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6891B -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6891B
CN107136891B CN201610517068.6A CN201610517068A CN107136891B CN 107136891 B CN107136891 B CN 107136891B CN 201610517068 A CN201610517068 A CN 201610517068A CN 107136891 B CN107136891 B CN 107136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device
rotary feeding
juice
extruding
collection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70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6891A (zh
Inventor
王旭宁
赵国锋
杨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70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36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6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6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6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6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19/00Household machines for straining foodstuffs; Household implements for mashing or straining foodstuf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方的集汁容器,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和螺杆轴,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旋转进料装置,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且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出料口与集汁容器连通,所述挤压螺杆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运动,使得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集汁容器内,实现自动进料,而且进料顺畅且不易卡料,物料也不易在所述开口处堆积。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螺杆挤压榨汁机,一般包括机座,与机座连接的集汁腔,设置于集汁腔内的螺杆和挤压过滤筒,以及盖合于集汁腔上方的上盖,上盖上设有与集汁腔连通的进料通道,物料通过进料通道后由螺旋带动向下运动,在集汁腔与挤压过滤筒之间形成的粉碎间隙内进行挤压榨汁。由于螺杆绕螺杆轴做回转运动,螺杆轴中心的线速度为零,因此进料通道通常需要偏置设置,使得从进料通道进入的物料避开螺杆的中心区域,而进料通道偏置设置使得进料通道的口径受到了限制。
专利号CN201310175466.0的方案公开一种榨汁机,进料通道偏置于上盖一侧设置,而且上盖内凹形成压榨处理部位用于容纳螺杆上部,进料通道通过导料面与压榨处理部位过渡连接,使得物料在导料面的引导下进入压榨处理部位,进行预粉碎和切削。该方案由于压榨处理部位凸出于上盖上端面设置,上盖占用空间大,造型不够合理也不够美观,而且螺杆压榨处理部位上端还设有对螺杆轴上端进行限位的轴孔,螺杆采用中心定位方式,同时需满足大口径进料,螺杆受到的挤压力变大,相应的上盖受力增大,造成上盖应力集中容易开裂,影响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整个上盖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物料经过进料通道需要拐弯才能进入挤压螺旋进行榨汁,物料经过路径较长,容易堆积在压榨处理部位,而且这种榨汁结构物料的自动进料效果不理想,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料且进料效率高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榨汁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方的集汁容器,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的上盖,所述上盖的端面上设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和螺杆轴,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旋转进料装置,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且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出料口与集汁容器连通,所述挤压螺杆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运动,使得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集汁容器内,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
进一步的,所述集汁容器内还设有挤压过滤筒,所述挤压螺杆套设在挤压过滤筒内,挤压螺杆与挤压过滤筒间形成挤压腔。
进一步的,所述集汁容器内壁设有与挤压螺杆配合的挤压筋条,所述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内壁间形成挤压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呈漏斗形,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与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上端口即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漏斗的侧壁上,所述漏斗的下端与挤压螺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导料面,所述挤压螺杆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运动,物料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后,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从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沿导料面运动至出料口并进入到挤压腔内进行压榨,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2≤a≤1。
进一步的,所述集汁容器与挤压过滤筒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旋转刷上端配合,驱动所述旋转刷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面上设有卡位分割件,所述卡位分割件偏置于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过滤筒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配合导料的引导壁,所述引导壁环绕旋转进料装置的外侧壁设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等效直径是指与所述开口的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例如,对于圆形开口,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即为圆形的直径;对于椭圆形或长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开口,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是指,将所述开口的面积等同于相应的圆的面积后,所述圆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在挤压螺杆上端设置了旋转进料装置,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在挤压螺杆的带动下,边旋转边进料,实现自动进料,使得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进入集汁容器内,提高了进料效率,而且进料顺畅且不易卡料,物料也不易在所述开口处堆积。
上盖设有开口以及与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物料经进料通道投入后,经由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物料通过开口后由进料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并由旋转进料装置带动旋转,所述出料口与集汁容器连通,物料从出料口输出后随即进入到集汁容器,由挤压螺杆的螺旋带动向下运动并进行压榨粉碎。旋转进料装置随挤压螺杆旋转过程中,所述开口始终与进料口对应,使得物料经过开口后能够完全落入进料口,完成顺畅进料过程,防止物料堆积或卡在进料口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起到了物料由输料状态到压榨粉碎状态的连接过渡作用,一方面使得进料通道内的物料顺利由开口进入到旋转进料装置,另一方面使得经过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顺利进入螺旋中进行挤压粉碎。
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且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旋转进料装置本身具备旋转进料功能,使得上盖开口和进料通道的设置位置不必受到挤压螺杆位置的限制,所述开口覆盖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大大提高了所述开口在上盖上的设置位置和开口的口径设置的自由度,实现中心吃料,使得旋转进料装置与挤压螺杆受力更加均衡,整体运动部件结构稳定,相对磨损小。当然,与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既可以设置在上盖中间位置也可以偏置于上盖中心位置,上盖无需设置上凸的容纳腔结构即可实现大口径整果进料,简化了上盖结构。另外,旋转进料装置由挤压螺杆带动旋转,驱动方式简单可靠,使得物料由出料口输出后进入挤压螺杆的螺旋中进行榨汁过程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更易切入挤压螺旋中。
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当a小于1/3时,所述开口相对于旋转进料装置的直径过小,虽然能够实现自动顺畅进料,但是当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一定时,开口口径过小,无法实现大口径榨汁或整果榨汁。当a大于4/3时,所述开口相对于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过大,虽能满足大口径榨汁需求,但旋转进料装置的上端无法通过上盖进行限位,而且从进料通道落入开口的物料无法完全落入旋转进料装置中,容易漏料。1/3≤a≤4/3,不仅满足大口径进料需要,而且开口周围有足够空间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防止其旋转时径向晃动,而且物料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能够顺畅进料,不易卡料也不易漏料。
2、所述集汁容器内还设有挤压过滤筒,所述挤压螺杆设置在挤压过滤筒内,使挤压螺杆与挤压过滤筒之间形成挤压腔。物料由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进入随旋转进料装置旋转并由出料口输出后,顺利进入挤压腔,由挤压螺旋带动向下运动进行粉碎挤压。所述挤压过滤筒将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形成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挤压螺杆与挤压过滤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挤压腔,以及挤压过滤筒的外壁与集汁容器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出汁腔,物料从出料口进入挤压腔进行挤压出汁,汁液从挤压过滤筒上的过滤网孔流出至挤压过滤筒与集汁容器之间的出汁腔内,而挤压腔中的物料边被挤压出汁边在挤压螺旋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并从出渣口排出。所述挤压过滤筒与挤压螺杆之间形成的挤压腔空间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分别对物料进行初步粉碎、挤压出汁和研磨,充分压榨物料中汁液,出汁率高。
3、所述集汁容器内壁设有与挤压螺杆配合的挤压筋条,所述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内壁间形成挤压腔。这样设置使得经过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直接由出料口进入集汁容器内壁与挤压螺杆之间形成的挤压腔内进行粉碎挤压,而且无需挤压过滤筒,简化了结构,安装方便也更易清洗。
4、所述旋转进料装置整体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的上端口即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漏斗的侧壁上,方便进料,进料口设置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上端口处,与开口相对应,经过进料通道的物料可直接由开口落入进料口,出料口设置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侧壁上,方便物料输出,物料从开口落入旋转进料装置,由进料口运动到出料口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得物料很容易从开设在漏斗侧壁上的出料口输出,进料顺畅且不易堆积在旋转进料装置中。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与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重合,旋转进料装置的下端与挤压螺杆连接,直接由挤压螺杆驱动其旋转,旋转进料装置呈漏斗形上大下小的结构也方便与螺杆连接。
5、旋转进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导料面,物料经由进料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经过导料面并由出料口输出,无需借助任何外力。物料一边沿导料面运动一边随整个旋转进料装置旋转,大大提升了物料运行的速度,提高了进料效率,也使物料进料更顺畅。导料面可设置成螺旋面或斜面或弧面,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即可使得物料沿导料面向下滚落而无需其他外力驱动物料。
开口直径与旋转进料装置回转直径之比a可以进一步的限定为1/2≤a≤1,保证了开口的口径能够完全落在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范围内,上盖也更容易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而且上盖开口边缘的下端面与旋转进料装置的导料面形成预粉碎空间对物料进行预粉碎切削,满足整果榨汁的同时,进料效率更高。当a为1时,也即开口的口径与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相等,物料从进料通道能够顺畅进入旋转进料装置,不易卡料,而且物料体积可以足够大,充分体现了大口径整果榨汁的优势,而且进料通道与旋转进料装置的连接和定位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6、所述集汁容器与挤压过滤筒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旋转刷上端配合,驱动所述旋转刷转动。使旋转刷对挤压过滤筒的外壁进行刷洗清洁,防止挤压过滤筒上的过滤孔堵塞,旋转刷包括位于壁刷杆外侧的刷片,其对集汁容器的内壁进行刮刷,同时对集汁容器内的汁液进行搅动,使果汁均匀口感好。旋转刷通过旋转进料装置驱动,所述旋转刷的下端不用设置旋转刷齿,集汁容器底座也不设置中间齿轮,挤压螺杆下端也无需设置传动齿,大大简化了集汁容器底座、挤压螺杆和旋转刷的结构,也提升了集汁容器底座的设计自由度。
7、所述上盖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避免旋转进料装置在转动过程中轴向攒动以及径向晃动,从而保证物料顺畅通过旋转进料装置进入挤压螺旋中。另外,通过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的配合,也进一步提高旋转进料装置和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的装配精度,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当开口的等效直径小于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时,开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在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范围内,所述限位结构可以为设置于开口周围的限位台阶,所述定位结构与限位台阶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使得旋转进料装置围绕限位台阶旋转。所述限位台阶向下凸出设置,限位台阶的外环面与旋转进料装置的定位结构配合,防止旋转进料装置径向晃动。所述限位台阶的下端面与导料面形成的空间随旋转装置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物料随所处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并从出料口输出。位于出料口处的导料面与限位台阶的下端面形成剪切部,还对物料起到剪切作用,方便大块物料的切削和粉碎。
当开口的等效直径小于或等于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时,所述限位结构即为所述进料通道下端的内环面,旋转进料装置上端套设于进料通道内环面内,使旋转进料装置上端在进料通道下端内部旋转,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当然,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为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下端内环面内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上端外侧壁与所述凹槽或凸起配合,形成耐磨摩擦副,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径向限位。不仅充分满足大口径整果榨汁,还能够保证旋转进料装置以及挤压螺杆传动的稳定性。
8、所述导料面上设有卡位分割件,所述卡位分割件偏置于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设置,对物料进行卡位和分割,所述卡位分割件与上盖限位结构配合,将物料卡入预粉碎区并对物料进行切割,将其分割为小块物料后随导料面遇运动到出料口输出。所述卡位分割件竖直设置于导料面上,卡位分割件的边缘设有刃口,所述开口覆盖所述卡位分割件,所述卡位分割件偏离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设置,所述卡位分割件有导料面一体式制成,随旋转进料装置一起旋转,且旋转过程中卡位分割件始终位于所述开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卡位分割件与进料通道下端的内环面配合,对物料进行阻挡并卡住,使物料沿导料面向下运动,避免其沿进料通道的内壁向上翻转无法进料。
9、挤压过滤筒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旋转进料装置配合导料的引导壁,引导壁环绕旋转进料装置外侧壁设置,由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引导壁也呈相应的倒锥形,引导壁内侧与旋转进料装置外侧壁配合,相当于增加了挤压腔的纵向距离,物料由出料口输出后迅速进入引导壁与旋转进料装置外侧壁之间的空间,增加了物料挤压粉碎的行程,使物料粉碎挤压更彻底,出汁更充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旋转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集汁容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另一种旋转进料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挤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集汁容器设置与挤压螺杆配合的挤压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9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上盖与集汁容器装配示意图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1为另一种挤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三中另一种旋转进料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四中旋转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四中另一种旋转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五中旋转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所述榨汁机实施例六中电机轴与螺杆轴连接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机座;
2、集汁容器;21、侧壁;22、底座;23、挤压筋条;24、延伸腔;25、卡扣;26、旋扣导轨;
3、挤压螺杆;31、螺杆轴;311、防脱槽;32、螺旋;321、主螺旋;33、导流通道;
4、旋转进料装置;41、进料口;42、出料口;43、导料面;431、切削刃;432、卡位分割件;44、连接面;45、定位环;451、滚轮;452、环形齿;
5、上盖;51、开口;52、进料通道;521、卡料筋;522、凸台;523、预粉碎刀片;53、限位台阶;54、预粉碎区;55、耐磨环;56、旋扣;57、卡扣导轨;
6、挤压过滤筒;61、引导壁;611、筋条;612、过滤孔;613、环形凸台;62、壁刀;
7、旋转刷;71、旋转刷架;72、刷片;73、壁刷杆;
8、电机轴;8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方的集汁容器2,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2内的挤压螺杆3,盖合于集汁容器2上端的上盖5,所述上盖5的端面上设有开口51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52,所述挤压螺杆3包括本体和螺杆轴31,本体上设有螺旋32,所述挤压螺杆3的上端设有旋转进料装置4,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口41及出料口42,所述开口51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41设置,且所述开口51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出料口42与集汁容器2连通,所述挤压螺杆3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运动,使得从开口5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的物料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集汁容器2内。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在挤压螺杆3的带动下,边旋转边进料,实现自动进料,使得从开口5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的物料在旋转装置的作用下进入集汁容器2内,提高了进料效率,而且进料顺畅且不易卡料,物料也不易在所述开口处堆积。
旋转进料装置4设置在挤压螺杆3上端,物料经进料通道52投入后,经由开口5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并由其带动旋转从出料口42输出后随即进入到挤压螺杆的螺旋32中进行压榨。旋转进料装置4随挤压螺杆旋转过程中,所述开口51始终与进料口41对应,使得物料经过开口51后能够完全落入进料口41,完成顺畅进料过程,防止物料堆积或卡在进料口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起到了物料由输料状态到压榨粉碎状态的连接过渡过程作用,一方面使得进料通道52内的物料顺利由开口51进入到旋转进料装置4,另一方面使得经过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顺利进入螺旋32中进行挤压粉碎。
旋转进料装置4本身具备旋转自动进料功能,能够实现上盖5中心位置进料,使得上盖开口51和进料通道52的设置位置不必受到挤压螺杆3位置的限制,所述开口51覆盖挤压螺杆3的旋转中心,这样设置大大提高了所述开口51在上盖5上的设置位置和所述开口51的口径设置的自由度。与开口51连通的进料通道52既可以设置在上盖端面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偏置于上盖端面的中心位置,上盖5无需设置上凸的容纳腔结构即可实现大口径整果进料,简化了上盖结构。另外,旋转进料装置4由挤压螺杆3带动旋转,驱动方式简单可靠,使得物料由出料口输出后进入挤压螺杆3的螺旋32中进行榨汁过程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更易切入挤压螺旋中。
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本实施例中,a为5/8,这样设置不仅满足大口径进料需要,而且开口51周围有足够空间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限位,防止其旋转时径向晃动,而且物料从开口5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能够顺畅进料,不易卡料也不易漏料。优选的,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为80mm~120mm,充分满足大口径免切削,直接投料的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为85mm,满足大块物料或整果投料榨汁的需求,物料可经过进料通道从开口51顺利落入旋转进料装置4中,无需切削,方便投料,用户体验好。
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旋转半径为R,也即旋转进料装置回转直径的一半,40mm≤R≤90mm,R小于40mm时,相应的所述进料口41的口径过小,不能够保证所述开口完全位于进料口的范围内,物料通过开口51时容易落入进料口以外的区域。当R大于90mm时,旋转进料装置整体造型过大,造成浪费。本实施例中,R为68mm,即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为136mm,不仅满足大口径投料需求,而且能够保证物料经过开口51后顺利落入与开口对应的进料口41,由进料口4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并向下旋转输料,继而从出料口42输出进入挤压螺旋32,物料运行路径流畅不易卡料。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呈漏斗形,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旋转中心与挤压螺杆3的旋转中心重合,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下端与挤压螺杆3连接。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整体呈漏斗形,方便自动进料,进料口41设置在旋转进料装置4的上端,与开口51相对应,经过进料通道的物料可直接由开口落入进料口41,出料口42设置在旋转进料装置4的侧壁上,方便物料输出,物料从进料口41运动到出料口42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得物料很容易从开设在旋转进料装置4侧壁上的出料口42输出,不易堆积在旋转进料装置中。旋转进料装置4的下端与挤压螺杆3连接,旋转进料装置呈漏斗形上大下小的结构也方便与挤压螺杆3连接并由挤压螺杆驱动其旋转。
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包括设置在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之间的导料面43,所述挤压螺杆3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运动,物料从开口5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后,在旋转进料装置4的作用下,从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41沿导料面43运动至出料口42并进入到挤压腔内进行压榨。经由进料口41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经过导料面并由出料口输出,无需借助任何外力。物料一边沿导料面43运动一边随整个旋转进料装置旋转,大大提升了物料运行的速度,提高了进料效率,也使物料进料更顺畅。
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为倒锥形,所述导料面43为螺旋面,其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可使得物料沿导料面43向下滚落而无需其他外力驱动物料。所述导料面43的高度差为H,25mm≤H≤65mm,本实施例中,H为45mm,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导料面43高度合适,螺旋升角合适,整个旋转进料装置4的造型大小合理,物料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进料的行程适宜,既能够满足大块物料自动进料和预粉碎切削,又使得集汁容器2能够完全容纳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结构稳定可靠,而且上盖5更易安装。
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与挤压螺杆3合为一体式,结构更加稳固可靠,而且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螺杆3的旋转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保证同轴度的同时挤压螺杆3相对于集汁容器2也更易拆装。所述挤压螺杆3的本体上设有至少一条螺旋32,所述螺旋包括一条主螺旋321和多条辅螺旋,所述导料面43与主螺旋321光滑连接。所述导料面43呈螺旋形状由上向下逐渐变窄并最终与主螺旋连接为一体,主螺旋321与导料面43的连接处位于出料口42的最低处,这样设置使得经过导料面43的物料顺利进入挤压螺旋32中继续粉碎挤压,物料过渡自然,运行顺畅。所述导料面43的出料口处边缘设有切削刃431,所述切削刃431为塑料材质且与导料面43一体成型。
所述上盖开口51的周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对旋转进料装置的上端进行限位,开口51的等效直径小于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时,开口5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在进料口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开口周围的限位台阶53,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于旋转进料装置4上端的定位环,所述限位台阶53与定位环45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及挤压螺杆进行限位,避免旋转进料装置在转动过程中轴向攒动以及径向晃动,从而保证物料顺畅通过旋转进料装置4进入挤压螺旋中。通过限位台阶53与定位环45的配合,也进一步提高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螺杆3与集汁容器2的装配精度,保证传动的可靠性。所述上盖的开口51周围向下凸出形成限位台阶53,所述切削刃431与所述限位台阶53的下端面配合形成剪切部,对大块物料进行剪切粉碎。由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整体呈倒锥形,所述导料面43呈螺旋形状延伸,且由下向上渐宽设置,使得导料面43的出料口处切削刃431的宽度最大,增大了对物料的有效切削距离,大块物料进料及切削效果好。
所述导料面43上设有卡位分割件432,所述卡位分割件432偏置于旋转进料装置4的旋转中心设置,对物料进行卡位和分割,所述卡位分割件432与进料通道52下端的内环面配合,所述进料通道下端与导料面合围形成预粉碎区,卡位分割件将物料卡入预粉碎区54并对物料进行切割,将其分割为小块物料后随导料面运动到出料口输出。所述卡位分割件432竖直设置于导料面43上且呈片状,卡位分割件432的边缘设有刃口,且刃口在随旋转进料装置4转动过程中与物料相对设置,对物料进行切割,所述开口51覆盖所述卡位分割件432,所述卡位分割件432偏离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旋转中心设置,所述卡位分割件432与导料面43一体式制成,随旋转进料装置4一起旋转,且旋转过程中卡位分割件432始终位于所述开口5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范围内,卡位分割件432随旋转进料装置4旋转,与进料通道52下端的内环面的距离渐变,对物料进行阻挡并卡住,使物料沿导料面向下运动,避免其沿进料通道52的内壁向上翻转无法进料,实现自动进料及预粉碎切削功能。
所述定位结构为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上端周向设置的定位环45,定位环45下端与导料面连接为一体,所述定位环45主要用于旋转进料装置4以及挤压螺杆3的轴向和径向定位。通过定位环45周向定位的方式,使上盖5受力均匀,避免其开裂。所述定位环45的内环面与上盖限位台阶53的外环面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和挤压螺杆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旋转进料装置和挤压螺杆晃动。所述定位环45的上端面与上盖下端面抵接,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旋转进料装置轴向上攒动。保证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螺杆3的安装精度,以及与集汁容器2内壁配合的挤压腔的精度,从而保证出汁率和出汁效率。所述螺杆轴3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导料面43,螺杆轴31只起到传动扭矩的作用,而不用对挤压螺杆和旋转进料装置进行定位,结构简单,成本低。
所述定位环45围成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41,所述进料口41与开口51对应设置,并与进料通道52连通,方便物料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所述导料面43还包括连接面44,所述连接面44呈锥形斜面,构成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侧壁的一部分,所述定位环45与螺旋状导料面43通过连接面44过渡连接。所述导料面43、连接面44和定位环45围成所述出料口42,且三者一体式制成。物料经过旋转进料装置4的出料口42输出至挤压腔,并顺沿导料面43进入挤压螺旋,由挤压螺旋带动物料向下运动进行粉碎研磨。
如图4所示,所述上盖的开口51周围设有限位台阶53,所述限位台阶与进料口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限位,使得旋转进料装置4围绕限位台阶旋转。所述限位台阶53由上盖的端面向下凸出形成,所述定位环45围成所述进料口41,限位台阶53的外环面与定位环45的外环面配合,对挤压螺杆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旋转进料装置径向晃动。所述限位台阶的下端面与导料面形成的空间随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而不断变化,从而使物料随所处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并从出料口输出。位于出料口处的导料面刃口与限位台阶的下端面配合形成剪切部,对物料起到剪切作用,方便大块物料的切削和粉碎。
所述上盖开口51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52,所述进料通道52的下端由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限位台阶53的下端面,所述进料通道52竖直设置,方便物料的投放,物料通过进料通道52上端口竖直落入到旋转进料装置4内,进行输料和预粉碎切削,继而进入到挤压螺旋32中进行细粉碎和研磨。
所述限位台阶53围绕所述进料通道52下端口设置,所述进料通道52下端侧壁一侧外扩,使进料通道下端的口径由上向下逐渐变大,呈喇叭状,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52的下端口呈椭圆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导料面43上的卡位分割件随旋转进料装置4在进料通道的下端口范围内旋转的轨迹与进料通道52内壁之前的距离逐渐变化,对物料形成有效挤压和切削,强化了卡位分割件的预粉碎切削效果。所述进料通道52下端的内环面一侧设有多个卡料筋521,所述卡料筋521沿竖直方向设置,防止物料在导料面43上打转。
所述导料面与进料通道喇叭形的下端内壁合围形成预粉碎区54,对物料进行初步的粉碎挤压。尤其对于球形物料,物料从进料通道52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内,随其一起旋转并被卡料筋521卡入预粉碎区,再由导料面43上的卡位分割件432将大块物料切成小块,物料随即到达导料面43的出料口边缘,由切削刃431对物料进行切削和粉碎,继而进入挤压螺旋进行挤压研磨出汁。另外,对于条状物料,如黄瓜、胡萝卜等,物料进入预粉碎区,直接由切削刃431与限位台阶53的下端面形成剪切部将物料切断,被切断的物料由出料口输出至挤压腔进一步粉碎挤压,提高了进料效率和榨汁效率。
所述上盖5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环45上端面配合的耐磨环55,对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螺杆3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耐磨环55围绕限位台阶53边缘设置,进一步防止上盖5磨损,保证其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环采用耐磨塑胶制成。当然,所述定位环45上端面也可以设置耐磨件,与所述耐磨环配合,形成耐磨摩擦副。
所述进料通道52上端口设有可旋转的翻转置物台,所述翻转置物台的旋转中心横贯上端口。所述翻转置物台呈碗状并绕旋转中心任一方向旋转,将放置于翻转置物台上的物料翻转输送到进料通道内,同时翻转置物台始终遮挡进料通道的上端口,防止用户手指伸入到进料通道内,避免触碰到旋转进料装置,保证用户的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集汁容器2包括侧壁21和底座22,所述集汁容器2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延伸腔24,所述延伸腔24用于容纳旋转进料装置,所述延伸腔的侧壁与集汁容器侧壁21光滑连接。所述集汁容器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腔侧壁的锥度大于所述集汁容器侧壁21的锥度,所述集汁容器2的下端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集汁容器2的内壁设有与挤压螺杆3配合的挤压筋条23,所述挤压筋条23纵向设置并由集汁容器侧壁21向上延伸至所述延伸腔的顶端,所述挤压筋条23的上部与旋转进料装置4的外壁配合,对物料进行初步阻挡和挤压,所述挤压筋条23的下部与挤压螺杆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研磨。所述挤压筋条23的高度由上向下逐渐降低。
所述延伸腔24的高度与所述集汁容器2的整体高度的比为L,1/3≤L≤2/3,L小于1/3时,延伸腔24的高度过低,竖直方向上进料行程不足,物料无法经过预粉碎就被送入挤压腔中挤压,负载过大,容易损坏电机和榨汁部件。当L大于2/3时,延伸腔24占据整个集汁容器的整体高度比例过大,物料虽然能够顺利随旋转进料装置4输入至挤压腔,但在集汁容器2的整体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用于容纳挤压螺杆的高度过底,挤压螺杆3的高度过低,影响物料的挤压粉碎效果,影响出汁率,而且用于容纳汁液的空间过小,果汁无法及时排出就容易与果渣混合,影响口感。1/3≤L≤2/3,集汁容器2结构合理,容纳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螺杆3的空间高度合理,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腔24的高度为75mm,所述集汁容器2的整体高度为135mm,这样设置使物料不仅能够顺利由旋转进料装置4进料并进行预粉碎,又能够进入挤压腔后在挤压螺旋作用下充分挤压出汁。所述延伸腔24上端设有卡扣,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旋扣,将所述上盖旋转扣合与延伸腔24的上端口。
所述挤压螺杆3与集汁容器2的内壁间形成挤压腔。所述集汁容器2及延伸腔24用于容纳挤压螺杆3以及与挤压螺杆3一体式制成的旋转进料装置4,这样设置使得经过旋转进料装置4的物料直接由出料口42进入集汁容器2内,在集汁容器的内壁与挤压螺杆3之间形成的挤压腔内进行粉碎挤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挤压筋条23纵向均布于集汁容器的内壁上,与挤压螺旋32形成挤压粉碎间隙,对物料进行充分挤压研磨出汁。所述挤压螺杆下端设有可拆式的过滤装置,对果蔬汁液进行过滤,并从集汁容器下端的出汁口排出。由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的侧壁直接配合进行粉碎挤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榨汁效率高。
可以理解的,如图5所示,a为1,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与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相等,均为120mm,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上盖下端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上设有金属或陶瓷或塑胶耐磨层,定位环45的上端面和外环面分别与所述环形台阶的下端面和内环面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4的上端进行径向和轴向限位,所述进料通道52的内壁与定位环45的内环面光滑连接,使整个物料流经路径更顺畅,旋转进料装置4的定位也更可靠。
可以理解的,所述集汁容器2内壁上的筋条23倾斜分布或呈螺旋形状分布,更利于与挤压螺旋配合对物料进行充分挤压研磨。
可以理解的,所述集汁容器下端出汁口处设有过滤网,对挤压腔内的果汁进行过滤后排出,使得果汁口感更加细腻。
可以理解的,挤压螺杆3与旋转进料装置4分体式设置,通过螺纹连接或旋扣结构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铆接、超声或焊接等不可拆方式连接为一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导料面43还可以设置成斜面或弧面,所述导料面43直接与定位环45连接为一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切削刃431的材质为金属,并嵌合于导料面43的出料口边缘处。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通道52下端口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圆形或长圆形。
可以理解的,整个定位环45由耐磨材质制成。
可以理解的,所述集汁容器2呈圆柱形或上大下小的锥筒形。
可以理解的,所述耐磨环55为金属或陶瓷材质,嵌合在上盖端面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导料面43与连接面一体式制成;或者,所述连接面44与定位环45一体式制成。方便旋转进料装置的拆装和定位。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料通道52下端侧壁外扩,形成由上至下逐渐变大的喇叭形下端口,使得整个喇叭形下端口与导料面43之间有足都的空间供物料进行预粉碎和切削。
可以理解的,所述定位结构还可以为周向设置于旋转进料装置上端的凸起或凹槽或台阶,所述定位结构与导料面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限位结构为弧形凸起;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上盖下端面的环形凹槽,所述定位结构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并在环形凹槽内旋转。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集汁容器内还设有挤压过滤筒6,所述挤压螺杆套设在挤压过滤筒6内,挤压过滤筒包括筒体和嵌合在筒体上的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过滤孔,挤压螺杆3与挤压过滤筒6间形成挤压腔。物料由旋转进料装置4的进料口41进入,随旋转进料装置旋转并由出料口42输出后,进入挤压腔,由挤压螺旋32带动向下运动进行粉碎挤压。所述挤压过滤筒6将挤压螺杆3与集汁容器2形成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挤压螺杆3与挤压过滤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挤压腔,以及挤压过滤筒6的外壁与集汁容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出汁腔,物料从出料口进入挤压腔进行挤压出汁,汁液从挤压过滤筒6上的过滤孔流出至挤压过滤筒与集汁容器之间的出汁腔内,而挤压腔中的物料边被挤压出汁边在挤压螺杆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并从出渣口排出。所述挤压过滤筒6与挤压螺杆3之间形成的挤压腔空间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分别对物料进行初步粉碎、挤压出汁和研磨,充分压榨物料中汁液,出汁率高。
如图6所示,所述挤压过滤筒6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配合导料的引导壁61,所述引导壁61与挤压过滤筒6一体式制成,所述引导壁环绕旋转进料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引导壁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由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引导壁也呈相应形状,引导壁61的内壁与旋转进料装置外壁配合,相当于增大了挤压腔的空间,物料由出料口42输出后迅速进入引导壁61与旋转进料装置4外侧壁之间的挤压腔内,增加了物料挤压粉碎的行程,使物料粉碎挤压更彻底,出汁更充分。
所述挤压过滤筒6的内壁设有纵贯所述挤压过滤筒的壁刀62,所述引导壁61的内壁纵向设有筋条611,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六个筋条,所述筋条611由引导壁61的下端向上延伸至引导壁的顶端,所述筋条611沿引导壁61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壁刀62沿引导壁61向上延伸,与引导壁上的筋条611连接为一体,所述筋条611对旋转进料装置4的外侧壁间隙配合并对其进行支撑和限位。当物料通过出料口42进入到旋转进料装置的侧壁与挤压过滤筒的引导壁之间形成的挤压腔内时,所述筋条611对物料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物料沿旋转进料装置4的外壁打转,使其沿旋转进料装置的外壁向下运动进入挤压螺旋中进行粉碎挤压。当然,所述筋条对物料也具有一定的初步粉碎效果,将物料挤压成小块,更易进入挤压螺旋32,提高了粉碎效率。
如图11所示,所述引导壁61上设有贯穿所述引导壁内外侧的过滤孔612,物料从出料口进入引导壁61与旋转进料装置4外侧壁形成的挤压腔进行初步粉碎挤压,挤压出的果蔬汁液从引导壁上的过滤孔612流至出汁腔,并从集汁容器2下端的出汁口流出。引导壁61上的过滤孔612一方面对挤压出的果汁进行分流,增加果汁流出的路径,另一方面防止挤压腔中大量挤压出的果汁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与果渣混合堵塞挤压过滤筒下端的过滤孔。由于引导壁61呈开口由下向上逐渐变大的喇叭形,使得物料在重力及旋转进料装置外侧壁施加的挤压力作用下,挤压出的汁液更易从设置在引导壁上的过滤孔612排出。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集汁容器2包括侧壁21和底座22,所述集汁容器2呈上大下小的锥筒形。所述引导壁上端设有环形凸台613,环形凸台613与集汁容器内壁上端配合,对整个挤压过滤筒6进行周向限位,当然,也可以在所述集汁容器2的内侧壁设置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的内环面与引导壁上端的环形凸台613外壁配合,对挤压过滤筒6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挤压过滤筒6摇摆晃动。如图9所示,所述集汁容器2的侧壁21向上延伸,形成延伸腔24,所述延伸腔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用于容纳旋转进料装置4和挤压过滤筒的引导壁61,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腔24侧壁的锥度与所述集汁容器侧壁21的锥度一致,所述集汁容器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延伸腔24的侧壁与集汁容器侧壁21平滑连接,集汁容器的整体感更强,强度也更好,方便清洗以及挤压螺杆3、挤压过滤筒6的安装。
如图10所示,所述集汁容器2的上端内壁设有卡扣25,所述上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围边,围边外侧设有旋扣56,所述旋扣56与上盖下端面边缘形成供所述卡扣滑动并与旋扣配合的光滑卡扣导轨57,卡扣导轨57上无阻挡筋。所述卡扣下方设有环形旋扣导轨,供所述旋扣56滑动并与卡扣配合,将上盖扣合与集汁容器2的上端口,也即延伸腔24的上端口。所述旋扣56和卡扣25分别设有由四个,且分别周向均布与上盖5和集汁容器2上。其中任意一个卡扣25设有向下凸出的锁止凸台,用于锁止上盖5。所述旋扣56在旋扣导轨26滑动并触碰到所述凸台后对上盖5进行锁止,阻止上盖5继续转动。所述凸台边缘或凸台上设有防退凹槽或斜面,一方面对旋扣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防退作用,将上盖锁止并固定。这样设置大大增加了上盖5与集汁容器2的扣合结构设计自由度,上盖5也更易安装,而且可向任意方向旋转与集汁容器2进行配合安装。
所述挤压过滤筒6与集汁容器2的侧壁之间设有旋转刷7,所述旋转刷7包括旋转刷架71、与旋转刷架连接为一体的壁刷杆73和设置于旋转刷架上的刷片72。所述旋转刷底部设有旋转刷齿,所述集汁容器底座22设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挤压螺杆下端的传动齿和旋转刷齿啮合,将动力传输至旋转刷。
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与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之比a可以进一步的限定为1/2≤a≤1,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为87mm,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为150mm,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进一步扩大,相当于其容纳空间进一步扩大,物料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后不易堆积或向上返料,保证物料进料顺畅。所述定位环45的内环面与限位台阶53的外环面配合,限位台阶53的下端面与导料面43形成的空间也进一步增大,使得预粉碎空间足够大,更利于物料的充分预粉碎,满足整果榨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进料效率和榨汁效率。
可以理解的,a为1/2,开口的等效直径为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一半,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为80mm,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为160mm。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盖5的边缘向下延伸与上盖端面围成开口向下的延伸腔,用于容纳旋转进料装置,所述集汁容器底座22及侧壁21围成开口向上的腔体,用于容纳挤压螺杆。所述延伸腔的侧壁下端设有旋扣,集汁容器侧壁上端设有与旋扣配合的卡槽,所述上容纳腔与下容纳腔旋合固定,使集汁容器2、挤压过滤筒6以及挤压螺杆3组成的压榨部就形成整体,而且容易拆装,方便清洗。
可以理解的,所述引导壁61上设有金属过滤网片,过滤网片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网片嵌合于引导壁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筋条611倾斜分布或呈螺旋形状均布于引导壁61的内表面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引导壁为全金属过滤网,与挤压过滤筒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开口51的等效直径大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a为4/3,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为120mm,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为90mm,所述开口完全覆盖所述进料口41,所述进料通道内壁下端设有环形限位凸台522,所述限位结构即为所述凸台522,旋转进料装置4的进料口通过定位环45套设于进料通道52的下端内环面,所述定位环45的上端面与所述凸台的下端面抵接,与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进料通道52的下端内环面与定位环45的外环面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径向限位,物料从进料通道52能够顺畅进入旋转进料装置4,不易卡料,而且物料体积可以足够大,充分体现了大口径整果榨汁的优势,这样设置上盖也更容易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限位,使进料通道52与旋转进料装置4的连接和定位结构简单可靠。
所述凸台522的上端还设有预粉碎刀片523,所述预粉碎刀片为设置于凸台上端面的筋条,先对物料进行切削,使物料变成小块后再进入旋转进料装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凸台522为塑胶或金属或陶瓷等硬质耐磨材质制成,并通过注塑形式与进料通道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预粉碎刀片为通过所述凸台522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内的金属刀片,金属刀片沿进料通道内壁纵向设置或横向覆盖进料通道,刀片的刃口朝进料通道的上端口方向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集汁容器2与挤压螺杆3之间设有挤压过滤筒6。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上端周向上设有至少两个滚轮451,与上盖5的下端面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轴向和径向限位。本实施例中,定位环上端设有滚轮支架,定位环上端周向均布有四个滚轮451,滚轮451通过滚轮支架安装固定于定位环45上端,定位环45随旋转进料装置4由挤压螺杆3带动旋转时,滚轮与上盖下端面形成滚动摩擦副,大大减轻了对上盖5的磨损,保证上盖5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上盖出现磨损颗粒物融入果汁中的情况,保证饮用果汁的食品卫生安全,而且降低了上盖与旋转进料装置的上端接触运动所产生的噪音。
可以理解的,图14所示,所述定位环的外环面上设有环形齿452,与集汁容器2的内壁上端抵触,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径向限位;或者,所述定位环45的上端面设置环形齿,与上盖5的下端面配合,所述上盖下端面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环形齿配合的齿圈,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径向限位的同时,避免上盖磨损。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包括导料面43,所述导料面43由进料口处的起始端呈螺旋形状向下延伸至终止端,所述导料面43与挤压螺旋错位设置,导料面与挤压螺旋不连接,所述导料面43的终止端也设有切削刃,位于起始端和终止端的切削刃431与定位环45围成所述出料口42,所述定位环45的上端围成所述进料口41。所述挤压螺杆3上相邻的挤压螺旋3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33,所述导料面的终止端与其中一个导流通道33对应设置,物料沿导料面运动到终止端并通过出料口进入导流通道33,由挤压螺旋32向下带入在挤压腔内进行粉碎挤压。所述导料面与挤压螺旋分体式设置,两者不连续,使得物料从旋转进料装置4进入挤压螺旋过程中,能够在旋转进料装置4的旋转作用下在导料面终止端的切削刃431进行二次切削,将物料进一步粉碎,物料进入导流通道33更顺畅,进料效率和粉碎挤压效率也更高。
可以理解的,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为90mm,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回转直径为88mm,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为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下端内环面内的凹槽或凸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4的上端外侧壁与所述凹槽或凸起配合,形成耐磨摩擦副,对旋转进料装置4进行径向限位。不仅充分满足大口径整果榨汁,还能够保证旋转进料装置以及挤压螺杆传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螺杆轴31下端设有防脱槽311,所述电机轴上端设有与所述防脱槽配合的定位销81。所述防脱槽311相对于螺杆轴31倾斜设置。防脱槽311还而已设置呈倒“L”形,螺杆轴与电机轴安装到位后,所述定位销81扣入防脱槽311中,对螺杆轴31进行轴向限位,当电机带动螺杆轴31逆时针转动时,防止挤压螺杆3向上攒动,从而保证了挤压腔的间隙值精度,提高出汁稳定性。而且当螺旋32向下推挤物料时,物料对螺旋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使挤压螺杆3向上顶。所述防脱槽与定位销将螺杆轴拉住,防止挤压螺杆向上运动,避免上盖受力过大而破裂。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集汁容器与挤压过滤筒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旋转刷上端配合,驱动所述旋转刷转动。所述驱动部即为所述定位环,所述旋转刷由旋转进料装置的定位环驱动旋转,所述旋转刷架沿挤压过滤筒的外壁向上延伸至引导壁的外侧,所述刷片呈条形并固定于旋转刷架之间的壁刷杆上,位于壁刷杆内侧的刷片对挤压过滤筒的外壁和引导壁的外壁进行刮刷,防止过滤孔堵塞,位于壁刷杆外侧的刷片对集汁容器的内壁进行刮刷,同时对集汁容器内的汁液进行搅动,使果汁均匀口感好。
所述旋转刷架呈环形,将壁刷杆连接为一体,所述旋转刷架包括设置于壁刷杆上端的上环形刷架,以及设置于壁刷杆下端的下环形刷架,所述上环形刷架上设有锁止凹槽,所述定位环上设有锁止凸起,所述锁止凹槽与锁止凸起配合,由旋转进料装置带动旋转刷转动。通过定位环带动旋转刷转动,结构简单,传动可靠。采用此种方式,所述旋转刷的下端不用设置旋转刷齿,集汁容器底座也不设置中间齿轮,挤压螺杆下端也无需设置传动齿,大大简化了集汁容器底座、挤压螺杆和旋转刷的结构,也提升了集汁容器底座的设计自由度。
可以理解的,所述定位环的外环面设有环形传动齿,所述上旋转刷架设有与所述环形传动齿啮合传动的内齿圈,所述旋转进料装置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将动力通过定位环传递至旋转刷,驱动其转动,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所述旋转刷还包括设置于壁刷杆中部的中环形刷架,所述中环形刷架对整个旋转刷起到加强作用,同时中环线刷架内壁与挤压过滤筒外壁配合,对旋转刷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所述壁刷杆上端悬空,有壁刷杆上端设置锁止凸起或锁止凹槽,与定位环上的锁止凸起配合,驱动旋转刷传动。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二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旋转进料装置的定位环上的环形齿轮啮合,由电机轴驱动旋转进料装置从而带动挤压螺杆旋转进行挤压榨汁。电机既可以设置于集汁容器上方,也可以设置于集汁容器的一侧,简化了集汁容器底部的传动结构,充分提升了集汁容器底部以及挤压螺杆下端的设计自由度。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的其余结构特征与实施例三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方的集汁容器,纵向设置于集汁容器内的挤压螺杆,盖合于集汁容器上端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进料通道,所述挤压螺杆包括本体和螺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螺杆的上端设有旋转进料装置,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且所述开口覆盖所述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所述出料口与集汁容器连通,所述挤压螺杆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运动,使得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的物料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集汁容器内,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3≤a≤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汁容器内还设有挤压过滤筒,所述挤压螺杆套设在挤压过滤筒内,挤压螺杆与挤压过滤筒间形成挤压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汁容器内壁设有与挤压螺杆配合的挤压筋条,所述挤压螺杆与集汁容器内壁间形成挤压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呈漏斗形,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与挤压螺杆的旋转中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上端口即进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漏斗的侧壁上,所述漏斗的下端与挤压螺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导料面,所述挤压螺杆带动所述旋转进料装置运动,物料从开口进入旋转进料装置后,在旋转进料装置的作用下,从旋转进料装置的进料口沿导料面运动至出料口并进入到挤压腔内进行压榨,所述开口的等效直径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的回转直径的比值为a,1/2≤a≤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汁容器与挤压过滤筒之间设有旋转刷,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旋转刷上端配合,驱动所述旋转刷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旋转进料装置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定位结构配合,对旋转进料装置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面上设有卡位分割件,所述卡位分割件偏置于旋转进料装置的旋转中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过滤筒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旋转进料装置配合导料的引导壁,所述引导壁环绕旋转进料装置的外侧壁设置。
CN201610517068.6A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Active CN107136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7068.6A CN107136891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7068.6A CN107136891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6891A CN107136891A (zh) 2017-09-08
CN107136891B true CN107136891B (zh) 2019-04-19

Family

ID=5978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7068.6A Active CN107136891B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689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305B (zh) * 2009-08-28 2014-03-12 株式会社Nuc电子 榨汁机模块
CN103705098B (zh) * 2012-09-28 2016-04-27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榨汁机
KR101270140B1 (ko) * 2012-11-09 2013-05-31 주식회사 엔유씨전자 원액기용 착즙모듈
FR3023696B1 (fr) * 2014-07-18 2017-03-24 Seb Sa Dispositif de preparation d’aliments pour extraire des jus par pressage
CN204734316U (zh) * 2015-06-24 2015-11-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螺杆及具有其的原汁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6891A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3653U (zh) 一种进料效率高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7048968B (zh) 一种榨汁效率高的挤压式榨汁机
KR101226441B1 (ko) 주스 착즙기
CN115265102A (zh) 一种鱼饲料生产用脱水装置
CN107136890B (zh) 一种限位可靠的榨汁机
CN203873521U (zh) 一种榨汁机
CN204105680U (zh) 榨汁机
CN107136891B (zh) 一种自动进料的大口径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4970678A (zh) 榨汁机
CN104970682A (zh) 一种榨汁机
CN206745143U (zh) 过滤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19399317U (zh) 一种餐车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CN206080061U (zh) 一种易装配的榨汁机
CN105326323B (zh) 榨汁机
CN206080055U (zh) 一种进料效率高的榨汁机
CN110250882A (zh) 一种上过滤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209090730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立式榨汁机用螺杆及立式榨汁机
CN203407866U (zh) 榨汁机
CN206080054U (zh) 一种易清洗的榨汁机
CN206371822U (zh) 一种运行稳定的榨汁机
CN209436858U (zh) 一种口感可调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8309015B (zh) 一种汁渣分离效果好的立式螺杆榨汁机
CN206761314U (zh) 螺旋头、粉碎桶及食物处理机
CN111214093B (zh) 一种出汁快速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CN107550217B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榨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