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2784U - 光伏幕墙 - Google Patents

光伏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2784U
CN209082784U CN201821646642.9U CN201821646642U CN209082784U CN 209082784 U CN209082784 U CN 209082784U CN 201821646642 U CN201821646642 U CN 201821646642U CN 209082784 U CN209082784 U CN 209082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photovoltaic
air outle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66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466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2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2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2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伏幕墙,包括外墙面(600)和内墙面(700),所述外墙面(600)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内墙面(700)和所述外墙面(600)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通风通道(100),所述通风通道(100)中设置有能够使气流在其中流通的通风器(6),所述外墙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并且/或者所述内墙面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器(6)使得气流能够在通风通道(100)中流通,以在室内、室外或室内外形成空气流通循环,从而可有效降低所述光伏幕墙中光伏组件的自身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Description

光伏幕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幕墙。
背景技术
光伏幕墙即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幕墙,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装置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现有光伏幕墙中的光伏组件经由长时间的发电后,由于发电而产生的热量导致其自身温度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降低了其自身的发电效率,同时这些热量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幕墙,该光伏幕墙可有效降低所述光伏幕墙中光伏组件的自身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伏幕墙,包括外墙面和内墙面,所述外墙面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内墙面和所述外墙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中设置有能够使气流在其中流通的通风器,所述外墙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并且/或者所述内墙面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为可开闭的通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空气滤芯。
可选地,在所述外墙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时,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上方,在所述内墙面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时,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上方。
可选地,包括多块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组件单元,所述组件单元设置于所述内墙面的内层透光板和设置于所述外墙面的外层光伏面板,包括相间隔的内层透光板和外层光伏面板,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外层光伏面板之间,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内层透光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组件单元还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所述内层透光板和所述外层光伏面板均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
可选地,所述外层光伏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通风器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
可选地,所述组件单元还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在幕墙龙骨上的安装部,所述内层透光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安装部连接在对侧的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内层透光板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外层光伏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外层光伏面板包括通过第二边框上下对接的透光光伏组件和层间光伏组件,所述内层透光板和所述透光光伏组件形状尺寸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光伏幕墙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该内墙面和外墙面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通风通道,在该通风通道中设置有能够使气流在其中流通的通风器,外墙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并且/或者,在内墙面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即,通风器使得气流能够在通风通道中流通,以在室内、室外或室内外形成空气流通循环,从而可有效降低该光伏幕墙中光伏组件的自身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墙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内墙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沿C-C线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并示出了一种空气流通路径;
图6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并示出了另一种空气流通路径;
图7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并示出了另一种空气流通路径;
图8是图5中B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外层光伏面板 111 透光光伏组件 112 层间光伏组件
121 第一进风口 122 第一出风口 21 内层透光板
221 第二进风口 222 第二出风口 31 第一边框
311 第三流通口 32 第二边框 33 第三边框
4 幕墙龙骨 41 连接件 5 密封铝板
6 通风器 7 岩棉 8 空气滤芯
9 安装部 100 通风通道 200 第一流通路径
300 第二流通路径 400 第三流通路径 500 组件单元
600 外墙面 700 内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基于图面方向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1和图2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具体地,玻璃幕墙中的“内墙面”和“外墙面”指靠近室内的一侧为内墙面,远离室内的一侧为外墙面,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光伏幕墙,包括外墙面600和内墙面700,在该外墙面600上设置有光伏组件,该内墙面700和外墙面600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通风通道100,通风通道100中设置有能够使气流在其中流通的通风器6,在外墙面60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并且/或者在内墙面70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
其中,上述的内墙面700与外墙面600分别是指用户能够从室内看到的墙面和从室外看到的墙面,上述的内墙面700和外墙面600均可以包括有多块相互拼接的面板以及用于连接面板的边框,其中,外墙面600上设置有用于发电的光伏组件,本公开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做详细介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器6使得气流能够在通风通道100中流通,以在室内、室外或室内外形成空气流通循环,从而可有效降低光伏幕墙中光伏组件自身的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的通风器6为能够使得气体以一定方向流动的装置,例如可以为抽风机,通风器6的设置可以是让通风通道100中的空气以预定的方向流动,即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
如上所述,通风器6使得气流能够在通风通道100中流通,以在室内、室外或者室内外形成空气流通循环,即:
当外墙面60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时,可以形成有如图5中的第一流通路径200,将通风通道100中的热量散发至室外,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室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21进入通风通道100,通风器6使得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从而能够降低光伏组件自身的温度;
当内墙面70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时,可以形成有如图6中的第二流通路径300,将通风通道100中的热量输送至室内,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221进入通风通道100,通风器6将通风通道100内较热的空气经由第二出风口222输送至室内,这样,既可以降低光伏组件自身的温度,又可以为室内供暖;
当外墙面上600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且在内墙面70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时,通过设置各个进、出风口的开闭状态,可以形成前述任意一种流通路径,也可以形成有如图7中的第三流通路径400,即形成室内与室外的空气循环,例如,在将室外新鲜的空气输送至室内时,室外的空气可以经由外墙面600的第一进风口121进入通风通道100,通风器6可以将新鲜的空气经由内墙面700上的第二进风口221输送至室内。
上述的三种实施例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做详细介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每种循环可以分别设置对应的通风器6,也可以共用一个通风器6,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根据相应通风口的位置做适应性设计,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具体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一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221以及第二出风口222都可以为可开闭的通风口。本公开对通风口的具体形成方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在通风口处设置有可沿通风口上下移动以封闭或打开通风口的挡板,还可以为在通风口处设置有百叶窗。此外,本公开中的通风口还可以为可自动开闭的通风口,以在不同时段,不同季节实现不同的效果,本公开对可自动开闭的通风口的控制方式不作限制,例如可以通过时间继电器或者光照传感器自动控制通风口的自动闭合。
如上所述,在外墙面600上开设有可开闭的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时,例如在炎热的夏天,日照较强的白天使得通风通道100中的温度较高,此时将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打开,形成通风通道100与室外的外循环,从而使得光伏组件的降温效果更佳充分;在内墙面700上开设有可开闭的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时,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后使得通风通道100中的空气较为温暖,此时将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打开,形成通风通道100与室内的内循环,将温暖的空气带入室内,同时也起到对玻璃降温的作用;在第一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221以及第二出风口222都可为可开闭的通风口时,即可以实现单独的室内循环、室外循环以及室内外循环,实现以上三种模式的切换和其他模式的切换,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的需要。
如图5至图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进风口121、第一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221以及第二出风口222处可以均设置有空气滤芯8,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及其他污染物,例如,在雾霾较为严重时,该空气滤芯8可以为加装有去除雾霾空气中污染物的装置。例如,在进行室外循环时,在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处设置有空气滤芯8可以使得在通风通道100中循环的空气较为干净,从而保持玻璃的清洁度和透光率;在进行室内循环时,第二进风口221以及第二出风口222处可以均设置有空气滤芯8,可以净化室内较为浑浊的空气;在上述的通风口均设置有空气滤芯8时,此时可以开启室内外循环模式,即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空气滤芯8带入室内,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保证室内有充分的新鲜空气。
在通风口的具体布置上,如图1和图2所示,在外墙面60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时,第一出风口122可以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21的上方,在内墙面70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时,第二出风口222可以设置在第二进风口221的上方。具体地,在进行室外循环时,外界空气可以从位于第一出风口122下方的第一进风口121进入通风通道100,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出,即,形成从下至上的空气循环,从而充分将通风通道100中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在进行室内循环时,第二出风口222可以设置在第二进风口221的上方,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室内较冷的空气从位于第二出风口222下方的第二进风口221进入通风通道100,将通风通道100内温暖的空气经由第二出风口222带入室内,实现给室内部分供暖;在进行室内外循环时,外界空气可以从下方的第一进风口121进入通风通道100,从上方的第二出风口222进入室内,实现了室内外的热交换。本公开对通风口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例如,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还可以间隔设置在外墙面的左右两侧,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还可以间隔设置在内墙面的左右两侧。
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光伏幕墙的具体组成上,可以包括多块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组件单元50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如图5中的竖直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水平方向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本公开将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该组件单元500可以包括设置于内墙面700上的内层透光板21和设置于外墙面600上的外层光伏面板11,上述的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可以设置在相邻两块外层光伏面板11之间,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可以设置在相邻两块内层透光板21之间,这样即可以在不破坏玻璃本身结构的情况下,形成有多个可进行空气循环的组件单元500,进而形成本公开提供的光伏幕墙。这里,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每个组件单元500自身可以形成上述的多种空气循环,相邻的组件单元500可以不连通;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相邻的组件单元500可以相互连通,即各个组件单元500的通风通道100相互连通,本公开下面的描述将以后者为例做示例性说明。
其中,该组件单元500还可以包括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边框31,上述的内层透光板21和外层光伏面板11均可以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如图5所示,在组件单元500上下对接的情况下,该单个组件单元500的上方和下方均可以连接有第一边框31,并能够将内层透光板21和外层光伏面板11连接,在组件单元500左右对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第三边框33对接。此外,第一边框31上还可以形成有用于通风的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三流通口311,以使相邻两个组件单元500的通风通道100连通,本公开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做详细介绍。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外层光伏面板11的两侧可以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第一边框31上,即在外层光伏面板11的上方和下方可以均连接有第一边框31,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可以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公开中的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时,该第二方向即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本公开将以此种组合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可以如图1中的第一进风口121在第一出风口122的左侧,与之对应的,位于第一进风口121上方的第一边框31形成有如图4所示的第三流通口311,以连通第一进风口121和通风通道100;位于第一出风口122下方的第一边框31形成有如图3所示的第三流通口311,以连通第一出风口122和通风通道100,即在进行室外循环时,室外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21经由第三流通口311进入通风通道100,通风通道100中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2下方的第三流通口311流入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组件单元500中的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但是在进行室外循环时,空气并非在二者之间流通,而是在该组件单元500中的第一进风口121与相邻的另一个组件单元500的第一出风口122之间流通。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口121还可以并排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22右侧,该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还可以上下并排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通风器6的具体布置上,如图5所示,该通风器6可以设置在沿第一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以便更好地安装该通风器6,不损坏玻璃的结构,在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222设置成如图5所示的对应设置时,该通风器还可以达到更佳的通风效果。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通风器6还可以设置在通风通道100的内层透光板21或者外层光伏面板11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5和图8所示,上述的组件单元500还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在幕墙龙骨4上的安装部9,内层透光板21可以连接在第一边框31上,该安装部9连接在对侧的第一边框31上,第二进风口221设置在内层透光板21和该安装部之间,第二出风口222设置在沿第一方向的相邻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例如,内层透光板21的上方可以连接在第一边框31上,内层透光板21的下方连接有一个边框,安装部9的上方连接有另一个边框,第二进风口221设置在该两个边框之间。该组件单元500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螺纹件)41连接于幕墙龙骨4上,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公知地或常用的连接方式,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上述的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外层光伏面板11的上下两侧可以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第一边框31上,该外层光伏面板11可以包括有透光光伏组件111、第二边框32和层间光伏组件112,透光光伏组件111通过第二边框32与层间光伏组件112进行上下对接,该内层透光板21和透光光伏组件111形状尺寸可以相同,即,在透光光伏组件111进行发电的同时,还可以具有透光的特性以为室内进行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层间是指对应于建筑物两层之间的区域,即与幕墙龙骨4的位置对应,因此层间光伏组件112可以不具有透光特性,相较于透光光伏组件111,这种不透光的光伏组件可以具有更好的发电效果。上述的层间光伏组件112和透光光伏组件111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光伏组件,本公开对其具体结构以及成型方式不做详细说明。另外,本公开中的内层透光板21可以为透光玻璃,以达到更好地透光效果,也可以为其他例如塑料等的透光的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更具体地,上述的透光玻璃可以为中空玻璃,公知地,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隔音性并且美观,同时还可以降低玻璃幕墙的自重,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透光玻璃还可以为普通的玻璃,以节省成本,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8所示,在幕墙龙骨4和组件单元500之间可以设置有岩棉7,以起到幕墙内中内墙的保温效果,岩棉常作为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和保温性。
此外,在幕墙龙骨4和组件单元50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板5,以在内墙面和和外墙面之间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该密封板5可以为常用的铝合金材料,本公开对密封板5的具体材料不作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面(600)和内墙面(700),所述外墙面(600)设置有光伏组件,所述内墙面(700)和所述外墙面(600)间隔设置以形成有通风通道(100),所述通风通道(100)中设置有能够使气流在其中流通的通风器(6),
所述外墙面(600)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
并且/或者
所述内墙面(700)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所述第一出风口(122)、所述第二进风口(221)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均为可开闭的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所述第一出风口(122)、所述第二进风口(221)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222)处均设置有空气滤芯(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墙面(600)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2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22)时,所述第一出风口(122)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21)的上方;
在所述内墙面(70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2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2)时,所述第二出风口(222)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22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组件单元(500),所述组件单元(500)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墙面(700)的内层透光板(21)和设置于所述外墙面(600)的外层光伏面板(11),所述第一进风口(12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22)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外层光伏面板(11)之间,所述第二进风口(2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2)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内层透光板(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单元(50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框(31),所述内层透光板(21)和所述外层光伏面板(11)均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光伏面板(11)的两侧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上,所述第一进风口(12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22)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6)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单元(500)还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在幕墙龙骨(4)上的安装部(9),所述内层透光板(21)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31)上,所述安装部(9)连接在对侧的所述第一边框(31)上,所述第二进风口(221)设置在所述内层透光板(21)和所述安装部(9)之间,所述第二出风口(222)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外层光伏面板(11)的两侧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上,所述外层光伏面板(11)包括通过第二边框(32)上下对接的透光光伏组件(111)和层间光伏组件(112),所述内层透光板(21)和所述透光光伏组件(111)形状尺寸相同。
CN201821646642.9U 2018-10-10 2018-10-10 光伏幕墙 Active CN209082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6642.9U CN209082784U (zh) 2018-10-10 2018-10-10 光伏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6642.9U CN209082784U (zh) 2018-10-10 2018-10-10 光伏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2784U true CN209082784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6642.9U Active CN209082784U (zh) 2018-10-10 2018-10-10 光伏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2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26270A (en)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system
Gratia et al. Guidelines for improving natural daytime ventilation in an office building with a double-skin facade
US7661422B2 (en) Sola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4128204A (en) Inhabitable enclosure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ES2471218T3 (es) Módulo colector solar pasivo para envolventes de edificación
AU2012225014A1 (en) A window shutter unit for external mounting on a building
CN104060733A (zh) 一种光伏幕墙
FI91318C (fi) Järjestelmä huoneen energiantarpeen kattamiseksi
CN209082784U (zh) 光伏幕墙
US20060076008A1 (en) Solar window heater
CN1974974A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JP4561450B2 (ja) 住宅
CN108442619B (zh) 自清洁光热光伏一体化隔热通风可透光玻璃屋顶
TW579416B (en) Solar energ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0971574Y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US20190131924A1 (en) High efficient space shell solar energy unit
GB2457088A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building
KR200209771Y1 (ko) 통기 구조 커튼월과 팬코일유니트를 이용한 일체형 에너지 절약형 공조시스템
KR101383400B1 (ko) 댐퍼를 구비한 건물의 이중외피 구조
CN111021600A (zh) 光伏幕墙
CA3019049A1 (en) High efficient space shell solar energy unit
KR102462181B1 (ko) 공기순환이 가능한 벽체를 가지는 주택
KR100722522B1 (ko) 환기시스템
CN219656232U (zh) 复合通风系统
CN220790262U (zh) 光电节能玻璃幕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