间隙是指螺杆螺旋与集汁腔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W为7mm,这样设置使得汁液再压力排汁通道汇聚并从岀汁口22排出,保证排汁顺畅,且物料能够继续在螺旋推动下向下运行。压力排汁通道29内的汁液经过过滤部后迅速从集汁腔2上部的岀汁口排出,汁液行程短且不易被螺旋搅动,避免汁液中混入过多空气,也就避免了大量气泡的产生,尤其对于菠萝、橙子等软性水果,汁液中的气泡量显著降低。压力排汁通道29内的汁液,主要包括刚进入到螺杆进料段33的物料在螺旋带动下迅速挤出大量汁液,汁液无需随螺旋向下运行,而是随即进入到压力排汁通道29并经由过滤部排出岀汁口22,不仅大大缩短汁液运行的路程,还提高出汁效率,避免大量汁液与螺杆研磨段的料渣混合,避免大量汁液不能及时排出而占据集汁腔内的空间,从而有效防止汁液从上盖与集汁腔连接处溢出。
如图6所示,所述挤压粉碎部21为倒锥形,挤压粉碎部21由集汁腔内壁凸出形成,挤压粉碎部设有粉碎筋211,所述粉碎筋凸出于挤压粉碎部内壁周向均布设置,挤压粉碎部上还设有壁刀212,所述壁刀212由挤压粉碎部顶端向下延伸到挤压粉碎部底端,壁刀212间隔设置在粉碎筋211之间,使得螺杆研磨段与挤压粉碎部之间的挤压粉碎间隙值向下逐渐变小的变化率更高,更利于料渣的粉碎研磨,填充在螺旋突变段的料渣颗粒更细腻更均匀,对螺杆研磨段与挤压粉碎部的缓冲效果更好。
挤压粉碎部上端设有第一压力环24,由于挤压粉碎部21由集汁腔内壁凸出形成,第一压力环24相当于挤压粉碎部上端与集汁腔上部内壁之间形成台阶,因此第一压力环24加剧了螺旋研磨段与挤压粉碎部之间间隙值由上向下变小的程度,使得汁液在第一压力环24以及螺旋突变段312的料渣不断填充的作用下,迅速向上涌入压力排汁通道29内。第一压力环24的设置,使得螺杆与集汁腔之间的间隙在第一压力环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对汁液形成向上的压力,使得汁液上涌至压力排汁通道29,在第一压力环24上方形成汁液汇流和排汁的区域,而第一压力环24下方则主要为物料粉碎研磨的区域。螺旋和第一压力环24配合还对向下即将运行至挤压粉碎间隙的块状物料进行剪切,经过剪切的物料则在研磨段与挤压粉碎部配合下进一步粉碎,经过粉碎的料渣在螺旋突变段压实,使挤压粉碎间隙的汁液充分释放并上涌。
集汁腔侧壁底端向集汁腔内凸出形成第二压力环25,研磨段的外径大于排渣段的外径,螺杆排渣段3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压力环25配合的环形台阶315,环形台阶315位于螺旋突变段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渣段35上的排渣筋延伸到环形台阶的台阶面上,并与研磨段的螺旋连接,料渣填充所述螺旋突变段312以及与螺旋突变段对应的挤压粉碎间隙后,螺旋突变段上方的螺旋继续向下推进料渣时,已经填充在螺旋突变段内的料渣向下运行并经过第二压力环25的挤压,最后在排渣段的排渣筋推动下由出渣口23排出。第二压力环25对料渣多了一次挤压,而且第二压力环凸出设置改变了料渣沿螺旋向下运行的路径,使物料在第二压力环25处拐弯并继续运行,增加了料渣运行路径,同时第二压力环25与排渣段35配合对纤维含量高的料渣进行剪切,如芹菜渣或甘蔗渣,在剪切作用下变得细碎,更容易从出渣口排出。
集汁腔上部设有岀汁口22,具体的,所述岀汁口22至少部分高于挤压粉碎部21顶端,岀汁口高于挤压粉碎部顶端的部分越多,物料通过螺杆进料段33时挤出的汁液越能够迅速的通过过滤部5从岀汁口22排出,汁液所经过的路径短,且避免料渣混入。本实施例中,岀汁口22完全设置在挤压粉碎部上方,岀汁口的最低端不低于挤压粉碎部21顶端,这也使得从研磨段34挤压出的汁液在料渣填充螺旋突变段以后被迫上涌至岀汁口22的同时,料渣则难以越过挤压粉碎部21顶端,也就避免料渣随果汁一起从岀汁口排出,同时避免料渣堵塞过滤部。岀汁口处的集汁腔内侧壁局部凹陷形成汁液缓冲空间27,汁液缓冲空间避让开过滤部,另外,从进料段涌出的大量汁液能够在汁液缓冲空间27内缓存,并迅速通过岀汁口22排出,避免大量汁液积聚在集汁腔内从集汁腔上端口与上盖连接处溢出。
岀汁口22向外延伸形成出汁通道221,出汁通道由岀汁口处向下倾斜设置,汁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顺利沿出汁通道快速流出,提高排汁速率。另外,出汁通道221设置在进料段33外围,在集汁腔侧壁上部,出汁通道向下倾斜设置减小了出汁通道221径向占用长度,缩小了集汁腔2的最大外径,而且出汁通道的最低端也高于集汁腔底部,不会对集汁腔底部形成干涉,集汁腔能够平稳放置在水平面上,而且整机安装到位后,相对于出汁通道设置在集汁腔底部的现有榨汁机来说,出汁通道221设置在螺杆进料段外围还增加了出汁通道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接汁容器的高度可以更大,能够放置容量更大的接汁容器,便于一次连续榨汁同时提供多人饮用,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所述过滤部5包括覆盖所述岀汁口的过滤挡板51,过滤挡板上设有过滤孔52。过滤挡板将料渣过滤,汁液从过滤孔排出,而料渣则被螺旋带入进一步向下运行,经过螺旋突变段312,继而再从出渣口23排出。如图7所示,上盖包括顶壁42和侧壁43,过滤挡板设置于上盖侧壁43上,所述过滤挡板呈环形且围绕螺杆上部设置,具体的,环形的过滤挡板51由上盖侧壁向下延伸形成,过滤挡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52,上盖安装到位后,至少部分过滤孔与岀汁口22重合设置,使得汁液经过过滤孔后能够迅速从岀汁口22排出。本实施例中,过滤挡板51与上盖4一体式制成,过滤挡板51可以随上盖一起装配到集汁腔内,而不用单独装配过滤挡板这一部件,用户拆装方便,而且岀汁口22设置在集汁腔上部,过滤部相应的也设置在集汁腔上部,方便用户观察过滤部汁液过滤的情况,出汁可视化效果更好。
集汁腔侧壁上部光滑且与过滤挡板51的形状匹配,过滤挡板51内表面设有与螺杆上部配合的阻挡筋511,保证物料能够顺序进入到螺旋中,防止物料随螺杆打转。环形过滤挡板51伸入压力排汁通道内并至少部分的覆盖岀汁口22。上盖盖合到位后,过滤挡板容纳在压力排汁通道29内,未经过滤部排出的料渣又被螺旋卷入并运往螺旋突变段,使得料渣不断向下运行,汁液不断上涌,物料在集汁腔内形成上下空间的循环,汁液向上运行,料渣向下运行,出汁和出渣都顺畅,物料也不易在集汁腔内堆积。
所述过滤挡板51与上盖4一体式制成,减少配件加工工艺步骤,且上盖安装到位后,过滤挡板随即安装到位且位置准确,不易相对于螺杆发生晃动。过滤挡板51由上盖侧壁向下延伸形成并伸入集汁腔内,本实施例中,环形过滤挡板上还设置多组过滤孔52,不同组之间单个过滤孔的面积不同,上盖侧壁上设有旋扣431,集汁腔侧壁上端设有与旋扣配合的卡扣,上盖通过旋扣旋转配合安装到集汁腔2上端口,可通过调整上盖4旋合的角度,从而使得其中一组过滤孔与岀汁口22对应设置并覆盖岀汁口,从而过滤形成不同浓度口感的汁液,充分满足用户对不同口感果蔬汁的饮用需求。
如图7a至图7d,过滤挡板上设置多个过滤孔,过滤孔的形状可根据果蔬汁液的属性和汁液含量从而进行最佳形状匹配,环形过滤挡板上既可以设置形状一致的多组过滤孔,也可以设置形状不同的多组过滤孔,从而根据果蔬纤维含量、汁液含量、或者果肉软硬属性选择不同形状的过滤孔。过滤孔可以横向设置成封闭的条形孔,如图7a所示,过滤孔为横向设置或纵向设置的条形孔,这样设置过滤挡板强度好,能够与螺旋进料段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挤压;过滤孔还可以设置成栅条状,或者非封闭式的条形孔,如图7b所示,这样设置方便清洗,且过滤孔不易被堵塞;过滤孔还可以设置成圆形孔或者椭圆形孔,如图7c所示,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过滤挡板强度;过滤孔还可以设为横向设置的条形过滤孔,如图7d所示,螺杆旋转时带动汁液周向流动,而横向设置的条形过滤孔有利于汁液在螺旋的带动下甩出条形过滤孔。本实施例中,挤压粉碎部上端的锥度大于挤压粉碎部21中部和下部的锥度,挤压粉碎部上端为倒锥形广口设置,方便螺杆的取放,另外,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压力环24的宽度减小,过滤挡板51下端与第一压力环24抵接,且过滤挡板51的内表面与挤压粉碎部21内壁顺滑连接,便于物料运行,所述第一压力环24还对上盖进行纵向限位,而上盖顶壁与集汁腔上端口辅助限位,避免上盖受力过大,同时上盖侧壁通过旋合与集汁腔连接时旋扣和卡扣上下配合间隙设计自由度更大,上盖4旋合手感更好。
本实施例中,集汁腔底部中心设有防水凸台28,防水凸台28上设有耐磨套281,防水凸台底部还有耐磨凸点,螺杆体底部内凹形成空腔313,螺杆通过空腔套设在防水凸台28上,空腔的高度与螺杆体高度比为h,1/3≤h≤4/5,这样设置在保证螺杆体31和螺杆轴32传递扭矩可靠的同时,尽量较少螺杆体的材料,螺杆更轻更易拆装,产品制作成本也更低,所述空腔内侧壁上还设有耐磨环314,螺杆通过耐磨环与防水凸台上的耐磨套281接触配合,一方面通过防水凸台对挤压螺杆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尽量较少防水凸台与螺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螺杆阻力,降低电机扭矩,同时避免螺杆体和防水凸台磨损,延长电机、集汁腔和螺杆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所述排渣段设有排渣筋,所述排渣筋还可以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排渣筋可以由上向下全部设置在竖直段,排渣筋的推力更加均衡稳定,有效推动料渣排出。或者,排渣筋全部设置为倾斜段,减轻排渣段的负载,避免排渣段受力不均。
可以理解的,所述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逐渐变大设置,这样设置利于集汁腔内壁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值由上向下逐渐变小,利于出汁率的提升,且螺杆放置位置更准确,且易拆装。
可以理解的,过滤挡板和上盖可以分体式设置,过滤挡板通过旋扣或卡扣或螺纹与上盖侧壁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清洗。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过滤部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过滤部还包括活动挡板53,活动挡板53可活动的设置于岀汁口与所述过滤挡板之间。活动挡板53与过滤挡板配合使得有效过滤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调节过滤后的汁液口感。活动挡板53的内表面与过滤挡板51外表面形成匹配,过滤挡板51上的过滤孔和活动挡板配合形成汁液过滤缝隙,汁液过滤缝隙可以根据活动挡板的调节位置从而发生适应性改变,过滤缝隙值为D,本实施例中,过滤挡板51和活动挡板53上的过滤孔均纵向设置,通过活动挡板可调节的所述过滤缝隙的范围值为0.05mm≤D≤15mm,用户可通过调节活动挡板使过滤缝隙达到该范围内的任意缝隙值,制作口感不同的果蔬汁,可选范围广且操作简单,尤其对于西红柿、西瓜等浓稠型果蔬汁,物料在集汁腔内运行顺畅不易堵塞,出汁和出渣均顺畅。
具体的,岀汁口22处的集汁腔内侧壁局部凹陷形成汁液缓冲空间27,所述活动挡板53可活动的容纳在所述汁液缓冲空间内,一方面使活动挡板避让开螺旋,防止干涉,另一方面,为经过过过滤部5的汁液提供缓冲空间,避免过多的汁液不能及时排出岀汁口22而又返回到集汁腔内。如图8a所示,活动挡板53上设有过滤孔52,过滤挡板51和活动挡板53上的过滤孔52为纵向设置的条形孔,活动挡板53上下移动以调节过滤挡板和活动挡板上过滤孔的重合面积,活动挡板53调节型式可根据整机造型和用户手感进行自由设置,操作便捷且好清洗。活动挡板上设有调节旋钮532,集汁腔侧壁上设有安装孔26,调节旋钮532一端与活动挡板53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孔26伸出集汁腔外侧壁设置,方便用户手握并调节活动挡板。
可以理解的,如图8b所示,活动挡板53上设有过滤孔52,过滤挡板和活动挡板上的过滤孔52为横向设置的条形孔,活动挡板53水平移动以调节过滤挡板和活动挡板上过滤孔的重合面积。
可以理解的,如图8c所示,活动挡板53上设有过滤孔52,活动挡板53在竖直面内旋转以调节过滤挡板51和活动挡板53上过滤孔的重合面积。
可以理解的,如图8d所示,过滤挡板51上的过滤孔52还可以为喇叭形,活动挡板53内侧设有与喇叭形过滤孔插接配合的凸起531,凸起531与过滤孔52之间形成所述过滤缝隙,过滤部沿螺杆径向移动,也就是沿喇叭形过滤孔52开孔方向移动并改变凸起伸入过滤孔内的距离,从而调节所述过滤缝隙的大小,调节简单且过滤部强度好,不易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过滤部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岀汁口下部设有固定挡板54,固定挡板上设有过滤孔52,上盖安装到位后,所述过滤挡板51位于固定挡板54的上方,过滤挡板51和固定挡板54共同覆盖所述岀汁口22,而过滤挡板51和固定挡板54上的过滤孔52则上下配合共同形成所述汁液过滤缝隙,从而使岀汁口的出汁面积变化更加多样,另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固定挡板和过滤挡板覆盖岀汁口的面积比进行调整。如图9a所示,所述过滤挡板和活动挡板上的过滤孔孔径相同且最小孔径大不于1mm,这样设置可制作出纯鲜果汁,果渣含量极少,口感细腻。如图9b和图9c所示,过滤挡板51上的过滤孔面积设置成大于固定挡板上的过滤孔面积,大量涌出的汁液先经过过滤挡板51上较大的过滤孔流出,而汁液中含有的料渣由于重力会有向下沉淀的趋势,此时,混合着料渣的汁液再经过固定挡板上较小的过滤孔过滤,则将料渣过滤掉,而汁液顺利流出,被过滤掉的料渣被螺旋向下带入进一步粉碎挤压并从出渣口排出。一方面满足大量汁液迅速过滤排出,另一方面固定挡板上的过滤孔对含料渣较多的果蔬汁进行进一步过滤,有效避免过多的料渣混入汁液中,从而保证汁液的品质和口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上盖的旋合角度,使得过滤挡板上不同孔径的过滤孔对准岀汁口并与固定挡板上的过滤孔配合,过滤挡板和固定挡板上的过滤孔孔径均不大于1mm时,榨出纯鲜果汁(如图9a所示),过滤挡板上的过滤孔孔径为1mm~5mm时,制作含果肉的果汁(如图9b所示),过滤挡板上的过滤孔孔径不小于5mm时,制作果酱(如图9c所示)。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螺旋突变段的设置位置不同。
如图10所示,所述研磨段34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341和细研磨段342,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粗研磨段341,且粉碎螺旋和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γ,10°≤γ≤20°,此时料渣填充在粗研磨段341并形成缓冲层对螺杆进行定位,而细研磨段342的螺旋升角则变小,这样设置使得部分料渣填充并近似悬浮在粗研磨段341,料渣在粗研磨段形成中转站,当进料段继续向下推进物料时,填充在螺旋突变段底层的料渣在向下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进入细研磨段342,使得料渣在粗研磨段填充到一定程度并有效对螺杆定位,从进料段进入粗研磨段的料渣与从粗研磨段向下运行至细研磨段的料渣形成进出平衡,保证螺旋突变段始终填充料渣,螺杆运行稳定。
可以理解的,所述研磨段34即为所述螺旋突变段,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研磨螺旋的螺旋升角。这样设置增加了螺旋突变段的高度和占比,从而使料渣填充在螺旋突变段更多,对螺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距离也更长,螺杆运行更稳定。尤其对于从集汁腔上部出汁的榨汁机,料渣不断在研磨段压实,使得汁液能够充分释放并上涌,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出汁率。
可以理解的,所示固定挡板相对于岀汁口固定设置,或者相对于岀汁口可拆卸更换设置。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榨汁机的结构不同。
具体的,所述榨汁机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集汁腔内设有所述的螺杆,螺杆外部套设有挤压筒,挤压筒上设有过滤孔,螺杆与挤压筒配合挤压榨汁,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研磨段设有螺旋突变段,使得料渣在螺杆与挤压筒之间填充形成缓冲层,降低螺杆运行的噪音,避免异音,同时避免螺杆晃动,也避免螺旋磨损或剧烈撞击挤压筒,从而间接的加固了螺杆和挤压筒的定位,使得螺杆与挤压筒之间的挤压间隙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好,整机运行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设置在螺杆体中心的螺杆轴,所述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进料段上设有粉碎螺旋,研磨段上设有研磨螺旋,排渣段上设有排渣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段设有螺旋升角变大的螺旋突变段,螺旋突变段的螺旋与螺旋突变段上方和下方的螺旋顺滑连接,所述螺旋突变段的螺旋升角为α,25°≤α≤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段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和细研磨段,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细研磨段,且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β,10°≤β≤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段由上向下依次包括粗研磨段和细研磨段,所述螺旋突变段位于粗研磨段,且粉碎螺旋和细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粗研磨段螺旋的螺旋升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为γ,10°≤γ≤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段螺旋即为所述螺旋突变段,所述粉碎螺旋的螺旋升角不大于研磨螺旋的螺旋升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筋由上向下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
或者,所述排渣筋竖直设置或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先变大后变小设置;或者,所述螺杆体外径由进料段到研磨段逐渐变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其特征在于,研磨段的外径大于排渣段的外径,所述研磨段和排渣段连接处形成环形台阶,所述研磨螺旋延伸至环形台阶的台阶面上。
10.一种立式榨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岀汁口处设有过滤部,集汁腔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杆,螺杆与集汁腔配合挤压榨汁,所述集汁腔下部设有粉碎研磨段,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粉碎段、研磨段和排渣段,且粉碎研磨段与螺杆研磨段对应设置;
或者,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的上盖,上盖设有进料口,机座内设有电机,集汁腔上设有岀汁口和出渣口,集汁腔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杆,螺杆外部套设有挤压筒,挤压筒上设有过滤孔,螺杆与挤压筒配合挤压榨汁,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螺杆体由上向下包括进料段、研磨段和排渣段。
CN201821178045.8U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Active CN209090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8045.8U CN209090730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8045.8U CN209090730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0730U true CN209090730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4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8045.8U Active CN209090730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07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871A (zh) * 2019-07-20 2019-09-13 山西力德福科技有限公司 榨汁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871A (zh) * 2019-07-20 2019-09-13 山西力德福科技有限公司 榨汁机
CN110226871B (zh) * 2019-07-20 2024-01-12 山西力德福科技有限公司 榨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3653U (zh) 一种进料效率高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10250882A (zh) 一种上过滤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209090730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CN209436857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4970682B (zh) 一种榨汁机
CN209436858U (zh) 一种口感可调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2210562B (zh) 粉碎食物时能维持适当的投入和排出量而提高粉碎效率的搅拌机
CN207506350U (zh) 一种挤压效率高的卧式螺杆榨汁机
CN104970678A (zh) 榨汁机
CN204105680U (zh) 榨汁机
CN206867054U (zh) 一种粉碎效率高的立式螺杆榨汁机
CN209090731U (zh) 一种出汁效率高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7136890B (zh) 一种限位可靠的榨汁机
CN105326323B (zh) 榨汁机
CN208693083U (zh) 拨料件及食物处理机
CN108309015B (zh) 一种汁渣分离效果好的立式螺杆榨汁机
CN208972567U (zh) 一种果泥或冰激凌制作装置及具有其的榨汁机
CN206745147U (zh) 挤压桶及食物处理机
CN112892715A (zh) 一种无核黄皮果酱制作用破碎装置
CN206080055U (zh) 一种进料效率高的榨汁机
CN209995884U (zh) 一种易拆装清洗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210169675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11214093B (zh) 一种出汁快速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210169676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7136891B (zh)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